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场融入大社会(禹州市林场交流材料)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11701867 上传时间:2017-10-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场融入大社会(禹州市林场交流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场融入大社会(禹州市林场交流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场融入大社会(禹州市林场交流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场融入大社会(禹州市林场交流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场融入大社会(禹州市林场交流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场融入大社会(禹州市林场交流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场融入大社会(禹州市林场交流材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南省“中南地区国有林场年会”经验交流材料小场融入大社会 和谐持续谋发展禹州市林场经验交流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们禹州市林场是一个人不足两百、地不过 7 万亩的小场,林区多为立地条件差的石灰岩地貌,成林不成材,是典型的生态型公益型林场。近年来,我们在国家局场圃总站和林场协会“场长异地挂职锻炼”这一政策引导下,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依托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 “东进南下,外引内联” 。充分发挥和利用“挂职锻炼”这一平台,广泛交流学习,开阔视野,进一步解放思想,逐步摸索出了一条“以人为本、回归社会,以林为根、旅游和绿化并举,科学持续发展、和谐文明共享”的发展思路,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一座国

2、家级森林公园,一座 AAA 级森林植物园景区,一个园林绿化公司,资产超过 5 亿元的集森林旅游、林下经济、苗木生产、绿化工程设计、施工为一体的新型经济体,实现了“十年不砍一棵树,职工生活有门路,地盘稳步外扩张,家家户户高楼住”的发展愿望,步入了“以林养林,多种经营反哺林业生产”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一、转变观念,理出新思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生态型林业生产遇到了空前生存危机。面对严峻的形势,场领导班子对林场现状进行了认真2深入的分析,东进南下取经,先后组织场领导班子到山东原山林场、广西林朵林场、湖北太子山林管局、陕西延安林业局等省内外知名林场考察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同志们增长了见

3、识、开拓了视野,增强了信心,为林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舆论基础。通过认真讨论分析,大家一致认为林场的出路在林业,我们场具有自己的优势:一是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二是有一支经验丰富、生产技术过硬的职工队伍。我们落后在思想观念陈旧,固步自封,墨守陈规,改革开放意识模糊。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场的实际情况和自身优势,反复讨论、认真研究、不断摸索,理出了我场“以人为本、回归社会,以林为根、森林旅游和园林绿化并举,科学持续、和谐文明共享”的发展思路。二、勇于探索,找到突破口新思路的确立,明确了我场的发展方向,使同志看到了希望,树立了信心、增强了动力,全场职工鼓足干劲、齐心协力,以破釜沉舟、勇于担

4、当的气势投入到了改革探索的洪流中,实现了两个方面的突破。(一)森林旅游突破。我场在发展苗木产业的基础上,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依托苗木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了占地 3200 亩的禹州森林植物园景区,成为集林下养殖、旅游观光、会务接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但在经营发展中,我们认识到景区缺乏文化内涵,知名度低,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果断的将它定位在假日旅游经济上,主抓“春节” 、“五一” 、 “十一”三个小长假,把旅游和文化嫁接到森林上,以3文化为主线,以演艺活动为助推,集中宣传促销、举办各色活动,先后邀请河北吴桥杂技团,安塞腰鼓、辽宁八旗风艺术团、俄罗斯歌舞、广西刘三姐等国

5、内外 50 多家知名艺术团体来园表演了5000 多场演艺活动。尤其是从 2008 年春节与奥运会合作伙伴四川自贡彩灯公司联合举办了春节灯会。把“天下第一彩灯”引入到环境优美、如诗如画的森林植物园景区内,当时单位没钱,我们把这一想法给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领导担心安全问题,我们就反复解释、精心安排,取得了领导的默许和支持。我们通过向市直单位、企业拉赞助、搞冠名,预售门票等措施成功举办了春节灯会,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中央电视台、河南卫视多次报道,取得圆满成功,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当年灯节门票收入达 300 万元,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二)园林绿化突破。多年来

6、,我们培育了大量留床树苗,但无人问津。我们通过参加省内外各类花木博览会和展销会,制作花木网站,发布供求信息,吸引各地客商前来实地考察洽谈,以最优惠的价格将亟待出圃的苗木远销京、津、冀等地,初步完成了原始积累。在苗木销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做园林绿化工程的商机。 2008 年神垕古镇旅游开发,因神垕特殊的地质条件(中国陶瓷文化之乡,中国文化历史名镇) ,树木成活率低,多家绿化公司多年绿化未见成效。我们起初的目的是推销苗木,而神垕镇领导让我们包栽包活。实地考察论证后,选配精干的技术人员,采用挖走砾石炉渣、回填新土做防渗处理的方法,高标准4栽植、养护,奋战了一个冬、春,成活率接近 100%,本来价值1

7、0 多万元的苗木,我们都卖了 100 万元的天价,挖到了第一桶金,成功的走向了市场。三、改革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园林绿化和森林旅游方面的成功突破,让我们尝到了改革的甜头,增强了创新的动力。我们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对人事制度、管理经营,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改革、多角度的探索创新。(一)营造干事创业新体制。林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僵硬的“大锅饭、铁饭碗”体制,出现“工人干、干部看”的局面。一位职工深有感触的说:“听领导讲话我们信心十足,领导带领我们干活我们不惜出力流汗,但到了发工资的时候我们两个大男人不如一个女干部发的多,我们都想掉泪”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反复讨论考察之后,参考广西林垛林场管

8、理模式,把原来设置的科室全部打乱,竞聘上岗、公选责任心强,有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同志担任一线指挥组长,无论是干部、工人全部充实到生产一线。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多劳多得。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打破了干部职工之间的身份界限,实现干部职工同工同酬,优化了队伍结构,彻底改变了过去“出力的不拿钱,拿钱的不出力” 的局面。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激发了活力,形成了明争暗赛的干事创业氛围。但也使一些技术干部产生了失落感。(二)强力构筑发展平台。为充分发掘园林绿化的的潜力,我们注册成立了“森源造林绿化有限公司” ,走产、供、销一体化的路子,对外承揽各种大中小型绿化工程,增加苗木的附加值。5公司成立第一年,实现绿化

9、收入 600 多万元。由于我们专业技术过硬,信誉度高,设计科学、工程质量有保证,市委市政府点名让我们做各项重大绿化工程。五年来,我们接连承揽大小 30 多项绿化工程,累计经营收入达到 8000 多万元。特别是通过承揽了国家 AAAA 级景区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神垕古镇、全长 20 公里的“禹神快速通道”等三项大型绿化工程,打造出了绿化精品,做出了品牌,赢得了信誉,实现了我场绿化事业新跨越,许多房地产小区找上门来让我们做绿化,推动了我场绿化事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三)纵横联合、合作共赢。我们充分运用国家林场协会构建的全国林场干部挂职锻炼的交流平台,与同行业广泛接触,深入交流,真

10、诚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技术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我们先后同省内外的知名林场和园林绿化公司建立了友好关系。同时我们还本着交流合作的原则,走遍了大江南北,参加全国各地的花木博览会,广交流,深合作,结联盟,促发展。我场先后与湖北太子山林管局、湖南常德、安徽合肥、浙江金华、山东泰安等全国几十家苗圃基地建立了亲密关系、互通往来、合作共赢。通过合作把握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产业技术、信息服务和发展思路等方面的前沿理论,了解国内外未来园林绿化“城市回归自然、自然返璞城市”的发展趋势,从 2010 年开始,我们围绕“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工作目标,对苗圃种植结构进行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了布局分明、种

11、类齐全、技术领先、规模经营的优势,为我们做绿化工程储备了一大批优质苗6木,雄厚的实力支撑着我场园林绿化在市场独具竞争力。(四)让绿化苗木“上山下场”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园林绿化业快速发展,苗木种类和产品规格需求大幅增加,土地资源越发紧张。为充分发挥林区土地资源效益, 2011 年我们尝试整合山区林地资源、调整林木结构、培育绿化苗木。先后整理出了 200 多亩山林,更新了一批适路畅销的银杏、五角枫、国槐等绿化树种,实践证明林区地质条件适合种植培育绿化苗木,这批移栽到林区的树木长势喜人,达到绿化树种标准,有效的开辟了我场绿化苗木“上山下场”的新天地。同时技术人员还将林区内杂灌野草、小叶

12、女贞等引下山培育等引种下山,培育造型,一棵不成型一文不名的杂灌,摇身一变成了身价万元的造型树。对我们产生了极大震动,真正明白了科学技术等于生产力。通过实施绿化树木的“上山下场”的举措,盘活了林木资源,增强了林木效益,推动林区土地资源和林木资源的持续利用。四、以人为本、回归文明社会。我场改革的深入开展,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还着力抓住林场整体面貌提升工作,实施以人为本、回归社会、统筹发展、共建共享的发展的思路。(一)强化素质技能提升。我们采用了“走出去、请进来”多种形式,学习绿化专业的高端技术,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储备人力资源。先后派出了四位副场长到湖北太子山林管局、广西林朵林场、江西明月山林场和山东

13、日照大沙洼林场挂职学习先进经验;派出生产科长到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挂职学习。也接纳了7延安崂山林业局、新疆沙雅林场、吉林安图林场、湖北忠祥林场等七位场长到我场挂职交流。同时我们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战略任务常抓不懈,建立“学习常态化、工作学习化”的职工培训机制,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林场事业观、人才观,增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思想观念,培养爱岗敬业、钻研业务、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风尚。技术干部有了用武之地,成了绿化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中坚力量。目前,我场现有高工 2 名,工程师 12 名,及时和高级技工 21 名,有力的促进了职工素质向高层次发展,并多次在全市劳动技能比赛中取得可

14、喜成绩。(二)脚踏实地为职工谋取福利。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场一度陷入危困,职工长期饱尝艰难困苦。新一届领导班子强力发展经济,一步一个脚印的改善职工待遇。2008 年,顶着各种压力,筹资补齐了近 200 万元养老保险缺口,为全体职工办理了养老险,2009 年为职工办理了医疗保险,2010 年全体职工执行档案工资,2011 年全场职工的各种生活补贴全部发放到位,人均月资达3000 多元,为全体职工办齐了“四险一金 ”;同时,我们积极的实施林场危旧房改造工作,东奔西走,协调土地、城建等 20 多个单位,求爷爷告奶奶,讲困难、讲条件,争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支持,几经周折,建筑面积 80120 平方米的

15、 11 层电梯房正在建设之中,每平方米造价 1500 元,仅为市场价的二分之一,180 户林场职工有望明年春天搬入新居;随着林场经济发展规模的逐步扩大,劳动力需求增加,我们吸纳了一大部分职工家属、8子女和近百名农民工就业,逐步改善了职工生活待遇。身着植物园工作服(体恤衫)的林场职工,荣耀的出席当地举办的各类大型集会和公共活动,社会地位显著提高。(三)由生产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我们通过发展园林绿化和森林旅游,员工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随着我场园林绿化规模逐步壮大,工人逐步由过去体力劳动型转向了技术管理型,着力培养工人的人力资源管理和领导能力,成为当年务之急,技术干部和工人找回了自信,成为了中坚力

16、量,一大批能带队、会管理、懂技术的现代化新型林业工人成为了项目经理、技术总监。职工子女大中专毕业后,大多都会场当上了导游、司机、旅游管理人才,职工实现了由生产管理型向技术服务型的根本转变。总之,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禹州市林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扭转了过去濒临破产的局面,步入了改革创新持续稳定的良性发展轨道。林场回归到了文明社会,同时营造出了一个蒸蒸日上的干事创业氛围;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思想解放,意识超前,顾大局、识大体,已成为新时代的林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林场的向心力、凝聚力得到空前增强。林场的形象和面貌得到全面提升,社会地位明显提高,2011 年实现营业收入 1600 多万元,职工年收入 3.5 万元。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栗育才等省部级领导多次来我场视察工作。来自韩国的中药材专家,以及法国、德国、荷兰、以色列的林业病虫害防治专家多次来我场考察指导。中央电视台及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多次指导我场的旅游节庆活动和工作。9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展望未来。过去几年的探索和拼搏虽然取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