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过渡段级配碎石技术交底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7024351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涵洞过渡段级配碎石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涵洞过渡段级配碎石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涵洞过渡段级配碎石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涵洞过渡段级配碎石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涵洞过渡段级配碎石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涵洞过渡段级配碎石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涵洞过渡段级配碎石技术交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建郑州至焦作城际铁路工程HNCJS-NO.2标段施工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DIK33+719.31DIK44+873.76路基工程交底编号:交底项目:过渡段交底内容: 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接受单位: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复核人: 接受人: 交底日期: 接受日期: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至焦作城际铁路工程项目二分部施 工 技 术 交 底 记 录工程名称DK33+719.31DK43+200区间路基工程交底单位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至焦作城际铁路工程项目二分部交底项目涵洞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交底日期1、施工前准备(1) 原材料准备:1)施工前对碎石填料、外掺料(PC 32.5水泥)进行取样检验,填筑

2、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2)掺入的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2h,终凝时间宜大于4h。3)在试验合格后的碎石厂取料,要求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质软、易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2%。(2) 试验及技术准备:1)由试验部门根据料源和水泥原材,试验后出具过渡段级配碎石试验报告配合比、灰剂量、水泥试验报告等相关报告。2)由测量队计算好线路中线坐标及不同标高的路基坡脚位置。3)每个施工单元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包含四个区段既: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2、过渡段设置及工艺试验设计涵洞过渡段采用沿线路纵向倒梯形过渡段形式,过渡段在基床表层部分填料采

3、用掺5%P.C 32.5水泥级配碎石,在基床底层、路基主体及两侧20m范围内填料采用掺3%P.C 32.5水泥级配碎石。详见下图 3、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1)施工流程 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填筑至设计标高施工准备基底处理与本体、基床底层同步分层填筑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碾 压不合格检查厚度合格不合格检测压实质量合格测量下层填筑中线、边线记录签证结构物施工配比试验退 场填 料检验合格不合格拌 合运 输检测(2)施工方法1) 在过渡段施工前,确认台背渗水墙已施工完成,并检测验收,形成文字资料。2)台背基坑采用级配碎石回填,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震动压路机碾压密实,使K3060MPa/m,动态变

4、形模量Evd30Mpa。3)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填筑前由测量队进行放样,放出线路的中桩,再根据边线位置标高计算出线路宽度,然后放样出边桩,现场技术人员根据填筑区长度、宽度、厚度计算出级配碎石填筑方量。4) 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过程中覆盖毡布,以防水份蒸发和环境污染。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的路堤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涵洞、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5) 完成原料摊铺后,由试验人员进行原料的含水率测量。测定含水率后如含水率大于最优含水率,则进行晾晒;如含水率小于最优含水率,则进行喷雾器进行洒水。并在洒水或

5、晾晒过程中对填料的含水率继续进行监测。直到填料的实际含水率达到比最优含水率大1%-2%后方进行下道工序。6) 级配碎石摊铺后,使用平地机对填料进行摊铺。摊铺过程中继续对级配碎石的含水率进行检测,采取洒水等措施保证级配碎石在摊铺过程中满足最优含水率;同时对初步完成拌和的区域采用滴定法进行试验检测水泥含量。施工过程中不得出现纵向接缝,不宜中断。当因故中断超过2h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接缝应采用搭接施工。7) 级配碎石摊铺时记录好摊铺时间,如果断面过大导致在终凝时间内无法完成施工,应总结时间减少每次施工的断面长度,或增加摊铺机械。集料摊铺后使用平地机对填料进行修整、整平,并根据设计要求做出中间高

6、两侧低的路拱。8) 当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率时,用震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密度,且表面无明显的轮迹。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两作业区段之间的衔接处纵向搭接拌和长度不小于2.0m。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米范围内,采用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9) 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碾压结束之前,应用平地机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符合设计要求。10) 级配碎石碾压完成后,如不能连续施工应进行养生,使级配碎石表面保湿养生不少于7天。养生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并配合洒水车

7、洒水养生。养生期间勿使集料过湿,更不能忽干忽湿,应控制好交通,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当级配碎石分层施工时,下层检验如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合格后,上层填土能连续施工时可不进行专门的养生期。11) 边坡修整每次放样中,边坡向外加宽50cm,每填高2米,粗修一次边坡,将多余的集料去除。路基完成至基床底部后,使用坡度尺(1:1.5)自路肩处向下由机械和人工修整边坡,将边坡夯拍密实整齐。4、沉降观测(1)埋设要求 路堤与涵洞过渡段设置两个沉降观测断面,一个在线路中心距涵洞1.0m处,一个在过渡段中部,观测断面为A型,即在两侧坡脚外约2.0m、10m处埋设位移观测边桩,采用不易开裂的圆木桩,长1.0m,圆

8、木中间钉上一根小铁钉。(2)控制标准沉降变形观测的控制标准为边桩水平位移小于5mm/天,竖向位移小于10mm/天。填筑过程中加强观测,若沉降量超出控制值,应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再继续填筑,必要时采取卸载措施。(3)观测精度及频率测量精度应达到二级水准标准测量频度:在路基填筑期间,应每天观测一次,各种原因停工期间,前2天每天观测一次,以后每3天观测一次。施工完成后,前15天每3天观测一次,第15-30天每星期观测一次,第30-90天每15天观测一次,以后每月观测一次。5、其他施工注意事项(1)路桥过渡段施工前,排干基坑内积水,基坑地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证基坑基底与侧壁之间密实

9、,无虚土。(2)涵洞与路基结合部设厚0.15米带排水槽,将台背渗水墙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3)路桥过渡段每层填筑严格按设计要求制作,控制好级配碎石的配合及填料厚度,填筑层均设人字横向排水坡。(4)台背后2米范围内禁止大型振动机机械驶入,避免对涵洞造成挤压。(5)为保证路基填筑质量,天气下雨时,立即停止填筑,并对正在施工的路基断面用薄膜或彩条布进行覆盖,并提前做好坡度预设及排水设施。6、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原则,提高安全意识,健全施工现场意外伤害应急预案,认真学习岗位安全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业务水平和劳动技能,树立安全生产、规范操作的思想,以防患于未然。 (

10、2)确保机械设备安全使用,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遵循设备的操作规程,机械操作人员和机动车驾驶人员必须有相应的特殊工种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严禁机械、设备带病和违章作业。(3)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4)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5)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6)过渡段施工中,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确定合适的机械车辆走行路线,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制订作业程序和运行路线,确保协调施工,安全生产。(7)制定合理的作业程序和机械车辆走行路线,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确保协调,安全施工。 (8)由于集料运输中穿行于村落,要求运输汽车限速行驶,并对司机定期进行教育。 交底人复核人交底日期技术负责人接受人接受日期 编号:(交底一式三份,生产班组一份、工程部、安质部各存档一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