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的理论简述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91292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9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的理论简述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海洋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的理论简述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海洋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的理论简述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海洋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的理论简述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海洋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的理论简述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洋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的理论简述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的理论简述讲解(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洋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 简述 海洋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在“文化遗产”这个词语出现以前,使用的 是“文化财产” 在1954年的关于放生武装冲突是保护文 化财产的海牙公约中第一次使用了“文化 遗产”。 海洋文化遗产是历代先民在海洋文化活动 中,遗留和积淀下来的文化遗存,包括有 古代海洋聚落与港市遗迹“沉船船货与海洋 经济史迹“海防史迹等有形的海洋文物,还 涉及民间造船法式“传统航海技术“船家社会 人文等无形的海洋资产! 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2001年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水下 文化遗产公约 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中对水下文化遗产的 定义是:水下文化遗产系指至少100年来,周期 性地或连续

2、性地,部分或全部位于水下的具有文 化、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所有人类生存遗迹,比如 :遗址、建筑、房屋、人工制品和人类遗骸,及 其有考古价值的环境和自然环境;船舶、飞行器 、其他运输工具或其他任何部分,所载货物或其 他物品,及其有考古价值的环境和自然环境;具 有史前意义的物品并且,特别排除了在海底 铺设的管道、电缆以及其他仍在使用的装置。 水下文化遗产的归属权 第一,“无主物”说 认为水下文化遗产已沉没很长时间,这样的物品 在现实中是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也不可以用作交 易,且无人可以继承。 第二,“人类共同继承遗产”说 水下文化遗产是全人类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 部分。但这并不意味说水下文化遗产就是人

3、类共 同继承的遗产。 第三,“遗失物” 说 这种说法认为水下文化遗产并不是所有人主动放 弃,若果有机会所有人是仍然想要找回这些物品 。 海洋文化和考古学 水下考古 海洋考古 航海考古 船舶考古 1.水下考古 1960年,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教授 乔治巴斯带领自己的学生对土耳其格里多 亚角海域的乘船进行调查。这是第一次考 古学家真正的下水进行的考古工作,因为 被认为是水下考古学的诞生。 水下考古的定义是针对于考古技术来说,是定义 在一个技术层面。它是因为在水下需要的技术有 别于陆地上考古。 西沙华光礁1号水下考古 “海洋考古学就是人类在海上活动之物质文 化遗存的科学研究,她涉及海洋文化 的所

4、有方面,不仅仅以为着船舶等航海技 术的遗存。” 英 基思麦克洛利 海洋考古学 很多考古事实证明,沉船的发现不仅仅是在海底,同 时在陆地的很多地方也挖掘出船舶。 菏泽一工地挖出古船 洛阳洛河滩偃师段发现古代沉船 康熙青花矾红描金花卉纹船 型笔洗盘 网纹彩陶船形壶 美国休斯敦港口码头建筑桥梁船只 土耳其希蒂,是以石榴之意命名 的古代港口 航海活动虽然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但是不等完全等同于海洋文化。 厦门大学焦天龙教授认为海洋聚落是指经 济活动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开发和利用海洋 资源的海盗和海岸聚落,海洋聚落是人类 聚落的一种模式,是人类不断适应和开发 海洋的产物。海洋聚落产生和发展是反应 人类适应海洋和开放海洋的最直接证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