商业网站与新闻网站专题特点比较研究——以新浪网和新华网“雅安地震”专题为例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04388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网站与新闻网站专题特点比较研究——以新浪网和新华网“雅安地震”专题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商业网站与新闻网站专题特点比较研究——以新浪网和新华网“雅安地震”专题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商业网站与新闻网站专题特点比较研究——以新浪网和新华网“雅安地震”专题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商业网站与新闻网站专题特点比较研究——以新浪网和新华网“雅安地震”专题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商业网站与新闻网站专题特点比较研究——以新浪网和新华网“雅安地震”专题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网站与新闻网站专题特点比较研究——以新浪网和新华网“雅安地震”专题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网站与新闻网站专题特点比较研究——以新浪网和新华网“雅安地震”专题为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网站与新闻网站专题特点比较研究以新浪网和新华网“雅安地震”专题为例-新闻学商业网站与新闻网站专题特点比较研究以新浪网和新华网“雅安地震”专题为例 王茹侠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观察法和内容分析法,对以新浪网为代表的商业网站和以新华网为代表的新闻网站关于同一新闻事件“雅安地震”所制作的新闻专题进行研究,分析其各自在整体构思、内容编排和页面设计等方面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各自的弱点提出对做好网络新闻专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商业网站 新闻网站 新闻专题 特点建议 、网络新闻专题研究的意义 21世纪已经成为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海量的信息以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充斥在网络上,人们只能浮光掠影地浏览

2、各种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网站来帮助我们对细碎的信息进行系统地整合,网络新闻专题则契合了人们的这一需求。 在突如其来的“雅安地震”面前,人们迫切地想了解最新消息以及此事件的相关信息。且这一突发事件所包含的信息量、受众关注度、影响力等因素都不是单一的新闻消息所能驾驭的,此时新闻专题便盛装登场。 网络新闻专题报道是一种连续的、全方位的、深入的新闻报道方式,使新闻更具深度,内容更加全面。它有利于人们较为充分地认识社会事件,有助于培育社会舆论空间,还能营造媒体品牌,扩大媒体影响力。 本文从整体构思、内容编排和页面设计等角度出发,对商业网站和新闻网站新闻专题进行研究,并针对各个网站的缺点和不足提出做好

3、新闻专题的相关建议,以期提升网络新闻专题的整体传播效果。 二、研究对象及其基本情况 2013年4 月20 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后,全国各大媒体持续跟进报道,以新浪网为代表的商业门户网站和以新华网为代表的新闻网站均推出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7.0 级地震” 的网络新闻专题。但它们在整体构思、内容编排和页面设计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也从专题标题、栏目设置、专题架构等细微差别中反映出来。 1、专题标题概况 两大网站所作的关于“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7.0 级地震”的网络新闻专题标题截图如下: 从图1、2 中可以看出,虽然它们的主题一致,但是其标题的字体字号、背景图片等均有所不同,以至于它们所表达的

4、深层含义也各有侧重。 从标题的字体字号来看,新浪网的专题标题字号小于新华网,新浪网的主标题字体采用的类似于方正综艺简体,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而新华网的字体则是宋体,横平竖直,稳重清晰,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从背景图片来看,新浪网是以灰色调为主,给人一种凝重压抑之感;新华网是以暗淡的土黄色为主色调,背景则侧重于救灾,传达出党和政府对震区的关怀。 2、栏目设置概况 通过在线观察,新浪网和新华网这两大网站所作的关于“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7.0 级地震”的网络新闻专题的栏目设置也有所差异,相关描述如表1。 从表1 可以看出,新浪网和新华网这两大网站的栏目均比较多,但从具体的栏目设置来看,其所表达的意义却

5、不尽相同。关于灾区的最新消息这两个网站均及时更新,向公众传达震区前方的即时信息;关于震区的方方面面消息的版块两大网站均有涉及,但是关于防震的知识,却只有新浪网和新华网设置了相关的版块。 从版块的整体结构来看,新浪网和网易侧重于告知公众震区的灾情方面的新闻信息,而人民网和新华网则设置了较多的“中央”、“党委”、“政府”、“救援行动”、“感人瞬间”等栏目,从中可以看出其偏重于震区救援以及党和政府对灾民的关心,更多的是号召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导向意识较为强烈。 3、专题架构 新浪网和新华网这两大网站的专题版式页面基本上都分为左右两栏或者左中右三栏,如下表所示: 从表2、表3 可以看出,新浪网和新华网这

6、两大网站的专题版式设计形式有所不同,内容上突出的重点也各异。 从页面长度来说,新浪网比新华网要长很多,版式设计更为复杂,在内容上也更全面、繁多。新浪网将部分遇难者名单及其个人信息列出,震区的灾情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而新华网则没有将灾区的方方面面情况都展现在公众面前,主要是从舆论导向出发,号召全国人民积极救助灾区人民。 三、两大网站的专题特点比较与分析 “四川雅安地震” 属于突发公共事件,因为其突发性、多变性、不可预知性、破坏性等特点,该专题在策划方面比较被动。但它也最大限度地契合了新闻价值的标准,所以对于这个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新闻事件是全国各大网站的专题报道的“重头戏”。 从专题报道本身的特点

7、来说,新浪网和新华网这两大网站关于该专题在整体构思、内容编排、页面设计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共性。 两大网站上该专题的内容不仅仅囊括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即事实性的信息,更多地关注于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关心。且由于该专题的公众关注度较高,所以两大网站均采用了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来加强新闻的表现力,进而吸引受众的目光。 与传统媒介的受众不同,网络受众不仅仅是接受者和旁观者,他们可以更多的加入到传播过程中,与其进行互动,也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宣泄自己情感的平台,以表示自己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和关心。两大网站分别设置了“微博关注”、“网友跟帖”、“网友留言”、“微博评论” 的形式与网友进行互动,广大网友对地震相

8、关情况进行探讨,从而形成网络舆论。 总体来说,两大网站的专题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它们在整体构思、内容编排、页面设计等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性。 1、整体构思 信息的整合加工必须要“有目的地取舍,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报道方针,选出最重要的部分进行加工整理,赋予一定的结构秩序”。这是网络新闻编辑主动认同和遵循的编辑思路,它是新闻专题的灵魂,决定了一个专题的品位与品质。新浪网作为商业网站,在构思方面比较注重提供较为全面的新闻信息,更多的是告知公众关于地震方面的信息,善于从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上挖掘新闻素材。较为客观、公正、全面,且时效性较强,能够更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求快心理,提高网站的点击率。 “四川雅安地震

9、” 发生于2013 年4月20 日8 时02 分,新浪网反应比较快,在地震发生后的第四分钟就发出了“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附近发生5.9 级左右地震”的报道,以第一时间抢占先机,以最快速度介入事件。随后便实时跟进,据笔者统计,在地震发生后的1 个小时内,新浪网共发布了41 篇地震灾区的相关消息,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报道事件的实时进程,满足受众的求全心理。 新华网作为官方新闻网站,较为权威和严肃。它的报道主题建构更为集中,更多的是从舆论宣传引导的角度出发,报道突出党和政府抗震救灾的行动和对灾区人民的关心,侧重于号召全国人民积极抗震救灾,能够传递正能量的新闻。从新华网所作的专题标题“爱在雅安你们不孤单,我

10、们陪着你”可以看出这一点。但是这个网站的报道不全面,对震区前线的伤亡情况所作的报道较少,主要是怕引起人民恐慌,这与它作为官方网站的性质有关。 但新华网的时效意识明显弱于新浪网,它是在震后的第二天上午9 时06 分才发布了关于芦山地震的第一条消息(关于救灾):“汶川500 顶救灾帐篷星夜运往芦山地震灾区”。 纵观两大网站的整体构思,新浪网所提供的新闻事实虽然较为全面,但是其逻辑与新华网相比则稍显混乱,重点不突出。 2、内容编排 两大网站对该事件的专题报道,在内容的安排上也有类似的地方。它们都对地震发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将最新消息进行实时更新,且除了新闻信息之外,网站都对本次地震的背景知识作了

11、交代,做到了告知功能和服务功能的“合二为一”。新浪网专题中的“图解新闻:地震来了我们该如何自救”版块,用生动形象的漫画传达了地震自救知识;新华网“近年以来各国重大地震一览”版块,提供了世界各国以及我国的历次大地震的相关情况,便于人们了解这种地质灾害,同时有助于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但它们在反映社会真实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细微差别的,主要体现在: (1)灾情播报方面。在对震区灾情播报方面,这两大网站报道的灾情涉及的范围没有多大差别,而在震区纪实的侧重方面却有所不同。 同样是报道地震现场所表现出来的亲情,新浪网用的不仅有表现灾民获救喜悦的“母亲为救儿子顶起上百斤预制板”等正面的报道,也有为亲情而遭遇不幸的

12、“姐姐地震时为救弟弟被倒塌房屋砸成重伤”等负面的报道;而新华网则只有“8岁男孩徒手2 小时挖出被埋妹妹手被划得血肉模糊” 等关于灾民获救的传递正能量的报道。 同样是报道震区灾情,新华网所用的报道均是侧重于“震区白衣天使争分夺秒抢救震区伤员”等震后救援情况,而新浪网则不仅有这类报道,还有“直击雅安宝兴震区现场满目疮痍” 等揭示震区灾情严重性的报道。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在灾情播报方面,这两大网站在反映社会真实方面还是存在细微差别的,这个差别的出现同样是由于它们的性质及报道方针引起的。 (2)地震灾情评论方面。新华网作为我国专业的新闻官方网站,除了整合客观的信息和知识之外,还提供了权威观点以供受众

13、参考,注重事实和观点的结合,且更多的是站在全局、更高的位置考虑问题。这在地震灾情评论里也能体现出来,如“心系雅安:理性坚韧从容”、“理性救援,让生活稳步向前”、“农村房屋应有强制防震标准”、“救灾雅安:如何做到匹夫有责”、“为抗震救灾行动起来”等,都表明新华网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在发挥舆论引导和宣传的功能。 而新浪网虽然更关注事实的每一个细节,确切地说是从民生的角度来考察问题,但是却缺乏对事件的评论,只是一味地整合各种新闻信息,而没有权威的观点供公众参考。 两大网站在地震灾情评论方面的差异同样与它们的性质有关,但也离不开专题策划能力的影响。 3、页面设计 在线观察两个网站的专题页面,我们可

14、以看到,两个网站的专题最上方的标题都有黑色、灰色或暗黄色背景的映衬,背景都是关于雅安的地理位置和发生灾害区域的图片。图片中央均印有“四川雅安7.0 级地震”特大字号的提示,网页呈现出庄严、肃穆的风格,均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压抑之感,能迅速引发网友对雅安灾情的关切。从视觉效果来看,两个网站也都综合运用了文字、图片、视频、Flash 演示图等多媒体技术手段,使报道更加形象、直观。 但从总体来看,两个网站在页面设计上也有许多细微的差别。在版式选择上,新浪网是左右两栏设计,而新华网则是采用左中右三栏的设计方法。 在设计风格上,新浪网页面较为紧凑,稍显杂乱,主题不集中;而新华网的设计则比较“潮”,能体现

15、手机自媒体时代的特征,在专题名称右下角就有“手机版专题微信标识”,能够更好地迎合受众的需要。 四、对做好网络新闻专题的建议 通过对两个网站在整体构思、内容编排、页面设计方面的特点比较和分析,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它们的缺点和不足。 新浪网的信息过多,比较繁杂,页面稍显混乱,主题不集中,信息重复和同质化现象严重。有些报道只是在标题的设置上略有差别,报道内容几乎没有差别。这种严重泛滥的信息让受众无法找到报道的重点,是网络新闻专题议程设置功能缺失的表现。 新华网的时效性意识稍差,由于其作为官方的网站性质,专题内容存在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问题。专题中没有Flash 演示动画,而且与新浪网相比,视频报道也相对较少,缺乏动态的立体呈现,表现手段过于扁平,对于网民不会产生太大的吸引力。 针对以上缺点现针对性地提出做好网络新闻专题的相关建议: 1、新浪网:优化页面设计,合理配置稿件,集中报道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