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902123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一、科室医疗安全责任制1、科主任在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安全管理工作。2、负责研究、确认本科室的医疗安全风险系数、医疗安全管理或医疗安全保证技术的缺陷度数,以及院方测定的医疗安全系数及其目标值。3、负责组织、发动本科全体人员,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本科室医疗安全目标。4、负责对本科全体人员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措施教育、安全技术教育,以及与医疗安全有关的法律教育。5、负责分析、研究本科医疗安全管理或医疗安全保证技术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扣薄弱环节并针对实际问题制订和实施医疗安全保证措施。6、科主任可根据本科情况和特点制订和实施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的

2、医疗安全责任制,并进行医疗安全责任考核。7、根据全院医疗安全奖惩制度,实施本科室医疗安全奖惩工作。8、根据全院的医疗不安全事件处理程序规定,负责处理本科室发生的事故、差错和医疗纠纷等医疗不安全事件。二、卫生技术人员医疗安全逐级负责制1、初级卫生技术人员要努力端正医疗作风,提高技术水平,自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医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在本岗位的业务范围内,保证医疗安全。2、凡属于非本职所能解决的医疗技术问题、疑难问题以及存在医疗安全隐患的技术措施和病例都必须及时向上级卫生技术人员请示,不得擅自处理。3、中级卫生技术人员作为保证医疗安全的中坚力量,一方面要对自己负责指导和管理的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的医疗

3、安全进行检查、监督、指导、把关,及时处理下级卫生技术人员提出的与医疗安全有关的疑难问题和技术措施;另一方面,必须对自己的医疗安全负责,自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医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努力提高临床科学思维水平。在本岗位和本职业务范围内,保证医疗安全。当遇到对医疗安全无确实把握的情况时,应及时向上级卫生技术人员提出,或申请集体讨论、会诊,以确保医疗安全。4、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正高和副高)是保证医疗安全的关键职务,应成为保证本专业医疗安全的学术带头人和管理负责人,对本职业范围内的医疗安全全面负责,及时解决本专业各级卫生技术人员提出的有关医疗安全的疑难问题。三、患者诊疗安全管理制度1、口服造影剂应设

4、专柜存放,盛器必须消毒分用。2、应备有抢救药品及必要的急救器械(如氧气、吸引器等)。3、药剂造影前必须做过敏试验,严格控制用量,遇有碘过敏时检查医师负有抢救责任(护士和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并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4、严防检查不慎或机器故障而造成对患者的伤害。5、X线摄影或造影等检查时,注意对患者非照射部位的辐射防护,力求缩短照射时间而达到检查的目的。四、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杜绝一切差错事故发生。2、输血时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3、做好手术患者姓名、手术部位、卧位的查对制度。4、防止手术患者的撞伤、压伤、电灼伤,认真观察,注意安全用电。5、加强各种物品、药品和器械的保管

5、,随时检查、及时补充,对毒、麻、限、剧药品要专人保管、定位放置、标志醒目,用后要登记。6、手术台上的器械、敷料、纱布、缝针,经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互相核对登记,做到“三对”,即手术开始前、缝合切口前、缝合切口后核对,以免遗留。7、对使用的电源、煤气、冷气、冷暖气机等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五、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确保机房环境条件(温度、湿度)达标,符合机器要求,清洁防尘措施落实。2、实行专机专人负责制和机修岗位及机房岗位责任制,责任者负有维护保养机器之责任。3、严格遵守机器操作规程,使用中遇有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切忌“带病工作”,并立即向机修人员申报。4、机修人员遇有机器故障申报应立即进行抢修,待确

6、认故障排除后,方可交付使用,并对抢修情况作书面记录。5、机修人员全面负责机器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机器接地的可靠性,以防电击。6、凡新安装或经大修后的机器设备应按确定的技术参数标准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在使用中的机器应定时作性能的状态检测。六、放射安全管理制定1、按照国家有关放射治疗防护规定,严格安全管理,做到在治疗室、候诊室等放疗工作场所标明安全防护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及其他注意事项,认真采取防范措施,杜绝事故发生,保障工作人员和病人的安全。2、建立放射治疗工作人员个人档案,主要记录放射治疗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健康监护以及专业技术和防护知识培训等情况。七、暗室化学药品和感光材料安全管理制度1、暗室实行专人管理,严格室内照明管制。2、显影、定影药品集中贮存,含毒、强腐蚀药品单独存放,并由专人负责保管。3、感光材料(胶片)按要求存放,存放条件、标准为:温度1015度,湿度40%60%。已拆封的胶片应有严密的防光、防潮、防粘的措施。应按照胶片有效期先后顺序使用。4、增感屏应按照其要求的条件存放和经常清洁保养,使用中严防碰、撞、撕、粘、划损伤。5、X线影像片或已录的磁光盘保管期超过5年后方可处理(职业病应永久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