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修改.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6255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修改.(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前言 肱骨髁间骨折一直是创伤骨科中 较难治疗的关节内骨折之一。处理方 法有非手术治疗、手术复位和广泛内 固定。近10年来,由于内固定材料和 暴露方法的改进,手术复位加强内固 定的方法已被广泛接受,患者可早期 进行功能锻炼,尽快恢复肘关节功能 。 病例资料 我院2001年6月2004年8月共收治肱骨髁间骨折 18例,行双钢板法内固定治疗,并对本组病例进 行随访,和术后疗效评估。 男11例,女7例;年龄2365岁,平均36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9例,坠落伤5例,摔伤4例;左 侧11例,右侧7例。 根据AO/ASIF分型C1型4例,C2型8例,C3型6例

2、 其中2例为开放型骨折。 手术时间在伤后3小时2天。 AO肱骨远端(完全关节内骨折 )分类 C1型简单关节骨折、简单干骺骨折4例 C2型简单关节骨折、干骺端粉碎骨折8 例 C3型关节粉碎骨折6例 C1C2C3 手术方法 17例臂丛麻醉,1例全身麻醉。 侧卧位或俯卧位。 取肘后正中纵行切口。 尺骨鹰嘴显露肱骨髁间者,肱三头肌舌型瓣显露者。 术中游离和保护尺神经 。 先将髁间骨折复位用克氏针固定,复位满意后以12 枚长松质骨螺钉将复杂的髁间骨折转化为简单的髁上 骨折。 再与肱骨近端复位,肱骨内外侧柱分别用2块钢板固定 。 最后肱三头肌腱舌型切断者腱性缝合修复;尺骨鹰嘴 截骨者用克氏针张力带修复。

3、尺骨鹰嘴截骨示意图 肱三头肌舌型瓣 结果 肘关节功能评定 肘关节节正侧侧位平片 Grade0 关节节无退型性变变化 10例 Grade1 轻轻微关节间节间 隙狭窄 7例 Grade2 尺骨鹰鹰嘴截骨后关节间节间 隙明显显狭窄 1例 Grade3 整个关节间节间 隙消失 0例 一、 Knirk and Jupiter 分类标准 二、Cassebaum评分系统 分类类 肘关节节的运动动范围围 优优 屈130,伸120,伸110,可以任意范围围的伸展 2例 差 屈110 1例 三、Aitken and Rorabeck 关节节伸曲活动动 活动动 疼痛 可接受程度 优优 110 不受限 无痛 良 75

4、 能进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动 无明显显疼痛 不可接受程度 一般 60 能进进行日常活动动 轻轻微疼痛 差 60 患肢仅仅能作为为支撑物使用 经经常疼痛 结果 全部18例患者均达到愈合 随访时间6个月28个月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2个月(812周 ) 手术平均时间2.5小时(1.8小时3.2 小时) 手术平均出血量158ml(60-400ml) 讨论 一、双钢板法优于Y钢板 Y钢板:不能上下左右移动 骨折线有时正好通过Y钢板的固定螺孔 适用于c1、简单c2;不适用复杂c2、 c3 双钢板:有较大安装空间 固定强度和抗疲劳作用均强于其它固定方 式 二、手术时机的选择 尽早手术 时间过长,肘部组织肿胀加

5、重,软组织 粘连及骨折端纤维骨痂的出现,均可增加 手术难度 三、手术入路的选择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优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 路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暴露充分,避免切断肌腱, 愈合早,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截骨骨不愈合率高(30%)。 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暴露较前者差, 术后不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四、争取解剖复位和牢固的内固定 、X线片难以确诊时,一定要行CT检查,以确 定骨折部位、粉碎的程度及移位的情况。 、恢复滑车结构非常重要,特别要避免滑车宽度 变窄。C3型骨折的关节面骨质粉碎无法复位或骨 质缺损,一定要做自体松质骨植骨。这种情况下 用全螺纹螺钉而非拉力螺钉固定骨块 。 五、早期开始功能锻炼 术后早期(术后2448h)开始进行功能锻炼 者最终功能的疗效率明显高于晚期开始 进行功能锻炼者。 骨折对位良好,内固定牢固可靠者。术后 无须外固定,57d即可行肘关节伸屈功能 锻炼。 不能超过周。 六、关于尺神经前移 是否前移,术后尺神经炎的发生率显著 无统计学差异 视具体情况而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