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7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3934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X 页数:68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务7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任务7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任务7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任务7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任务7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任务7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7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解读(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任务 7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任务目标 完成综合布线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包括 布线路由、布线方案和材料用量计算等)设 计,电气保护设计和接地系统设计 。 重点 1 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2 一栋楼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3 一个园区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难点 配线、干线、建筑群子系统及管理设计 任务 7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7.1 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7.2 一栋楼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7.3 一个园区(多栋楼)的综合布线工 程设计 7.4 管理设计 7.5 其它设计 2 任务 7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一、楼层布线需求分析 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系统,通常只包括一个布线子系统,即配线子系 统。进行配

2、线子系统设计,需要先确定电信间的位置、楼层配线架的安装位 置和每个房间的工作区需求,然后再进行配线子系统详细设计,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电信间的位置,进行电信间设计 第二步:确定每个房间的工作区需求,进行工作区设计 第三步:信息插座设计,确定信息插座的类型、规格和数量; 第四步:配线路由设计,确定配线子系统路由和配线布线方法; 第五步:配线缆线设计,确定配线子系统缆线的类型和数量; 第六步:配线的支撑系统设计,确定配线管、槽及其支撑、固定部件的类型 和数量; 第七步:楼层配线设备设计,确定楼层配线设备的类型、规格和数量; 第八步:列出全部材料清单。 7.1 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3 7

3、.1 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二、电信间设计 电信间作为安装楼层配线设备(FD)和楼层计算机网络设备(HUB或 SW)的场地,配线子系统和干线子系统的缆线在电信间的楼层配线架上 进行端接,如图所示。 电信间应与强电间分开设置, 电信间内或其紧邻处应设置 缆线竖井、等电位接地体、电源 插座、UPS配电箱等设施。在场 地面积满足的情况下,也可设置建筑物诸如安防、消防、建筑设备监控 系统、无线信号覆盖等系统的布缆线槽和安装相关功能模块。 如按建筑物每层电话和数据信息点各200个配置上述设备,大约需要 有2个19”(42U)的机柜空间,据此电信间面积至少5m2(2.5m2.0m) 。 电信间的设备

4、安装和电源要求与设备间相同。 电信间应采用外开丙级防火门,门宽大于0.7m。 4 7.1 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三、工作区设计 工作区设计就是要确定每个工作区应安装的信息点的数 量、种类和安装位置。这主要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来确定(即 由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 接插软线(跳线)即可以订购,也可以现场压接。对于 数据通信来说,一个电缆信道需要两条跳线,一条用于从配 线架到交换机的连接,一条用于从信息插座到计算机网卡的 连接。 现场压接接插软线时,RJ45头的需求量一般按下述方法 计算: m=n4+n415 其中,m表示RJ45的总需求量,n表示数据信息点的总量, 15的富余量。 5 7.1

5、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四、信息插座设计 信息插座必须具有开放性,即能兼容多种终端设备的连接要求。信息 插座还要与建筑物内装修相匹配,一般新建的建筑物采用嵌入式信息插座 (即暗装),而已有的建筑物采用明装式信息插座或嵌入式信息插座。信 息插座应安装在距离地面300mm以上的位置,且与计算机终端设备的距 离应保持在5m范围以内。为便于有源设备的使用,每个工作区在信息插 座附近应至少配置一个220V三孔电源插座,其间距不小于100mm,暗装信 息插座(RJ45)与其 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在 200mm以上的间距,且 保护地线与零线严格分开, 如图所示 : 6 7.1 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6、四、信息插座设计 1确定信息插座的类型和规格 (1)信息点为电端口时,应采用8位模块通用信息插座(RJ45),以支 持不同的终端设备接入; (2)信息点为光端口时,宜采用SFF小型光纤连接器件及适配器; (3)底盒数量应以信息插座盒面板设置的开口数确定,每一个底盒支 持安装的信息点数量不宜大于2个。 (4)光纤插座模块安装的底盒大小应充分考虑到配线光缆(2芯或4芯) 终接处的光缆盘留空间,并满足光缆对弯曲半径的要求。 (5)安装在地面上的信息插座应防水和抗压。 (6)3类信息模块支持16Mbit/S的信息传输,5类信息模块支持 100Mbit/S的信息传输,超5类、6类信息模块支持1000Mb

7、it/S的信息传输 ,光纤插座模块支持1000Mbit/S以上的信息传输,适合语音、数据和视 频应用。 7 7.1 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四、信息插座设计 2确定信息插座的数量 (1)8位通用信息模块的数量(m)与电端口信息点的数量( n)相同,但可考虑3的富余量,即 m=n+n3 (2)信息插座面板的数量=8位通用信息模块数信息插座 面板的开口数 (3)信息插座底盒的数量=信息插座面板的数量 (4)光纤插座光纤适配器数光端口数光纤信息点数2 (因每个光纤信息点需配2芯光纤) (5)光纤插座面板数光纤插座光纤适配器数光纤插座面 板的光口数 (6)光纤插座底盒数光纤插座面板数 8 7.1

8、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五、配线路由设计 配线子系统的范围比较分散,遍及整栋智能建筑的每一个 楼层、每一个房间。设计配线子系统路由,通常要根据建筑图 纸,并由用户、设计人员到现场实地勘查,按照建筑物的结 构、用途来确定配线子系统缆线路由方案。安装在墙面或柱子 上的信息插座底盒、多用户信息插座盒及集合点配线箱体的底 部离地面的高度宜为300mm。配线布线可以在天花板(或吊 顶)内、地板(楼板)下或旧建筑物墙面上、地板上进行,其 布线方法又有多种,下面分别予以讨论。 1在天花板内 在天花板(吊顶)内布线,主要有电缆槽道布线法和分区布 线法两种。 9 7.1 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五、配线

9、路由设计 1在天花板内 (1)电缆槽道布线法 采用槽道和管道相结合的布线方法,槽道安装在走廊吊顶内或悬挂在天花板上 ,管道暗敷在墙体内或墙柱中。 如图左所示,在天花板内,槽道利用悬吊件挂放,以减轻吊顶负荷,配线缆线 从电信间经主槽道和分支槽道到达各个房间,再经过房间内的暗敷管道至安装在墙 上或墙柱上的信息插座上。这种布线法通常用在大型建筑物或布线系统非常复杂而 需要有额外支撑物的场合。 10 7.1 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五、配线路由设计 1在天花板内 (2) 分区布线法 将吊顶内的空间分成若干个小区域来安装、敷设缆线。大容量的缆线( 如25对对绞电缆,或多根4对对绞电缆捆扎成束)从电信

10、间先敷设到每个分 区中心,由分区中心分区的小容量缆线(如4对对绞电缆)再经过墙壁或立 柱引向房间的各个通信引出端。 如图所示,这种布线方法 适合于大开间工作环境,要 求分区中心距楼层配线间的 距离大于15m,每个分区对 应的端口数不超过12个。 11 7.1 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五、配线路由设计 2在地板下 (1)地板下槽道布线法 由一系列PVC线槽或桥架组成。缆线从电信间出来,经过线槽到达地 面出线盒或墙面的信息插座,如图,强、弱电线槽应分开,每隔48m或 拐弯处设一个分线盒或出线盒。 优点:对电缆提供很好的 机械保护,减少电气干扰,提 高安全性、隐蔽性,保持地板 外观完好,减少安全

11、风险。 缺点:费用高、结构复杂、 增加地板重量等。 适用于大型建筑物或大开 间工作环境。 12 7.1 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五、配线路由设计 2在地板下 (2) 高架地板布线法 系统由许多方块地板组成。如图所示,活动地板搁置于固定在建筑物地 板上的铝制或钢制锁定支架上。任何一块方块地板都是可活动的,以便维 护、检修或敷设、拆除缆线。 优点:非常灵活,且容易安装,不仅容量大,防火也方便。 缺点:在活动地板上走动会造成共鸣板效应,初期安装费昂贵,房间高度降低等。 适用于机房(设备间)布线,信息插座盒电源插座安装在墙面,必要时也可安装 于地面或桌面上。 13 7.1 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

12、计 五、配线路由设计 2在地板下 (3) 地板下管道布线法 由一系列密封在混凝土里的PVC管道或金属管道组成,如图所示。这些 管道从电信间向信息插座的位置辐射。 适用于有相对稳定位置 的建筑物,如普通办公室、 住宅、百货公司、银行和 小型医院。 优点是初期安装费用低, 且外观良好; 缺点是灵活性很差。 14 7.1 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五、配线路由设计 3在旧(或翻新)的建筑物墙面上 对于旧建筑物,为不损坏其结构,不影响其美观,常用护壁板电缆槽 道布线法。 护壁板电缆槽道布线系统是由沿建筑物墙壁表面敷设的PVC线槽及其 配套连接件组成,如图:电缆槽道的前面盖板是活动的,可移走。插座可

13、以安装在沿槽道的任何位置上。 常用于墙上装有较多信息插 座的中、小型建筑。如果电力电 缆和通信电缆同槽敷设,电力电 缆和通信电缆需用接地的金属隔 板隔开。 15 7.1 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五、配线路由设计 4在旧(或翻新)的建筑物地板上 在旧或翻新的建筑物地板上,常采用地板导管布线法。 地板导管布线系统如图,将金属或PVC导管沿地板表面敷设。电缆被 装在导管内,导管又固定在地板上,而盖板紧固在导管基座上。 具有快速和容易安装的优点,适用于通行量不大的区域(如各个办公室 )。一般不要在过道或主楼层区使用这种布线方法。 16 7.1 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五、配线路由设计 4在旧(

14、或翻新)的建筑物地板上 对于建筑结构较好,楼层净空较高的建筑物,可考虑在新增吊顶内敷 设缆线,也可采用地面线槽布线法,如图所示,在原有地板表面加铺不小 于7cm厚的垫层,将线槽铺放在垫层中,由于垫层厚度较小,不会减少太 多的净空高度,对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大。 17 7.1 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五、配线路由设计 5在大开间布线 大开间指由办公用具或可移动的隔断代替建筑墙面构成的分隔式办公 环境等场地,由于其使用对象数量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等因素,可采用多 用户信息插座方案和集合点方案。 (1)多用户信息插座方案 是将多个信息插座组合在一起,安装在吊顶、墙体或柱子等建筑物固 定位置上,然后用接

15、插软线沿隔断、墙壁或墙柱而下,接到终端设备上。 如图。该布线方案主要针对重组非常频繁的开放型办公环境而设。 18 7.1 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五、配线路由设计 5在大开间布线 (1)多用户信息插座方案 每个多用户信息插座包括适当的备用量在内,宜支持12个工作区所需 的8位模块通用插座;各段缆线长度可按表71选用,也可按下式计算。 C=(102H)1.2 W=C5 式中C=WD工作区电缆、电信间跳线和设备电缆的长度之和; D电信间跳线和设备电缆的总长度; W工作区电缆的最大长度,且W22m; H水平电缆的长度。 19 7.1 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五、配线路由设计 5在大开间布线

16、(2)集合点方案 集合点是配线布线中的一个互连点,它将配线电缆延长至单独的工作区。 在集合点和信息插座之间敷设很短的配线电缆,服务于专用区域。集合点方 案如图,主要针对那些需要偶尔进行重组的办公场合。 集合点应安装在吊顶、墙体或柱子等建筑物固定位置上,集合点配 线设备与FD之间配线缆线的长度应大于15m。集合点配线设备容量宜以 满足12个工作区信息点需求设置。同一个配线电缆路由不允许超过一个 集合点,集合点由无跳线的连接器件组成,在电缆与光缆的永久链路中 都可以存在。 20 7.1 一个楼层的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六、配线缆线设计 1确定配线缆线的类型 选择配线缆线,要根据建筑物内具体信息点的类型、容量、带宽和传 输速率来确定。推荐语音采用超5类、6类4对对绞电缆;数据采用超5类、 6类、7类4对对绞电缆或62.5/125m多模光缆。 配线应留有扩展余地。从电信间至每一个工作区的配线光缆宜按2芯 光缆配置。当光纤至工作区域满足用户群或大客户使用时,光纤芯数至少 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