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及其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7006596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14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定资产折旧及其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固定资产折旧及其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固定资产折旧及其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固定资产折旧及其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固定资产折旧及其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定资产折旧及其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资产折旧及其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固定资产折旧及其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1、相关定义1.1、相关概念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 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14,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 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 固定资产折旧反映的是各类企业、营利性事业单位按实际计提的折旧费,不 计提的政府机关和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 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 税务部门属于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 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进行虚拟折旧的意义在于体现固定 资产某个时点上的虚拟净值,

2、为准确反映单位固定资产价值提供参考。 可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 2.房屋和建筑物; 3.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4.在用的一些设备、工具以及车辆。 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主要有以下几种: 1.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2.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 3.用于融资租出的固定资产; 4.已经提足折旧费但仍然在用的固定资产。 1.2、高校固定资产的概念及分类 尽管高校固定资产与企业固定资产存在不同之处,但其本质上也是一种固定 资产,因此它也符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一固定资产中对固定 资产的定义。该文件指出,固定资产是指同时

3、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的有形资产: 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以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为目的 而持有42。但由于高校自身环境的特殊性,又使得高校固定资产拥有不一样的 内涵。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的第四十二条指出,固定资产是指预计使用年限在 一年以上,单位价值超过1000元(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超过1500元),并 且在其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对于单位价值没有达到以 上标准,但耐用时间超过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3。 高校固定资产与企业固定资产性质不同,前者具有以下明显特点43: (1)高校的固定资产主要是用于高校教育、科研及其他相关项目活动。高校 只是

4、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活动,高校固定资产实际上由国家所有,各级政府 部门负责监管。因此,高校实际上并不拥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而是使用权。 (2)高校固定资产无法像企业一样,可以通过自身的收入获得。高校的固定 资产,一般都是由国家拨款、学生学费、商业贷款及捐赠所得。因此,高校固定 资产来源的多样性,也决定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复杂性。 (3)高校固定资产庞大且复杂,因此日常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 此同时,校办企业的兴起,以及高校内出现经营性资产,如出租教学设施、房屋 等,使得高校的固定资产多元化趋势明显。 15 硕士学位论文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高校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以下六大类:房屋及构筑

5、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 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其中- (1)房屋及构建物,包括高校占有并拥有使用权的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 施。其中房屋包括教学大楼、职工宿舍、食堂、学生宿舍及其他用房;建筑物包 括道路、围墙、运动场等。附属设施如供暖设备、供气设备、空调、电梯等与房 屋及建筑物不可分割的配套设施。 (2)专用设备,是指在教学或者科研过程中购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设备,比 如实验室仪器等。 (3)通用设备,指的是在教学或者科研活动中,高校通用的一些设备,比 如交通工具、办公设备等。 (4)文物和陈列品,指的是高校拥有的供教学、科研、收藏、展览等的各 种古物、字画等。 (

6、5)图书、档案是指高校图书馆及下属单位图书馆拥有的馆藏书籍和档案。 (6)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是没有包含在以上固定资产分类中的所有 固定资产。 高校拥有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因此需要对高校的固定资产合理精细地分 类,才能使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对象更加明确。 2.2.2高校固定资产成本分析 按照会计学理论,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一切生产活动的耗费都必须对象化, 这样才能与所得相对应,并对所费进行补偿。于此同时,在会计理论中,成本必 须是可以货币计量的,这样才能进行成本核算。 虽说现在对成本主体和对象的理解会因环境等的不同而不同。不过,成本的 经济内容归纳起来还是有两个共同点的:一是成本的形成是以某种

7、目的为对象 的;二是成本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产生的耗费,没有目的的支出则是一种损失, 不能称之为成本44。因此,成本不断的产生,就需要收入对这种耗费进行补偿, 不然这种有目标的经济内容,就可能终止。 总之,成本有以下几个内涵:成本属于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生产 中生产要素耗费的货币表现?,成本具有补偿的性质,它是保证再生产需要从收 入中得到补偿的价值;成本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牺牲,它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 付出资源价值牺牲。 高校固定资产在教学、科研过程中会发生各种损耗,那些可以对象化的损耗 就构成了成本。为了便于核算,需要对高校固定资产成本合理分类。 基于成本支出的受益或分摊期限,分为资本性支

8、出和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 出是指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或需分期分摊的大额资产的支出,如建筑物、仪器、设 16 硕士学位论文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备等。经常性支出是指用于维持学校运作的円常开支,如员工薪酬幵支、图书及 水电气暖购置、日常办公幵支等45。 根据固定资产的寿命期间,可把高校固定资产成本分为购置成本、期间成本 和处置成本三种。其中,期间成本包括折旧成本和与使用固定资产相关的成本(如 维修费、管理费、利息费、能耗费等)。 根据计入成本对象的方式,固定资产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 成本是指与特定的生产产品有着直接的联系,可以按照某种标准直接归属到该对 象的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产品生产过程

9、中发生的,那些与特定生产产品没有直接 联系,无法直接按照某种标准归属于该对象的损耗。直接成本可以直接按照对象 归集,但在高校固定资产成本中,存在大量的间接成本,比如房屋和设备的折旧 费。这部分间接成本,是高校固定资产成本的不透明区。只有把这部分间接成本 合理地分摊到不同的受益部门,才能提高高校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才能为补偿高 校固定资产成本提供依据。 2.2.3高校固定资产成本补偿理论 高校固定资产成本,本质上是高校固定资产的一种消耗,是高校固定资产为 了高校的教育、科研等事业而发生的资源耗费。因此,为了保障高校固定资产的 持续更新,保证高校教育、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损耗的固定资产进行

10、补偿。 依据补偿理论,对于高校成本的补偿,有以下几个原则:对必要成本进行 充分补偿的原则。对高教过程中支出的合理成本进行充分补偿是高校教育活动能 持续进行下去的先决条件,对高校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追 力口,才能使高校教育活动在原有规模和水平上正常运行。与高等教育产品经济 属性相适应的原则。高等教育属于混合产品中的公益品,因此需要政府和个人及 其他受益者共同承担补偿的责任。收益结构和支付能力结构原则。收益结构原 贝IJ,即按社会和个人收益的大小来确定各自补偿的成本份额。支付能力结构原则, 即依据补偿能力来确定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标准,能力大多分担一点,能力小的少 分担一点46。 依

11、据这些原则,我国高校的固定资产成本补偿,采用的主要补偿形式是公共 补偿,即政府的财政拨款,来源是高校的经费预算和年度预算。受教育者的私人 补偿是必要的补偿形式。受教育者作为高校教育的受益者,理应补偿(主要以学 费的形式)发生的固定资产成本。辅助的一些成本补偿形式,比如高校自身补偿、 社会捐赠等,这些都是对高校固定资产损耗的有效补偿,使得高校教育、科研事 业得以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对于应该对固定资产的损耗进行补偿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对于 17 硕士学位论文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如何合理地补偿,却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对于固定资产成本的核算,是进行 补偿的基础性也是必要性工作,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

12、不足,进而影响到成本补偿。 导致目前许多高校的预算带有主观性,不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2.3固定资产折旧理论 2.3.1折旧的概念 对于折旧,现在尚没有一个广泛接受的含义或定义。不过各会计团体、政府 机构及会计人员给出了他们认为正确的折旧定义。 195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把折旧定义为:”折旧是把有形固定资产的成 本或其他计价基础减去残值后的净额用系统合理的方式,分配到单个资产或一组 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中去的会计处理方法。折旧并不是一个计价的过程,而是一 个分配的过程。” 2006版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场和设备把折旧定义为: “折旧是指将应折旧金额在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内系统地分

13、配。” IAS16对折旧 的定义,是目前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对折旧概念的理解。 许多会计专业团体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解释,均包含资本补偿的含义。但其中 的具体观点并不完全相同:传统的折旧会计观点认为在固定资产使用期满时,所 应补偿的是原始的货币资本,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的折旧概念就属于这一类;另 一种观点认为应当补偿的是实物资本或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美国会计学会所持 的折旧概念就当属此类,这种观点的优点在于承认了固定资产的变化和货币的时 间价值。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因为使用、磨损及技术进步等缘故而转移到产品 成本中去的那部分价值。也就是说,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将其一 部分价值逐步转移到

14、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的过程。针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特性,我 们可以定义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是高校固定资产在教学、科研等高校教育事业中由 于损耗、技术进步等原因而转移到培养教育产品(即学生)和科研产品中的那部 分价值。 2.3.2影响折旧的主要因素 影响折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折旧范围的确定、应计提折旧总额、 折旧方式、折旧年限、折旧方法。 折旧范围,顾名思义,就是哪些资产是需要计提折旧,哪些资产无需计提折 旧,一幵始就需要给以明确的确认。我国最新的高校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明确规 定,高校应该对除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文物文化资产、已提足折旧但仍继续使 用的固定资产之外的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8 硕

15、士学位论文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高校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总额为其取得成本减去预计净残值。由于高校计 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不考虑预计净残值(也就是假设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为零), 所以应计提折旧总额应当以固定资产取得成本计量。对于新投入的固定资产,应 计提折旧总额就是其取得成本;而对于已在使用中但之前并未计提折旧的固定资 产,应当按照合理的方式估算其原值,并补提折旧,从而得到其剩余的应计提折 旧总额。对于技术发展较快的设备资产,还需要考虑其无形损耗。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式一般有3种:分类折旧是指将使用寿命和物理特性相 近的资产归为一类,按照计算出来的一个平均折旧率对该类资产计提折旧。个 别折旧是对某些

16、较特殊的固定资产单独确定折旧率计提折旧47。综合折旧法 太笼统,在企业会计制度颁布以后就不再使用。高校可根据自身资产的性质和状 况,选用分类折旧或个别折旧方式。 折旧年限又称使用年限,它决定了分多少年分摊固定资产成本。不同的机构 和学者研究表明的折旧年限有些许差异,国家相关部门也对折旧年限做了相应的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148,固定资产折 旧年限的最低要求如下:房屋、建筑物20年;电子设备3年;与生产经营活动 有关的工具、器具、家具等5年;飞机、轮船、火车、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 备K)年;飞机、轮船、火车以外的运输工具4年;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 另有规定的除外。高校在确定折旧年限时,可以结合自身固定资产的特征,借鉴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直线折旧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 法、年数总和法49。前两种方法属于普通折旧法,后两种方法属于加速折旧法。 直线折旧法,又称年限平均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折旧方法。它是指在其预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