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3新人教必修4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93682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4.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3新人教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3新人教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3新人教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3新人教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3新人教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3新人教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3新人教必修4(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武传 一知识与能力: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和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培养掌握和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培养 正确分析文言文内容及准确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正确分析文言文内容及准确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二过程和方法: 1 1了解作者尊重史实的态度和对苏武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尊重史实的态度和对苏武的赞美之情 。 2 2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和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和 对比手法的作用。对比手法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1学习传主的坚强意志、爱国精神与不屈信念。学习传主的坚强意志、爱国精神与不屈信念。 2 2品

2、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 课标新理念课标新理念 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 动入微的细节和对比手法的作动入微的细节和对比手法的作 用。用。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两千多年 来,苏武崇高 的气节,成为 中国伦理人格 的榜样,成为 一种民族文化 的心理要素。 导入 苏武留胡节不 辱!雪地又冰天, 苦忍十九年。渴饮 雪,饥吞毡,牧羊 北海边。心存汉社 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 铁石坚。夜坐塞上 时闻笳声入耳痛心 酸。转眼北风吹, 雁群汉关飞。白发 娘,盼儿归,红妆 守空帏。三更同入 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

3、定不亏。终教匈奴 惊心碎胆共服汉德 威。 班固 字孟坚,扶风安陵( 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 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 长大后博览群书.和帝永 元元年(89)初,班固随大 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 护军.后来, 班固因窦宪 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 了解作者 家庭 父亲: 班彪 弟弟: 班超(投笔从戎) 妹妹: 班昭(续写汉书) 作品 史书: 汉书 辞赋: 两都赋 诗: 咏史诗 汉书(前汉书) 作者-东汉班固撰写,班固去世后,由其妹 班昭和同乡马续完成. 性质-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 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 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 内容-记录了

4、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 新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 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 知晓作品 汉书价值 史学价值: 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 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 ,流露了对人民的同情. 文学价值: 叙事详明,详赡严密, 语言典雅繁复,富于文采,有骈体化倾 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 知识回顾:史书形式 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例: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左丘明) 资治通鉴(司马光) 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 例: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刘向编订)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 例:

5、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 史记:本纪 世家 列传 表 书 纪传体 汉书:本纪 列传 表 志 栘( )中厩( )监 且( )鞮( ) 单( )于( ) 缑( )王 王浞( ) 昆( )邪( )王 阏( )氏( ) 弩( ) 重( )负国 秩訾( ) 熅( )火 北阙( ) 啮( )雪 旃( )毛 牧羝( )廪( )食 节旄( ) 於( )靬( )王 弋( )射 纺缴( ) 檠弓弩( ) 棫( )阳宫 扶辇( )斧钺( )驩( ) 正音、正字 y jijd chnyguzhu hny yn zh n zhng yn z qun

6、i zhndln mow jin yzhu qng y ninyuhun 给加点的字注音 1稍迁至栘中厩监( ); 2数( )通使相窥( )观; 3汉天子,我丈人行( )也; 4既至匈奴,置币遗( )单于; 5后随浞野侯没( )胡中; 6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归汉; 7置煴( )火,覆武其上; 8拥众数万,马畜( )弥山; 9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 shu ku hng wi m ynzh yn ch d ji 课文主要记叙苏武出使匈奴,被羁留十九年的 艰苦历程后,终得归汉。 整体把握,理清情节整体把握,理清情节 1、出使原因? 2、扣留原因? 羁留历程 3、谁劝降? 4、不投

7、降,怎样对 待苏武? 5、谁又去劝降? 6、归汉经过? 爱国情怀 忠贞不渝 守节不移 第一段重点词句 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4、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5、置币遗单于 6、百余人俱 7、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介词,表原因 对男子长辈的尊称 使动用法,使归 以身份 赠送 判断句 定语后置 出使出使 省略句 判断句 武,字子卿。少以 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时 汉连伐胡,数通使相 窥观。匈奴留汉使郭 吉、路充国等前后十 余辈,匈奴使来,汉 亦留之以相当。天汉 元年,且鞮侯单于初 立,恐汉袭之,乃曰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8、。”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 第第 一一 段段 因为因为 渐渐升迁渐渐升迁 屡次屡次 十余人十余人 用来作为抵押用来作为抵押 初立为王初立为王 长辈长辈 就就 被任用被任用 让让回回 并:并:都都 为:为:做做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 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 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 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 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第第 一一 段段 出使出使 使者使者 赞许赞许以以的身份的身份 趁机趁机 一同(前往)一同(前往) 备办备办财物财物 更加更加倨傲倨傲 好好 临时委任的使臣属官临时委任的使臣属官招募招募 之后之后 侦察兵侦察兵 苏武字子

9、卿,年轻时凭着父亲的职位,兄弟都做了 皇帝的侍从官。渐渐升到栘中厩监。当时汉朝廷接连讨 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 者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人。匈奴使者前来,汉朝庭 也扣留他们作为抵押。 天汉元年,且鞮侯初立为单于 ,害怕受到汉朝袭击,于是说:“汉天子,是我的长辈 啊。”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汉武帝赞许他 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 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趁机送给单 于很丰厚的礼物,答谢他的好意。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 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 、侦察人员一百多人一同前往。到了匈奴那里后,备办 了一些财物赠

10、给单于。单于更加傲慢,不是汉所期望的 那样。 1、苏武出使匈奴的原 因是什么?(用原句 回答)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 2、拟一个小标题概括 本段段意。 第一部分(1段): 出使匈奴求好 第1段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 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默写强调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 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 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 将降者,阴相与谋劫

11、单于母阏氏归汉。 第第 二二 段段 都是动词,打发派送都是动词,打发派送 适逢适逢 投降汉朝投降汉朝 陷没陷没 暗地里暗地里一起一起 以及,还有以及,还有 省略句,状后 判断句 (于)(于) 动动+ +者,者, 的人的人 所所+ +动动 会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素与副张胜相知相知, 私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怨卫律,常常能为汉伏弩射 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幸蒙蒙其赏赐。”张胜许之, 以以货物货物与常常。 第第 二二 段段 平时平时 相识,有交情相识,有交情 私自私自拜访拜访痛恨痛恨 希望希望得到得到 把把 适逢,正好碰上适逢,正好碰上 虞常虞常 财物(古今异义)财物(古今异义) 汉天子,

12、皇帝汉天子,皇帝 汉正要打发打发派送苏武等人,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 常等人在匈奴谋反。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 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没在匈奴,还有卫 律带领的那些投降匈奴的人,暗中一起策划劫持单于 的母亲阏氏归汉。正好苏武等人出使到匈奴。虞常在 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情,私下拜访张胜, 说:“听说汉天子很痛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朝埋伏弩 弓射死他。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受到汉天子 的照顾。”张胜许诺了他,把财物送给了虞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 七十余人欲发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 发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 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

13、语发发,以状语武。 第第 三三 段段 只有只有 准备动手准备动手 在夜里 在夜里 跑出来跑出来 与与(之)(之) 被活捉被活捉 审理审理这个案件这个案件 n.n.谈话谈话 被被揭露揭露 把情况把情况告诉告诉,v.,v. 他们他们 派派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 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第第 三三 段段 牵连到牵连到被被侵犯、侵犯、被被侮辱侮辱 更加更加 招供招供 假如假如 “ “以何以何” ”用什么用什么 使动用法,使动用法, 让让投降投降 介词宾语介词宾语 前置前置 才才对不

14、起对不起 众多众多 “ “见见” ”表被动表被动 ,被动句,被动句 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 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余人准备起事,他们中一人夜 晚逃走,告发了这件事。单于子弟派兵与他们交战, 缑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 单于派卫律审理这个案 件。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 些话被揭发,便把情况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已 经这样了,这事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死, 更加对不起国家!”想要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他 。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 来商议,想要杀掉汉使者。左伊秩訾说:“假如谋杀单 于,又用什么更严酷的刑法呢?应当都使他们投降。”

15、 简述缑王、虞常谋反的 经过。 勾结卫律的部属 私候张胜,得到张胜的支持 趁单于出猎准备起事 被人告发,起事失败 第23段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 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 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 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 息。惠等哭,舆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 人候问武,而收收系系张胜。 第第 四四 段段 受审讯受审讯 即使活着即使活着 介宾倒置介宾倒置 抱住扶好抱住扶好放放 来来 用车子,名作状用车子,名作状 / / 抬,扛抬,扛 意动,认为意动,认为壮壮 逮捕逮捕监禁监禁 拔出、拿出拔出、拿出 使使覆覆 坑坑 敲打敲打 问候问候 却却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 说:“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 ,即使活着,还 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拔出佩带的刀自刎 ,卫律大吃一惊,自己抱住苏武,派人骑马跑去 召唤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放进无焰的火 ,使苏武背朝上卧在坑上,踩他的背来使其出血 。苏武气本来已经断了,半天才又能呼吸。常惠 等人哭了,用车子把苏武拉回营帐。单于钦佩苏 武的节操,早晚派人问候苏武,把张胜逮捕监禁 起来。 从苏武“引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