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井和采油生产过程油保技术.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91447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井和采油生产过程油保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完井和采油生产过程油保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完井和采油生产过程油保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完井和采油生产过程油保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完井和采油生产过程油保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井和采油生产过程油保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井和采油生产过程油保技术.(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井过程中的 油气层保护技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鄢捷年 2010年11月 完井工程的概念 从钻开油层开始,包括下套管注水泥固井 、射孔、下生产管柱、直至油井投产的一项 系统工程。 完井质量直接影响油井投产后的生产能力 和油井寿命。 完井方式概述各种完井 方式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射孔完井 能有效封隔含水夹层、易塌地层等 能分隔和选择性射开不同压力、不同物性的储层, 避免层间干扰 可实施分层注采 可防止井壁坍塌 但应注意防止射孔作业自身对储层的损害。 射孔完井示意图 套管射孔完井 尾管射孔完井 完井方式概述各种完井 方式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裸眼完井 油层完全裸露,具有最大渗流面 积,有利于提高产能

2、 但不能防砂,不能避免层间干扰 ,不能有效实施分层注采 适用条件:井壁稳定、岩性坚 硬、无气顶或底水、无含水夹层的 块状碳酸盐岩或硬质砂岩油藏。 先期裸眼完井示意图 完井方式概述各种完井 方式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砾石充填完井 特点: 是有效的防砂完井方式 适用条件: 胶结疏松、易出砂的砂岩油藏,特别是 稠油砂岩油藏。 类型: 裸眼砾石充填完井 套管砾石充填完井 砾石充填完井示意图 裸眼砾石充填完井 套管砾石充填完井 射孔完井的保护油气层技术 损害因素分析: 一、成孔过程对油气层的损害 聚能射孔弹将套管、水泥环及部分储层击穿后, 形成孔眼,与此同时形成压实带。 Sanucier的研究表明,在孔眼周

3、围约0.5”厚的压 实带处,渗透率仅为原始渗透率的10。 射孔完井的保护油气层技术 损害因素分析: 二、射孔参数不合理或储层打开程度不完善 射孔参数:孔密、孔深、孔径、步孔相位角、步孔格式等。 当径向流非径向流时,流动阻力增大,产生附加压降。 如果以上参数选择不合理,产生附加压降。 如果油层有气顶和底水,油层段不能全部射开,增大附加阻 力。 射孔完井的保护油气层技术 损害因素分析: 三、射孔压差选择不当 射孔压差:射孔液的液柱压力与P孔之差。 正压差射孔( P液 P孔)可能引起的损害: l射孔液进入射孔孔道,侵入油层 l“压持效应”使孔眼被固相颗粒、射孔弹残渣堵塞 l形成K很低的压实损害带(尤

4、其是气层) 负压差射孔( P液 P孔)可能引起的损害: l若负压差过大,引起地层出砂、坍塌 l套管挤毁 l封隔器失效 射孔完井的保护油气层技术 损害因素分析: 四、射孔液对储层的损害 固相颗粒侵入,堵塞孔眼和储层孔喉。 液相侵入:产生粘土水化膨胀、结垢、水锁等多 种损害。 应根据储层特性,通过室内评价,优选出能与储 层配伍,并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射孔液。 孔眼周围压实带的形成 Cement Casing Charge and Core Debris Pulverization Zone Grain Fracturing Zone Compacted Zone (with Damaged Perme

5、ability from Perforating, kc) Undamaged Permeability, k Damaged Permeability, kd Open Perforation 破碎带渗透率明显低于储层原始渗透率 Permeability of the crushed zone is 1/3 to 1/10 of formation permeability 保护储层的射孔完井技术 一、正压差射孔的保护油气层技术 l正Dp 2MPa l使用与储层配伍的无固相射孔液 二、负压差射孔的保护油气层技术 l使用与储层配伍的无固相射孔液 l确定合理的负压差值 l负压差射孔的特点:在成孔

6、瞬间,储层流体流向井筒,对孔眼有清 洗作用,但负压差值必须合理。 l目前我国多数油田采用负压差射孔,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实 施这项技术。 合理负压差值的确定 美国岩心公司经验公式(针对油层): Ln(Dpmin) = 5.471 0.3688 ln(K) 式中,Dpmin 射孔最小负压(10-1MPa) K 油层渗透率,10-3mm2 负压射孔示意图 保护储层的射孔完井技术 三、保护储层的射孔液 l射孔液:既是射孔作业中井筒的工作液,也是射 孔作业完成后,进行生产测试的压井液。 l对射孔液的基本要求: 与储层岩石、流体相配伍 满足射孔及后续作业的要求(具有合适的密度,以及适 当的流变性以满

7、足循环清洗炮眼的需要) 常用的射孔液体系 一、无固相清洁盐水 1、组成: 清洁盐水 无机盐调节射孔液密度,增强抑制性 缓蚀剂减弱盐水腐蚀性 pH值调节剂保持适宜的酸碱性,防止碱敏损害 表面活性剂降低滤液界面张力,利于进入油层的滤液 反排 2、优点:基本无固相损害;可抑制水敏损害;液相粘度低 ,易反排。 3、缺点:对清洗的要求高(罐车、管线、井筒等);滤失 量较大,对易漏储层不宜;粘度低,清洗炮眼效果较差. 常用的射孔液体系 二、阳离子聚合物(粘土稳定剂)射孔液 1、组成:淡水或低矿化度盐水 阳离子聚合物 2、特点:可增强对水敏的抑制性 三、无固相聚合物盐水钻井液 1、组成:无固相清洁盐水 高分

8、子聚合物 2、特点:提高粘度,降低滤失量,可提高清洗炮眼的效果 四、暂堵型聚合物射孔液 1、组成: 淡水或盐水; 增粘剂对储层无明显损害的聚合物 暂堵剂与钻井液暂堵剂相同,分为酸溶性、水溶性、油溶性三种 2、特点:可进一步降低滤失量,投产后可解堵 常用的射孔液体系 五、油基射孔液 1、组成:柴油 添加剂,可以是w/o乳化射孔液,也可 以是纯油基射孔液 2、特点: 可避免水敏、盐敏损害 但配制成本高、因而较少使用 应注意防止润湿反转、乳化堵塞及有机垢堵塞 常用的射孔液体系 六、酸基射孔液 1、组成:HAc(或稀盐酸) 缓蚀剂等 2、特点: 可使存在于孔眼内的堵塞物以及孔眼周围的压实带 得到一定程

9、度溶解,减小油气流动阻力 不宜在酸敏性储层使用 不宜在H2S含量较高的储层使用 应注意防腐蚀(设备、管线、井下管柱等) 防砂完井的保护油气层技术 出砂造成的后果: 油气流动阻力增大 井塌 套管损坏(上覆地层下沉,套管变形损坏) 增加井下工具和地面设备的磨损 油层出砂、套管毁坏示意图 油层出砂机理(岩石结构破坏) 一、岩石胶结方式和强度 1、胶结方式: 基底式胶结强(岩石颗粒浸没在胶结物中) 接触式胶结弱(胶结物的量较少) 孔隙式胶结中(介于二者之间) 2、岩石胶结强度: 除取决于胶结方式外,还取决于胶结物类型及含量 胶结物强度排序:粘土碳酸盐硅质 胶结物的量越大,胶结强度越高。 砂岩胶结方式

10、(a)基底胶结(b)接触胶结(c)孔隙胶结 油层出砂机理(岩石结构破坏) 二、油气层应力状态 钻井前,岩石处于应力平衡状态 钻井后,井壁岩石承受最大切向应力,易发生变 形破坏 井越深,承受的切向应力越大 三、原油性质 密度和粘度越高,对岩石冲刷力越大,携砂能力 越强。 油层出砂机理(岩石结构破坏) 四、油藏开采条件(外因) 1、生产压差 (Dp): Dp越大,渗流速率越高,液流对井壁 岩石冲刷力越强,出砂可能性增加。 2、建立生产压差的方式 缓慢建压,井壁处压力分布曲线较平缓,压力梯度小,对 岩石结构的影响较小。 突然建压,压力梯度大,容易破坏岩石结构,引起出砂。 保护油气层的防砂完井技术 割

11、缝衬管 一、缝眼功能:沿衬管轴线的平行方向割成多条缝眼。一 方面允许一部分具有一定尺寸的“细纱”通过,另一方面将较 大尺寸的砂粒阻挡在衬管之外,形成“砂桥”。 二、缝眼形状:梯形,较小底边的尺寸称为缝口宽度。 三、缝口宽度: e2d10 e 缝口宽度,mm; d10 累计质量百分数为10所对应的颗粒直径,mm 保护油气层的防砂完井技术 割缝衬管 四、缝眼数量: 缝眼开口总面积 2 (衬管外表面积) 缝眼长度 50300mm 缝眼数量:n = (a F)/(e l) 式中:n 缝眼数量 a 缝眼总面积占衬管外表面积的百分数 (2) F 衬管外表面积,(mm)2 e 缝口宽度,mm l 缝眼长度,

12、mm 割缝衬管示意图 割缝衬管 衬管外所形成的砂桥 割缝衬管完井示意图 割缝衬管完井 悬挂割缝衬管完井 保护油气层的防砂完井技术 砾石充填完井 是一项用于防砂的完井方式。 先将绕丝筛管下入油层部位,再用充填液将 砾石泵送到绕丝筛管与井眼(或套管)之间 的环空内,形成砾石充填层。 保护油气层的防砂完井技术 砾石充填完井 一、砾石质量 1、砾石粒径:Dg = (56) d50 Dg砾石直径,mm d50 油层砂粒的粒度中值 2、砾石尺寸合格程度: 大于要求尺寸的砾石质量不得超过砂样总质量的0.1% 小于要求尺寸的砾石质量不得超过砂样总质量的2.0% 3、砾石圆度和球度:球度0.6;球度0.6 4、

13、砾石酸溶度: 在标准土酸中,溶解质量百分数1 圆度和球度 标准圆度 球度目测图 保护油气层的防砂完井技术 砾石充填完井 二、砾石充填液对油气层的影响及其保护技术 l充填液:将砾石携至筛管与井壁(或套管)之间环空的工作流体。 l在正压差下,充填液有可能侵入储层,因此对其性能有如下要求: 携砂能力强(粘度适当,500700mPa.s) 悬浮能力强 在加入某种添加剂或受温度影响可自动降粘稀释 无固相颗粒,对油层损害小 与储层岩石、流体配伍 来源广,配制简便,可回收再利用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的水基聚合物:甲叉基聚丙烯酰胺凝胶、羟乙基纤维素与 锆金属离子交联凝胶等 完井过程保护油气层技术 小 结 根据所

14、选择的完井方式采取相应的油气层 保护措施; 首先根据地层情况选择适合的完井方式; 各种完井液的优化设计是保护油气层的技 术关键(尤其对于裸眼完井)。 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的 油气层保护技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09年11月 采油过程中油气层损害的特点 l油气层发生动态变化 储集空间内油、气、水重新分布(注水过程) 润湿性改变 温度、压力改变 l损害周期长 l损害波及的范围宽 l更具复杂性和叠加性(作业次数比钻井、完井多 ) 采油过程中的主要损害机理 采油工作制度欠合理(生产压差过大、开采速率过高 )会导致: 应力敏感损害 微粒运移 出砂 底水锥进或边水指进,生产井过早产水 结无机垢(注入水

15、与地层流体不配伍、压力降低) 结有机垢(温度、压力、原油组成发生变化) 原油脱气(随压力降低)使Kro降低。 采油过程中保护储层技术措施 l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生产压差、采油速率的确定 ) l保持能量开采(在原油饱和压力以上) l针对不同储层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低渗油气藏保持能量开采,避免气锁、液锁和乳化堵塞,防 止出现多相流 中、高渗疏松砂岩选择合理生产压差和采取有效的防砂措施 碳酸盐岩油气藏防CaCO3垢 稠油油藏防有机垢生成 采油过程中解除损害的方法 适当控制生产压差及限产 采用热洗、酸洗除垢 采用各种物理方法(磁化、超声波、震荡 等)解堵 采取增产措施(压裂、酸化) 注水过程油气层保护技术 主要损害原因:水质问题 一、注入水与储层岩石不配伍 粘土矿物水化膨胀、分散、运移(低于地层水矿化度) 微粒运移(注水速率过高) 机械杂质(浓度、颗粒尺寸) 岩石表面的润湿性改变(含阳离子表活剂) 二、注入水与储层流体不配伍 无机垢和有机垢(离子类型及浓度、pH值、温度与压力变化) 与原油生成乳状液(注入水中固体微粒具有乳化剂作用) 细菌堵塞(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铁细菌) 注水引起的储层损害类型 损损害类类型原因后果 水敏注入水引起粘土膨胀胀缩缩小渗流通道,堵塞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