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航空摄影测量的过程控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7012679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航空摄影测量的过程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析航空摄影测量的过程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析航空摄影测量的过程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析航空摄影测量的过程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析航空摄影测量的过程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航空摄影测量的过程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航空摄影测量的过程控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航空摄影测量的过程控制胡润强(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甘肃 天水 741002)摘要:本文从航摄技术设计、数据获取、影像质量和航摄成果资料检查验收等方面浅析航摄的过程控制和质量要求。旨在探讨提高航摄质量的过程控制。 关键词:航空摄影;数据获取;成果应用 ANALYSIS ON THE PROCESS CONTROL OF AERIAL PHOTOGRAMMETRYHU Run-qiang(Comprehensive survey team , Gansu Provincial Bureau of Coal Geology,Tianshui 741002)Abstract: The pro

2、cess control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aerial photographic design, data acquisition, image quality and aerial survey result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Discussion on the process control of improving aerial photographic quality.Keywords: Aerial photography; Data acquisition; process control; Appli

3、cation results1 引言 航空影像数据以其直观、信息量丰富,可读性强等诸多优点,使它既是基础地理数据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生产或合成其它基础地理数据产品的信息来源与基础。利用航空影像数据,通过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处理,可以生产数字线划图(DL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等4D产品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通过这些基础数据产品,还可以制作生产一个地区的等高线图,三维景观图等其他附加产品。航空影像数据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 航摄技术设计的质量控制 航摄技术设计是航空摄影的最主要的环节之一。根据测图单位所测制的地形图的成图比例尺、成法、精度要求、航摄期

4、限和其他特殊要求,严格按照设计程序把好设计质量关,对可能影响航摄成果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 2.1 航摄比例尺和焦距的确定 航摄像片比例尺和航高直接关系到航空摄影测量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图面综合取舍指标、像片影像分辨率等因素。选择航摄比例尺主要应考虑内业精度放大倍率的限值和由高程精度要求所决定的航高限值。 平坦地区宜选择短焦距的航摄仪,以便提高立体建测的精度,使高程中误差在允许值以内;在山地 、高山区宜采用长焦距的航摄仪,如果在山区特别是高山区仍采用短焦距的航摄仪进行航摄,会增加航摄死角。 2.2 航高的确定 根据航摄比例尺分母m和航摄仪焦距的乘积计算摄影航高(飞机相对摄区的平均平

5、面的高度)。像片上某两点间的距离与地面上相应两点的水平距离之比,叫像片比例尺。通常用表示: (摄影镜头的焦距;镜头中心相对于地面的高度,称为相对航高。) 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蛇形时飞机不可能始终保持同样的高度,地面也总有起伏,航高并不一致,因而像片上各部分的比例尺亦是不一致的。 2.3 航摄分区的确定 根据摄区内的航摄比例尺、平均平面的高程、地形高差、飞行安全等因素,合理划分航摄分区并确定飞行高度,使全摄区航摄比例尺基本保持一致。航摄分区一般要求分区界线应与成图图廓线一致,当航摄比例尺小于1:8000时,不大于14相对航高;当航摄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8000时不大于 16相对航高。 2.4

6、 航线设计与敷设 一般应按图幅中心线或相邻两排图幅的公共图廓线敷设。保证平行于摄区边界线的首末航线敷设在摄区边界线上或边界线外,确保摄区边界实际覆盖不少于像幅的30。 2.5 航摄时间的限定 要在规定的航摄期限内,选择晴朗天气多、大气透明度好、光照充足、地表植被对摄影质量影响最小的季节进行摄影。对于农区和林区,应尽可能在当地的春末、夏初时期摄影。对坡度特大的陡峭山区,应在太阳高度角较高的季节摄影。平地航摄时,太阳高度角应大于20。,丘陵地航摄时,太阳高度角应大于30。,山地航摄时太阳高度角应大于45。高层建筑密集的城区和高差特大的山区,摄影时间应限制在当地正午前后1小时内。 3 航空影像数据的

7、获取航空影像数据的获取是通过在飞机上加载摄影平台(航摄仪),按一定的要求拍摄地面来获取影像数据的。随着仪器的不断发展,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航空影像数据获取变得更加快捷、高效率、高质量。(1)普通航摄仪:如RC系列、LMK系列等,他们采用航摄胶片来记录拍摄的地面影像数据,数字影像数据要经过专用的航片扫描仪处理来获得。(2)数字航摄仪(DMC):如德国Carl Zeiss(卡尔蔡司)公司和美国Intergraph公司合作生产的用于地图量测的数字航空摄影仪,数字航摄仪主要由陀螺平台、像机镜头单元、像机中心电子单元、数据存储系统、航飞管理控制系统、飞行软件系统和航空摄影数据后处理系统七大部分组成。 可

8、同时得到黑白、彩红外和真彩色的数字影像。相对于普通航摄仪,数字航摄仪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在产品种类、质量和成果可靠性上都有较大的提高。 (3)推扫式航摄仪:如瑞士徕卡公司的ADS100,由瑞士徕卡测量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系统采用推扫式成像,象元尺寸5um、焦距62.5mm、CCD宽度达2万象元,与国内目前同类设备相比,该系统具有航摄效率高、数据信息量丰富、系统性能稳定、内部集成高精度IMU系统等一系列优势,可以满足1500至11万等各种比例尺的航空影像数据采集需求。可同时获得前视、底点、后视的地面立体影像,影像100%三度重叠并且连续无缝。其本质也是数字航摄仪。(4)LIDAR

9、 +CCD相机:如加拿大OPTECH公司生产的ALTM3100和德国 IGI公司生产的LiteMapper5600。LIDAR也叫机载激光雷达,是一种安装在飞机上的机载激光探测和测距系统,是由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INS(惯性导航系统)和激光测距三大技术的集成应用系统。可直接获取一个地区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地表模型(DT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由于这种方法可以直接获取高精度的正射影像数据,免去了影像处理的环节,它的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测绘、规划、林业、交通、电力、灾害等部门。4 飞行的质量控制 4.1 测区覆盖范围的控制 测区边界航向覆盖应超出测区边界线不少于

10、一条基线,旁向覆盖应超出测区边界线不少于像幅的30。分区边界应能满足分区各自独立和满幅的要求。分区边界线如果航向相同,旁向正常对接,航向各自超出分区边界一条基线。航向不同,航向各自超出一条基线,旁向超出不少于像幅的30 。 4.2 像片重叠度的控制 供航测内业用的像片要考虑到像场边缘各种光学误差的增加,像片边缘15厘米内的影像一般不予采用。当个别像对的航向重叠小于56但大于53,且相邻像对的航向重叠大于或等于58时或旁向重叠小于20但大于l3时,至少要确保满足相邻像对(三片重叠)的立体测图定向点和测绘工作边距像片边缘不小于1.5厘米的要求。在地面起伏较大的山区和高山区,因投影差的影响可使影像向

11、像片边缘移位,可能造成影像重叠减少,因此山区航摄时,必须加入由于地形起伏引起的的重叠度误差的改正数。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像片航向和旁向重叠度一般按下述指标参考,平地6o 2和25 2;丘陵地62 3和28 3 ;山地65 5 和32 5 ;高山地70 5 和38 10 。 4.3 像片倾斜角的控制 普通飞行条件下的低空航摄,由于气象状况的不稳定性,可能出现较大的倾斜角,在航高小于1200m时,允许个别像片倾斜角最大不超过4。但应当考虑到圆水准气泡的移动滞后于飞机的倾斜动作,特别当倾斜角较大时,气泡压于圆水准器的边缘,无法读出正确的角值。所以当气泡读数稍大于3。时,实际倾斜角已可能达到4。 4.4

12、像片旋偏角的控制 在山区或低空航摄时,由于气流变化较大,经常出现大于10。甚至更大的旋偏角,影响到内业加密的相对定向和模型连接的精度,随着数字测图仪器的发展,对旋偏角的要求可适当放宽。一般情况下航摄比例尺小于或等于1:8000相对航高大于1200米时,旋偏角不大于8。;航摄比例尺小于 1:4000、大于1:8000,旋偏角不大于10。;航摄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4000,旋偏角不大于12。在确保航向、旁向重叠度能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个别像对的旋偏角可略大于12。,但不能超过总数的4 ,接近最大旋偏角的像片不得连续超过三片。 4.5 航线弯曲度的控制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采用自动空中三角测量,航线

13、弯曲度可不作强调要求,但考虑减少航测时的工作量,航线弯曲度一般应小于3。 4.6 航高差的控制 为了保证预定的像片比例尺达到航摄设计要求,一般按以下要求控制:航摄比例尺大于1:10000 时,同一航线上相邻像片的航高差不大于20m最大最小航高差不大于30m。摄影分区内的实际航高与设计航高之差不大于50m,当相对航高大于1000m 时,摄影分区内的实际航高与设计航高之差不得大 于设计航高的5;当航摄比例尺小于1:10000时,同一航线上相邻像片的航高差不大于30m,最大最小航高差不大于50m。摄影分区内的实际航高与设计航高之差不得大于设计航高的5。 5 航空影像处理的方法航空影像处理经历了从模拟

14、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到全数字摄影测量三个阶段的发展。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是技术的一次飞跃与革新,也是生产力提升的重要体现。由于目前模拟摄影测量手段落后,仪器设备也都已经淘汰,解析摄影测量已趋没落。下面就全数字摄影测量、单片微分纠正、数字影像几何精纠正等方法作简要介绍。5.1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全数字摄影测量现已成为大规模生产4D产品的主要方法与手段,它的普及程度非常广泛,它的成果经过处理与合成还可以生产等高线图、三维景观图等附加产品,全数字摄影测量的推广与应用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5.2单片微分纠正单片微分纠正是利用已有的DEM数据来对航片或卫片进行正射纠正的一种处理方法,由于航片本

15、身可用来生产DEM数据,因此这种方法多用于卫星影像的处理。5.3几何精纠正几何精纠正采用一般采用双线性内插、二次多项式、三次多项式等纠正算法来纠正单片影像数据,纠正后的影像数据再拼接镶嵌,形成整幅影像数据。6 航空影像数据的应用6.1 用于生产基础空间信息产品(4d产品)(1)数字线划图(DLG)。(2)数字高程模型(DEM)。(3)数字正射影像图(DOM)。(4)附加产品:等高线图、城市三维模型数据。6.2 用于专题地图产品制作(1)单纯影像地图产品:影像地图集、影像交通图。(2)与卫星影像的叠加融合来突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绿化、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等专题信息。(3)作为矢量数据的背景,应用于各种专题数据的统计、分析。6.3 专题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1)影像地图查询系统。(2)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林业调查系统。(4)违章建筑监控系统。7 航摄成果检查验收的质量控制 7.1 航摄成果资料检查 按规范和航摄合同的规定对航摄底片、像片、像片索引图、各类记录数据和表格等全部成果资料,逐项进行认真的检查,详细填写检查记录,按照GBT161761996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产品注记与包装规范整理提交验收单位验收。 7.2 航摄成果资料验收 严格按照GBT15661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产品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