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度量衡I国民收入核算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690100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度量衡I国民收入核算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度量衡I国民收入核算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度量衡I国民收入核算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度量衡I国民收入核算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度量衡I国民收入核算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度量衡I国民收入核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度量衡I国民收入核算(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章 宏观经济学度量衡(I): 国民收入核算 0 10 20 30 40 9091929394959697989900 2.1 国内生产总值( GDP)和 国民生产总值( GNP) v定义、区别和联系 v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v当期生产和销售 v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 主要内容 2.2 三种不同方式计算GDP:生产、收入和支出 v生产法测算 v收入法测算 v支出法测算 2.3 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 收入 (DPI) 2.4 GDP是一个正确反映国民福利水平的指标吗? 主要内容 2.5 物质产品平衡体系( MPS) v社会总产值 v国民收入(社会净产值) v物质产品平

2、衡体系(MPS)与国民经济帐户(SNA) 的差异 主要内容 定义 v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季度或一年)在一国家领土 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v国民生产总值(GNP) 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季度或一年)利用一国家所 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 场价值总和。 2.1 GDP和GNP 2.1 GDP和GNP 区别 vGDP 国土原则:凡在本国领土上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 否本国国民创造。 vGNP 国民原则:凡是本国国民(指常住居民、包括本国 公民以及常住外国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 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是否在 国内。 2.1 GDP和GN

3、P 联系 v国外要素支付净额(Net Foreign Payment) 本国生产要素在世界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 国外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 &某人请教酿酒的方法,师傅说:“一斗米、一 两曲、两斗水混合在一起,七天便酿成酒了。” 某人回家后,用两斗水、一两曲混合在一起,恰 恰忘了放米。七天之后取来一尝,和水没有什么 区别。某人前去责备酿酒师傅,说他过于保守, 没有传授真诀。师傅说:“你肯定没有按照我说 的去做。”某人说:“我按照你说的方法,用了足 量的水和曲。”师傅说:“你放了米吗?”某人低下 头沉思半晌,说:“我忘了放米。” 案例分析: 酿酒的故事 故事说明了什么? 请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

4、品角度进行分析。 案例分析: 酿酒的故事 v故事酿酒告诉了我们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 之间的密切关系。中间产品虽不计入GNP,但 在经济活动中却非常重要, 因为最终产品是在 对中间产品进行加工的基础上产生的。 例如: 由于没有放米,酒便无法酿出。 售价中间产品价格增值 小麦1000100 面粉15010050 面包250150100 零售30025050 总计800500300 从种植小麦到零售面包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生产法测算GDP v定义 从生产的角度出发,把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 所生产的所有产出和服务的价值减去生产过程 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获得GDP指 标。 用这种

5、方法统计出来的价值综合反映了一个 国家在这一时期所有新创造的价值。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生产法测算GDP 特点 v市场价值 有用但不经过市场交换的产品和服务无法记入。 v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v最终产品和服务 中间产品和服务:在同一时期生产和提供的但在其他产 品的生产和服务中被消耗的产品和服务。 最终产品和服务:作为整个生产的结果而产出的产品和 服务。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支出法测算GDP 定义 v从支出的角度出发, 因为所有这些产出和 服务都是提供给市场的, 市场上的需求者 (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购买者)购买这 些产出时都会有支出, 因此我们可以从总 支

6、出的角度测算GDP。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支出法测算GDP 四大类支出 v 消费支出(C) v 投资支出( I ) v 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G) v 净出口(NX)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支出法测算GDP 四大类支出消费支出(C) v 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购买。 v 家庭消费支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 耐用消费品支出 非耐用消费品支出 服务支出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支出法测算GDP 四大类支出投资支出(I) v固定资产投资:购买新资本品 商业固定资产投资 住宅投资 v企业存货投资:库存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支出法测算GDP 四大类支出

7、政府对商品服务的购买(G) v国防支出 v基础设施建设 v转移支付: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 社会福利等开支以及向政府工作人员支付的 薪金。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支出法测算GDP 四大类支出净出口(NX) v出口额减去减去进口额 出口:一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输出到国外,由 国外的消费者、生产者或政府对这些产品或服 务进行购买。 进口:本国居民、企业或政府对外国生产的产 品和服务的购买。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支出法测算GDP 美国2000年 GDP及其支出部分 我国GDP的构成(1997) 构 成价值(亿元)比 例(%) 居民消费36117.847.48 投资27

8、867.336.63 政府采购9347.112.28 进出口2745.03.61 国内生产总值76077.2100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收入法测算GDP 五大类收入 三大类其他项目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收入法测算GDP 五大类收入的加总国民收入(NI) v劳动者收入 v所有者收入 v个人的租金收入 v公司利润 v利息净额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收入法测算GDP 五大类收入之一劳动者收入 v劳动者工资 v来自雇主的其他补贴 v雇主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的社会保障金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收入法测算GDP 五大类收入之二

9、所有者收入 v所有者:不受他人雇用的独立生产者 v所有者收入包括: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收入法测算GDP 五大类收入之三个人租金收入 v个人在出租土地等资财时的租金收入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收入法测算GDP 五大类收入之四 公司利润 v公司利润:公司销售收入扣除工资、利息、 租金以及其他成本项目后获得 的净剩余。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利润除上缴公司税 和用作公司股东的红利 之外剩余的部分。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收入法测算GDP 五大类收入之五 利息净额 v公司利润:个人从企业所获得的因资金借贷而 产生的利息。 个人间因借贷关系而发生的

10、利息和由国家发行公债所支付 的利息不应该包括在内,因为这些资金没有直接用于生产目的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收入法测算GDP 其他三大类项目企业间接税 v企业缴纳的营业税、货物税等。 v企业间接税不同于公司利润税(直接税), 其未出 现在五大收入项目中,但却构成政府收入。 v NI加上企业间接税就得到了国民生产净值 (NNP,Net National Product )。 NNP=NI+间接税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收入法测算GDP 其他三大类项目折旧 v 一定时期内因经济活动而引起的固定 资本消耗的补偿。 v 五项收入中,折旧总是被扣除的项目, 所以需要重新加上。 GN

11、P=NNP+折旧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 收入法测算GDP 其他三大类项目国外要素净支付 v从GNP过渡到GDP必须减去国外要素净支付 GDP=GNP-NFP 2.3 NI、PI和DPI 基本术语回顾 vGDP:国内生产总值 vGNP:国民生产总值 vNNP:国民生产净值 vNI:国民收入 vPI:个人收入 vNFP:国外要素净支付 2.3 NI、PI和DPI GNP 折旧 NNP 间接税 NI PI=NI-企 业利润- 社会保险 金+转移 支付+净 利息收入 +红利 个人所 得税及 非税收 性支付 DPI GDP(GNP)是一个正确反映国民福利水 平的指标吗? vGDP(GNP)没

12、有考虑非市场活动 v人均GDP(GNP)无法考察价格水平不同情况下居民 生活水平的差异 v人均GDP (GNP)不反映一国的收入分配状况 vGDP (GNP)不反映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拥有状况及 环境保护 2.4 GDP和GNP GDP(GNP)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动和收入水平的重要 指标,但不是完全反映一国经济福利及生活质量的唯 一指标和完全准确的指标。 2.5 MPS和SNA 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 v1978年以前 v承袭前苏联 v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再生产理论 v统计范围不包括第三产业,统计口径包括中间投入品 国民帐户体系(SNA) v1978年以后 v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v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 v统计范围既包括物质生产领域,又包括非物质生产领 域。只统计最终产品和劳务。 小结 vGDP和GNP定义及差异 vGDP的三种计算方法 vNNP, NI, PI, DPI 的概念 vGDP是一个衡量国民经济活动水平的重要指标,但是它 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居民的福利水平。 vMPS与SNA的统计口径差异 第 2 章 结束 宏观经济学度量衡 (I):国民收入核算 0 10 20 30 40 9091929394959697989900 知识回顾知识回顾 Knowledge Knowledge ReviewRevie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