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寄递涉毒犯罪形势及其管理计划对策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1700680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寄递涉毒犯罪形势及其管理计划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物流寄递涉毒犯罪形势及其管理计划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物流寄递涉毒犯罪形势及其管理计划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物流寄递涉毒犯罪形势及其管理计划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物流寄递涉毒犯罪形势及其管理计划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寄递涉毒犯罪形势及其管理计划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寄递涉毒犯罪形势及其管理计划对策(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寄递渠道涉毒犯罪形势及治理对策前言 受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的邀请和国家禁毒办的委派,我代表广东省禁毒办就寄递渠道毒品防控工作和大家做个交流。交流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物流寄递渠道加强毒品防控工作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正确看待防控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广东物流寄递渠道涉毒防控工作的初步探索及下步对策建议。眼下,我国资本市场上最热的行业非快递业莫属,继今年7月28日圆通宣布成为中国快递行业第一股之后,顺丰、申通、韵达也纷纷公布了上市方案。在国内经济下行,各行业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惟有快递业逆周期而动,保持了连续四年超50%的爆发增长势头。2015年,全国物流总额达219.2万亿元,为G

2、DP的3.2倍,物流总费用10.8万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6%;全国快递业务收入2769.6亿元,同比增长35.4%,快递业务量达206.7亿件,同比增长48%。2015年,广东省快递企业业务量50.13亿件,占全国的24.26%,快递业务收入615.91亿元,占全国的22.24%。广州市快递业务量接近20亿件,深圳市快递业务量接近15亿件,在全国城市排名第一和第四位。物流寄递行业迅猛发展,在助推社会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生活的同时,由于行业安全监管滞后,对公共安全乃至行业发展都造成了现实危害和潜在不良影响。当前,广东省在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契

3、机下,如何探索物流寄递企业安全监管,有效遏制毒品等各类违禁品的走私贩运活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创新管理课题。一、物流寄递渠道加强毒品防控工作的必要性中国是世界第一网购和快递大国,广东则是中国快递第一大省,这与我们制造业的突出地位密不可分。与此同时,中国尤其是广东也成为了全球毒品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制造的冰毒、氯胺酮大量销往周边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成为了快递行业发展过程中毁誉夹杂的一张名片。首先,来看一则20分钟的短片。2015年,广东破获了260余间制毒工厂,缴获毒品近40吨,这意味着什么?在黑帮横行的俄罗斯,每年破获的制毒工厂约20间;在臭名昭著的哥伦比亚,每年贩往美国的可卡因大约5

4、0吨。所以,形势严峻,不容乐观。由于鸦片战争的历史,关于毒品的危害,我不再过多叙述展开,就强调两点:一是毒品问题离我们每个人越来越近。新型合成毒品,由于消费成本只有传统海洛因的十分之一,已经成为主流的滥用种类。与海洛因这类抑制剂不同,冰毒等兴奋剂天然地具有社交群体属性和极强的传播蔓延能力,同时吸毒后的暴力攻击性、行为不可预见性大大增强。当前我省登记在册吸毒人员超过60万名,且以每年20%(2015年9.1万名)的速度激增,新发现吸毒人员中18岁至35岁的青少年人群占四分之三以上。丧尸女、啃脸男、爱邦族、冰妹,层出不穷的新名词背后,正是毒品对社会的现实威胁愈演愈烈。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抑郁症在世

5、界十大疾病中发病率位居第四,发病人数约3.5亿人,到2020年将上升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这种形势,必将成为毒品进一步泛滥蔓延的温床。到2020年,我们身处一个1000万人吸食冰毒,随时可能举起屠刀杀人的国家时,还谈何安全感?二是毒品问题严重损害了国家和民族形象。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相继查获利用物流寄递渠道从我省走私毒品的大宗案件,引起国际舆论和相关国家政府的高度关注。2013年2月28日,澳大利亚警方破获该国历来最大宗毒品案,从深圳发往悉尼的货柜中缴获585千克冰毒,缴获量为2012年缴获量的2倍,案值高达44.6亿美元。2016年6月,新西兰警方破获迄今为止缴获数额最大的毒品案

6、件,缴获冰毒价值4.48亿新西兰元,团伙主犯为华人。中国已经由传统的毒品过境国、受害国转变为毒品来源国、加害国。在国际社会,还有哪些国家会沦为这样的角色,例如阿富汗、巴基斯坦、哥伦比亚、缅甸,无一不是主权涣散、社会动荡的国家。二、正确看待防控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当代知名的法律经济学家、美国高等法院大法官波斯纳先生有句名言:“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不能无视代价。”做市场监管工作的,一直强调一个问题:出台一项制度,不能因为1%的坏蛋,就集体惩罚99%的好人。所以,在提出对策建议之前,很有必要厘清防控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一)认清防控和发展各自面临的短板。从防控角度而言,受国际环境和国内气候的影响,当前和今

7、后一个时期,广东仍将处于毒品问题加速蔓延期、毒品犯罪多发高发期、毒品治理集中攻坚期,我省毒情形势“三个第一两个突出”局面仍未根本扭转,毒品危害大省的“地位”仍将持续。特别是在面对传统领域、传统形态、传统方式毒品犯罪压力丝毫未见减轻的同时,我们正面临着新兴领域、新兴形态、新兴方式毒品犯罪的挑战。物流快递贩毒和互联网涉毒是最具代表性的。这两者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透露出网上网下毒品犯罪的高发多发,是虚拟和现实危害相互滋生融合的必然趋势,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渗透蔓延快。近年来,物流、快递行业发展十分迅猛,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仅广东省的快递量就达到了年人均30件的惊人数量级,这种极强的物

8、品传送能力,使得包括毒品在内的各种违禁品都可以突破传统条件下时空的束缚,实现远距离、高频率、大批量的交易。比如,公安部“2014-531”毒品目标案件中,一名网名“高曦舒蕾”的江西籍男子利用qq、微信等社交工具联系毒品上下家,再通过快递公司从广东、云南购进毒品,伪装成茶叶、香烟、鞋、笔记本电脑等货物后,向全国16个省市分销毒品。该犯共建立9个QQ群,涉及上下家共4000多人。茂名市侦破的公安部“2015-585”毒品目标案件,主犯也是采用同样手法,在2015年1月13日至3月26日间,通过高州顺丰快递公司寄送毒品16件,涉及全国8个省市。二是危害能量大。由于管理薄弱、漏洞多,而且人货分离、难以

9、溯源,贩毒分子如入无人之境,毒品可以一路畅通无阻的通达全球,使得物流寄递渠道近年来彻底沦为毒品走私贩运的快车道,大案要案频发。不仅吸毒人员利用其购买少量毒品自用,国际贩毒集团也利用这一渠道大肆向我渗透,一些制毒人员还通过物流寄递渠道购买制毒原料、制毒工具和贩卖制毒成品,新精神活性物质也混杂其中,使得犯罪形态也日益复杂多样,危害不断升级。比如,去年11月底,广州侦破的公安部“2014-828”毒品目标案件中,以揭阳惠来人胡进贵为首的一个贩毒团伙长期活跃在广州、深圳、揭阳、陆丰等多个城市,短短4个月共交易冰毒500公斤,并通过物流走私贩卖到印尼。去年11月22日,印尼警方根据我方的通报,在雅加达抓

10、获了准备提货的彭小金等3名犯罪嫌疑人,缴获藏匿在玩具和凉果中的冰毒157公斤。三是打击难度高。物流寄递渠道涉毒犯罪不仅形式隐蔽,而且区域跨度大,办案时效要求高,审查取证更加困难,对公安机关的查处打击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些犯罪分子在夹藏毒品的托运货物中放入GPS定位设备,一旦公安机关拦截检查时间过长,就很容易暴露。不少盘踞广州地区的黑人,也大量采取欺骗他人代为取件、自己在旁监视的方式,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一旦现场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就关机走人。随着,物流寄递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已经出现利用百度搜索引擎学习制毒技术、利用淘宝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和销售毒品、利用物流寄递运输交易毒品的一整套犯罪新手法,向执

11、法部门提出严峻挑战。物流寄递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血脉,不仅是制造业、商贸流通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是制毒、贩毒分子的“最后一公里”。再不重视对物流寄递业的禁毒管理,我们就将面临脱离时代、能力不足、丧失主动的危险。2015年9月30日的柳城县爆炸事件,10死50余伤的惨重代价,最终促使中央痛下决心,切实加强寄递渠道安全管理,中央综治办和公安部、国家邮政局部署自当年11月1日起全面落实“3个100%制度”,12月27日又发布反恐法,在第20条明确提出了相关法律要求。开箱验视、实名登记、过机安检,直指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当中的“企业主体责任缺失、制度要求缺位、安检装备缺乏”三大短板。但是,从督导检查

12、和案件倒查的情况来看,“3个100%制度”落实还很不到位,尤其是实名登记制度流于形式,鲜有执行。不法分子随意编造、虚构身份收发毒品,给延伸侦查打击造成极大不便。在我省试点地区深圳宝安区,实名登记制度推行近一年来,登记率尚不到10%。一般情况下,除了收件人的通讯方式可以联系上外,其余均采用假名假址;有些毒贩在收件人一栏,只填写到寄城市配送网点的地址和网点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再根据寄达时间主动联系该网点完成取货。为了降低风险,指使不知情人员帮助投递和收取邮件的现象十分突出,尤其是在办理跨境邮包控制下交付案件中,非洲尼日利亚籍毒贩几乎无一例外地指使在我省境内不知情的关系人代领邮件,使得办案部门在抓捕、

13、取证、认定犯罪嫌疑人主观犯意方面难度加大。此外,企业不按制度操作进一步降低查获风险。一是将快件集中打包,通过货运渠道申报出口的方式存在极大的风险。据海关反映,藏匿毒品的快件在由境内的货代公司揽收后,层层转包后报关出口,通过货运渠道出口到香港后,再交付物流快递公司发寄往各目的国。由于邮包和货柜采用的监管方式不同,物流快递公司变相规避了国家对快件业务制定的相关针对性规定,无法通过审单方式有针对性的对高风险的物品进行布控查验。二是物流业迄今没有统一的运单编码规则,在现有的多层代理揽收业务模式下,层层转包倒手后,难以短时间内查明交寄物品人员,增加了循线深挖的难度。三是物流、邮政、快递公司及其各揽收点、

14、代理商不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为寄递毒品大开方便之门。四是一些物流、寄递网点发现毒品后,出于害怕报复和不愿多事等心理,往往不依法报警,反而主动退回当事人。2013年10月21日,南方都市报题为“东莞快递员曝投递站见包裹藏毒多退回不报警”的报道引起社会关注,助长了贩毒分子的猖狂气焰。从发展角度而言,低价恶性竞争成风、末端派送困难、公司治理不规范、用工需求和成本过高等顽疾,凸显行业整体处于准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低、运转效率低的状况。正是这种粗放低效的发展状况,为毒品等各类违禁品大肆流通提供了最适合不过的温床,同时也形成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快递国,社会物流成本比第二位的美国高出一倍的发展滞后现象。因此

15、,无论是为了防控,还是为了发展,寄递行业都必须要建立起精细化、标准化的运营服务体系。其次,发展的成本应该如何核算。正如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所指出的,“安全为基”,绝不允许将发展建立在带血的GDP之上,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发展的成本效益,不应简单的用企业净经济收益来核算。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经受法国政府委托,就“为什么GDP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做了专题研究,因为我们普遍感受到了在物质繁荣的同时,安全感和幸福感并没有同步的增长。即便抛开幸福指数,行业发展的效益,在成本、收益之外,还至少涉及到环境影响和社会风险两大部分。环境影响,指的是对人类开发性活动对物质世界的影

16、响,比如运输过程中的气体排放。社会风险,则涵盖了对人类本身的健康和安全的影响。不考虑环境影响和社会风险,等于将成本转嫁给了第三方,将个体成本变为了公众成本,让别人来为自己买单。当前,不法分子屡屡利用物流寄递渠道贩运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剧毒化学品、管制刀具、非法出版物等禁寄物品,对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构成巨大威胁。2014年,贵阳破获一起重大贩卖枪支、管制刀具案件,收缴枪支1.5万支,管制刀具12万把。据查,这些枪支、刀具全部由犯罪分子虚报身份、谎报货物名称通过物流渠道交易,并在3年内该贩枪网络已涉及全国27个省区。近年来,广东省发现利用物流寄递渠道传递违禁品的案件已相当普遍。广州机场海关曾处置的1起爆恐快件中夹寄的爆炸物,在境外途径3个海关都没被发觉。广州还发生过2起通过寄送炸弹实施报复的案例,3起杀人碎尸后寄运尸块到外地等恶性案件。快递成为贩毒渠道的趋势显现。2015年,广东省公安机关破获利用物流寄递渠道贩运毒品案件363起,缴获各类毒品1.48吨,其中冰毒760千克、氯胺酮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