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700799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范文一 20XX年7月17日至7月19日我随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三下乡的队伍来到了保定满城县龙居村进行社会实践 这对于从小在城市中生活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短短的三天时间我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丰富了生活经验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进入村后一条平坦的五米宽左右的道路夹在两山之间把我们送到了老乡家 沿路上柿子树苹果树李子树桃树核桃树等应有尽有使我对大自然倍感新奇 进了农家以后我发现老乡还养了蜜蜂猪鸡这一切都是城市所缺失的乐趣 另外我还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家家民风淳朴邻里关系和谐使我毫不夸张感受到了夜不闭户的

2、美好生活 其实真正身体力行地接触百姓是通过入户的问卷调查我们打开与村里百姓沟通的窗口 他们朴实认真地回答我们的问题从他们的答话中我不仅认识到了他们的热情好客和朴实的心还被他们努力地改变自己境遇的精神所感动 下面是我的几点具体的体会: 法律知识: 我们这次文件调查的主题就是有关农民对法律的了解的问题 希望从我们大学生本专业的角度了解当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力争以法律为出发点总结经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从调查中显示82%的农民不关心法律88%的农民没有遇到过法律方面的纠纷 分析其原因在我看来并不乐观 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和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

3、的转变过程中农村经济还相当薄弱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此状况下人们过着较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对法律需求不高对法律调节社会生活的要求不高、不迫切 大多数农民对法律不了解法制教育匮乏也是必然的 法制教育的匮乏源于农民文化知识的匮乏农民文化知识的匮乏源于农民文化水平的低下(目前占全国90%以上的文肓和半文盲在农村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大多数农村仍无法真正落实)农民文化水平低下源于农村经济的落后 如此循环看来农村法治就缺乏茁壮成长的土壤缺乏法治社会所要求的市场经济基础 农民对纠纷的解决途径往往普遍选择村干部调解或和解的方式 农民的低收入和贫困阻碍了农民选择成本较高的诉讼程序使人们对诉讼望而却步 长此

4、下去法律的权威、法治的建设会受到严重的损害人们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就只能“回归”到人治的老路上去 农民生活: 深入农民家庭享受田园快乐的同时切身体验的农民生活 短短的三天使我对田园生活留下深刻的印象鸡鸣犬吠的清晨空气格外清新 早晨是寂静的极目远眺四周绿色的群山美景尽收眼中 白天除了集体活动外大家还聊天南地北开阔了眼界 晚上我们在屋顶上一起乘凉看星星 院子里成天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经济收入: 龙居村不是一个很大的村子不足百余户人家村民普遍种植果树村民每年平均收入3800元左右 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中等水平 在这个村中农民的收入大致来自三方面:家中的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为家中的主要收入妇女则以果树的管理

5、为主也是家庭收入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妇女在农闲照顾整个家的同时为附近村里的手工业家工厂做一些半成品加工从而贴补家用 这些的收入使村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在与老乡们的闲聊中我得知这些收入主要用于了孩子的教育投资 那教育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孩子教育: 在与孩子们的接触和对学校的参观过程中我对此深有感触 学校并不算大但已能保证31小学生的学习 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 但与我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 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 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有对知识的深切渴望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

6、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 改革开放20年来人们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让我们来看一组调查结果,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费用作为自己未来几年内的最重要支出 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都很想上学.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 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 但客观现实表明:许多家庭都被经济条件和教学条件左右为难着家庭条件稍不好的孩子就会失去读高中的机会 教育是个沉重的话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虽然飞速发展,但离发达

7、地区还有很大一段距离,经济的落后阻碍了教育发展的速度,而教育的落后又反作用于经济,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最终还得抓住教育是基础,经济是关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的这段期间我也意识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农民收入中的较大一部分是外出务工收入农业收入相比来说比重降低了;由于大批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留在村中的大部分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客观上造成农业所需劳动力不足延缓了农业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大部分为自发外出依靠自身关系网外出务工维权意识淡薄易上当受骗权益得不到保障造成出力不得收入状况出现 这其中有很多是当今政策尚未涉及到的仍需在今后加大国家立法严格执法的力度 作为一个管理专业的学生思

8、考以上问题我觉得自己责任重大虽然现在不能协助国家解决实际问题但现在可充分利用大好时光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以便在今后做到学以致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了解国情 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在邓小平理论不断发展的年代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单从课堂上是难以得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了解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的现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深化对三个代表的理解深化对八荣八耻的理解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体察民情 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难以尽得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 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

9、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 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 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实践以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 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

10、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准备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范文二 20XX年8月22日至8月27日我随YJBys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社会实践 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短短的五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以下是本人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周家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1550亩住户面积200亩230户人

11、家800口人其中党员19名 村固定资产120万村每年平均收入3800元左右 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 周村长自74年上任以来为村里的工作耗尽心血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提起周村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 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 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 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其中200亩果园收益可达每亩400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达到了每亩

12、10000元 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木器厂在村里投入生产但不到3年木器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都因缺资金少技术(尤其是少技术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 但与我从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 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 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

13、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 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 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 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 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别忘了你是农村户口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沉重的 我国城乡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教育观念上一个极其偏激的错误 农村的孩子迫于自己农村户口及生活环境的压力几

14、乎用尽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学习考大学以此来摆脱落后的环境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 但当这些村里的骄傲考出去成为大学生以后呢?他们中有几个回到自己那还不富裕的家乡投身其中的建设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几个大学生的名字一个虚幻的荣誉而已 人才依旧缺乏生活依旧贫困 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孩子们的想法和做法并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 在和一位老大爷的聊天当中老人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考学去了城市在谈到孙子时老人很自豪的告诉我们他的大孙子刚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后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让我感受到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 我问老人想没想过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