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6344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剖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问题与问题解决 第二节 问题解决的过程 第三节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第四节 创造性 第九章 问题解决和创造性 第一节 问题与问题解决 一、什么是问题 问题是这样一种情景,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 能马上知道做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 问题就是矛盾。 问题的四种成分: (1)目的 (2)个体已有的知识 (3)障碍 (4)方法 例:10个字母代表 0-9的不同数字, D=5,求每个字母 代表的数字。 二、什么是问题解决 指问题解决者通过思维重新组成若干已知的概 念和规则,形成新的答案,即超越所学规则 的应用,形成新的高级规则的规程。 解决问题的特点: 1、问题是新的,初次遇到的 2、是通

2、过思维加工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3、问题一旦结束,人的能力或倾向随之发生 变化。 三、问题教学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指在教学中把学生置于 问题情境之中,然后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 思维,利用和重新组织已知的概念和规则, 形成相应的高级规则,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 目的。 优越性及必要性? (一)问题教学的实施的两个基本步骤 1、提出问题 问题要符合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目标?任务?条件? 必要的提示 2、解决问题 回忆有关知识和规则 激活并运用学过的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的重新组织 (二)问题教学的注意事项 1、问题要有针对性 2、问题的提出要有层次性 3、问题难度要适中 4、给与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提

3、供反馈 第二节 问题解决的过程 一、问题解决的理论 (一)试误说 桑代克,饿猫开迷箱 (二)顿悟说 苛勒,黑猩猩与香蕉 (三)信息加工理论 加涅 , 算式法 启发式 手段目的分析法 逆向反推法 爬山法 类比思维 二、问题解决步骤的模式 (一)杜威的五步模式 1、产生怀疑 2、尝试从问题情境中识别问题 3、搜集有关材料,提出假设 4、接受或拒绝试探性的假设 5、将答案组合到认知结构中 (二)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 (1)准备阶段 (2)孕育阶段 (3)明朗阶段 (4)验证阶段 (三)邓克尔的范围缩小汇综模式 一般的范围: 功能的解决: 特殊的解决: (四)现代认知派的模式 三、问题解决的过程 1、发

4、现问题 主动性、求知欲、个体经验 2、分析问题 问题的性质、目的、条件要求、联系 3、提出假设 思维的灵活性、个体已有知识经验 4、检验假设 第三节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一、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刺激模式 呈现方式 具体性 信息数量 (二)已有的知识储备 (三)功能固着 指人们看到某件物品时,思维常被其惯常用途 所束缚,很难想到别的方面的功能。 (四)思维定式 连续解决一些列同类问题产生的定型化思路, 指人们由于先前影响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 应的倾向或心理准备状态。 (五)个性特征 二、解决问题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一)培养解决问题所需的基本条件 (二)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解决问题能力训练

5、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3、联系生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反思概括,组织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进行评价 (三)对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进行训练 第四节 创造性 一、什么是创造性 指个人能产生独特、创新产品的个性心理特征 和行为倾向。 创造力:个体所具有的潜在的创造性思维和做 事方法。 流畅性 灵活性 独特性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直觉思维 分析思维 协调 二、创造性的测量 三、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一)智力 (二)原有经验 (三)左右脑优势 左脑:语言信息、抽象逻辑思维、聚合思维、分析思维,主管 说、读、写、算等,活动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分析性

6、特征 。 右脑:处理表型,具体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主管 视觉、复杂知觉模型等,具有非连续性、弥漫性和整体性。 (四)认知风格 个体接受、处理信息和加工信息时偏爱的方式 。 场依存性、场独立性。 (五)人格因素 (六)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社会 四、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一)脑力激励训练法 (二)隐喻训练法 个人类推 直接类推 强迫冲突 (三)多重策略训练法 (四)创造力训练法 五、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建议 (一)创造一种民主的教学与学习环境 (二)培养和开发学生的直觉思维 (三)鼓励学生参加实践并与其他人接触 (四)以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实施创造性 内容回顾: 1、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有哪些 3、什么是功能固着 4、什么是发散思维、什么是聚合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