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专用)2018届中考语文 第3部分 第五讲(三)运用型默写集训复习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702493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专用)2018届中考语文 第3部分 第五讲(三)运用型默写集训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专用)2018届中考语文 第3部分 第五讲(三)运用型默写集训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专用)2018届中考语文 第3部分 第五讲(三)运用型默写集训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专用)2018届中考语文 第3部分 第五讲(三)运用型默写集训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专用)2018届中考语文 第3部分 第五讲(三)运用型默写集训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专用)2018届中考语文 第3部分 第五讲(三)运用型默写集训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专用)2018届中考语文 第3部分 第五讲(三)运用型默写集训复习(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色彩 古代诗歌讲究色彩的运用,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塞上燕脂凝夜 紫”,诗经中的“_,_”,白居易观刈 麦中的“_”,木兰诗中的“当户理红妆”,王湾次 北固山下中的“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_,_”,等。从这些句子中 不难看出,“诗中画”在这里主要是借助于色彩词汇的灵活使用和巧妙 搭配,形成色彩感和色调鲜明的意境美。 小麦覆陇黄 行舟绿水前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2读书学习 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静下心来,耐住 寂寞,此第一境也;“_,_”(陶渊明饮酒 ),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第二境也;“_, _”(杜甫望岳),登临顶峰,高屋建瓴,此第三境也;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3诗中意象 (1)“马”字经常出现在古诗中,如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 _”,木兰诗中的“_,从此替爷征”,白 居易在钱塘湖边骑马踏春写下的“_, _”。 (2)孔夫子说仁者爱山。陶渊明爱山,让他感受到“_, _”的平静。杜甫爱山,让他领略“_, _”的豪迈。苏轼爱山,让他悟出“_, _”的哲理。 而无车马喧愿为市鞍马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3)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

3、它 在晏殊“_,_”(浣溪沙一曲新 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王湾对“_, _”(次北固山下)新旧交替的感悟中。 (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_, _”借明月寄托对好友的思念;苏轼水调歌头明月 几时有中 “_,_”借明月表达美好祝愿。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同是望月,苏轼用“_,_”表达 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而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则 用“_,_”寄托了对友人的同情、思 念和关切之情。 (6)古人写雪,手法不一。刘义庆世说新语咏雪中的“未若柳絮因 风起”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中的“ _”,比喻 精妙;而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湖上影子,_、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则用白描,同样形 神兼备。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千树万树梨花开 惟长堤一痕 (7)自古以来,诗人以“酒”入诗,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在酬乐 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以“_,_” 表明酬答友人、借酒振作的心志;在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以 “_,_”抒发军功未成、归家不得的惆怅 ;在醉花阴中,李清照以“_,_”营 造日暮独酌、幽香满襟的氛围。 (8)古代文人墨客常借“酒”抒情言志。“_, 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酒”振奋精神,表 达了诗人的坚定乐

5、观;“_,_”(游山西 村)借“酒”写农家好客的习俗,赞美了农民的淳朴热情。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9)美好的春天常常是诗人描绘歌咏的对象。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员外以“_,_”描绘出了春雨的轻柔与 小草的嫩绿;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 _”两句诗描绘了春归大地,树荣鸟欢的早春美景。 (10)雪花是美的,胡天飞雪在岑参心中化作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明 媚春光;鲜花是美的,白居易春行钱塘湖,为“_, _”的景象深深陶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几处早莺争暖树

6、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4离别 (1)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归京的友人吟诵 :“山回路转不见君,_”,表达依依不舍之情;王 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入川的朋友作别: “_,天涯若比邻”,尽显洒脱旷达之意。 雪上空留马行处 海内存知己 (2)人生自古伤离别,离别后的思念在诗人笔下又化作绕指柔丝,牵动 着你我善感的心灵。那思念是李白在纷纷杨花声声杜鹃里 “_,_”的牵挂;那思念是李商隐在 迢迢巴山绵绵秋雨中“_,_”的期盼;那 思念是苏轼在浓浓醉意圆圆明月下“_, _”的祝福。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但愿人长久

7、千里共婵娟 (3)初中三年的生活就要结束了,我们用李白行路难中的 “_,_”激励同学,希望大家对未来 充满信心,勇敢地迎接新的挑战;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 长久,_”表达深厚的情谊和美好的祝愿。 (4)对于离别,人们的情感总是不尽相同的,在李煜的相见欢中, 离虽是愁,“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而王勃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则说“_,_”,表达更 多的是乐观和坚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千里共婵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思乡 (1)漫步于古诗苑,你能感受到诗人的恋乡思亲情结。王湾在北固山下 ,看到大雁飞过,不由吟咏道:“_?_”;在 春夜的洛城,李白听到笛子吹奏“

8、折杨柳”的曲调,不禁感慨: “_,_”。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古诗中,诗人常借物传情。“_, _”(次北固山下),王湾借“归雁”捎去他对家乡 亲人的思念。“_,_”(闻王 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明月”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6哲理 诗词往往给人以启迪。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_,_”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 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杜甫望岳中的“_ ,_”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高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7爱国忧民 (1)历代文人大

9、都有着浓浓的济世情怀,“_,大庇天 下寒士俱欢颜”在杜甫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真情流露;“先 天下之忧而忧,_”是范仲淹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 担当。 风雨不动安如山 后天下之乐而乐 (2)翻开厚重的古诗词书卷,驻足就能看见“忧国爱国”的茕茕身影,俯 身便能听见“报国建功”的铿锵之音。杜甫春望中 “_,_”确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 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 _”充分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孟浩然望洞庭湖赠 张丞相中“_,_”。“坐观垂钓者,徒有羡 鱼情”阐释了自己生在盛世,却闲居在家,渴望出仕报国的心境;苏 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 _”描述了词人渴望为国御敌、建

10、功立业的爱国激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3)在诗词诗词 的海洋里泛舟,我们们常常可以感受到诗诗人的一颗颗赤子之心 。文天祥视视死如归归,以“人生自古谁谁无死,_”的忠 诚诚,名垂青史;龚龚自珍以“落红红不是无情物,_”的诗诗 句表达了虽虽辞官为为民,仍心系国家的情怀怀。 留取丹心照汗青 化作春泥更护花 8借景言志 文人墨客自古钟爱登景览胜,借此抒怀言志。崔颢在黄鹤楼中借 诗句“_,_ ”表达了日暮怀归之情;杜甫 在登岳阳楼中以诗句“_,_” 抒发了 因国家多难而产生的忧国情怀;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诗句 “_,_”传递无所畏惧的积极进取精神。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