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五一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90883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可持续发展五一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五一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五一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五一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五一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可持续发展五一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可持续发展五一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 气东输为例 三年5考 高考指数: 资资源跨区域调调配对对区域地理环环境的影响。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1.自然条件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_。 (2)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_。 2.经济条件 (1)区域间的发展水平_。 (2)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 _。 很不均匀 流动性 不平衡 不匹配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经济水平 能 源相对贫乏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_为主,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 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2)北煤南运还

2、给我国的_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3)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仅占 2.7%。 煤炭 铁路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西多东少 发展西部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1)将资源优势转变为_,促进经济发展。 (2)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_ _,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1)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_。 (2)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 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优势 就业 机会 消费结构 3.提高资源的_,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 (1)东

3、部地区,天然气部分替代_,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2)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_带来的 环境压力。 利用效率 煤炭 植被破坏 1.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 题。( ) 【分析】我国华北地区降水相对较少,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水资源短缺;南水北调可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2.影响西气东输管线走向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为交通线路。 ( ) 【分析】为了增大天然气的消费市场,管道的修建尽量选择人 口密度较大和城市较多的地区。 3.西气东输可改变我国东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 【分析】西气东输可缓解我国东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但 不可能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

4、源结构。 4.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对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不利方面。 ( ) 【分析】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既可能破坏西部地区的植被,造 成土地荒漠化;又可能会因天然气的推广使用,缓解因植被破 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5.天然气是一种洁净、无污染的能源。( ) 【分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 化碳仅为煤的40%左右,相对于煤炭、石油等能源来说,具有 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但天然气并非没有污染,只 是污染较轻。 6.我国南方地区几乎没有天然气的分布。( ) 【分析】我国天然气的分布总体特征为北多南少,但是南方地 区也有天然气的分布,川渝地区就是我国天然气的重要分布地 区。

5、考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及其意义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的分析涉及工程建设背景(原 因)、工程建设的意义等,结合我国西气东输,总结各方面的 分析思路如下: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 主要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 配置状况入手,分析如下: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 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 分析如下: 对调对调 入地区 对调对调 出地区 资资源 缓缓解资资源短缺问题问题 促进资进资 源开发发 经济经济 促进资进资 源消费结费结 构的调调 整 形成资资源相关产业链产业链 ,增加

6、经济经济 收入 社会 带动带动 相关产业产业 和设设施的 完善 带动带动 地区城市化发发展 ,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环态环 境 改善生态环态环 境,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 利于生态环态环 境保护护 意义 方面 【师生互动】 西电东送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西电东送工程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用电紧张的局面, 降低电费,节约生产成本;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 势;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同时有利 于西部部分省区将能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财政收入, 加快经济发展。 【典例】下图示意某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生产、 消费占全国的比例。读图完成(1)、(2)题。 (1

7、)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 A.东部、中部、西部 B.东部、西部、中部 C.西部、中部、东部 D.中部、西部、东部 (2)能源输送方向符合我国现状的是( ) A.甲丙 B.丙乙 C.乙甲 D.丙甲 【解析】(1)选C,(2)选A。第(1)题,我国东部地区经 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最大;西部地区经济落后,能源的需 求量在三者中最小。第(2)题,目前我国能源的输送方向为 由能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向能源短缺的东部地区输送。 1.读图分析 本图为我国西气东输线路走向示意图,该图反映了我国西气东 输一线与二线的主要走向及经过地区。 2.信息提取 (1)西气东输一线的气源地为塔里木盆地,终点为

8、上海。 (2)西气东输二线的气源地为中亚,终点为广州。 (3)西气东输一线与二线重合的地段为河西走廊。 【判读关键】结合西气东输线路图判断线路走向及经过的地区 ;结合西气东输线路的起点与终点,判断出气源地和天然气的 主要消费市场。 3.迁移应用 (1)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调配的原因主要从两 方面入手,一是资源分布特点,二是资源的供需矛盾。 (2)考查影响线路走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3)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分析时要注意从调出 区与调入区,从有利和不利方面进行考虑。 【读图专练】读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图,回答(1)、(2)题 。 (1)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 A能源资

9、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B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2)对上述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改善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B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 D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解析】(1)选D,(2)选C。第(1)题,阅读图中的经纬 度,判断线路的起止点,结合线路图的走向判断:线路从新 疆到上海,为西气东输工程,调配的为天然气;线路从长江 到华北,为南水北调工程,调配的为水资源;线路从珠江上 游到“珠三角”,为西电东送工程,调配的

10、为电力资源。第( 2)题,资源跨区域调配对于调出区和调入区而言,都有不同 程度的影响,可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分析其带来的有利 和不利影响。资源调配能改善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提高调入区和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其主要目的是实现调 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3芜湖模拟)2012年10月16日,西气东输三线天然 气管道工程开工仪式在北京举行。西气东输三线是具有战略意 义的能源运输大动脉,横跨我国边疆、内地和沿海十省(区) 。读图完成1、2题。 1西气东输三线的主要气源来自( ) A中亚国家 B塔里木盆地 C新疆煤制气 D四川盆地 2实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把天

11、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 构中的比例提高1至2个百分点。每年可减少大量排放物,其中 不包括(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臭氧 【解析】1选A,2选D。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西气东输三 线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其气源地同二线工程一样都为中 亚。第2题,燃煤和燃烧天然气都不排放臭氧。 读我国2010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中四个数字表示煤炭、 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所占的比重。读图回答35题。 3.四个数字中代表天然气的为( ) A. B. C. D. 4.能源的大量使用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的影响包括( ) 大气环境持续恶化 酸雨大面积发生 土地盐碱化的加剧 占用大量土地和水资源 A

12、. B. C. D. 5.天然气与能源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 A.开采成本低 B.燃烧效率低 C.技术要求高 D.清洁、使用方便 【解析】3选B,4选B,5选D。第3题,目前在我国能源消费的 构成中天然气的比重不足4%,由此可以确定出图中代表的为 天然气。第4题,能源(煤炭)的大量使用会使我国东部地 区大气环境持续恶化,酸雨大面积发生,还会占用大量宝贵的 土地和水资源。第5题,天然气与能源(煤炭)相比,具有 的优点有: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价格低等。 川气东送项目,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 、南水北调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工程。包括一条主干线(四川普 光至上海)、一条支干线和三条

13、支线。其中南京支线起于安徽 宣城,止于江苏南京。结合我国常规能源消费结构表,回答6 、7题。 年份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电 197870.722.73.23.4 200066.124.62.56.8 200969.220.03.67.2 6.关于川气东送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项目的优势在于市场广阔 B.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明显改善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 D.天然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 7.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其主要原因是 ( ) A.天然气具有高效、安全、清洁的特点 B.省级政府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C.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 D.江苏地理位

14、置优越,便于和国际市场接轨 【解析】6选A,7选C。第6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天然气在我国 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很小,因而天然气输送工程的消费市场 广阔。第7题,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快,且常规能源不丰富,对 能源(尤其是洁净的天然气)需求量大。 (2011安徽文综)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 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 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完成1、2题 。 1.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 图中的( ) A.a、b、c B.c、b、a C.c、a、b D.b、c、a 2.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

15、间距的是 ( )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解析】1选B,2选D。第1题,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向西部发展 明显,其重心变化轨迹对应c,能源消费总量重心变化轨迹为b ,GDP重心变化轨迹为a。第2题,我国能源消费重心位于东部 ,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就是说要加强 我国东部能源生产的发展,结合选项可知东海油气资源开发能 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 3.(2012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乙是美 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 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 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 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 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调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调中线线 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调 工程 水资资源南北差异的 气候原因 _ 单单位调调水 量耗能 大小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