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第三章汉字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1568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1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第三章汉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现代汉语第三章汉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现代汉语第三章汉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现代汉语第三章汉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现代汉语第三章汉字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第三章汉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第三章汉字(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文系 杨春秋 第三章 文字 词汇 语法 绪论 语音 文字 目 录 第一节 文字概说 第二节 汉字结构 第三节 汉字形体 第四节 汉字笔画 第三章 文字 第一节 汉字概说 词汇 语法 绪论 语音 文字 文字的性质 汉字的产生二 目 录 CONTENTS 第一节 文字概说 汉字的特点 汉字的作用四 一 三 一、文字的性质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一、文字的性质 盖天下事物之象,人目见之,则心有意 ;意欲 达之,则口有声。意者,象乎事物而构 之者也。声者,象乎意而宣之者也。声 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 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 也。 清 陈澧 东塾读书记 一、文字的性质 【文字

2、】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 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语 言文字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是 世界上起源很早的文字之一。 二、汉字的产生 殷商甲骨文, 有3000多年历史, 从形体和造字法来 看,已经是相当成 熟的文字。 汉字产生的时 间应该还要更早。 二、汉字的产生 西安半坡遗址距今有五六千年,遗址 出土的彩陶上有一些重复出现的有规则的 简单符号,属于同一时期的其他古代文化 遗址的出土文物上也有类似的符号。这些 符号同流传下来的古代汉字有些相同之处 ,很可能是古汉字的前身。 二、汉字的产生 二、汉字的产生 汉字的起源 1.结绳说 2.八卦说 3.仓颉造字说 1.结绳说 2.

3、八卦说 3.仓颉造字说 二、汉字的产生 汉字的起源 1.结绳说 2.八卦说 3.仓颉造字说 二、汉字的产生 汉字的起源 1.结绳说 2.八卦说 3.仓颉造字说 二、汉字的产生 “文字在民间萌芽”“在社会里,仓颉也不 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 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 ,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 鲁迅 文字是为了满足日益复杂的交际的 需要,在原始的画画记事的基础上,人 们共同创造出来的。 二、汉字的产生 埃及的圣书文字美洲的玛雅文字 三、汉字的特点 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一)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见 形 知 义 三、汉字的特点 教师教育国家

4、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一)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见 形 知 义 三、汉字的特点 u有的字从字形可以联想到字义 u“山”、“火”、 “水”、“木”等 u有的字可以从它的组成成分猜测出大致含义 u如“林”、“看”、“从” u有的字从它们的组成成分上大致推想出字义类属 u“江”、“河”、“湖”都跟“水”有关 u“树”、“松”、“柏” 、“柳” 都跟“树木”有关 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二)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 汉 字 的 特 点 英语important 汉语 重 要 三、汉字的特点 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二)汉字是平面型方块字的结构 家务劳动,人人有责 。 家务劳动,大人有责

5、。 家务劳动,夫人有责 。 三、汉字的特点 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为什么汉字的外形是方块形而不是线型的呢? 依类象形的造字理念: 甲骨文 金文小篆 三、汉字的特点 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为什么汉字的外形是方块形而不是线型的呢? 书写的工具和载体 三、汉字的特点 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为什么汉字的外形是方块形而不是线型的呢? 中国人对“方”的偏爱 天圆地方 万物莫不比方 方正 方直 方针 三、汉字的特点 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三)汉字分化同音词能力较强 汉 字 的 特 点 你还记得施氏食狮史吗? 三、汉字的特点 (四)汉字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 汉 字 的 特 点

6、1.具有较强的古今一致性(时间)。 三、汉字的特点 (四)汉字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 汉 字 的 特 点 2.具有沟通方言的特殊作用(空间)。 三、汉字的特点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千 百年来的风俗礼仪、社会结构、 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 ,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 藏在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的事 物的摹画、概括和美化之中。 许嘉璐 三、汉字的特点 010203 汉字 整齐、集中 富有、理据 超 越 时空 总 结 汉 字 的 特 点 中华民族 一项最伟大的 创造,无疑是 汉字这一文化 符号。 汉字的特点 第三章 文字 第二节 汉字形体 词汇 语法 绪论 语音 文字 内容 提要 CONTENT

7、S 第二节 汉字形体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二、现行汉字的形体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礼记表记中说: 夏道遵命,事鬼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 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甲骨文字形特点 我从三千年前的卦辞中走来 带着淬火的裂痕 遗忘的存在 带着沧桑 带着血泪 带着不可磨灭的远古记忆 甲骨文字形特点 甲骨文是我们目前发 现的最早且比较成熟的文 字体系。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一)甲骨文 1笔画纤细,一般为瘦笔 甲骨文金文 甲骨文字形特点 2笔画走势自然,随体诘屈 甲骨文字形特点 甲骨文 甲骨文 3字形原始,图画色彩浓 甲骨文字形特点 甲骨文 甲骨文 你能指出下列甲骨文,对应的现代汉字是什么 吗?你能从中发

8、现哪些信息? 甲骨文字形特点 4字形未定,异体繁多 坠 女 犬 宾 甲骨文字形特点 金文是指刻在青铜器上的 文字,也叫铜器铭文。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二)金文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二)金文 笔画一般肥粗、丰满, 外形方正、匀称。 小篆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整理、推行的标准字体。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三)小篆 小篆笔画整齐圆转、字形匀称。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三)小篆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四)隶书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五)楷书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又叫“正书”、“真书”, 指规矩整齐,可为楷模之义。 由隶书发展来,兴于汉末,盛行 于魏晋,延用至今。 (五)楷书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六

9、)草书、形书 草书 章草东汉章帝时盛行 今草东汉末产生 狂草唐代产生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行书: 产生于东汉末年, 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 1.形体近楷不拘,近草不放。 2.笔画连绵,各字独立。 3.易认易写易记。 一、现行汉字的前身 印刷体和手写体 印刷体:楷书的各种变体 1.宋体 最通用的印刷体 永 看 2.仿宋体 永 看 3.楷体 永 看 4.黑体 永 看 二、现行汉字的形体 手写体: 软笔字 硬笔字 第三章 文字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 词汇 语法 绪论 语音 文字 内容 提要 CONTENTS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 一、结构单位 二、笔顺 三、造字方法 内容 提要 CON

10、TENTS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 1.夫人走了 2. 给一半,留一半。 3.二山连在一起,猜出没有道理 4.左边是山,右边是山,上面是山 ,下面是山,山连山,山靠山,山 咬山,不是山 一、结构单位 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 部件。部件也是笔画构成的,所以笔画是构成汉字 的最小单位。 一、结构单位 (一)笔画 1.什么是笔画 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从落笔到起笔 所写的点和线叫一笔或一画。笔画的具体形状称笔形。 一、结构单位 (一)笔画 2.汉字的基本笔画 5种基本笔画,即 一(横)、丨(竖)、丿(撇)、丶(点)、 (折) 。 一、结构单位 (一)笔画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统

11、计,7000个现行汉字 平均每字10.75画,最少是一画(“一、乙”)最多 是36画(“齉” nng) 一、结构单位 (一)笔画 3.笔画组合方式 相离:二三川八 相交:十七九力 相接:人下几乃 没 我 你 电 一、结构单位 (二)部件 一、结构单位 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 能的构字单位。 独体字 :日、月、山、水、牛、天、立,上、 下 合体字:明、靖、想、你 (二)部件 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 构字单位,一个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 件构成。 1.部件的类型 1)按能否独立成字划分,可分为: u成字部件,如:山、石岩,田、介界 u非成字部件,如:疒、耂 2

12、)按能否再切分成小的部件划分,可分为: u基础部件,如“分”中的“八”“刀” u合成部件,如“湖”可细切分 (二)部件 “湖” 氵 胡一层部件 古月二层部件 十 口三层部件 3)按照部件切分先后层次划分: 一层部件、二层部件、三层部件等 【练习】 将下列汉字拆分成基础部件:熙、慌、蓦、耱 2.合体字部件的组合方式 (1)左右结构:信、任、明、确 (2)上下结构:全、息、雷、轰 (3)包围结构: 全包围结构:国、团、围、圈 半包围结构:庄、司、边、同 (4)框架结构:巫、噩 绝大多数汉子都属于左右组合和上下组合 3.部件的名称 根据部件在整字中所处的位置,合体字可以有8个 部件,具体名称是: 上

13、头(分:八字头) 下底(兄:儿字底) 左旁(倍:单人旁) 右边(刘:立刀边) 内心(国:玉字心) 外框(问:门字框) 中腰(树:又字腰) 四角(器:口字角) 合体字的构字部件常常能独立表示出意思;巧妙地离 析汉字或组合汉字部件,能够取得新颖别致或含蓄幽默的 效果 1析字联 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明。 十口为古,白水为泉,游古泉连饮十口白水 千里成重,丘山成岳,登重岳纵览千里丘山。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课外拓展 2析字谜 (1)利用汉字笔画、构件的某种形象特征制作谜面或 隐射谜底。 一钩残月带三星 一口咬掉牛尾巴 左边不出头,右边不出

14、头,不是不出头, 就是不出头 心 告 林 课外拓展 2析字谜 (2)利用谜面字中共同的构字部件为谜底 甜咸苦辣,各味具备 加劲劳动,个个有份 2析字谜 (3)利用文字的拆分或组合构成谜面或谜底 “春末夏初” “茶余饭后” “旭日东升” “旦” “旯” “板” 3.测字 测字常常是利用字增减部件进行解说 据说,李自成进京前,崇祯皇帝忧愁难眠,出宫散 心,遇见有人测字,就想去问问时局。他想能保有 天下,便说了个“有”字。谁知测字的人说:有字 是大一半,明一半,这大明丢掉了半壁河山,怕是 保不住了。崇祯想,如来个招安什么的,或许还能 化敌为友,忙说:我是说朋友的“友”。测字人却 说:这也不好,“友”

15、是“反”出头,“反”都出 了头,还能镇压下去吗?崇祯无奈,只得说:我是 说酉时的“酉”。测字的大惊失色:这可不得了, “酉”是九五之尊的“尊”砍头去尾,怎么得了? 崇祯听了,万念俱灰,回去就上吊。 二、笔顺 笔顺是指书写汉字笔画的先后顺序。 (一)笔顺的基本规则: 先横后竖 先撇后捺 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从外到内 从外到内后封口 先中间后两边 先中间后加框 (十、干) (分、人) (旦、芳) (川、汉) (月、同) (四、国) (小、木) (幽、凶) 还有些上述规则以外的情况: (夜、戈) (要、册) (出、串) (这、建) (厅、司) (臣、区) 右上或里边的点一般后写 横在字中间地位突出要

16、后写 竖在中间不穿底的先写,穿底的后写 左下包围,先内后外 上左或上右包围,先外后内 左包围,先上、再内、后竖折 二、笔顺 乃 白 与 舟 万 忖 义 迅 叉 里 车 非 比 垂 丹 乘 火 丑 脊 毋 兜 北 敝 凸 凹 颐 母 书写下列汉字,注意笔顺。 二、笔顺 1.便于书写。 现代汉字是横行排列的,采取先左后右,先撇后捺的笔顺, 可以照应笔画走向,使书写便利一点。 2.便于组织结构。 如“国”字,假如先写“玉”,后写“囗”,往往会把字写大 。再如“水”,假如自左到右写,往往不易写得匀称, 3.不破坏汉字的笔画系统。 有些字,比如“凸”规定的笔顺是竖、横、竖、横折折折、 横,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没有其他笔画。 (二)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