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复习内容(1)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99186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用复习内容(1)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生用复习内容(1)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生用复习内容(1)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生用复习内容(1)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生用复习内容(1)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用复习内容(1)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用复习内容(1)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题库一、填空题:(300个空)1)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 冲压设备 上的 模具 对材料 施加压力 ,使 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 ,从而获得冲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3)冷冲压不但可以加工 金属 材料,而且还可以加工 非金属 材料。6)冷冲压工序变形性质可分为 分离 、 成形 两大类,前一类工序是 指使板料按一定的轮廓分离而获得一定的形状、尺寸和切断面质量的冲压件的工序 ,而后一类工序是 指胚料在不产生破坏的前提下发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工序 ,两者的根本区别 一个是断开分离,一个是改变形状 。7)塑性变形的物体体积保持 不变 ,其表达式可写成 1+2+3=0 。8)金属的塑

2、性是指 金属在外力作用下,能稳定的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10)影响金属成形的因素主要有 变形温度 、 应变速度 、 变形的力学状态 。14)一般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随变形程度增加,所有强度指标均 增加,硬度也 增加 ,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 加工硬化。16)当作用在坯料变形区的拉应力的绝对值最大时,在这个方向上的变形一定是 伸长 变形,故称这种变形为 伸长类 变形。19)在拉伸试验中开始产生局部集中变形(刚出现细颈时)的伸长率称为 均匀伸长率 。20) 屈服极限与抗拉强度 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比 小 ,对所有的冲压成形都有利。2)冲裁根据变形机理不同,可分为 普通冲

3、裁 和 精度冲裁 。4)冲裁件的切断面由 圆角带 、 光亮带 、 断裂带 和 毛刺 四部分组成。5)圆角带是由于冲裁过程中刃口附近的材料 被拉伸和弯曲产生变形 的结果。8)塑性差的材料,断裂倾向愈严重, 断裂带 越增宽,而 光亮带 所占比例较少,毛刺和圆角带 大 ,反之,塑性好的材料,光亮带 所占比例大 ,圆角带和毛刺 小 。10)断裂带是由 拉应力作用下剪裂纹不断扩展而断裂 而形成的撕裂面。14)合理间隙冲裁时,材料上、下表面刃口处所产生的裂纹基本重合,光亮带约占全断面的 1/21/3 。17)间隙过大时,致使冲件断面光亮带 减小 ,圆角和断裂斜度 增大 ,形成 厚而大 的毛刺,并 在其间出

4、现夹层和毛刺 。19)冲裁件质量是指 冲裁件的尺寸精度 、 断面质量状况和 形状误差 。22)模具寿命分为 刃磨寿命 和 模具总寿命 。刃磨寿命是用 两次刃磨之间的合格件数 表示,模具总寿命是用 模具失效为止总的合格件数 表示。23)模具失效的形式一般有 磨损 、 断裂、 塑性变形 和 金属疲劳破坏 四种。24)为了提高模具寿命,一般应选用 较大间隙 ,若采用较小间隙,就必须 提高模具硬度 、 精度 ,减小模具粗糙度值。27)在冲裁实际生产中,主要根据冲裁件的 断面质量 、 尺寸精度和 模具寿命 三个因素给间隙确定一个合理范围值。42)选择压力机时,必须使压力机吨位 的80%大于冲压力。45)

5、冲压力由 冲裁力、 卸料力、 推件力及 顶件 力组成。48)采用刚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冲裁时,冲压力等于 冲裁力、 卸料力 及 推件力 之和。51)斜刃口冲裁时,为了能够得到平直的零件,落料时 将凹模做成斜刃 ,冲孔时 将凸模做成斜刃 。52)阶梯冲裁时,大直径凸模长度应比小直径凸模长度 长一些 ,可保证冲裁时避免 小直径凸模由于承受材料流动挤压力作用而产生倾斜或折断。54)冲裁件 板料、条料或带料上的布置方法称为排样。53)加热冲裁能降低冲裁力,但材料加热后易大大降低抗剪强度 ,只适有于精度不高,形状简单,批量小的冲裁件的冲压。57)冲裁时产生的废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 落料 ,另一类是

6、冲孔 。56)材料的利用率是指 制件 面积与 板料毛坯 面积之比,是衡量合理利用材料的指标。58)排样的方法按冲裁时有无废料的情况可分为 有废料 排样法, 无废料 排样法, 少废料 排样法。61)硬材料的搭边值可 小一些 ,软的材料和脆性材料的搭边值要 大一些 。63)手工送料,有侧压板导料的搭边值可取 小一些 。68)冲裁件的工艺性,是指冲裁件对冲裁工艺的 适应性 。73)多工序工件用单工序冲裁时,先 落料 ,再 冲孔 。后继工序的定位基准 要一致 。72)连续工序的顺序安排是先冲 孔 ,最后 落料 。74)冲裁大小不同相距较近的孔时,为减小孔的变形,应先冲 大孔 后冲 小孔 。6)冲裁模具

7、零件可分为 工作用零件 和 构造零件 两类。11)所谓定位零件是指确定毛坯在冲裁模中德正确位置 的零件。13)导向零件是 保证条料或毛坯在模具中的正确位置 的零件。20)连续模中,典型的定位结构有挡料钉及导正销 和 侧刃 两种。18)由 上模座 、 下模座 和 导柱 、 导套 装配组成的部件称为模架。26)全部为冲裁工序的连续模,一般是先 冲孔 后 落料 ,先冲出的孔可作为后续工位的 定位孔 ,若该也不适合 定位 或定位精度较高时,则应冲制 工艺孔作定位用 。27)套料连续冲裁,按由 里向外 的顺序, 先冲内 轮廓,后冲 外 轮廓。29)按照落料凹模的装置位置不同,复合模分为 顺装复合模 和

8、倒装复合模 两种。32)复合模的特点是生产率高,冲裁件的内孔与外缘的相对位置精度高 ,板料的定位精度高,冲模轮廓 尺寸变小 ,但复合模结构复杂,制造精度高,成本高。所以一般用于生产批量大,位置精度要求高 的冲裁件。49)镶拼结构的凸、凹模的固定方法有 平面固定法 、 嵌入固定法 、 压入固定法 及 斜楔固定法 等。56)为保证条料紧靠导料板一侧正确送进,常采用 侧压装置 。59)当卸料板起卸料作用时,凸模与卸料板的双边间隙取决于 板料厚度 ,一般在0.2-0.5mm 之间,板料薄的取 小 值,板料厚的取 大 值。61)弹压卸料既起 卸料 作用,又起 压料 作用,所得的冲裁件质量好,平直度较 高

9、 ,因此,质量要求较高的冲裁件或 薄板冲裁 宜采用弹压卸料装置。69)在冲模中,模柄的中心线应与压力机滑块中心线 重合 。75)垫板的作用是减少 凸模传递的压力 ,防止 凸模尾端 被挤压损伤,从而影响凸模的正常工作。79)冲模的封闭高度必须在压力机的 最大和最小闭模高度之间 之间,一般应满HmaxH模Hmin+10 关系式。78)冲模的封闭高度是指 模具在最低工作位置时,上模板的上平面与下模板的下平面间的距离。2)弯曲变形区内金属纤维变形前后长度保持不变 的金属层称为应变中性层。3)窄板弯曲后其横截面呈 扇形 状态。5)弯曲终了时, 变形区内圆弧部分所对的圆心角 称为弯曲中心角。7)弯曲时,板

10、料的最外层纤维濒于拉裂时的弯曲件内侧圆角半径称为 最小弯曲半径 。8)弯曲时,用 弯曲半径 表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不致使材料破坏的弯曲极限半径称为 最小弯曲半径。9)最小弯曲半径的影响因素有 材料的力学性能 、 零件弯曲中心角大小、 板料的轧制方向与弯曲线夹角的关系、 板料表面及冲裁断面的质量 、 板料的相对宽度与厚度 。10)材料的塑性 越高 ,塑性变形的稳定性越强,许可的最小弯曲半径就 越小 。14)在弯曲变形区内,内缘金属切向 缩短 ,外缘金属切向 伸长 ,中性层的金属纤维 保持不变 。19)弯曲变形的回弹现象的表现形式有 弯曲半径的改变 、 弯曲中心角的改变 两个方面。20)相对弯曲半

11、径R/r越大,则回弹量 越大 。23)弯曲变形程度用 相对弯曲半径 来表示。弯曲变形程度愈大,回弹 越小 ,弯曲变形程度越小,回弹 越大 。24)自由弯曲时,回弹量就 大 ,校正弯曲时,回弹 小 。29)弯曲件的工艺性是指弯曲件的形状,尺寸精度,材料及技术要求 等是否符合 弯曲加工 的工艺要求。31)弯曲件的工序安排依据是工件形状,精度等级 、 生产批量 以及材料的力学性能等因素进行考虑。34)当弯曲件几何形状不对称时,为了避免压弯时坯料偏移,应尽量采取 成对弯曲 的弯曲工艺。36)弯曲时,为防止出现偏移现象,通常采用 压料 和 定位 两种方法解决。2)把平板毛坯拉成空心件,或者 拉深成形所用

12、 的冲模叫拉深模。4)拉深系数m是拉深后工件的直径和 拉深前的毛坯直径 的比值,m值越小,则变形程度越 大 。6)m值是一个永远小于 1 的数。7)拉深过程中,变形区是坯料的 凸缘,其他部分是 传力区 。8)拉深过程,金属产生了 。9)坯料变形区在切向压应力和径向拉应力作用下,产生切向压缩和径向伸长的变形。14)在拉深过程中,产生凸缘起皱主要是该区域受较大压应力的作用,导致材料 失稳 而引起的。15)坯料在拉深过程中,凸缘为变形区, 筒壁为传力区。16)影响拉深起皱的主要因素有 拉深件受的压力大小和 拉深件的凸缘变形区几何尺寸 。20)板料的相对厚度t/D越小,则抵抗失稳能力越 弱 ,越 容易

13、 起皱。22)拉深件的毛坯尺寸确定依据是面积相等原则 。24)拉深工艺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筒壁传力区最大拉应力小于危险断面的抗拉强度 。27)确定拉深件坯料形状和尺寸的原则是 面积相等原则,形状相似原则 。30)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因素有:材料的 力学性能 、板料的 相对厚度 、拉深 条件 等。35)拉深过程中,危险断面往往发生在 凸模圆角区 。33)拉深凸模圆角半径太小,会增大 拉应力 ,降低危险断面的抗拉强度,因而会引起拉深件拉裂 ,降低 极限变形。34)拉深凹模圆角半径大,允许的极限拉深系数可 减小 ,但过大的凹模圆角半径会使 板料悬空面积增大 ,容易产生 失稳起皱 。35)拉深过程中,危险断面往往发生在 筒壁与底部转角稍上的地方 。37)确定拉深次数的方法通常是:根据工件的 相对高度查表而得,或者采用 推算法 法,根据表格查出的各次极限拉深系数,然后依次推算出各次拉深直径 。1、 39)带凸缘筒形件的极限变形程度的表示方法有 有减小筒的直径,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