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复习课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5040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合作用复习课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光合作用复习课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光合作用复习课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光合作用复习课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光合作用复习课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合作用复习课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合作用复习课教材(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合作用 -复习课 华盛虹溪中学 左有云 1、光合作用的发现 2、叶绿体中的色素 3、光合作用的过程 (包括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4、C3植物和C4植物的概念及叶片结构的特点 5、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6、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7、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考纲要求一、考纲要求 (2006年广东试题)1642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进 行了一项著名的柳树实验。他在一个花盆里栽种了一棵 2.3 kg的柳树。栽种前,花盆里的泥土经过高温烘烤干 燥后称重为90.8 kg。以后的5年中,海尔蒙特除了只给 柳树浇水外,没有在花盆里添加任何物质,每年秋天柳 树的落叶也没有称重和计算:5年后,

2、他将柳树和泥土分 开称重,发现柳树的重量变成了76.7 kg,泥土烘干后的 重量为90.7 kg,比原来只减少0.1 kg。于是他得出结论 :柳树获得的74.4kg物质只是来源于水。 (1)根据你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判断海尔蒙特的 结论是否确切?为什么? 不确切。柳树干重的增加来自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土壤中的 矿质离子被柳树吸收。 (2)花盆内的泥土减少了0.1 kg,其原因是: 1.1 普里斯特利实验 实验目的: 植物是否能从空气中得到什么。 实验步骤: 1、将点燃的蜡烛和绿色植物一起置于密闭的玻璃罩中 。 实验现象: 1中蜡烛不易熄灭;2中小鼠不易死亡。 实验结论: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3、 思考:该实验结论是否严谨? 1、光合作用的发现 2、将小鼠和绿色植物一起置于密闭的玻璃罩中。 A组: B组: 对照实验原则 1.2 萨克斯实验 实验目的: 植物光合作用能产生什么物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遮光部分不出现蓝色,曝光部分出现蓝色。 实验结论: 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2、取出绿色植物,找一生长健壮的叶片, 一半遮光处理,另一半暴露于正常光照下 1、将实验植物置于黑暗处几小时。 3、几小时后,用碘蒸气熏实验叶片。 4、观察实验叶片的颜色变化。 实验原理: 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 产物,淀粉遇碘液发生蓝色反应。 思考: 该实验现象明显吗? 1、置于暗处几小时目的是

4、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 (淀粉)消耗掉 一半遮光 一半曝光 2、让叶片的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是为了进行对照 1.3 恩格尔曼实验 实验目的: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A中的好氧菌向叶绿体被光照到的部位集中, B中的好氧菌均匀地分布于叶绿体周围。 实验结论: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能产生O2。 2、取二张载玻片,分别滴加清水,将水绵和 好氧菌放入清水中,盖上盖玻片,标号A、B。 1、选取生长良好的水绵二片。 3、将A置于黑暗且密闭的环境下,用极细的 光束照射水绵,将B置于适宜的光照下。 4、光镜下观察好氧菌的运动和分布情况。 实验原理: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O

5、2是光合作用 的产物,好氧菌的呼吸需要O2 。 1、为什么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 是因为水绵不仅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而且 螺旋分布于细胞中,便于进行观察研究。 黑暗且密闭的环境下适宜的光照下 3、为什么先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而后又让水绵 完全暴露在光下? 选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是为了排除 实验中光线和氧的影响,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能准确判断水绵细胞中释放氧的部位;而后用 完全曝光的水绵与之做对照,从而证明了实验结果 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并且氧是由叶绿体释放的。 2、为什么选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 1.4 鲁宾和卡门实验: 结论:该实验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实了光合作用 产生的氧气中的氧

6、全部来自于水。 甲乙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b 叶黄素 (蓝绿色) (黄绿色) (橙黄色) (黄色) 外膜 内膜 基质 基粒 (色素) 胡萝卜素 叶绿素a 光合作用场所一定是叶绿体吗? 2、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0 400500600700 nm 50 100 叶绿素b 叶绿素a 说明了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量不同 3、光合作用的过程 (包括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CO2+H2O* (CH2O)+O2* 光能 叶绿体 3.1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 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 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色素 NADPH AD

7、P+Pi ATP 酶 2C3 C5 CO2 (CH2O ) 多种酶 还原 固定 H2O O2 光能 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 H+ NADP+ e 3.2 光合作用的过程 酶 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 ,叶肉细胞排列疏松,含,叶肉细胞排列疏松,含 叶绿体叶绿体 维管束鞘细胞比较大,含维管束鞘细胞比较大,含 有数量多且大的又没有基有数量多且大的又没有基 粒的叶绿体,叶肉细胞含粒的叶绿体,叶肉细胞含 正常叶绿体正常叶绿体 3.3 C3.3 C3 3 和 和 C C4 4 植物叶片结构特点 植物叶片结构特点 反应阶段能量变化物质变化 光反应 暗反应 光能光能转化成转化成电能电能水在光

8、下分解水在光下分解 电能电能转换成转换成活跃活跃 的化学能的化学能 NADPHNADPH的形成的形成 ATPATP的形成的形成 COCO 2 2 的固定的固定 C C3 3 还原及糖类等还原及糖类等 有机物的形成有机物的形成 活跃的化学能转活跃的化学能转 换成换成稳定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3.4 3.4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光能 叶绿体 CO2+H2O* (CH2O)+O*2 3.5 3.5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 的实质的实质 物质上把CO2和H2O 转变成有机物 能量上把光能转变成有 机物中的化学能 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3.6 光合作用的意义 1、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

9、的几乎所有 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2、光合作用维持了大气中O2和CO2含量的 相对稳定。 3、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 30亿20亿年前,蓝藻制造O2,使进行有氧 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O2可形成O3,可 滤去紫外线,减轻其对生物的破坏,使水生生物 开始逐渐在陆地生活,进而形成广泛分布的各种 动植物。 1、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 参与暗反应必需的物质是 AH2O、CO2、ADP BCO2、NADPH、ATP CH2O、CO2、ATP DNADPH、H2O、ADP B 练习: 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反应在叶绿体内的囊状薄膜上进行,暗反应

10、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 B光反应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暗反应是把电能 转化为化学能 C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源自于光 合作用的产物 D玉米叶片中参与光合作用的细胞是叶肉细胞和 维管束鞘细胞 B 3、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充足的 C02条件下。如果将环境中C02含量突然降至 极低水平,此时叶肉细胞内的C3化合物、C5 化合物和ATP含量的变化情况依次是 A. 上升;下降;上升 B. 下降;上升;下降 C. 下降;上升;上升 D. 上升;下降;下降 C 4、生长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毫米见见方的小块块,抽去 叶内气体,做下列处处理,这这四个处处理中,沉入底部 的叶片小块块最先浮起的是

11、 C 4、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人们要想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就必 须对光合作用中能量转换和物质变化过程进行深 入研究。 从光合作用的条件看: 1、光的调控:光照强度、光质 2、矿质元素的供应:合理施肥 3、控制温度 从光合作用的原料看: 1、增加作物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 2、合理灌溉 影响光能利用率的因素: 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光能利用率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 轮作 ) ( 合理密植:间种、套种 ) 不同的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同,如阳生和 阴生植物。 A A B B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 0 0 阳生植物阳生植物 阴生植物阴

12、生植物 B B:光补偿点光补偿点C C:光饱和点光饱和点 C C 吸收量吸收量 COCO 2 2 6.1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例1:植物的新陈代谢受外部环境因子(如光、温度)和 内部因子(如激素)的影响,研究内、外因子对植物生 命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右图表示野外松树(阳生植 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 关系。其中的纵坐标表示松树整 体表现出的吸收 CO2 和释放 CO2 量的状况。请分析回答: 当光照强度为 b 时,光合作用强度 。 不能。光照强度为 a 时,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和呼吸 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等,但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 从全天看,消耗大于积累,植物不能正常

13、生长。 最高 光照强度为 a 时,光合作用吸收 CO2 的量等于呼吸 作用放出 CO2 的量。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期为 a , 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 如将该曲线改绘为人参(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 光照强度关系的曲线,b 点的位置应如何移动,为什么? 左移,与松树比较,人参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高点时, 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松树低。 限制cf和fd段光合作用强度的因子分别是什么? 光照强度、CO2浓度 例2、用三棱镜可使阳光折射成一条色素带,如下图。 若将一瓶绿藻放在 ABCDEFG( )位置上,就会严 重影响它的生长。而在( )处光合效率最高。如果 在 BCDEFG 上分别放一含草履虫的

14、试管,则它们会聚集 在哪些区域( )。如果在A区域放置一瓶绿 藻,则在BCDEFG哪些位置上会出现暗带( ) 阳光A C B D E F G DE BCFG BCFG 6.2 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A 三 棱 镜 思考:光质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 原因是什么? 光合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量不同 A光合作用实际量 B干物质量 C呼吸量 0 2 4 6 8 叶面积指数 物 质 量 叶面积指数=总叶面积土地面积 6.3 6.3 光照面积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照面积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叶面指数越大说明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 叶面积指数在生产 上有什么应用? 合理密植 OO a a b b c c d d e e

15、 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强度 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 6.4 CO6.4 CO2 2 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适当提高环境中CO2的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有 利增产。但CO2浓度过高时又会使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1、合理密植保证田间植物通风。2、施用农家肥。 3、在大棚中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生发器,施用干冰等。 生产上提高CO2浓度的措施主要有: 6.5 6.5 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实质:温度影响酶促反应速度 在生产上应用:在大棚生产中常常采用白天适当升 温(保证光合作用正常进行,晚上适当降温(降低 呼吸酶的活性)。 (1 1)N N:是各种酶以及:是各种

16、酶以及NADPNADP + + 和和ATPATP的重要的重要 组成成分,叶绿素中也有组成成分,叶绿素中也有N N元素。元素。 6.6 6.6 矿质元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矿质元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 2)P P:是叶绿体膜、:是叶绿体膜、 NADPNADP + + 和和ATPATP的重要的重要 组成成分。组成成分。 (3 3)KK:在合成糖类,以及将其运输到块根、:在合成糖类,以及将其运输到块根、 块茎和种子等器官过程中起作用。块茎和种子等器官过程中起作用。 (4)MgMg:叶绿素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 1、齐民要术中,要求栽种农作物要 “正其行,通其风”,原理是( ) A确保通风透光,从而有利于提高 光合作用的效率 B通风透光,可以增强农作物的呼吸作用 C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性 D. 增强农作物的蒸腾作用 A 练习: 1 2 3 4 5 2、下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 中不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