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盐碱短芒大麦育种方法的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697122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耐盐碱短芒大麦育种方法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耐盐碱短芒大麦育种方法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耐盐碱短芒大麦育种方法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耐盐碱短芒大麦育种方法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耐盐碱短芒大麦育种方法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耐盐碱短芒大麦育种方法的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2 在单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应用示范,总结提出了“牧区免耕种草配套技术”:( 1 ) 可选择亚高 山退化草甸草地、鼠害鼠荒地、撩荒地以及牲畜卧圈卧地,作为免耕种草的建址对象;( 2 ) 采用化学除莠荆进 行地面处理,若进行牧草良种繁殖,可选用农达0 2 + 克无踪o 2 9 舒清除地面原有植被;如建立打草基 地,用2 ,牟D 丁酯0 3 抒对水5 0 k g ,于草地返青后叶面喷洒,可清除地面9 2 以上的双子叶植物,而保留禾 本科等优良牧草;( 3 ) 免耕种草的适宜播种期,一年生牧草应在4 月下旬,如遇特殊情况,最迟不得超过5 月 下旬;多年生牧草可春播也可秋播,秋播宜在1 0

2、 月中下旬草地未冻土以前,春播则宜在4 月下旬或5 月上 旬;( 4 ) 免耕播种以“耙整+ 撒播+ 粪肥覆盖+ 牛羊践踏”,为户营条件下亚高山退化草甸草地和鼠害鼠荒地 的较优播种技术组合;而撩荒地则宜采用“拖耙+ 撤播+ 拖耙”的播种方法;( 5 ) 采用燕麦与川草一号老芒麦 混播,可以有效地提高多年生牧草免耕种植当年的产草量,以川草一号老芒麦2 k g 6 6 7 一+ 燕麦5 k g 6 6 7 矗 的混播组合,可形成较合理的群体结构;( 6 ) 免耕种草地的培育应抓住两个关键:一是播种当年6 6 7 m 2 用2 ,4 D 丁酯2 0 0 9 对水3 0 妇于牧草分蘖期叶面喷施,灭除双

3、子叶杂草;二是于每年冬季在免耕草地内轻度放牧羊 群施肥,再于翌春牧草分蘖期6 6 7 m 2 施尿素5 k g 或叶面喷施“施丰乐”( 2 9 6 6 7 , m 2 ,对水3 0 k g 3 I ,可以有效地提高 产草量,并能保持6 7 年的利用年限。 3 3 清除地面原有植被是免耕种草的关键,本项目设置了彻底清除地面原有植被和部份清除( 只灭除双子 叶植物) 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维持草地生态和草地群落组份多样性,以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考虑, 对建立刈割型打草地在禾草比重较大的情况下,采用选择性除草剂只灭除双子叶植物,而保留原群落的多种 禾草较为理想。用灭生性除草剂彻底清除仅宜在特殊

4、情况下就用( 如建立繁种基地) 应用。 3 4 化学除莠剂的应用是免耕种草的一项关键技术,本项目主要采用2 ,4 一D 丁酯灭除双子叶植物,该除莠 剂在土壤中的残效期仅2 0 天就分解失效,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对人畜无毒害,届高效、低毒除莠剂。如建立 种子繁殖基地,需选用农达、克无踪灭生型除莠剂,这两种除草剂已在农业上广泛应用,亦属高效、低残毒类。 因此,本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会给草地的“绿色品牌”带来负面影响。 F u r r o w f r e e 一g r a s s g r o w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R e s e a r c h i nS e v e r

5、e C o l dG r a s s l a n do fN o r t h w e s tD i s t r i c tS i c h u a nP r o v i n c e L iC a i w a n g ( s i c h 咖冉妇i a li n s t i t u t e0 f 山。掣幽d6 1 1 7 3 1 ) A b s t r a c tI nt h i s 蒯e ,t a k e na e v o u n tf o rt h es p r i 唱t i r e d 伽I I h 甜坩w h i c hU 啊i na n i m a lh uB b l m 击了f a ta

6、l o n gt i m e 删 t h ec h a r i c t e d _ d c0 fe c 胡。出B l f n d h y i ng e v e r ec o l d 掣地5 I 丑丑do fn o r t h , 舶td 缸d l i c t0 fS i c h u a np r o v i n c e t h e f l l l w “r 静酽曲鲜赫唱 c o r r e s p o n d e n c e 怕血m J q 盯w a sp I I c 轴啪r d i nc o q , o a M w i t ht h ew e s tg r 吲d e 憎1 0 p m 刚,t

7、 h e m l 帅v e m e t d0 f d 。画de a v u o f l 。 m e r i tp l D t 枷o r la n dt h e r 血1 1 1 日ld e v e l o p m e n t0 f 伊a 鼬I 且E da n i m a lh I 坞l 呐T h i am e t h o d 芦o v i d 嘴Bk i n d0 fp r “c a lt e c h n o 岫 l hc o w t m 击n gs t o v eg r a s sb B 特划妯。弭咖t h ec o n d i t i o f H0 f 酽a 蛔 K e yw m dF l

8、 叮洲h e - 即瑚即w i 啄s 旰删jc o l da n i m a lh I _ s b 哪蛔d i s 菌d 耐盐碱短芒大麦育种方法的研究 李彦舫肖洪兴徐启国 ( 解放军农牧大学生物教研室长春1 3 0 0 6 2 ) 摘要土壤盐渍化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目前,全世界面临着土壤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的 难题,在我国的1 亿时耕地中,有33 0 0 多乃“ 肼盐碱荒地,6 6 0 多万I 】皿P 盐渍化土地,严重地威胁着农牧业生产。 利用盐碱地的途径:一是利用改土造田或引水灌溉;二是种植耐盐碱品种和用育种方法培育耐盐碱新品种。常规 3 7 4 育种培育耐盐植物,迄今为止尚少显

9、著成效。农作物耐盐育种的方法已由品种的耐盐筛选,向植物基因工程技术 以及几种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选育耐盐碱作物品种的研究工作兴起于2 0 世纪柏多年代,近2 0 年来才取 得较大进展,但研究尚不系统。我国虽已选育出一些耐盐较强的品系,但耐盐碱品种尚不多见。本研究的目的在 于,以短芒大麦为材料,采用细胞突变体诱导和外源基因导 等先进生物工程育种技术,结合常规育种方法筛选 出耐盐性较强的高产短芒大麦新品系。 关奠词短芒大麦育种方法瓶品幕 土壤盐渍化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目前,全世界面临着土壤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的难 题,在我国的1 亿h m 2 耕地中,有33 0 0 多万 蚰2

10、盐碱荒地,6 6 0 多万h m 2 盐渍化土地,就吉林省前郭县而言, 全县盐碱化草原面积达6 万肼,占草原总面积的3 0 ,占可利用面积的5 0 以上,严重地威胁着农牧业生 产。目前利用盐碱地的主要途径:一是利用改土造田或引水灌溉,降低盐碱份比例来改良土壤;二是种植耐 盐碱品种和用育种方法培育耐盐碱新品种。常规育种培育耐盐植物,迄今为止尚少显著成效。农作物耐盐 育种的方法已由品种的耐盐筛选,向远缘杂交、辐射诱变、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技术、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以及几 种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选育耐盐碱作物品种的研究工作兴起于加世纪加年代,近2 0 年来才取得较大进展,但研究尚不系统。 我国虽已选

11、育出一些耐盐较强的品系,如小麦品系4 4 2 M 1 、4 7 2 、冬鹋、轮抗七等,但耐盐碱品种尚不多见。 与其它抗逆性( 如抗旱、抗寒、耐湿) 的研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关短芒大麦育种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导。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以短芒大麦( t t o r d e u m 觇t 枷L m m ( T r i n ) I j n k ) 为材料,采用细胞突变体诱导和外源基因 导人等先进生物工程育种技术,结合常规育种方法,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高产短芒大麦新品系。 1 短芒大麦的基本特征 1 1 短芒大麦的分类和分布 短芒大麦( H o r d e u mb r e v i s u b u l a

12、 t u m ( T r i n ) L j n k ) 是禾本科大麦属中的一种多年生牧草,俗称野大麦。大都 生长在荒漠化草原和高山草原的边缘,是从东北的西部经内蒙、河北省的北部、陕西的北缘、宁夏的北部、甘 肃省西部至新疆北部和西南边缘。 1 2 植物学特性 短芒大麦为须根系。茎由基部分蘖,分蘖力强,疏丛型。一般为每个株丛分蘖数为4 0 7 0 个,多达1 3 0 个。一年生株丛分蘖数为5 1 5 ( 2 5 ) 个,二年生株丛分蘖数均达1 0 0 个左右。株高4 0 一l O O e m ,穗状花序,长 3 、l O e m ,成熟后穗易逐节断落,每穗节具三小枚小穗两侧小穗通常较小,发育不全

13、,常花粉败育,白花授粉, 且结实率低。种子长约3 4t r m ,与外稃不易分离,顶端有短毛,千粒重1 9 8 9 。 1 3 生长发育节律 在吉林省西部草原4 月初返青,5 月中旬开始开花至7 月中旬结束,1 0 月下旬休眠。 1 4 生态学特性 ( 1 ) 耐寒性耐寒性强,冬季越冬最低温度可达一4 0 ( 2 ) 耐旱耐瘠性可生长于山区沙壤土、盐碱地、路旁干燥地、岗坡缺水地 ( 3 ) 耐盐碱性耐盐碱性中等,在p H 8 + 3 9 5 ,含盐量为0 1 5 的盐碱地上生长良好。 耐盐力:多叶老芒麦 肥披碱草 碱茅 短芒大麦 芨芨草 耐碱:碱茅 短芒大麦 肥披碱草 多叶老芒麦) 芨芨草 2

14、 耐盐碱短芒大麦育种方法及研究进展 2 1 提高檀物耐盐碱能力的常规方法 1 耐盐碱锻炼和定向选择法 2 有性杂交法 3 诱变育种法 4 生物工程育种法 5 种子处理法 3 7 5 2 2 耐盐碱短芒大麦的育种方法 1 人工诱变法:化学诱变:甲基黄酸乙酯( E M S ) 物理诱变:6 0 C o 2 生物工程育种:( 1 ) 组织培养体系 ( 2 ) 组织培养+ 人工诱变 ( 3 ) 原生质体培养 ( 4 ) 转基因技术 3 耐盐碱锻炼及定向选择法 3 研究结果 3 1 短芒大麦的组织培养再生植株体系的建立 以短芒大麦的幼根、幼叶、幼穗、幼胚、成熟胚为外植体,经培养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再移人

15、分化培养基 内,使其分化出完整的再生植株。现以获得大量试管苗,并移人盐碱地进行田间耐盐突变体筛选。 3 2 短芒大麦胚性悬浮细胞系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将幼穗、幼胚、成熟胚的胚性愈伤组织转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建立胚性悬浮细胞系,并由成熟 胚胚性悬浮细胞系获得再生植株,现已移入盐碱地进行耐盐突变体筛选。 3 3 人工诱变方法 ( 1 ) 化学诱变:以成熟胚胚性悬浮细胞系为材料,用0 3 E M S 分别处理0 5h 、1 5h 、2 5h 。培养3 d 后,在含有N a C Io 4 、0 8 、1 2 的M S 培养基上进行筛选。筛选的耐盐愈伤组织增殖后,转入分化培养 基,获得耐1 2

16、N a C l 的再生植株。 经中国农科院抗逆室进行耐盐鉴定结果表明,其耐盐浓度可达4 0 4 ,明显高于国内耐盐标准浓度 3 5 的水平。其植株田问表现明显好于高冰草和对照组短芒大麦。电导率比对照组小2 9 9 2 ;脯氨酸含 量比对照高6 6 8 倍。 ( 2 ) 物理诱变:以当年成熟种子为材料,用6 0 C o 辐射处理,其辐射处理分为1 万、3 万和5 万伦琴三个不 同计量组。辐射后的种子播种于p H 8 9 的盐碱地里进行耐盐突变体筛选。田间试验尚在继续进行。计划明 年移入重度盐碱地区进行田问筛选。 3 4 短芒大麦原生质体培养与愈伤组织的形成 首次开展了短芒大麦原生质体培养的研究。以 短芒大麦的幼根、幼叶、幼胚、幼穗、成熟胚为外植 体,诱导愈伤组织建立悬浮细胞系。利用胚性悬浮 细胞系进行质壁分离处理再游离原生质体,在不同 的条件下进行原生质体培养,并由来自幼胚的原生 质体再生出愈伤组织。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