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面分析技术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94504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表面分析技术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材料表面分析技术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材料表面分析技术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材料表面分析技术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材料表面分析技术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表面分析技术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表面分析技术解析(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章 材料表面分析技术 表面是指固体表层一个或数个原子层的区 域。由于表面粒子(分子或原子)没有邻居 粒子,使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与固体内部明显 不同。例如:由于偏析造成化学成分与体内 不同,原子排列情形不同,能吸附外来原子 或分子形成有序或无序的吸附层等。 由于固体表面的研究具有重大科学和实 际意义,已经形成一门新学科表面科学 ;它包括表面物理、表面化学(界面化学) 和表面分析技术三个主要方面。它有很多应 用,例如金属和合金材料的腐蚀、磨损和断 裂等问题;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多相催化机 理;材料的老化和寿命以及受控热核反应装 置中的材料问题等。 材料学中通常将气相(或真空)与凝聚 相之间的分界面

2、称为表面 。 表面的概念 表面分析手段 9.1 俄歇电子能谱分析 俄歇电子能谱仪(AES)的基本原理:一定能 量入射电子束或X射线轰击样品,使样品原子 内层能级电子电离,产生俄歇电子,带着该样 品特征的俄歇电子从样品表面逸出进入真空, 用电子能谱仪在真空中对它们进行探测。(俄 歇电子过程示意图P73) 9.1.1 基本原理 AES是一种重要的材料成分分析技术。其特点是: P130 从Auger电子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发射的Auger电子能量确定-表面化学成分即元素种 类(定性); Auger电子数量(信号强度)确定-元素含量(定量 ); 电子束聚焦、偏转和扫描-元素面分布 离子束溅射刻蚀-元素

3、深度分布 辐射跃迁: 一外层电子填充空位后,发射出特征X射线(例 L3上电子填充K能级上空位,发出X射线K1) 无辐射过程(即Auger过程): 一外层电子填充空位,使另一个电子脱离原子 发射出去(例L1上电子填充K能级空位,同时L3 上的电子发射出去, 称KL1L3俄歇跃迁)。 特点: 第二个电子在弛豫(弛豫:表面最外层原子 和第二层原子的间的距离与体内原子间距离相 比有了变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须大于或至 少等于第三个电子的束缚能。 终态为二重电离状态。 H和He只有一个K壳层,最多只有2个电子, 无法产生Auger跃迁。 通常 对于Z14的元素,采用KLL俄 歇电子分析; 14Z42时,

4、以采用MNN和MNO 俄歇电子为佳。 俄歇分析的选择 特点: 一种原子可能产 生几组不同能级组 合的俄歇跃 迁,因而可以有若 干不同特征能量的 俄歇电子。 可能出现的俄歇 跃迁数随原子序数 增大(壳层数增多) 而迅速增加。 俄歇电子的能量 大多在20-2500 eV(不随入射电子 能量改变) 主要组成部分:电 子枪、能量分析器 、二次电子探测器 、(样品)分析室 、溅射离子枪和信 号处理与记录系统 等。 样品和电子枪装置 需置于10-710-8Pa 的超高真空分析室 中。 俄歇谱仪示意图 9.1.2 俄歇谱仪 俄歇电子能谱仪发展 初期的俄歇谱仪只能做定点的 成分分析。 70年代中,把细聚焦扫描

5、入射 电子束与俄歇能谱仪结合构成 扫描俄歇微探针(SAM),可实现 样品成分的点、线、面分析和 深度剖面分析。 由于配备有二次电子和吸收电 子检测器及能谱探头,使这种 仪器兼有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 的功能。 直接谱N(E)E ,N(E)是单位时 间单位能量间隔 内的电子数。 微分谱: dN(E)/dEE, 是直接谱的微分 形式。 9.1.3 俄歇电子谱 微分谱将直接 谱的每一个峰 转化为一对正 负峰,利用峰- 峰高度确定信 息强度。 不论是直接谱或微分谱,俄歇电子峰的能 量值是产生这些俄歇电子的元素的特征值与 元素有对应关系,这构成了俄歇电子谱 定性分析的基础。 俄歇电子信号的大小与产生这些俄歇

6、电子 的样品中的元素的原子数(即浓度)成正比 。这构成了俄歇电子谱定量分析的基础。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1.定性分析 任务:根据测得的AES微分谱上负峰的位置识别 元素。 方法:与标准谱图进行对比 工具:标准谱图手册如Perkin-Elmer公司的俄歇 电子谱手册。在标准手册中有主要俄歇电子能量 图和各元素标准谱图。 分析步骤:首先辨认主要强峰利用标准手册中有 主要俄歇电子能量图把可能的元素减少到二三种 这样与标准谱图对比进行主要俄歇峰的正确识别 同时应考虑到由于化学成键俄歇峰位常会有几个 到十几eV的位移;主要组分确认后利用标准谱 图标记其所有的峰;对尚未标记的峰它应为次要 组分的俄歇峰按照

7、前俩步骤进行辨识由于其浓度 低可能仅可观察到这些元素的最强峰。 2.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根据测得的俄歇峰强度确定 元素在表面的含量,实验上为提高信号信背比 和灵敏度常采用微分谱俄歇峰强度就是微分谱 上的峰-峰值。 实验上常采用相对灵敏度因 子法:具体见P135 (常规情况下,相对精度仅为30%左右) 应用举例:304不锈钢在超高真空 中原位韧性断裂后表面的AES谱 如图所示: 如此制备的表面应显示出 体相元素的组成为进行定 量分析我们选择谱峰 Fe(703eV) Cr(529eV)和 Ni(848eV)进行峰强测量计 算其相对峰高分别为1010, 470 和150 这些峰的相对 灵敏度

8、3.成分深度分析 对膜厚 3 nm的薄膜采用非结构破坏性深度 剖析通过改变发射角检测角来实现。 对膜厚 200 nm的薄膜采用结构破坏性离子 蚀刻深度剖析。AES是一种表面灵敏的技术若 把AES和离子溅射蚀刻技术结合起来便可得到 元素的深度分布 由离子束溅射形成了一个直径大于初级电子束 的陷口,在溅射过程中陷口不断加深,AES则 不断地将陷口底部的元素组份测量出来从而得 到一个元素组成按深度分布 表面用稀有气体离子(Ar+ Ne+等)蚀刻的溅射速 率见P137式9-5。 应用举例:Si 片上镍铬合金经热处理后的深度分布 从图中可得到如下结论 表面发生氧化;Cr在表 面有偏析;Ni ,Cr都已

9、扩散到Si内。 俄歇电子能谱法的应用总结 优点: 作为固体表面分析法,其信息深度取决于 俄歇电子逸出深度(电子平均自由程)。对于 能量为50eV2keV范围内的俄歇电子,逸出 深度为0.42nm。深度分辨率约为1nm,横向 分辨率取决于入射束斑大小。 可分析除H、He以外的各种元素。 对于轻元素C、O、N、S、P等有较高的分 析灵敏度。 可进行成分的深度剖析或薄膜及界面分析 。 俄歇电子能谱在材料科学 研究中的应用 材料表面偏析、表面杂质分布、晶界元 素分析; 金属、半导体、复合材料等界面研究; 薄膜、多层膜生长机理的研究; 表面的力学性质(如摩擦、磨损、粘着、 断裂等)研究; 表面化学过程(

10、如腐蚀、钝化、催化、晶 间腐蚀、氢脆、氧化等)研究; 集成电路掺杂的三维微区分析; 固体表面吸附、清洁度、沾染物鉴定等 。 局限性 不能分析氢和氦元素; 定量分析的准确度不高; 对多数元素的探测灵敏度为原子摩 尔分数0.1%1.0%; 电子束轰击损伤和电荷积累问题限 制其在有机材料、生物样品和某些陶 瓷材料中的应用; 对样品要求高,表面必须清洁(最好 光滑)等。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 ,全称 为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是一种基于光电效应的电子能谱 ,它是利用X射线光子激发出物质 表面原子的内层电子,通过对这些 电子进行能量分析而获得的一种能 谱

11、。 这种能谱最初是被用来进行化学分 析,因此它还有一个名称,即化学 分析电子能谱( ESCA,全称为 Electron Spectroscopy for Chemical Analysis) 9.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9.2.1 基本原理及特点 1. X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为领会表面分析方法XPS(ESCA) 对光电效应 和光电发射的了解是必要的。当一个光子冲击 到一原子上时将会发生下列三个事件之一: (1)光子无相互作用地穿过;(2)光子被原子的 轨道电子散射导致部分能量损失;(3)光子与 轨道电子相互作用把光子能量全部传给电子, 导致电子从原子中发射。第一种情形无相互作 用发生,第

12、二种可能性称为康普顿散射它在高 能过程中是重要的,第三种过程准确地描述了 光电发射此即XPS的基础。 Conduction BandConduction Band Valence BandValence Band L2,L3L2,L3 L1L1 K K FermiFermi LevelLevel Free Free Electron Electron LevelLevel 光:光:Incident X-rayIncident X-ray 发射出的光电子发射出的光电子Ejected PhotoelectronEjected Photoelectron 1 1s s 2 2s s 2 2p p 2

13、. 光电效应 P142 1887年赫芝(Hertz)首先 发现了光电效应,1905 年爱因斯坦应用普朗克 的能量量子化概念正确 解释了此一现象,给出 了这一过程的能量关系 方程描述,由此贡献爱 因斯坦获得了1921年的 诺贝尔物理奖。 X射线光电子各能量关系P142 3.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基本原理、特点 P143 X射线光子 电子能量分析器 电子倍增器 光电子 样品 9.2.2 XPS谱图及谱线标志 一、谱峰出现的规律一、谱峰出现的规律 1、主量子数n小的峰比n 大的峰强; 2、n相同,角量子数L大的 峰比L小的峰强; 3、内量子数j大的峰比j小 的峰强; ( j = l1/2;自旋裂分峰)

14、 光电子标识:无外磁场时,电子能量用以被激发电子原来所处 的能级表示。K层激发的电子:1S光电子;L层激发的电子: 2S, ; M层光电子: n,m,j分别是主量子数,角量子数,内量子数。其中: j = l1/2 XPS 谱图中峰的种类 P145 PHI 5800 ESCA 系统 能量分析器 真空泵组 X射线光源 计算机处理 样品腔 9.2.3 XPS仪器 激发源试样装置电子能量分析器检测器计算机 1、 激发源 X X射线管射线管 2 2、电子能量分析器、电子能量分析器 (1)半球型电子能量分析器 改变两球面间的电位 差,不同能量的电子依次通 过分析器,分辨率高; (2)筒镜式电子能量分析器

15、(CMA) 同轴圆筒,外筒接负压 、内筒接地,两筒之间形成 静电场; 灵敏度高、分辨率低; 二级串联; 3 3、检测器、检测器 产生的光电流:10-310-9;电子倍增器作为检测器; 单通道电子倍增器; 多通道电子倍增器; 4、真空系统 光源、样品室、电子能量分析器、检测器都必须在高真 空条件下工作; 真空度:10-7 Pa 。 5、ESCA的进样方式: 固体进样:最常用和方便的进样方式。样品厚度0.5mm, 面积为 5mm16mm; 液体、气体样品:可在进样时先蒸发而冷冻在样品托的面 上进行能谱分析。 粉末样品:通过铜网、金属片或粘全剂压成薄片再进样。 9.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的功能及

16、的应用 1.元素定性分析 各元素的电子结合 能有固定值,一次扫描 后,查对谱峰,确定所 含元素(H、He除外); 产物有氧化现象 2.定量分析 方法:理论模型法、灵敏度因子法、标样法等。 应用最广的是元素(原子)灵敏度因子法。定量结果的准确 性比俄歇能谱相对灵敏度因子法定量好,一般误差可以不 超过20。 由于在一定条件下谱峰强度与其含量成正比,因而可以采 用标样法(与标准样品谱峰相比较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精确度可达1%2%。但由于标样制备困难费时,且应用具 有一定的局限性,故标样法尚未得到广泛采用。 3.化学价态分析 表面元素化学价态分析是XPS的最重要的一 种分析功能,也是XPS谱图解析最难,比较 容易发生错误的部分。 分析依据:原子化学环境的变化对XPS和 AES中测量的电子能量都有影响,使之偏离 标准值产生所谓的化学位移。根据化学位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