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概述详细版 ppt.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1649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42 大小:9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格尔哲学概述详细版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2页
黑格尔哲学概述详细版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2页
黑格尔哲学概述详细版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2页
黑格尔哲学概述详细版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2页
黑格尔哲学概述详细版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格尔哲学概述详细版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格尔哲学概述详细版 ppt.(2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格尔哲学 黑格尔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 o黑 格 尔 o荷尔德林 o谢 林 青年谢林在给黑格尔的一封信中说,“朝 霞伴随着康德升起”,“自由贯彻全部哲学而始 终”。青年黑格尔亦从康德的实践理性中看到 了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他认为“人类自身 像这样地被尊重就是时代的最好标志,它证明 压迫者和人间上帝们头上的灵光消失了”,并 且把理性和自由看作是永恒的口号。 黑格尔从1805年着手写作精神现象学,发 誓要“让哲学说德语”。在哲学家中,他的经历算是 比较复杂的:办过报纸,当过中学校长。1807年, 黑格尔迁居班贝格,任日报编辑,同年他的

2、第一部 成熟的哲学著作精神现象学出版,1808年11月 成为纽伦堡文科中学校长。1816年黑格尔迁居海德 尔贝格,任海德尔贝格大学哲学系教授,此后从 1818年开始任柏林大学哲学系教授,1827年主编 科学评论年鉴,以他为中心形成了黑格尔学派。 柏林时期是黑格尔事业的鼎盛时期,他在1829年当 选为柏林大学校长,1831年因病逝世。 精神现象学(1807) 逻辑学(18121816) 哲学全书(1817、1827、1830) 法哲学原理(1820) o 谁若想理解黑格尔,只能靠他自己。 o 有多少研究黑格尔的人,就有多少个黑格尔。 据说哥德只看了精神现象学的前几页就弃 之不读了,他读到的是:

3、“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 花朵否定了的;同样地,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解 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而果实是作为植 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花朵的。这些形式不但彼 此不同,并且互相排斥互不相容”。 他不知道翻到下一页黑格尔接着说的是“但是 ” “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时成为有机 统一体的环节,它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 抵触,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同 样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 一、精神的探险旅行 二、实体即主体 三、世界的逻辑结构 四、哲学体系 五、辩证法 六、古典形而上学的终结 一、精神的探险旅行 精神现象学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把

4、精神现象学看作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 生地和秘密”。黑格尔晚年时曾经将精神现象 学称之为他的“探险旅行”,实际上他要再现 的正是人类精神的“探险旅行”。 在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哲学所面临的问题就 是康德哲学的问题。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康德以 其批判哲学将事物划分为现象和物自体两个方面, 一方面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亦 通过限制知识而为自由、道德和形而上学保留了一 片天地,确立了理性和自由这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基 本原则。然而,由于其哲学特有的二元论使康德始 终无法建立一个完满的哲学体系,这就给他的后继 者们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重建形而上学 黑格尔在逻辑学第一版

5、序言中指出,近 25年以来按时间推算应当是康德纯粹理性 批判第二版出版以来,“那种被叫做形而上学的 东西,可以说已经连根拔掉,从科学的行列里消 失了”,“科学和常识这样携手协作,导致了形而 上学的崩溃,于是便出现了一个很奇特的景象, 即: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没有形而上学就像 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 至圣的神那样”。 按照黑格尔,康德要求对理性进行批判亦 即分析是有道理的,问题在于这种批判是不彻 底的。不错,在康德那里,理性固然经受了批 判,可批判本身呢?批判作为理性的一种活动 ,是不是也应该受到批判?如果批判站在理性 之外,批判是不是就变成了非批判的独断论? 所以真正彻底的批

6、判,应该是理性的自我批判 。 按照通常的观点,似乎理性的自我批判是无法进 行的。知识的真理性就在于它与对象符合一致,但是 由于我们只能认识意识范围之内的“为意识的对象”而 不可能认识对象自身亦即“自在的对象”,因而永远也 无法超出自身之外去比较知识是否与意识之外的对象 符合一致,康德就是因为这个难题退回到了主观性的 立场。然而黑格尔却从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差别看到了 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由于在认识之中存在着知识与对 象之间的差别,我们就完全有可能根据这一差别来考 察知识。 当我们发现知识与对象是不相符合时,通常我 们就必须改变知识以符合对象,从而形成了新的知 识。然而原来的知识毕竟是根据相应的对象而

7、形成 的,现在知识发生了改变,这就意味着对象也与知 识不再相当了,它同样需要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知 识。因此,认识不仅是改变知识的过程,同样也是 改变对象的过程,在认识活动中,不仅出现了新的 知识,而且也出现了新的对象。这就是说,原来在 认识中未被我们意识到的对象现在成为了为意识的 对象,而对象的改变就意味着原来被意识以为是“自 在的对象”的对象,现在变成了为意识的对象。 知识新知识新知识 | | | 对象新对象新对象 以 “感性确定性” 为例 感性确定性以“这一个”个别的东西为对象,因而 它便认个别性为真理。“这一个”可以分为“这时”和“这 里”,也就是时间和空间。当意识企图在对象中找到 真理

8、的时候,它却发现,无论这时还是这里都是消 逝着的:“这时是上午”,一转眼,这时就变成了中午 ;同样,“这里有一棵树”,一转身,这里就变成了一 块石头。于是意识发现,“这一个”的内容处于变化之 中,唯一不变的是“这一个”本身,因而它不是个别性 的东西,而是一个共相。 这时 这一个 这里 上午 这时 下午 桌子 这里 椅子 当感性确定性意识到它的真理不是个别性 而是共相的时候,不仅是知识的改变,对象也 发生了变化:感性的对象是个别的东西,当它 在对象上发现了共相的时候,便进展到了知觉 ,而知觉的对象乃是“感性的共相”。继而进展 到知性的时候,对象则变成了普遍的共相。 知识新知识新知识 | | |

9、对象新对象新对象 理性的自我批判 “考察思维形式已经是一种认识历程了。所以 ,我们必须在认识的过程中将思维形式的活动和对 于思维形式的批判,结合在一起。我们必须对于思 维形式的本质及其整个的发展加以考察。思维形式 既是研究的对象,同时又是对象自身的活动。因此 可以说,这乃是思维形式考察思维形式自身,故必 须由其自身去规定其自身的限度,并揭示其自身的 缺陷。这种思想活动便叫做思想的矛盾发展( Dialektik)”。 黑格尔扬弃康德的自在之物的关键在于他把 认识看作是一个由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差别和矛盾 推动的发展过程。 康德对理性认识能力的批判基本上是一种静态 的结构分析,而黑格尔则意识到认识是一

10、个由于 其内在的矛盾而运动发展的过程。如果认识是一 个过程,那么我们就得承认,认识不是一成不变 的,而认识的发展变化则表明知识是处于变化更 新的过程之中的,不仅如此,对象也一样处于变 化更新的过程之中。 认识论本体论 在我们的认识中发生的知识与对象之间的 矛盾,表明这个世界本身还处于不统一不和谐 的状态,于是认识的辩证运动就获得了本体论 的意义:当认识扬弃了自在之物而达到了自身 统一的时候,通过它的活动亦使世界本身达到 了和谐和统一。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所展示的是人类 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实际上是“绝对”通过人 类精神而成为现实,成为“绝对精神”的过程。 换句话说,人类精神的认识活动归根结底乃

11、是 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因为人类精神就是绝对 精神的代言人,它履行的是绝对精神交付给它 的任务。 o 意识:感性确定性知觉知性 o 自我意识:主奴意识 o 理性:理性精神宗教 o 绝对知识 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绝对的自我意识 对黑格尔来说,人类精神这个艰苦漫长的“探 险旅行”既是精神的“伊利亚特”,也是精神的“奥德 赛”:它不仅是人类精神远赴他乡,寻求关于绝对 的知识的征程,同时亦是精神回归其自身,认识自 己的还乡归途。因为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就是 绝对自己成为绝对精神的过程,所以人作为精神性 的存在并不在绝对之外,不如说它就是绝对精神的 代言人,因而当它认识了绝对之时,也就回到了自 身之内。

12、二、实体即主体 “照我看来,我的这种看法的正确性只 能由体系的陈述本身来予以证明一切问题 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das Wahre) 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 述为主体”。所谓“实体即主体”不是“实体主体 ”,而是说实体不仅是客观的,而且其自身就是 能动的,这样的实体就是“活的实体”。 近代哲学所理解的实体主要是客观性原则,其中 缺少能动性的因素,例如斯宾诺莎的实体就缺少自我 意识的原则,这就使它难以解释实体与世界之间的关 系问题。康德和费希特倒是发扬了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然而由于他们坚持思维就是思维,因而始终无法扬 弃外部世界的坚硬的现实。谢林第一个要求超越思维 与存

13、在之间的对立,但是其哲学赖以为基础和出发点 的“绝对”由于超越于一切差别和矛盾之外,所以他又 陷入了无差别的绝对与有差别的世界之间的矛盾而不 能自拔。 实体活的实体 黑格尔则主张“实体即主体”,因而实体 并非无差别的同一性,而是在其自身内部 就蕴含着否定性和矛盾:由于实体自身就 具有能动性,所以它自己否定自己而成为 发展出来的现实。 1、只有当我们把实体同时也理解为主 体,理解为自己展开自己的运动的时候, 才能说明它的现实性。否则,我们无法说 明实体如何展开为宇宙万物。 2、实体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就表现在它 自身之中就包含着纯粹的否定性,因而它是 单一的东西自己否定自己从而分裂为二,将 自己树立

14、为对立面,然后扬弃自身中的矛盾 和对立,重建自身统一性的过程。 3、由于实体就是主体,其自身就具有能 动性,因而实体的运动过程乃是它的自我运 动,世界就是它的外化和展开。于是实体的 运动就成了以终点为目的的自己展开自己、 自己完成自己的“圆圈”,而且只有当实体真 正成为主体,从潜在展开自身并且重建自身 同一性的时候,它才是现实的。 因此,单纯的实体还只是潜在的因素,当它 展开自身而外化为世界时,也仍然不是真正的现 实,只有当实体展开为世界并且扬弃一切差别重 建自身的同一性的时候,它才是真正的现实,而 这个重建自身同一性的工作就是通过人类精神对 于绝对的认识活动来实现的。换言之,绝对通过 它的代

15、言人人类精神而自己认识自己,最终 成为绝对精神。 绝对绝对精神 从绝对到绝对精神是一个自我运动、自 我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过程 实体即主体 黑格尔的宇宙观 目的论 宇宙是一个从潜在展开为现实的过程(圆圈 )。我们把人类精神看作是宇宙发展的最高阶段 ,那就意味着宇宙原本就是精神性的存在,或者 说是“潜在的精神”。当宇宙发展到了人类精神的 阶段,也就到了“现实的精神”。因而在某种意义 上说,人类精神绝对精神。宇宙发展到人类精 神便以成为精神的方式实现了自身。 o 斯宾诺莎 o 黑格尔 o 泛神论 思想的客观性客观思想 就人的具体认识过程来说,感觉、表象在先, 思想、概念在后,而且只有通过表象人的心

16、灵才能 达到对于事物的思维地认识。但是,由于我们认识 的是事物的本质,而事物的本质唯有思想、概念才 能把握,因而从逻辑上讲,思想、概念才真正是在 先的:“我们以为构成我们表象内容的那些对象首先 存在,然后我们主观的活动方随之而起这种想 法是颠倒了的。反之,宁可说概念才是真正的在先 的,事物之所以是事物,全凭内在于事物并显示它 自身于事物内的概念活动”。 思想的四个特点 能动的普遍性 首先,思想是能动的普遍性。思想的普遍性 不仅是说思想本身具有普遍性,而且是说思想 并不是与感觉和表象并列的一种认识能力,而 是贯穿于整个认识之中的本质性因素。 例如感性确定性。 例如“自我”。 思想对事物的反思 思想是对事物的“反思”(Nachdenken) 。事物的本质并不是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 ,要想认识它就必须深入到事物的背后,对 它进行反思,这就是“反思”即“跟随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