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696459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高一政治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坝坝舞”作为大众健身活动,已成为重庆的一大特色,但也因其扰民引起极大争议。甲同学家楼下广场“坝坝舞”音乐声音太大,影响了家人日常休息。对此,甲同学应该A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号召网友抵制“坝坝舞”B向“天天630”节目投诉,行使公民的监督权C组织附近居民到政府抗议,要求取缔“坝坝舞”D向政府机关反映,要求解决“坝坝舞”扰民问题2近年来,某地按照“意见收集、公开听证、民主决策、

2、执行督办、群众评议”的原则创新社区民主管理办法,让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监督。社区居民提出合理化建议5200余条,近千名居民代表直接参与了社区重大民生事项的决策。该社区民主管理办法()扩大了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决策参与范围创新了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组织体系突显了社区居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消除了社区居民消极参与社区管理的现象A B C D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为此有专家建议,应建立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社区制度,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听取社区群众的意见。该建议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3、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A B C D4、当前,我国公民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表达政治意愿,与政府进行互动。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理性参与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 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A B C D5、2013年6月,中组部举办推荐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的网上投票活动,短短十天收到的选票就超过4300万张。这表明我国民众对政治参与具有巨大热情 我国政治越来越走向娱乐化大众化网络是一种扩大政治民主的新载体 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A B C D6、2014年,某县开始实施

4、以“阳光理财、民主议事、群众公决”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工作法,探索如何把村级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这一做法A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B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的发展C加强了对基层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D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7、为搞好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岳麓区选举委员会(受该区人大常委会领导)按照选举法和实施细则,设立机构、划分选区、分配代表名额,做好选民登记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发动广大选民积极依法参与,确保选举工作顺利进行。这表明公民的选举权利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符合我国国情 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履行保障人民民主的职能A

5、 B C D8、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某市民想给国家统计局局长发电子邮件,从被调查者的角度提出他对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建议。这是公民A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B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C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D对政府权力实行有效监督的举措9、据新华社报道,因在“826”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笑脸”的不当行为和佩戴多块名表等问题,“表哥”杨达才被开除党籍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网友不禁感叹,“事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进展迅速,网络反腐的正能量太强大了”。网络反腐日渐成为中国大陆网民监督“反腐”的手段之一。材料表明网络反腐是有

6、效制约公共权力的关键 威力大、时效快,发挥着独特的监督作用有利于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决策 拓宽了公民行使权利的渠道AB C D10、公共外交是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其基础是普通公众,目的在于改善外国公众对本国的态度,影响外国政府对本国的政策。目前,我国每年出境游8 000万人次以上,普通游客的言行可以带来公共外交的效果,如举止有度、谈吐得体有正面效果,大声喧哗、不守秩序则有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公共外交是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体现 公共外交表明公众利益高于国家利益普通公众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参加者 公共外交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爱国观A B C D11、“电视问政”是电视台采取直播的形式,让群众做“考官”

7、,干部当“考生”的一种新型问政模式。满意不满意的权利交给了现场观众。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概括这种问政新模式的意义,较为合适的是A拓宽民主渠道,尊重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B完善民主制度,确立干部与群众的和谐关系C扩大民主权利,增强干部的管理和服务意识D健全监督机制,提高领导干部的威望和公信力12、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中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中国公民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发表言论。这说明我国公民可以在互联网上任意发表言论 我国公民在互联网上充分享有言论自由 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 互联网是实现言论自由的主要途径A B C D13、下列关于全国

8、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优点的表述,正确的是提高了选举的民主化程度 调动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 能从整体上代表和体现人民的意志 能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A B C D14、“城中村”和“村中城”现象,都是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些现象也体现了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请你就进一步提升城市化水平向有关决策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可选择的途径和理由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因为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信访举报制度,因为其是公民行使批评权、建议权的重要途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因为知情权是公民参与决策的前提社会听证制度,因为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A B C D15、“无理阻碍公务人

9、员执行公务,情节较轻者每人罚款200元至300元”,“(调解)民事纠纷案一宗收费200元”这是广东省某村村规民约里的几个条款。该村规民约共20个条款,其中绝大多数条款含有罚款或收费的内容,引起部分村民的不满。对此,村主任的解释是“不罚款,村规便形同虚设”,而面对部分村民投诉,镇纪委负责人称,因村规“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镇里没办法干涉”。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该村规民约体现村民共同意志,强调行政罚款对村民管理的重要性该村委会超越了法定的职权,村规民约超越了法律红线该村规民约偏离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本质要求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规民约,“镇里没办法干涉”的说法正确A

10、B C D16、面对某市政府启动的“植树增绿行动”,市民潘某决定“收声做事”,一是实地调研了解种树决策的合理性及其缺陷,二是给政府有关部门打电话询问情况并表明态度。潘某的做法启示我们A要充分利用舆论监督这一最有效的监督方式 B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C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负责地行使监督权 D要参与民主管理,不因人微言轻而放弃监督权17、(18分)材料一2013年9月11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召开食安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指出,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和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心系群众、保障食品安全。必须重拳出击、综合治理,紧紧围绕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品种、重点

11、领域,加强食品安全执法监督,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惩重处违法犯罪活动。材料二某校高一学生王某因对家中开办的食品加工厂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被当地政府责令停业整顿的做法不满,在网上发帖对一些政府官员进行人身攻击的同时,还组织一帮人围攻有关政府部门。(1) 结合材料一,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依法严厉打击食品犯罪案件。(10分) (2) 根据材料二,针对王某的做法,说明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8分)18、(18分)2012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其中有75%以上是通过手机上网的。2013年“”期间,多名人大代表建议实行网络实名制,“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为自己

12、的网络发言负责,建议我国实行网络实名制”,引发了大家的广泛争议。赞成实行网络实名制者认为,这可以防止网络自由滥用,是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护;反对实行网络实名制者认为,在我国对公民权利保障还不充分的情况下,实行网络实名制会导致公民信息泄露,同时还会影响公民对政府的监督的积极性。(1)你是否赞成实行网络实名制?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10分)(2)请你就公民应如何正确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提出建议。(8分)参 考 答 案1D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职能及公民向政府求助的途径的知识。通过网络号召抵制“坝坝舞”,容易破坏社会秩序,并且可能导致冲突,所以排除A。监督权是指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

13、利,故排除B。组织抗议违背了有序政治参与的原则,排除C。政府具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民可以向政府求助,要求解决“坝坝舞”扰民问题,故D正确。2B解析 本题考查民主管理的知识。材料中某地创新社区民主管理方法,让居民对社区事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监督,让更多的居民参与社区重大事项的决策,扩大了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决策参与范围,突显了社区居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社区居民组织体系的变化,与材料不符。上述措施不能消除社区居民消极参与社区管理的现象,说法过于绝对。故选B项。3B解析 本题考查基层民主建设和公民的政治参与。我国公民权利由宪法和法律赋予,不会随意扩大,将权

14、利的实现看成权利的扩大,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居民自治的具体内容,排除。分别从决策结果、公民政治素养角度说明了建立联系社区制度、听取社区群众意见的积极意义,符合题意。4、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知识。都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的基本原则;理性参与的基本特点就是依法有序,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与道德要求,观点正确,当选;人大代表享有质询权,错误。故选A。5、解析:C。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参与。政治是国家的大事,不能走向娱乐化,故错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即选举人大代表和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材料中投票选优秀共产党员不属于基本政治权利,故错误;切题,答案选C。6、解析:B。本题考查村民自治。材料中实施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