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702439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每节课一般有四个环节:辅助环节、“先学”环节、“后教”环节、“当堂训练”环节。辅助环节就好比高速公路的引桥,教师通过这个引桥,把学生送入自学的快车道。接下来的三个环节环环紧扣。前一个环节学不好,就会影响到后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跟着全班的步调往前走,一刻也不能放松。这就使得学生每堂课的学习都变得紧张、愉快、高效。一、辅助环节(这个环节要完成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板书课题上课后,教师开门见山引出新课,然后把本节课的课题板书在黑板上。教师直接板书课题,可以很快把学生引入课堂情景,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所以教师板书要规范,

2、字体不能撩草。案例: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区别。(二)出示教学目标,简称“示标”【操作】: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投影、黑板公布目标,让学生看。【目的】:让学生整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教学目标是师生在一堂课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如果一堂课没有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就很难评价这节课效率的高低。【意义】:一是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进行学习和思考。二是由于学习目标往往是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及要求的体现,因此,长期坚持揭示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注意三点】:(1)教

3、学目标要具有可测量性,不能是模糊不清的。即一是一、二是二,要求达到什么目的,教师就直截了当,并且出示的教学目标是可以直接检测的。(2)要实事求是。如果不实事求是,要求理解的,教师却设定为掌握、运用,要求熟读的,教师却设定为当堂“背诵”,学生当堂达不到。不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就没有意义,就是搞形式主义。教师出示教学目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让学生听得懂,做得到。(3)教学目标的语言表述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课堂教学目标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能太长。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实也是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总目标的具体分解。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和总的教学目标一致,分解的教学目标语言要简练,通俗易懂。【

4、对教师的要求】: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准确地制定学习目标,既不降低要求,也不拔高要求。要给学生充分阅读教学目标的时间,不能流于形式。教师出示教学目标的时间不能太短,应让学生读完后还有点思考余地。同时教学目标出示之后,教师一般还要用激励的话鼓励学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引导学生认真默看,不要急于切换投影或移动小黑板。案例1: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目标是:1、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学习贝多芬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2、学习文章描写人物外貌的技法。案例2:初二数学算术平方根一节内容教学目标为:1、理解并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概念;2、知道算术平方根的表示方式;3、会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5、三)指导学生自学【操作】:课前制好投影或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投影或小黑板让学生看。【目的】:自学指导要让学生知道用多长时间,自学什么,怎么自学,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即“五个明确”:时间内容学习方法达到的标准检测的方法。明确时间就是告诉学生用多长时间自学。自学时间要紧张,不要太宽裕,要让学生有紧张感。明确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明确自学的方法就是告诉学生怎么学。例如,看书(是边看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看例题,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题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明确达到的标准就是自学后要应达到什么要求;明确检测的方法就是告诉学生时如何检测。能准确体现“五个明确”的就是有效

6、的指导,反之则是无效的指导。案例1:初中语文课上,教师有这样一段自学指导:“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然后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六分钟以后,指名同学回答问题。”这一段自学指导,话虽不多,却体现了“五个明确”,时间是“六分钟”,内容是“读课文”,学习方法是“朗读”,达到的标准是“能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老师检测的方法及要求是“指名同学回答问题”。因此,这个自学指导的操作性、指导性就很强,因而也就十分有效。案例2:古文孙权劝学一课的教学中,老师有这样一段自学指导的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对照课下注释理解每一个句子的含义,圈点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记出不理解的问题。10分钟后请同学回答问题。【意义】

7、:一是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使自学更有效。二是坚持每次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了不少自学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必然提高。【对教师的要求】: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先尝试学习。充分估计学生自学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提示哪些方法,在哪些地方设计问题,一般需要多长时间可以解决。教师在指导学生学的内容时,注意在旧知识与新知识方面不要平均用力。学生读书的重点应该在新知识上,在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上。教师的自学指导要具体、科学、明确。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如果有指导,但不科学、不具体,操作性差,就会把自学引入歧途;该强调的没有强调,学生自学、做题时出错率就会高。学科不同,教师的

8、自学指导也往往有所不同。例如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常识课,教师主要通过设计好“思考题”来指导学生自学。思考题是一节课师生教与学的“路标”。按此“路标”指导学生学习、讨论,解决疑难,完成教学任务,就会层次分明,中心突出,就能保证好的教学效果。要指导学生如何接受教师的自学指导。教师在讲解自学指导内容时,一般让学生“听、看、想、记”。不能出现你说你的,他听他的,是否有效,要看学生是否明白了你的自学指导。教师的功夫要下在课前,要精心设计自学指导。根据教材内容,可视情况分段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范围)。当然自学指导

9、也就要分开进行,每次自学前给予相应的自学指导,学生容易记住,也容易掌握。二、先学环节“先学”环节分为两步:1、读书或看书【操作】:学生按教师自学指导要求读书或看书 。“先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读书开始的自主学习。文科一般是读书,理科一般是看书,看例题、公式、基本概念,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课前一般不预习,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所有任务均在课内完成。【目的】: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自学也是一种竞赛,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因为教师自学指导的具体明确而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读书、看书就好比在做考前准备,会紧张、高效。这样训练,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

10、法,提高了自学能力。【对教师的要求】:a、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不能放任自流。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读书,对个别精力不够集中,没有按教师自学指导要求做的,要给以个别提示。要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的自学。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不能让学生高效的投入到自学中,就不能保证课堂效果。b 、教师要坚持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自学时,教师用眼睛巡视,全面了解学情。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教师全面了解学情,是为下一步的检测和“后教”做准备。c、教师要重点盯住班内的后进生。甚至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

11、一个班级无论有多少学生,教师始终要把后进生装在心里,看在眼里。d、教师在课堂上要以不干扰学生自学为原则。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聚精会神地学习,不说闲话,不做闲事,不板书,不随便走来走去。2、检测(提问或练习)“检测”就是搞“学情”调查,就是考试或测试。自学时间到时,教师一般用“举手”统计的方法了解学情。例如:请完成老师布置的看书任务的同学举手。如果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完成了自学任务,那就可以转入下一个环节;如果有半数学生未完成,教师就要适当延长时间。这就叫实事求是,灵活机动。【操作】:让中差生,尤其是后进生板演或口头提问。文科一般以口头提问为主,以笔头练习为辅,重在了解、培养

12、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理科一般以做题板演为主,以口头提问为辅,重在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的要求】:看书以后的检测题很重要,教师要精心设计。检测题要以课本为主(结合课文、课后题、学生实际),要有价值,有代表性,要紧紧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教师在检测时,应选择后进生作为检测的对象。教师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因为教学就是要针对问题教,要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教师只让优秀学生回答或上台板演,表面上正确率高,实质上掩盖问题,后进生的问题就不能得到很好解决。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13、。后进行回答问题时,要照顾全体学生,让他们注意听取别人回答的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在进行检测时,教师要注意收集问题,为后教做准备。教师要注意每位学生的情况,收集学生有哪些错误,并在脑子里分分类,哪些属于新知识方面的内容,这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哪些属于旧知识遗忘的或粗心大意的,这些属于次要问题。对倾向性错误,应做上记号,后教时重点讲解。三、“后教”环节检测是进入后教的前提或桥梁。“后教”并不全是教师讲,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和交流、讨论、更正的过程。它可以分为两步:1、更正(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叫“兵教兵”)。【操作】:学生观察板演,找错误或比较与自己做的方

14、法、结果是否与板演相同;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及更正的道理。一般情况下是先让中差生来对做错的题进行更正,凡中差生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叫优秀生。中等生不能更正的,再让优秀生来更正。这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师在这时充当的是主持人的角色。【目的】:把面向全体、培优补差落到了实处。具体的说就是在这个“兵教兵”的过程中,后进生的疑难和问题得到了解决,错误得到了纠正,这就把教师原来要在课下补差的任务移到课堂上由师生共同来完成了,可以节省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好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后进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又得到了提高,优秀生和后进生各得其

15、所。【意义】:长期坚持这种做法,好学生能说会道、思维敏捷;后进生也能逐步赶上来,当堂学得懂,学得好,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对教师的要求】:a、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b、明确教的方式。广泛推行“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期间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质疑、讨论,最后老师再引导、再补充。C、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2、讨论(是生师之间的合作学习)。【操作】:学生合作学习以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做适当的讲解,参与讨论、师生合作学习。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除了更正以外,还有同桌讨论和小组讨论两种。后进生能正确解答的问题,就不再浪费时间;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更难的问题,就要有教师来解决,参与讨论、师生合作学习。【对教师的要求】:在这个环节,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师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内容和方式。时间:教师在“后教”时的讲是必要的,讲多长时间并没有硬性规定。要看学生掌握情况。关键是确定什么时候讲?讲什么?怎样讲? 内容:从学生的板演和调查的学情以及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