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_01导论.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4913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与运作管理_01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_01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_01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_01导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_01导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与运作管理_01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与运作管理_01导论.(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与运作管理 Production & Operations Management 1 第1章 生产运作管理导言 p1.1 生产运作管理 p1.2 生产运作的分类 p1.3 生产运作的类型 p1.4 能力与需求的匹配 p1.5 生产运作管理历史和发展趋势 2 1.1 生产运作管理 n1.1.1 服务业的兴起 n1.1.2 “生产” 概念的扩展 n1.1.3 生产运作管理 3 1.1.1 服务业的兴起 p前工业 (Pre-industrial)社会 n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和采掘业 n实质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所需的物品 n动力来自人力和兽力 n主要活动是同自然界打交道 p工业 (Industrial)

2、社会 n人们主要从事制造业,生产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品 n动力来自蒸汽和电力 n分工是工业社会组织生产活动的基本原则 n主要活动是同经过加工的物品打交道 4 1.1.1 服务业的兴起(续) p后工业 (Post-industrial)社会 n人们主要从事服务业 n信息成为关键资源 n生活质量由教育、保健和休闲来衡量 n主要活动是人们之间的交往 5 1.1.1 服务业的兴起(续) p服务业一般包括五个方面的活动 n业务服务:如咨询、财务金融、银行、房地产等; n贸易服务:零售、维修等; n基础设施服务:交通运输、通讯等; n社会服务:餐馆、旅店、保健等; n公共服务:教育、公用事业、政府等。 p服

3、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p没有服务业就没有现代社会 6 1.1.2 “生产”概念的扩展 p服务业的兴起,使生产的概念得到延伸和扩展 p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是以一定生产关 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 象,以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p创造财富的过程 p从一般意义上讲,我们可以给生产下这样一个 定义:生产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 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7 1.1.2 “生产”概念的扩展(续) 社会组织主要输入 转化的内容主要输出 工厂 原材料加工制造 产品 运输公司 产地的物资 位移 销地的物资 修理站 损坏的机器修理修复的机

4、器 医院 病人诊断与治疗恢复健康的人 大学 高中毕业生 教学 高级专门人才 咨询站 情况、问题咨询 建议、办法、 方案 典型社会组织的输入、转化和输出 8 1.1.2 “生产”概念的扩展(续 ) p生产运作系统 n生产运作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能将一定输 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 n生产运作系统是人的组织、物的配置和资金运 筹的协调运作的统一体。 n输入是由输出决定的,生产运作系统也是由输 出决定的 n生产运作系统是由人设计建造的,它可以按照 需要进行构造和重构,使它能够适应外界环境 的变化。 9 1.1.3 生产运作管理 p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 n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或

5、提供 满意服务 p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 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 过程的管理,是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 制。 10 1.2 生产运作的分类 n1.2.1 制造性生产 n1.2.2 服务性运作 11 1.2.1 制造性生产 p制造性生产 n是通过物理和(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 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 p制造性生产分成两种: n连续性生产(流程式生产):化工、炼油、造纸 等 n离散性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 :机械、电子 、家俱、服装等 n 流程式生产与加工装配式生产在产品市场特征 、生产设备、原材料等方面有不同特点,如下 表所示。 12 1.2.1 制造性生产(续) 特

6、征 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 产品品种数 产品差别 营销特点 资本/劳力/材料密集 自动化程度 设备布置的性质 设备布置的柔性 生产能力 扩充能力的周期 对设备可靠性要求 维修的性质 原材料品种数 能源消耗 在制品库存 副产品 较少 有较多标准产品 依靠产品的价格与可获性 资本密集 较高 流水式生产 较低 可明确规定 较长 高 停产检修 较少 较高 较低 较多 较多 有较多用户要求的产品 依靠产品的特点 劳力、材料密集 较低 批量或流水生产 较高 模糊的 较短 较低 多数为局部修理 较多 较低 较高 较少 流程式生产与加工装配式生产的比较 13 1.2.1 制造性生产(续) 流程式(proce

7、ss)生产 生产设施地理位置集中,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 对生产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很高。 加工装配式(fabrication/assembly)生产 生产设施地理位置分散,零件加工和产品装配可以 在异地进行,零件种类繁多,加工工艺多样化,涉 及多种多样的加工单位、工人和设备,生产过程中 协作关系十分复杂。 加工装配式生产可以采取备货型(make-to-stock, MTS)生产方式,也可以采取订货型(make-to- order, MTO)生产方式 14 p服务运作的分类 n纯劳务运作和一般劳务运作 n顾客参与的服务运作和顾客不参与的服务运作 n按劳动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可将服务运作

8、分成 4种 1.2.2 服务性运作 15 劳动(或资本)密集程度 资本密集 劳动密集 与 低 大量资本密集服务: 大量劳动密集服务: 顾 航空公司 中、小学校 客 大酒店 批发 接 游乐场 零售 触 程 高 专业资本密集服务: 专业劳动密集服务: 度 医院 律师事务所 汽车修理 专利事务所 会计事务所 1.2.2 服务性运作(续) 16 1.2.2 服务性运作(续) p 服务运作的特征 与制造性生产相比,服务性运作有以下几个 特点: n服务性运作的生产率难以测定 n服务性运作的质量标准难以建立 n运作和消费结合 ,与顾客接触 n纯服务性运作不能通过库存来调节 17 1.3 生产运作的类型 n1

9、.3.1 生产运作类型的划分 n1.3.2 不同生产运作类型的特征 18 1.3.1 生产运作类型的划分 生产运作类型按照品种多少、批 量大小、生产重复程度划分 n大量生产 n单件生产 n成批生产 大量大批生产 中批生产 单件小批生产 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 单件生产 生产类型的划分 19 1.3.1生产运作类型的划分( 续) 制造业和服务业不同生产类型划分举例, 如表1-4所示。 20 p 大量大批生产运作类型的特征 n 设计方面 由于可以采用经过多次制造和使用检验 的标准图纸生产,不仅大大减少了设计工作量(重复 生产时,图纸只需作小的修改),节省了设计阶段所 需的时间,而且保证了设计质量,也节

10、省了设计人 员。 n工艺方面 由于设计图纸变化小,产品结构相对稳 定,可以编制标准制造工艺,标准工艺经过反复生 产验证,其质量可不断提高。由于减少以至消除了 重复编制工艺的工作,不仅大大减少了工艺编制的 工作量,缩短了工艺准备周期。而且节省了工艺人 员。由于产量大,生产重复程度高,可设计专用、 高效的工艺装备,便于且宜于精确制定材料消耗定 额,减少原材料消耗。 1.3.2不同生产运作类型的特征 21 p大量大批生产运作类型的特征(续 ) n 生产组织方面 可进行精细分工,工作地专业化 程度高,工人操作简化,可推行标准操作方法,提 高工作效率。宜于购置专用高效设备,采用流水线 、自动线等高效的组

11、织生产的形式。 n 生产管理方面 便于且宜于制定准确的工时定额 。由于产品品种及产量稳定,原材料、毛坯变化小 ,易与供应厂家和协作厂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 系,质量与交货期容易得到保证。例行管理多,例 外管理少,计划、调度工作简单,生产管理人员易 熟悉产品和工艺,易掌握生产进度。 1.3.2 不同生产运作类型 的特征(续) 22 好处: n 从设计到出产的整个生产周期短,因此加快资 金周转。大量大批生产一般是备货型生产,生产 周期短使得用户的订货提前期短,从而加快了整 个社会的生产速度; n 用人少,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产出率高, 劳动生产率高; n人力、物力消耗少,成本低; n 产品质量高

12、而稳定。 1.3.2 不同生产运作类型的特征(续) 23 p单件小批生产运作类型的特征 n设计方面 每生产一种新产品都必须重新设计, 绘制新图,或作较大修改。因此,设计工作量大 ,设计周期长,需要的设计人员多。因图纸得不 到制造过程和使用过程的检验,设计质量也不易 提高。 n工艺方面 必须为每种新设计的产品编制工艺,需 设计、制造新的工艺装备。编制工艺的周期长。 由于生产的重复程度低, 材料消耗定额也不易或 不宜准确制定。工艺质量不易提高,需要的工艺 人员多。 1.3.2 不同生产运作类型 的特征(续) 24 p单件小批生产运作类型的特征(续 ) n 生产组织方面 只能进行粗略分工,工作地专

13、业化程度不高。工人需完成多种较复杂的操作,需 较长时间培训。多品种生产只适于使用通用设备, 效率低,工作转换时间长。一般只能采用按功能布 置(机群式布置),零件运输路线长。 n 生产管理方面 只能粗略制定工时定额。原材 料、毛坯种类变化大,不易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 系,质量与交货期不易保证。计划、调度工作复杂 ,例行管理少,例外管理多,需要管理人员多。 1.3.2 不同生产运作类型 的特征(续) 25 1.3.2 不同生产运作类型的特征(续) p 缺点: p 产品制造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用户订货提 前期长; p 用人多,生产效率低,劳动生产率低; p 成本高; p 产品质量不易保证。 26 1

14、.4 能力与需求的匹配 n1.4.1 供需链瓶颈及其对生产运作的影响 n1.4.2 如何使能力适应需求的变化 n1.4.3 理想的供需关系:准时生产 27 采掘企业冶炼企业制造企业用户 农牧业 食品服装加工食品服装销售 衣食需要 1.4.1 供需链瓶颈及其影响 28 p瓶颈是制约整个系统产出的部位或环节。一条 高速公路的某段正在修路,修路部分就成为这 条高速公路的瓶颈。整条高速公路的汽车通过 率(单位时间内通过汽车的数量)下降到瓶颈 上的汽车通过率。加宽非瓶颈部分的公路宽度 不仅不能提高整条高速公路的通过率,而且白 白浪费了资源 p供需链的瓶颈在供方,形成卖方市场。供需链 的瓶颈在需方,形成买

15、方市场 1.4.1 供需链瓶颈及 其影响(续) 29 原料生产企业材料加工企业产品制造企业最终用户 A B C D 生产能力 最终需求 15(BN) 20 25 24 25 20(BN) 25 25 25(BN) 25(BN) 25(BN) 26 30 30 35 28 (BN ) 供需链瓶颈的变化 1.4.1 供需链瓶颈及其影响(续) 30 1.4.2 如何使能力适应 需求变化 p这是生产运作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p能力在“量”和“质”方面的改变 p能力与需求在量方面的匹配 n改变能力 n通过库存调节 n改变需求 p能力与需求在质方面适应 n以不变应变 n以变应变 31 1.4.3 理想的供需关系: 准时生产 p准时生产是组织生产的哲理,有普遍性 p供需协调 n将需方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n在需方需要的时间 n在需方需要的地点 n按需方要求的数量和质量 n以合理的价格提供给需方 32 1.5 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 和发展趋势 n1.5.1 产业革命 n1.5.2 科学管理运动 n1.5.3 管理科学 n1.5.4 日本制造业的影响 n1.5.5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 33 1.5.1 产业革命 p产业革命始于18世纪70年代的英国,随后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