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分析报告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93807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物分析报告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货物分析报告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货物分析报告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货物分析报告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货物分析报告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物分析报告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物分析报告讲解(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货物分析报告 天然橡胶 班级:物流国际1101班 姓名:周璐璐(制作人) 吕明丽(资料收集) 时间:2011年12月1日 天然橡胶 (一):何为天然橡胶? 天然橡胶是从三叶橡胶树上取得的一种乳状物质,经化学加工处理 而成。它是高分子材料中最重要的高弹性材料,用途极为广泛,是橡 胶工业的基本原料。 (二):天然橡胶的种类: 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上取得的胶乳经加甲酸(即蚁 酸)或乙酸(即醋酸)等凝固,压片,干燥而制成的胶片 ,称为生胶。 主要有:烟胶片,绉胶片,颗粒胶 , 浓缩乳胶 ,胶清绉片,风干胶 片 主要产品:日常生活 :雨鞋、暖水袋、松紧带 医疗卫生:外科医生手套、输血管、避孕套 科学实验:

2、密封、防震设备;高精尖科学技术产品,气 象测量的探空气球 交通运输:各种轮胎 工业:传送带、运输带、耐酸和耐碱手套 农业:排灌胶管、氨水袋 国防:飞机、坦克、大炮、防毒面具,火箭、人造地球 卫星和宇宙飞船 历史与发展 1492年 远在哥仑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前,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当地居民已开 始利用。 1736年 直到1736年,法国才在世界上首次报道有关橡胶的产地、采集胶 乳的方法和橡胶在南美洲当地的利用情况,使欧洲人开始认识天然橡胶,并 进一步研究其利用价值。 1839年 此后又经过了100多年,直到1839年美国人固特异( C.Goodyear)发现了在橡胶中加入硫黄和碱式碳酸铅,经加热后制出

3、的橡胶 制品遇热或在阳光下曝晒时,才不再像以往那样易于变软和发粘,而且能保 持良好的弹性,从而发明了橡胶硫化,至此天然橡胶才真正被确认其特殊的 使用价值,成为一种其重要的工业原料。 1888年 英国人邓录普(J.B.Dunlop)发明了充气轮胎,促使汽车轮胎 工业飞跃地发展,因而导致耗胶量急剧上升。 1876年 英国人威克姆(H.Wickham)从巴西马逊河口采集橡胶种子, 运回英国皇家植物园播种,并在锡兰(现在的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新加坡 试种,均取得成功。此即为巴西橡胶树在远东落户的开端。从此,栽培橡胶 业发展非常迅速。1997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已高达624.7万吨。 新中国成立后 中

4、国农垦科技工作者通过科学实践,打破了国外近百年来 所谓15以北是巴西橡胶树种植“禁区”的定论,成功地在北纬18以北至北纬 24的广大地区种植巴西橡胶树,并获得较高的产量。1996年天然胶产量已 达到42万吨,成为世界第五大天然胶生产国。 天然橡胶的分类 天然橡胶的特性 天然橡胶的标准与质量管理 天然橡胶的检验 进出口检验流程 天然橡胶的包装 天然橡胶的储存与养护 一:按货物装卸搬运方式分类: (一):散装货(Bulk Cargo):散装固体货 (PS:天然乳胶为散装液体货) (二):件装货 (Piece Cargo): a: 包转特点:包装货物 b: 清洁程度:清洁货物 c:装运要求:普通货物

5、 二:按货物自然特性分类: 1.吸湿性货物 2.热变性货物 三:按货物储存场所:填空货 物 项目二:橡胶的特性 天然橡胶的物理特性。天然橡胶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弹性,稍带 塑性,具有非常好的机械强度,滞后损失小,在多次变形时生热低 ,因此其耐屈挠性也很好,并且因为是非极性橡胶,所以电绝缘性 能良好。 天然橡胶的化学特性。因为有不饱和双键,所以天然橡胶是一种 化学反应能力较强的物质,光、热、臭氧、辐射、屈挠变形和铜、 锰等金属都能促进橡胶的老化,不耐老化是天然橡胶的致命弱点, 但是,添加了防老剂的天然橡胶,有时在阳光下曝晒两个月依然看 不出多大变化,在仓库内贮存三年后仍可以照常使用。 天然橡胶的耐

6、介质特性。天然橡胶有较好的耐碱性能,但不耐浓 强酸。由于天然橡胶是非极性橡胶,只能耐一些极性溶剂,而在非 极性溶剂中则溶胀,因此,其耐油性和耐溶剂性很差,一般说来, 烃、卤代烃、二硫化碳、醚、高级酮和高级脂肪酸对天然橡胶均有 溶解作用,但其溶解度则受塑炼程度的影响,而低级酮、低级酯及 醇类对天然橡胶则是非溶剂。 易燃性 老化性 (氧化作用) 腐败性 吸湿性热变性 溶解性散发异味性 橡胶总特性 天然橡胶的 GB/T 8081-1999将国产标准橡胶统一分为六个级别 : 恒粘胶 、浅色胶 、5号胶(SCR5)、10号胶( SCR10)、 20号胶(SCR20)和50号胶(SCR50)。 国产标准橡

7、胶分级的依据是国家标准 “天然生胶 标准 橡胶 规格”。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各级别的天然生胶标 准橡胶。 国产标准橡胶使用“SCR”代号。其中S代表“标准 ”、C代表“中国”、R代表“橡胶”,意为标准中国橡胶 。 除恒粘胶(CV)和浅色胶(L)之外,生胶各个 级别都是以其杂质含量的最高数值来定名的,而恒 粘胶和浅色胶则根据规定的特性,如恒粘胶级别以 粘度稳定度来定名,而浅色胶级别以浅色来定名。 恒粘胶和浅色胶的最高杂质含量与5号胶相同。 国产标准橡胶六个级别的标志颜色 SCR CV(恒粘胶)、SCR L(浅色胶) SCR5(5号胶) 标志颜色为绿色; SCR10(10号胶)标志颜色为褐色; SCR

8、20(20号胶)标志颜色为红色; SCR50(50号胶)标志颜色为黄色。 一:质量检验: (1)外观质量检验 主要检查橡胶的外观形态、尺寸规格、样 式、造型、表面缺陷、表面加工装饰水品。 (2)内在质量检验: 主要有: 1)成分检验(包括有效成分得种类及含量、杂质和有害 成分的限量) 2)性能检验 (包括橡胶的强度、弹性、伸长率、耐热性 等物理性能,耐酸/碱性、抗腐蚀性/老化性、溶解性等化学性 能)。 3)力学性能检验 (包括抗压、抗拉、冲击、振动、跌落等 ) 4)使用性能检验 (包括完成规定的动作,特定的使用效 果) (3)数量和重量检验(根据实际情况) (4)包装检验 (堆码试验、跌落试验

9、、气密试验、液压试验 ) 橡胶测量仪器 主要有: 色谱仪、核磁共振仪、橡胶硫化仪、臭氧、热空气、紫外氙灯 老化箱、流变仪、热重分析仪、粘度计、拉力机、硬度测量仪 、DSC、TGA、以及扫描电镜等测量仪器。 (主要测定橡胶: GB/T 1232-1992 未硫化橡胶门尼粘度的测定( neq ISO 289:1985) GB/T 3510-1992 生胶和混炼胶的塑性规定 快速塑性法( eqv ISO 2007:1991) GB/T 3517-1992 天然生胶 塑性保持率的测定(neq IOS 2930:1981) GB/T 4498-1997 橡胶 灰份的测定(eqv ISO 247:1990

10、) GB/T 6737-1997 生橡胶 挥发分含量的测定(eqv ISO 248:1991) GB/T 8086-1987 天然生胶 杂质含量测定法(neq ISO 249:1974) GB/T 8086-1987 天然生胶 氮含量测定法(neq ISO 1656:1974) GB/T 14796-1993 天然生胶 颜色指数测定法(eqv ISO 4660:1991) GB/T 15340-1994 天然 合成生胶取样及制样方法(idt ISO 1795:1992) 按GB/T 15340进行取样或按有关协定的方法取样 塑性保持率测定 : 塑性保持率表示橡胶的耐老化性能, 塑性保持率高说明

11、橡胶的抗氧化断链 的性能好。塑性保持率对于橡胶由于 各种原因,如加工过程的工艺条件、 橡胶中有害金属的含量等所引起的氧 化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塑性保持率与 生胶塑炼的操作性能以及硫化胶的主 要物理机械性能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 性:塑性保持率高时,橡胶的这些性 能也较好。具有相同塑性初值的橡胶 ,塑性保持率愈高,则混炼胶的粘度 也愈高,这种橡胶在高温下炼胶时, 其抗氧化降解的性能将较好。塑性保 持率与硫化胶的耐老化性能、定伸应 力、拉伸强度、回弹率、压缩疲劳生 热以及压缩疲劳变形等性能,也有良 好的相关性。 灰分含量测定 : 灰分是存在于橡胶本身的无机盐(钾、钠 、钙、镁、铝和铜、锰、铁等金属元素的

12、 磷酸或硫酸盐)和外来杂质(主要是泥沙 和铁锈等)的燃烧产物。橡胶中铜、锰、 铁等金属及其盐类对橡胶的耐老化性能有 较大的危害。橡胶中无机盐含量的多少取 决于栽培因素,但单纯无机盐一般不致于 使灰分含量超过指标,外来杂质往往是导 致灰分含量过高的主要原因。 挥发物含量测定 : 橡胶中的挥发物含量高,在贮存过程中容易长 霉;在制品加工过程,塑炼时容易打滑,以致 难于获得需要的塑性,延长了塑炼时间;在混 炼时配合剂容易结团而分散不均匀;硫化时可 能产生气泡或起绉,产生废次品。 标准胶的挥发物含量主要受加工时的干燥程度 、贮存运输时的条件以及非橡胶成份的吸湿性 影响。如加工过程中存在夹生胶、贮存运输

13、过 程中吸潮或雨淋、橡胶水溶物及蛋白质含量高 等都会导致橡胶挥发物含量的升高 杂质含量测定: 橡胶中的杂质主要是在胶乳或杂胶的收集和加工过程 中混入的外来物质,其中有些是由于割胶时树身、胶 杯、胶舌、胶桶等不清洁或刮风下雨、低线割胶以及 收集处理不当致使胶乳或杂胶受到污染;有些是在加 工过程中由稀释水带进的;有些是在干燥、包装、运 输和贮存过程沾染的。 橡胶中的杂质,会使橡胶制品的性能降低。如不耐撕 裂、不耐磨耗、生热高、轮胎脱层等,对内胎及薄制 品危害更大,常引起漏气或爆破。因此,杂质含量高 的橡胶不能用于制造性能要求较高的制品。测定标准 胶的杂质含量,对控制和改善制胶工艺条件,提高产 品质

14、量,确定橡胶用途,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氮含量测定 : 橡胶中的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结构中,其重量约占蛋 白质重量的16%。蛋白质对橡胶性能影响有利弊两方 面:一方面是其分解产物具有促进橡胶硫化和防止氧 化的作用,是橡胶的天然硫化剂和防老剂;而另一方 面是蛋白质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导电性,蛋白质含量 高的橡胶容易吸潮长霉,也不利于制作绝缘性好的电 工器材,更重要的是蛋白质含量高的橡胶生热性大, 动态性能差。总的来说,蛋白质含量高,对橡胶性能 是有害的。 橡胶的氮含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栽培因素,除与橡胶 树的品系、树龄等有关外,还随割胶强度和季节而变 化,随季节变化的规律一般是开割时最低,以后逐月 升高

15、直至停割前达到最高峰。 橡胶质量标准 天然橡胶检验合格要求: (1)按本标准规定供应的生胶不得含有胶清橡胶。 (2)批样中的每一个胶包都应进行检验,以确定是 否符合表1所列的技术要求。 【注:一般认为杂质含量和塑性保持率(PRI) 是主要的规格参数。】 合格准则: 如果批样中只有一个胶包的某一项性能测定值的 结果超出表1所列的极限值,如果同时有另一个胶包 的另外一项性能测定值的结果超出其极限值,则应认 为这一批生胶仍符合本标准规格的要求。此外,也可 以由有关各方协商以确定合格的条件。 表1 技术要求 性 能 各 级 橡 胶 的 极 限 值 检验方法: 恒粘胶(SCRCV) 浅色胶(SCR L) 5号胶(SCR 5) 10号胶 (SCR10) 20号胶(SCR20) 50号胶(SCR50) 颜 色 标 志 绿 绿 绿 褐 红 黄 留在45m筛上的杂质含量,%(m/m),最大值 0.05 0.05 0.05 0.10 0.20 0.05 GB/T 8086 塑性初值,最小值 - 30 30 30 30 30 GB/T 3510 塑性保持率,最小值 60 60 60 50 40 30 GB/T 3517 氮含量,%(m/m)最大值 0.6 0.6 0.6 0.6 0.6 0.6 GB/T 80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