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测试题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003434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对应训练一 选择题1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外交活动中,着重倡导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是( ) A 毛泽东和斯大林 B 周恩来访问印度 C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 D万隆会议2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中,哪一项最有利于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A “另起炉灶”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一边倒”D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3 纪 5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和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 )“求同存异”的方针 反对霸权主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A B C D 4 在1955 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同志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

2、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当时提出“求同存异”原则的背景主要是( )A 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B 亚非国家间宗教信仰不同C 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边界冲突D 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提出“问题”5 下列国家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先后顺序是( )A 苏联、印度、美国、日本B 印度、苏联、美国、日本C 苏联、印度、日本、美国D 苏联、日本、美国、印度6 在谈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时,毛泽东曾风趣地说“是黑人兄弟把中国抬进来的”。 这句话最能说明( )A 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B 大多数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美国排斥中国的破产D 发展中国

3、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7 尼克松在其对外政策报中说:“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 7 亿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他讲这番话的主要目的是( )A 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B 说明美中发展关系的必要性C 主张建立和平共处的国际关系D 阐明中国对稳定国际秩序的重要性8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下列三位中国领导人向美国表明的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是 ( )A 一个中国 B“三个世界”C“一国两制 D 四项原则9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里

4、的“公告”是指( )A 197乒乓球队访华的公告B 1972 年尼克松即将访华的公告C 1972 年签署的中美联合公报D 1979 年中美建交公报10 1972 年中日建交,新千年后小泉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走入低谷, 10 月安倍晋三来华访问。以上事实说明( )A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结盟不稳定B日本政府对社会主义的的根本立场不断改变 C 日本与中国有着一致的经济利益D 日本对外政策因国内外形势的改变而改变11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多次波折,但经双方努力又恢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B 中美矛盾已彻底解决C 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害冲突D

5、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正逐渐消失12 年 4-7 月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和新党主席郁慕明先后访问大陆,三位均表示赞同“一个中国”原则,反对“”,这表明( ) 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心愿 “ 一个中国”原则符合两岸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缺乏历史依据和政治基础 国民党、亲民党、新党访问大陆为两岸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平等对话树立了典范A B C D 13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说明 ( )A 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时坚持强硬立场B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

6、和威望C 英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威胁D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 中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历程A B C D 15 下列关于 19726 届联大通过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表述不确切的是( )A 挫败美国制造“”的阴谋B 打破了超级大国把持联合国和操作国际事务的局面C 增强了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D 中国成为联合国的新成员国16 中国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主要表现( )A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B 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 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

7、贸易区D 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7 下列关于上海合作组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由中国领导创立B 成立于 年C 有利于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D 是一个新型的区域合作组织18 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表现有( ) A 年正式加入 WTOB 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C 同东盟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D 1992 年加人亚太经合组织19 10月中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第14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谋求和谐共赢的重要讲话! 对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物的根本原因( )A 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B 促进亚太地

8、区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合作共赢C 积极为本国经济建设创设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D 抗衡美日等国,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除了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外,还有( )A 日本、美国B 阿塞拜疆、乌克兰C 印度、伊朗D 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21 9 月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该图反映了 ( )A 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政策B 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已经形成C 五大国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 D 中国和西方国家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22 中国在下列哪些国际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联合国 欧盟 亚太经合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A B C D 23 10 月 8 日,日本首相安倍

9、晋三访华。回顾中日关系,从图中你可以直接得到的信息是 ( )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A 中日建立了外交关系,实现了邦交正常化B 为两国发展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开 辟了广阔的道路C 中日文化同出一脉D 美国与中国关系的改善带动中日关系的发展24 尽管目前出现了朝鲜核试验这一消极事态发展,中方主张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政策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仍然认为六方会谈是解决相关问题的现实途径。这表明( )A 中国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搞建设,反对一切战争 B 中国政府没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 中国的政策具有极强的稳定性,以不变应万变25 年 12 月 18 日朝核问

10、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开幕,中国为促成六方会谈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体现了( )A 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B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C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D 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二 非选择题26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图一图二图三(1) 从图一至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看出,中外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 期间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 (2) 从图二至图三期间,中国政府是怎样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独立自主地和平外交政策的”?中国社会取得了哪两次划时代的巨大进步 ? (3) 从图三所反映的历史时间开始,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现阶段, 为了适

11、应新的国际形势,中国应采取哪些对策 ? 27 观察下列三幅历史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图一 毛泽东访苏 图二 尼克松访华 图三 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1)请分析概括图一会谈的背景。这次会谈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上的什么基本方针 ? 指出这次会谈的历史意义。(2)简述图二的会见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3) 图二中的会见对图三中的会见有影响吗 ? 请说明理由。(4) 概括指出图二和图三的两次会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初,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团一般不超过二百人,从八世纪起,人数倍增,七一七年、七三三年、七三八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人数均在五百五十人以上。遣唐使团组织完备,设有大使、

12、副使,还有留学生、学问僧材料二 大公报今天发表文章说,世界瞩目的首届东亚峰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然而,同样令人回味的是,在签署吉隆坡宣言时,日本首相小泉显然刻意忘了带签字笔,而要向大会刻意安排在邻座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借笔”。在聚光灯下,小泉这个不寻常的小动作马上被媒体逮个正着。人们看到,当小泉向温总理提出“借笔” 时, “温总理不卑不亢满足了小泉所求”。材料三 据新华社8月15日电,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无视国际社会、亚洲邻国和日本人民反对,悍 然于“8.15”日本战败纪念日参拜供奉有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见图) 据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15日上午,外交部长李肇星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

13、使宫本雄二,就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日本政府提出强烈抗议(1) 材料一表明日本和唐的交往可谓盛况空前。试分析出现这一盛况的主要原因,并举例说明这一交往对当时日本政治的影响。(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代、近代和目前中日两国关系呈现的总的特点。(3)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为何成为中日高层互访实现的主要障碍 ? (4)“借笔”事件折射出小泉在东亚峰会的窘境。你认为小泉怎样才能真正摆脱这种外交的窘境并借到“中日友好合作”的“生花妙笔”?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D 2 A 3 C 4 D 5 C 6 D 7 B 8 A 9 C 10 C 11 A 12 A 13 D 14 B

14、 15 D 16 A 17 B 18 C 19 C 21 A 22 B 23 A 24 C 25 C二非选择题26 (1) 基本特征:资本主义列强疯狂侵略中国,中国人民英勇进行抵抗并取得民族与国家独立。政体变化: 由封建君主专制变为资产阶级共和制, 最终确立人民民主专政。 (2) 丰富和发展: 实行“一边倒”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实行不结盟政策;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巨大进步: 三大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 对策: 自觉适应世贸组织的运行需要,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开拓国际市场;保持清醒的头脑。回避各种风险。27 (1) 背景:1949年10月,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了外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