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癌疗李田讲义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90026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晚期非小细胞癌疗李田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晚期非小细胞癌疗李田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晚期非小细胞癌疗李田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晚期非小细胞癌疗李田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晚期非小细胞癌疗李田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晚期非小细胞癌疗李田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期非小细胞癌疗李田讲义(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模式新思考 一线 非小细胞肺癌常用的药物 吉西他滨(键择,择菲,誉捷) 多西他赛(泰索帝,艾素,多帕菲) 紫杉醇(泰素) 去甲长春花碱(诺维本,长春瑞滨) 培美曲塞(力比泰) 吉非替尼(易瑞沙。) 厄洛替尼(特洛凯。) 临床治疗面临的问题 一线NSCLC治疗,先用TKI还是先用化疗? 化疗药该选择哪个?里程碑式的研究ECOG1594 结果显示,三个第三代化疗药(吉西他滨,多西他赛, 紫杉醇)没有生存差异 近年临床研究证明按肺癌病理选择化疗方案,培 美曲塞在非鳞癌患者取得生存优势。鳞癌患者更 倾向于选择紫杉类或吉西他滨 靶向治疗分子标记物 EGFR 通过检测EGFR用于确定是

2、否适合选择TKI类 靶向治疗类药物 IPASS试验设计 吉非替尼 250 mg/day 卡铂(AUC5或6) 紫杉醇200mg/m2 每3周方案* 入组患者 既往未接受化疗 年龄18岁 腺癌 不吸烟或少吸烟* 生存预期12周 PS 0-2 可测量的IIIB/IV期病 灶 观察终点 l主要终点 无进展生存期PFS(非劣效性 ) l次要终点 - 缓解率 - 总生存 - 生活质量 - 疾病相关症状 - 安全性和耐受性 l探索性终点 -生物标记物 EGFR突变 EGFR基因拷贝数 EGFR蛋白表达 *不吸烟指100支烟;少吸烟指戒烟15年和吸烟10包年 *最大6个周期 吉非替尼进展的患者给予卡铂/紫杉

3、醇治疗 Comparison of PFS by mutation status within treatment arms Gefitinib, HR=0.19, 95% CI 0.13, 0.26, p0.0001 No. events M+ = 97 (73.5%) No. events M- = 88 (96.7%) Carboplatin / paclitaxel, HR=0.78, 95% CI 0.57, 1.06, p=0.1103 No. events M+ = 111 (86.0%) No. events M- = 70 (82.4%) 04812162024 Time f

4、rom randomisation (months) 0.0 0.2 0.4 0.6 0.8 1.0 Probability of PFS Gefitinib EGFR M+ (n=132) Gefitinib EGFR M- (n=91) Carboplatin / paclitaxel EGFR M+ (n=129) Carboplatin / paclitaxel EGFR M- (n=85) Hazard ratio 1 implies a lower risk of progression in the M+ group than in the M- group 传统化疗药物的分子标

5、记物 通过检测ERCC1,RRM1,B-tubulin,TS可 以有效选择最合适得化疗药 ERCC1用于判断是否合适铂类用药 : 参与最重要的DNA修复途径核苷酸切除修复 诱导ERCC1基因水平下调可增加肿瘤对铂的敏感性 ,反之可产生对铂的耐药 对IALT试验进行回顾性研究表明: 只有ERCC1低表达者受益于顺铂辅助化疗 对于未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ERCC1高表达者生存期长于 低表达患者 Olaussen KA, et al. N Eng J Med, 2006, 355: 983-991. ERCC1 (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6、1) :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ERCC1用于判断是否合适铂类用药: patients with ERCC1 levels below the median had a significantly longer median survival of 61.6 weeks (95% CI, 42.480.7 weeks) compared with 20.4 weeks (95% CI, 6.933.9 weeks) for patients with ERCC1 levels above the median 原文: http:/clincancerres.aacrjournals.org/

7、content/8/7/2286.full.pdf+html Low ERCC1 Expression Correlates with Prolonged Survival after Cisplatin plus Gemcitabine Chemotherap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NCCN资料显示: “ERCC1低表达者的总生存期(14.2 个月)显著长于高表达者(4.7个月)” RRM1用于判断是否合适吉西他滨用药 参与DNA合成及吉西他滨的抗肿瘤通路 基研究显示RRM1是唯一影响吉西他滨疗效的因子

8、 临床研究也显示RRM1的表达情况可以预测吉西他滨 的疗效 低表达者疗效好,高表达者疗效差 (13.7m vs 3.6m) Rosell R,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4, 10:1318-1325. Bepler G, et al. J Clin Oncol, 2006, 24:377s. RRM1 (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M1) :核苷酸还原酶调节 因子1 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Messenger RNA Expression and Survival in Gemcitabine-Cisplatin-T

9、reated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原文:http:/clincancerres.aacrjournals.org/content/10/4/1318.full.pdf+html A, survival for patients treated with gemcitabine plus cisplatin. Median survival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in the gemcitabine/cisplatin arm among patie

10、nts with low RRM1 levels. Median survival was 13.7 months (95% CI, 9.617.8 months) for patients with low levels and 3.6 months (95% CI, 08.1 months) for those with high levels (P = 0.009; Fig. 2A ) D, time to progression for patients treated with gemcitabine plus cisplatin Median time to progression

11、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in the gemcitabine/cisplatin arm among patients with low RRM1 levels. Median time to progression was 8.4 months (95% CI, 5.311.3 months) for patients with low levels and 2.7 months (95% CI, 2.5 2.9 months) for those with high levels (P = 0.020; Fig. D). NCCN资料显示: “RRM1低表达者的

12、总生存期为13.7个月,高表达者为3.6个月” -tubulin用于判断是否合适抗微管类 (紫杉醇,去甲长春花碱)用药 -tubulin: 微管蛋白 微管的主要成份,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及紫杉类/长 春碱类的抗肿瘤途径 有研究显示-tubulin低表达,紫杉类/长春碱类化疗 效果好;反之则差 JBR10 研究: -tubulin高表达者预后差,但更受益于NP化疗 Seve P, et al. Mol Cancer Ther, 2005, 4(12):2001-2007 Seve P,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5,258(2):191-195 Save P, et a

13、l. Clin Cancer Res, 2007, 13: 994-999 -tubulin用于判断是否合适抗微管类 (紫杉醇,去甲长春花碱)用药 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一项辅助化疗期临床随机对照 试验(),探讨了 在 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患者均为完 全性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以多西紫杉醇卡铂周 期化疗,结果中位无复发时间 阳性组只 有个月,阴性组个月(),在辅助化 疗无效组,出现 阳性表达, 明显高于辅助化疗有效组的() 。 TS用于判断是否合适培美曲塞用药 各种NSCLC组织学类型的TS表达 水平存在差异 鳞癌中TS水平明显高于腺癌 大细胞癌中的中位TS水平明显

14、高于 腺癌 鳞癌中TS酶的过表达可能降低了对 培美曲塞的敏感性 Scagliotti et al, Cancer 2006 1;107(7):1589-96 Scagliotti G, et al. ASCO 2009 abstract 7521. TS(Thymidylate synthetase):胸苷酸合成酶 预测化疗敏感性的生物标志物 TS 顺铂敏感性 表达水平 -tubulin 抗微管药物敏感性 RRM1 吉西他滨敏感性 ERCC1 培美曲塞敏感性 以分子标记物选择患者,可以 富集肺癌群体中少数特定分子变 异亚型患者,针对性进行个体化 的药物治疗 NSCLC患者的治疗选择 以经验为基

15、础:现行的标准治疗,考虑患者 的基本特征和体力情况 以分子为基础:依据肺癌生物学特征(肿瘤 分子情况和宿主遗传学特征) 现在 经验为基础 分子为基础 未来 分子为基础 经验为基础 正确的出路? 双药联合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遇 到了“瓶颈”,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带来了希望,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出现新的一线治疗模式 新模式一 化疗同步分子靶向治疗 化疗同步西妥昔单抗 的研究(FLEX)表明,该方案与单用化疗相比具 有生存优势(P=0.044)。化疗同步肿瘤血管生 成抑制剂的临床研究也取得了阳性结果,如在 东部肿瘤协作组研究(ECOG 4599)中,中位生 存期首次突破了12个月。 新模式二 化

16、疗序贯分子靶向治疗 先使用酪氨酸激酶抑 制剂(TKI)会使肿瘤细胞较多进入G1期,不利 于主要作用于G2M期化疗药物发挥细胞毒作 用,化疗之后再使用口服TKI有可能避免这一 弊端。 但培美曲塞是抗代谢药物,目前有研 究认为可以同用。 新模式三 化疗后维持分子靶向治疗 日本WJTOG 0203 研究中,含铂双药化疗后易瑞沙维持治疗显著 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PFS,P0.001),并延长 了腺癌亚组OS(P=0.03)。 新模式四 分子靶向药物单药一线治疗 IPASS研究告诉 我们,在NSCLC一线治疗中,易瑞沙与紫杉醇+ 卡铂联合化疗比较,在近期疗效、PFS、耐受 性等方面有优势,EGFR突变患者从吉非替尼 治疗中获益显著。 晚期NSCLC治疗策略 ER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