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91279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职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职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职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职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语文第三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金坛办学点 金坛市技工学校密封线内不要答题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3试卷 适用班级:12131 12231 12331命题:贡俊萍审核:田慧艳 时 间:2013年10月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合欢树的主题是 ( A )A表现母子深情 B表现孩子对母亲的思念 C 表现生命的意义 D表现人性美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A面面相觑漂沦憔悴整顿衣裳谪居卧病B正襟危坐月明星稀杯盘狼藉风雨骤至C蒹葭苍苍心神恍惚犹豫不绝鼓瑟吹笙D自惭形秽呕哑嘲哳忐忑不安钿头银篦3.下列加点字解释不当的

2、一项是 (D )A 国殇 (指未成年而死或指死难的人)B 凌余阵兮躐余行 (侵犯)C 周公吐哺 (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D瀚海阑干百丈冰 (纵横干燥)4.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D)A远郊的这座公园,白天人群熙攘,夜晚却是一片沉寂。B许多领导干部自觉恪守党中央关于廉政的若干规定,廉政勤政,得到民众的拥戴C余秋雨先生用学者的眼光重新审视人类文化的遗迹,常有独到的发现,这样写出来的散文隽永而耐读。D城南这片土地上,草翠绿,鲜花明丽,杨柳苍幽,令人眼迷神怡。5.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 )A 北风卷地白草折 B都护铁衣冷难着 C 鱼龙潜跃水成文 D 皎皎空中孤月轮6.与空山鸟语对应的

3、一句是 ( A )A 郭枫 台湾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B 柯灵 现代作家C 史铁生 现代作家 D 朱自清 现代作家7.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 ( C )A 苏轼 B白居易 C 张若虚 D李清照8. 关于散文特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 选材范围广阔 B结构灵活自由 C 要求完整的故事情节 D 表达方式多种多样9.蒹葭选自 (A )A 诗经 B 唐诗 C 宋词 D 楚辞10. 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 “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所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以后的一种新诗体。B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始了诗人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C 初唐四杰:王

4、勃,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D杜甫与白居易是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浪漫主义诗人。得分评卷人二、填空题(每横线1分,共计10分)1. 诗经是我国_第一部_诗歌总集,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_三百零五_篇。诗经分 风、 雅 颂三个部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2. 宋词分为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_婉约 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_豪放_派。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她所写的醉花阴。重阳这首词中表达了重阳佳节对丈夫思念之情 。辛弃疾,字幼安,是宋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词人。3.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他倡导_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5、4.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全诗紧扣春、江、花、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 月 为主体,月是诗中情和景的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5郭枫是一位民族意识和传统意识强烈的作家,他通过对黄淮平原的回忆,表现他对故乡的真挚热爱的情感。 得分评卷人三、默写题( 共计8分)1.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沙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2.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

6、声。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得分评卷人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计9分) 1. 分析屈原命名国殇的原因?答:“国殇”指为国而战死的人,这是一首追悼.赞颂为国而战的将士的祭歌,作者通过对激烈的车战场面的描写,歌颂将士奋勇杀敌,誓死保卫国家的精神,抒发了对死难将士的崇高敬意和真挚感情,也寄托了诗人复仇兴国的强烈愿望。2. 谈谈空山鸟语的主题思想?答:作者通过对空山鸟语的生动描写,表达了对自由爱情快乐的追求与向往,也表达了爱国的情怀3. 概括琵琶行的主旨?答:这首诗通过描写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和

7、沦落天涯的悲凉身世,表现了世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和自己谪居江州后的失意心情。得分评卷人五、分析题(共计33分) (一) 阅读下列诗句,回答问题。操吴戈兮被犀甲 ,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 ,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 。1. 这部分课分为几个层次?请在诗中用竖线标出。答:三层。2. 诗中为什么要描写敌人的凶猛和残暴?答:反衬战士们的威武不屈、毫不畏惧、决战到底的勇武精神。3. 末句中“严杀”是什么意思?答:戕杀(二)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回答问题: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

8、,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武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

9、求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红妆泪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岁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下面加横线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D )A浔阳(xún) 枫叶(feng)

10、瑟瑟(sè) 迁谪(zhé)B慢捻(nin) 霓裳(ní) 红绡(xiao) 黄芦(lu)C幽咽(yè) 暂歇(zhàn) 乍破(zhà) 转徙(xi)D贾人(jia) 裂帛(bó) 钿头(dian) 银蓖(bì)2诗的结尾作者自伤身世,自觉与琵琶女颇多相似,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B ) A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长安来到偏远的江州。 B一个善写诗,另一个能读懂;一个会弹奏,另一个能欣赏,有他乡遇知音相见恨晚之感。 C一个是誉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 D

11、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人,一个因直言进谏而遭贬,都有荣衰变迁,“幽愁暗恨”。3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生不得志”,不便说,也不愿见人。 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这个比喻使乐声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用了拟人的手法。 C“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D“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4下列对白居易琵琶行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不当的一项是 (B ) A琵琶女是演奏技艺精湛卓绝,悲凉

12、身世令人心酸的被污辱和被损害者的形象。 B作者写自己的遭遇,是为了衬托琵琶女形象。 C诗中琵琶女和作者这两个形象感情上的共鸣之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D诗中对琵琶女身世的描述,主要是通过琵琶女的倾诉表现的。5说明下列各句中加黑词语的古义和今义的区别。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第二年 今义: 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 。 古义:年纪大 今义: 排行第一 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突然、发出。 今义: 鼓出来 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刚才 今义: 表示方位 6.全是分为五段,试从诗人的角度,用四字句概括每段大意。答:第一段:江边送客第二段:听弹琵琶第三段:听歌女叙第四段:自叙遭遇第五段:重闻琵琶7.对琵琶行双线交织的结构,试从以下四个方面作简要分析。明线(主线)写:琵琶女的身世遭遇暗线(副线)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