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复习之高考状元纠错笔记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6907343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30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复习之高考状元纠错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地理复习之高考状元纠错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地理复习之高考状元纠错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地理复习之高考状元纠错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地理复习之高考状元纠错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复习之高考状元纠错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复习之高考状元纠错笔记(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月入万元陆金所 1 元投资送大红包 获取豆丁赚钱总收入超 6 万元的方法 qq1173896236 简介简介: : 本文内容来自试题调研高考(论坛)状元纠错笔记,转载请注明出处。 易错点易错点 1 1 对地图三要素理解不清对地图三要素理解不清 易错分析 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1)忽视图中的指向标,仍然按照“上北下南”的 方法判断方向;(2)对比例尺理解错误,不清楚比例尺的缩放状况。 同学们在复习中要关注以下相关知识: 一、如何在地图上确定方向 1.在一幅地图上判断方向,首先要看是否有经纬网或指向标,如果有经纬网,则根据 经纬线的走向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果有指向标,则

2、根据指 向标的箭头方向来判断(一般箭头指向北方);在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的情况下,按照一 般规律来判断(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在有经纬网或者指向标的情况下,由于其方向与普通情况不一致,同学们极易判断 错误,判断时可转换试卷或者书本的角度,使其与我们习惯的方向一致(即面对地图,上 侧为北方),然后进行判断。 3.以上情况为平面上方向的判断。在宇宙空间中,如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只有东西方 向,且方向根据地球公转的情况来判断(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二、比例尺复习点睛 1.比例尺的缩放 地图比例尺缩放的计算中常出现“放大(缩小)”、“放大到(缩小到)”和“放大了 (缩小了)”等问题

3、。比例尺“放大到”原先的几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几;“放大”几倍或 “放大了”几倍是比原比例尺多了几倍。例如:“放大到”2 倍,就是原比例尺乘以 2; “放大”或“放大了”2 倍, 就是原比例尺乘以 3。 同样, 原比例尺“缩小”或“缩小了”1 5,则原比例尺乘以 45;“缩小到”15 就是原比例尺乘以 15。 2. 图幅的缩放 图幅的缩放是面积的缩放,而比例尺的缩放是长度的缩放。例如,比例尺放大到原图 比例尺的 2 倍,则图幅面积放大到原图面积的 4 倍。 3.实地范围和纸张大小已定,绘制地图时要求确定比例尺的大小 其方法是先用纸张的长度除以实地长度,得出长度比例尺,然后用纸张的宽度除以实 地宽

4、度,求出宽度比例尺,然后比较长度比例尺和宽度比例尺的大小,只能选用较小者或 比较小者更小一些的比例尺,而绝不能采用大于较小者的比例尺。例如:用长和宽各 1 米 的纸张绘制中国地图,可根据纸张长度和中国东西距离(约 5200 千米)求出长度比例尺为 15 200 000,根据纸张宽度和我国南北距离(约 5 500 千米)求出宽度比例尺为 15 500 000。然后可以得出在这张纸上绘制的中国地图比例尺不得大于 15 500 000。 4.比例尺的大小与坡度大小、风力大小的关系 (1)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 小。 (2)等压距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时:

5、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 小。 (3)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等压距)越大,坡度越大(风力 越大);等高距(等压距)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5比例尺的大小是指其比值的大小,即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同样的图幅表示的 实际范围越大,其内容就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同样图幅表示的实际范围就越 小,其内容就越详细。 易错点易错点 2 2 等值线弯曲状况判断不准等值线弯曲状况判断不准 易错分析 学生易对影响不同等值线弯曲的因素没有理解和掌握,且不能根据题目中 给出的条件来分析问题而出错。在复习中药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等值线的弯曲凸起部分一般都符合“凸

6、高为低,凸低为高”的高低变化规律。如果 记忆不牢或者怕记忆不准确,可采用下面两个方法来确定: (1)垂线法 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是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 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 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 (2)切线法 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若 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高值区。 二、等值线的特征 1同线等值:即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等值线,在同一条线上,其地理特征的数值相等。 如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相等;同一条等震线上,烈

7、度相等。 2等值线应为闭合曲线:任何一种等值线,都应是闭合的曲线,虽然在图中可能看 到不闭合,这是因为受图幅大小的限制,如果图幅非常大的话,它一定是闭合的。 3等值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由于一条等值线上的值是固定的,因此同一个点只 可能在某一条等值线上,但等高线在陡岸处可能重合。 4等值线密集的地方,表示该地理要素在单位距离内的变化幅度较大,反之则较小。 如果是等高线, 则坡度较大; 如果是等压线, 则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如果是等降水量线, 则降水的变化幅度较大。 易错点易错点 3 3 经纬网的特点不能灵活运用经纬网的特点不能灵活运用 易错分析 容易出错的地方:(1)对经纬线的长度变化特点判

8、断不清,容易受视觉的 误导,误以为相邻两条经线在不同纬度间隔的距离相等。(2)不能正确比较比例尺的大 小。(3)方向判断错误。图中经纬线均为曲线,极易使同学们形成视觉误差。(4)对有 关地球运动部分的时间计算和太阳高度等内容判断错误。 解答有关经纬网判读的试题应注意以下内容: 一、经纬网地图上的长度 1.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半圆,理论上讲为赤道长度的一半。而纬线的长度则是从赤 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长,南北纬 60 度的纬线圈为赤道长度的一半。 2.同一经线上, 纬度相差 1的地点间隔的实际距离是 111 千米 (也有的教辅上是 110 千米,做题过程中同学们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简单的进行计算,

9、下同)。同一纬线上, 经度相差 1的地点间隔的实际距离是 111 千米cos ( 为该纬线的度数)。 3.根据上述内容可以推断出,相邻纬线之间的长度间隔相等;相邻经线之间的长度间 隔不相等,在赤道处最大,在极点处为 0(这点在圆柱投影图中尤为重要)。 二、根据经纬网或者经纬度判断方向 1.在有经纬网或者经纬度的情况下,南北方向可以直接根据纬度判断,较为简单。难 点是东西方向的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无论南北半球都是自西向东,两点间判断方向要取 最短距离,即两点间的劣弧段。也可按照经纬度来判断,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把 两地经度相加,如果两地经度和小于 180,则东经的地点在东边,西经的地点在西

10、边; 如果两地经度和大于 180,则东经的地点在西边,西经的地点在东边;如果两地经度和 等于 180,则两地互为东西方向,即说两地任意一地点在东边,另一地点在西边均可。 2.在以极地为中心的俯视图中,应该按照地球自转方向来确定东西方向(注意按照劣 弧的方向来判断);而就南北方向来说,不能直接按照两地的纬度去判断,应该注意沿线 运动中,其南北方向有一个转折点(即从极点做该线的垂线,垂足丙为转折点),从经过 转折点的前后分别找出其运动的南北方向。 三、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的判断 球面上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 我们常见的大圆主要有三类:经线圈、晨昏圈和 0纬线圈即赤道。如果所讨论

11、的点 位于这三个圈上,则其最短航线可以确定,按照两点间的劣弧判断即可。 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 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过两极点为最短航程,具 体又分为三种情况: (1)同位于北半球,最短航线方向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 (2)同位于南半球,最短航线方向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 (3)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确定过哪个极点的为劣弧,再进行分析。 2.两地经度差不等于 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 程不经过两极点,而是向两极方向靠拢,可分为两种情况: (1)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 北再向西南;同

12、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2)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 北再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易错易错 4 4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不准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不准 易错分析 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一是不会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二是不会在等高线 地形图中判断相对高度;三是不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四是习惯性地认为站在高 的地方一定能够看到低的地方。 复习时要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规律及综合运用 1.数值计算和数值规律 (1)同线等值,邻线可等值也可相差一定值。等

13、高距全图一致。 (2)两点间的数值差,有如下三种情况:两点都在等值线上,则两点数值确定, 数值直接相减;如果一点在线上,一点不在,则在线上的点数值确定,不在线上的点数 值不确定,为一范围,则求出的数值差也是一范围;如两点都不在线上,则数值都为一 范围,则求出的数据差也为一范围,且两个范围相减时,其中一个范围的大值减另一个范 围的小值,前者的小值减后者的大值。 注:若有等值线重合如等高线的陡崖处,计算数值差与此方法相同,也可由此得出以 下公式: 陡崖顶部的绝对高度(H)计算公式为:MH(M+d),M 为陡崖处会集的等高线最大 值,d 为图中的等高距。 陡崖底部的绝对高度(h)计算公式为:(md)

14、 m 为陡崖处会集的等高线最小值,d 为图中的等高距。hm,m 为陡崖处会集的等高线 最小值,d 为图中的等高距。m 为陡崖处会集的等高线最小值,d 为图中的等高距。陡 崖的相对高度(H)计算公式为:(x-1)dH(x+1)d,x 为陡崖处会集的等高线条 数,d 为图中的等高距。 2.综合应用 (1)与气候结合 地势升高 1 000 米,气温下降 6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阳坡热量条件好,阴坡相反。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2)与河流水文结合 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 水库坝址宜选在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水库库区

15、宜选在河谷、山谷 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3)与运输线路结合 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要利用有利 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短、坡度、少过河建桥;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 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引水线路的选择应尽量让水自流。 输油管道的选择,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4)与“点”的区位结合 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河流下游,常 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结合地质、地形条件,工厂宜选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势 平坦开阔的地方;从经济效益考虑

16、,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若是电子、 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地方。 港口的建设应选择在避风深水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气象站应建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 疗养院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 (5)与农业生产结合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 地势起伏、 坡度陡缓, 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 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 展林业。 二、可视问题 高考(论坛)中经常出现判断等高线地形图中两点是否可视的问题,在做这类题目的时 候要特别注意观察两点之间是否有山脊、山峰的阻挡,可用地形剖面图加以证明,如果两 点分别位于山顶和山脚,还要注意凸凹坡的问题。 在形态上,凹坡是下部坡度缓,上部坡度陡;凸坡则下陡上缓。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凹坡等高线外疏里密;而凸坡则外密里疏。 同学们可以这样来记忆: 凸坡:等高线里疏外密,所以上缓下陡,看不见山脚。 凹坡:等高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