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质动力学.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1466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质动力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传质动力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传质动力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传质动力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传质动力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质动力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质动力学.(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物质以扩散方式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的过程,称 为质量传递过程,简称传质。在一相中发生的物质传 递是单相传质,通过相界面的物质传递为相间传质。 传质过程广泛运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操作;它常 与化学反应共存,影响着化学反应过程,甚至成为 化学反应的控制因素。掌握传质过程的规律,了解 传质分离的工业实施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1 传质过程及塔设备简介 5.2 气体的吸收 5.1 传质过程及塔设备简介 1.传质过程的类型 气体吸收利用气体中各组分在液体溶剂中的溶解度 不同,使易溶于溶剂的物质由气相传递到液相。 两相间的传质过程,分为流体相间和流固相间的传 质两类。 (1)流体相间的传质过程 气相一

2、液相 包括气体的吸收、液体的蒸馏、气 体的增湿等单元操作。 液体蒸馏是依据液体中各组分的挥发性不同,使其中 沸点低的组分气化,达到分离的目的。 增湿是将干燥的空气与液相接触,水分蒸发进入气相。 气相一固相 含有水分或其它溶剂的固体,与比较干燥的热 气体相接触,被加热的湿分气化而离开固体进入气 相,从而将湿分除去,这就是固体的干燥。 液相一液相 在均相液体混合物中加入具有选择性 的溶剂,系统形成两个液相。 (2)流一固相间的传质过程 气体吸附的相间传递方向恰与固体干燥相反,它 是气相某个或某些组分从气相向固相的传递过程。 含某物质的过饱和溶液与同一物质的固相相接 触时,其分子以扩散方式通过溶液到

3、达固相表面, 并析出使固体长大,这是结晶。 液相一固相 固体浸取是应用液体溶剂将固体原料中的可溶组 分提取出来的操作。 液体吸附是固液两相相接触,使液相中某个或某 些组分扩散到固相表面并被吸附的操作。 离子交换是溶液中阳离子或阴离子与称为离子交 换剂的固相上相同离子的交换过程。 2传质过程的共性 单相物系内的物质传递是依靠物质的扩散作用来实 现的,常见的扩散方式有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两种 。前者物质靠分子运动从高浓度处转移到低浓度处 ,物质在静止或滞流流体中的扩散;后者是因流体 的湍动和旋涡产生质点位移,使物质由高浓度处转 移到低浓度处的过程。 (1)传质的方式与历程 某组分在两相间传质,步骤是

4、:从一相主体扩散到 两相界面的该相一侧,然后通过相界面进入另一相 ,最后从此相的界面向主体扩散。 涡流扩散、分子扩散,两者统称对流扩散。 条件的改变可破坏原有的平衡。其平衡体系的独 立变量数由相律决定:f=k-+2 f为独立变量数, k为组分数, 为相数,“2”是指 外界的温度和压力两个条件。 (2)传质过程的方向与极限 相间传质和相际平衡的共有规律 稀溶液,气液两相的平衡关系遵循亨利(Henry)定律 ;理想溶液的气液相间符合拉乌尔(Raoult)定律。 一定条件下,处于非平衡态的两相体系内组分会 自发地进行,使体系组成趋于平衡态的传递。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力),两相体系必然有 一个平

5、衡关系。 若物质在一相中(A相)实际浓度大于其在另一相 (B相)实际浓度所要求的平衡浓度,则物质将由A相向 B相传递; PA PA* 相间传质过程的方向和极限的判断: 若物质在A相实际浓度等于B相实际浓度所要求的 平衡浓度,则无传质过程发生体系处于平衡状态。 PA PA* 物质在A相实际浓度小于其在B相实际浓度所要求 的平衡浓度,则传质过程向相反方向进行,即从B相 向A相传递; PA PA* 相平衡关系指明传质过程的方向,平衡是传质过程的 极限,而组分浓度偏离平衡状态的程度便是传质过程 的推动力。 传质速率与传质推动力的大小有关,可以写为: 即 传质速率=传质系数传质推动力 (3)传质过程推动

6、力与速率 物质传递的快慢以传质速率表示,定义为:单位时间 内,单位相接触面上被传递组分的物质的量 相间传质的每一步有各自的速率方程,称为分速率 方程;整个过程速率方程为总速率方程,相应的有 传质分系数和总系数之分。 3. 塔设备简介 传质过程有共同的规律,也有通用的传质设备。 气体吸收和液体精馏两种气液传质过程通常在塔设 备内进行。提供气、液两相充分接触的机会。 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分为填料塔与板 式塔两大类。 (1)填料塔 填料塔 结构如图所示,圆筒形,内装填料 液体由上往下流动时,由于塔壁处阻力较小而向 塔壁偏流,使填料不能全部润湿,导致气液接触不 良,影响传质效果,称之为塔壁

7、效应。 长期的研究,开发出许多性能优良的填料,如图是 几种填料的形状。 拉西环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造价低廉, 缺点是气液接触面小,沟流及塔壁效应较严重,气体 阻力大,操作弹性范围窄等。 鞍形(弧鞍和矩鞍)填料像马鞍形的填料,不易形 成大量的局部不均匀区域,空隙率大,气流阻力小。 鞍环填料综合了鞍形填料液体分布性好和环形填 料通量大的优点,是目前性能最优良的散装填料。 波纹填料由许多层高度相同但长短不等的波纹薄 板组成,整砌结构,流体阻力小,通量大、分离效 率高,不适合有沉淀物、易结焦和粘度大的物料, 装卸、清洗较困难,造价也高。 金属丝网价格昂贵用于要求高,产量不大操作。 它是气、液两相

8、在多孔床层中逆 向流动的复杂过程。受填料层压降 ,液泛气速,持液量,气液分布等影 响.空塔气速是指按空塔计算得到 的气体线速度。下图为不同喷淋密 度下,单位高度填料层的压降 p/H与空塔气速u的关系图。 填料塔内的流体力学状况 L=0,即气体通过干填料层时pHu呈直线关系 ,直线的斜率为1.82.0,表明pH与u的1.82 次方呈正比,气流状态为湍流。 气速增大至某值时,液体流动受到两相流体间摩擦力的 阻碍,填料层的持液量随气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现象称拦 液现象。将开始拦液的转折点称载点,载点对应的空塔气 速称载点气速。 超过载点气速后, p/Hu关系线斜率加大,填料层 内的液流分布和表面润湿程

9、度均大有改变,两相湍动程度 加剧,塔内持液量不断增多,液体充满整个塔空间,导致压 降急剧升高。液体由分散相变为连续相,气体由连续相变 为分散相,以鼓泡状通过液层,把液体带出塔顶,塔操作不 稳定,此现象称液泛。开始发生液泛的转折点为泛点,相应 的空塔气速称泛点气速。 影响泛点气速的因素有填料特性、流体物性、气液的流 量等。实际操作气速常取泛点气速的 5085。 塔板的结构 板式塔的壳体为圆筒形,里面装有 若干块水平的塔板。 (2)板式塔 塔板上的气液两相流动有错、逆流之分,如图所示。 塔板的结构型式有 a泡罩塔板 构造如图示。泡罩塔板有较好的操作弹 性,结构复杂、造价高,尤其是气体流径曲折,塔板

10、 压降大、液泛气速低、生产能力小。 b浮阀塔板 浮阀塔板是泡罩塔的改进型,如图。 浮阀塔生产能力与操作弹 性大、板效率高、塔板阻力 小、结构简单、造价低等优 点,但浮阀对材料的抗腐蚀 性要较高,采用不锈钢制造 。 c.舌形塔板 如下图所示。 舌形孔的典型尺寸为: 20,R=25mm,A25mm。 舌形塔板结构简单、不易堵塞。液体流动阻力小。 对负荷波动的适应能力较差,气相夹带较严重。 d筛孔塔板 结构简单、造 价低廉、气体 压降小、生产 能力较大;缺 点是操作弹性 范围较窄,小 孔筛板易堵塞 。 舌形塔板 e导向筛板 如图 a.气液接触状态 孔速较低时,气体以鼓泡形式通过液层 ,板上气液两相呈

11、鼓泡接触,图(a). 随孔速的增大气泡 的数量而增加,气泡表面连成一片发生合并与破裂,板上液 体以泡沫形式存在于气泡之中,但液体为连续相,气体为分 散相,图5(b).孔速继续增大,气体从孔口喷出,液体由连续 相变为分散相,气体则由分散相变为连续相,图. 板式塔上流体力学状况 塔板形式多样,下面介绍塔板上气液接触状态、漏液 、雾沫夹带、液泛等流体力学规律。 b漏液 气体通过筛孔的速度较小时,气体通过筛 孔的动压不足以阻止板上液体的流下,液体会直接从 孔口落下,这种现象称为漏液。正常操作时,一般控 制漏液量不大于液体流量的10。 d液泛 气速增大,气体通过塔板的压降也增大, 降液管内的液面相应地升

12、高;板上液体将无法顺利流 下,造成淹塔,即液泛。 c雾沫夹带 板上液体被上升气体带入上一层塔板 的现象称为雾沫夹带。雾沫夹带量主要与气速和板间 距有关,其随气速的增大和板间距的减小而增加。应 控制夹带量不超过0.1kg(液体)/kg(干气体)。 对塔设备的要求:气液负荷大,即单位塔截面处理 物料量大,生产能力大;传质效率高,达到规定分 离要求的塔高较低;操作稳定,物料量在相当范围 内变化时不致引起传质效率显著变动;气体通过塔 时阻力小,以适应减压操作或节省动力;结构简单 ,易加工制造,维修方便,耐腐蚀,不堵塞。 (3)填料塔与板式塔的比较 填料塔结构简单,直径小,气体通过阻力小,处理有 腐蚀性

13、的物料好,在压降小的真空蒸馏系统和液气比 大的方面操作有优势;板式塔生产能力和操作弹性大 ,塔效率稳定利于放大. 吸收操作一般用填料塔;精馏操作采用板式塔。 小 结 传质过程有单相传质和相间传质之分,有流体相 间和流固相间传质两类。工业中常见的传质操作有吸 收、精馏、干燥、萃取、吸附、离子交换、结晶等。 它们遵循一些共同的传质规律,亦具有各自操作的特 点,在实际分析中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于本章的 学习中应悉心体会其实质。 填料塔和精馏塔是实现吸收和精馏操作的场所, 它提供了气液两相接触的表面。填料和塔板是塔设备 的核心构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填料塔和精馏塔的 性能。优良的塔设备应具备效率高、

14、阻力小、通量大 、操作稳定等特点。 5.2 气体的吸收 1概述 吸收是用于分离气体混合物的一种常见的单元操作 。吸收操作所用的液体称为吸收剂,被溶解吸收的组 分称为吸收质,不被吸收的组分称为惰性组分,分别 以S、A、B表示。 工业生产中的吸收过程通常包括吸收与解吸两部分 。如用炼焦过程的副产物煤焦油(洗油)回收焦炉煤气 内含有的少量苯、甲苯类低碳氢化合物,如图所示。 吸收质在吸收剂中的溶 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较大 的差异,以便吸收剂再生 ; 吸收剂选择原则: 对吸收质有较大的溶解 度,以加速吸收、减少吸 收剂用量; 对所处理气体必须有较 高的选择性; 蒸气压低,以减少吸收和再生过程中的挥发损失;

15、 性质稳定,粘度小,价廉、易得、无毒、不易燃烧。 能满足这些条件的吸收剂很难找到,对可供选用的吸 收剂应作技术经济评价后合理选择。 2.吸收的相平衡 在一定温度和总压下,混合气与定量吸收剂共存并 充分接触,吸收质在气液两相中的分配趋于平衡,吸 收剂中吸收质浓度达到饱和。吸收质在气相中的分压 称平衡分压,在液相中的组成称平衡浓度或平衡溶解 度,简称溶解度。 吸收过程中,吸收质与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的吸收称 化学吸收;不发生明显化学反应的吸收称物理吸收。 (1)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影响吸收过程的因素有温度、总压、气液相组成。 气体在液相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和吸收质在气相的组 成而变化。下图为SO2、

16、NH3、HCl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加压和降温都可以提 高气体的溶解度,尤其是 温度改变,溶解度变化较 大。吸收操作尽量维持在 较高压力和较低温度下进 行。 对于同样浓度的溶液, 易溶气体在溶液上方的平 衡分压小,难溶气体在溶 液上方的平衡分压大。 吸收操作处理的气体为低浓度气体(10%),形成的是稀 溶液。当总压不太高时(0.5Mpa),稀溶液的相平衡关 系服从亨利定律: P* = E x 式中 P*与稀溶液相平衡的吸收质气相平衡分压; x吸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 E亨利系数,Pa。 吸收质在稀溶液上方的气相平衡分压与其在液相中 的摩尔分数呈正比,比例系数为E。E的大小与吸收质 和吸收剂的种类及温度有关。不同吸收质,E越大, 越难溶解;同一吸收质,温度升高,E增大,溶解度 下降.故E的大小能够反映气体溶解的难易程度。 (2)亨利定律 亨利定律有不同的数学表达形式: P*=c/H y*=mx 式中 c液相中吸收质物质的量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