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脂类代谢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89476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5.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脂类代谢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九脂类代谢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九脂类代谢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九脂类代谢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九脂类代谢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脂类代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脂类代谢(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脂类代谢 内容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脂类及其功能 第二节 脂类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脂类的合成代谢 第四节 甘油磷脂的酶促降解与生物合成(自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脂类的生理功能 2.掌握脂肪酸的-氧化过程及能量释放 3.了解脂肪酸的其它氧化途径 4.掌握酮体的生成及利用 5.掌握脂肪酸的合成代谢 6.了解其它脂类的代谢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脂类及其功能 一、脂质的定义 v是指那些低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 (乙醚、氯仿等)的生物有机分子。 v化学本质:是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类及其 衍生物。 按化学组成分: p单纯脂质:脂肪酸和醇形成(三酰甘油和蜡) 。 p复合脂质:除含脂肪酸和醇

2、外,尚含其它非脂 成分(磷脂、糖脂)。 p衍生脂质:是单纯脂质和复合脂质的衍生物。 如取代烃、固醇类、萜等。 p结合脂:脂与糖或蛋白形成的脂多糖和脂蛋白 。 二、脂类的分类 (一)单纯脂类 由脂肪酸和醇类所形成的酯 v 脂酰甘油酯(最丰富的为甘油三酯) v 蜡(含14-36C个碳原子的饱和或不饱 和脂肪酸与含16-30C个碳原子的一元醇所 形成的酯) 1、脂肪酸 (1) 由一条长的烃链(“尾”)和 一末端羧基(“头”)组成的羧酸 。链多数是线形的,少数为分支和 环状 (2)根据脂肪酸碳链结构的不同 p饱和脂肪酸 p不饱和脂肪酸(1-4,少数有6个) z单不饱和脂肪酸 z多不饱和脂肪酸 p含分支

3、和环状结构的脂肪酸 (3) 常见的脂肪酸:软脂酸、硬 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 CH3(CH2)nCOOH (4)每个脂肪酸有通俗名、系统名和简写符号 (5)脂肪酸的结构特点 v天然脂肪酸几乎都是偶数碳,多数在1224碳,最常见 的是16C和18C v双键数目一般为1-4个,少数为6个,单不饱和脂肪酸的 双键多在第9位,第2和第3个双键多在第12和第15位;双 键多为顺式,少数为反式 v非共轭双键系统、共轭双键系统。 CH2CH CH CH2 CH CH CH2 非共轭双键系统(多数) CH2CH CH CH CH CH CH CH2 共轭双键系统 其中棕榈酸(16:0)、硬脂酸(18:0)

4、、棕榈 油酸(16:1 ,9 )、油酸(18:1 ,9 )、芥 子酸(22:1, 13 )、亚油酸(18:2)、-亚麻 酸(18:3,9,12,15 )、-亚麻酸(18:3,6,9 ,12)、花生四稀酸(18:3,5,8,11,14)、 EPA(20 :5 ,5,8,11,14,17)和DHA (22:6,4,7,10,13,16 ,19)等较重要。 (4)每个脂肪酸有通俗名、系统名和简写符号 (5)脂肪酸的结构特点 v天然脂肪酸几乎都是偶数碳,多数在1224碳,最常见 的是16C和18C v双键数目一般为1-4个,少数为6个,单不饱和脂肪酸的 双键多在第9位,第2和第3个双键多在第12和第1

5、5位;双 键多为顺式,少数为反式 v非共轭双键系统、共轭双键系统。 CH2CH CH CH2 CH CH CH2 非共轭双键系统(多数) CH2CH CH CH CH CH CH CH2 共轭双键系统 溶解度:烃链越长,在水中 的溶解度越低 熔点:不饱和的脂肪酸的溶 点比饱和脂肪酸的熔点低 脂肪酸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不饱和脂肪酸在双键处可以 发生加成反应(卤化、氢化 )。 脂肪酸盐与乳化作用 (6)、脂肪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三酰甘油 油脂的化学本质是酰基甘油,其中主要是 三酰甘油(甘油三酯,TG),由一份子的甘 油和三分子的脂肪酸结合而成。此外还有少 量的二酰甘油(DG)和单酰甘油(MG)

6、 。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 n、m、k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全相同 甚至完全不同, 其中n多是不饱和的。 三酰甘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三酰甘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在室温下成液态,称 为油,饱和脂肪酸多,在室温下成固态,称为脂 三酰甘油能在酸、碱或酶作用下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碱水解称作皂化,皂化1g油脂所需的KOH mg数称作 皂化价; 油脂中的双键氢化可制造人造黄油;油脂中的双键还 可与碘反应,100g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克数称作碘值 ; 油脂中的羟基可被乙酰化,中和1g油脂中乙酰基释放 的乙酸所需的KOH mg数称作乙酰价; 油脂自动氧化生成挥发性醛、酮、酸称作酸败,中和 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K

7、OH mg数称作酸价; 在油脂中加入抗氧化剂,可以防止油脂酸败。 3、蜡 蜡是长链脂肪酸和长链一元醇或固醇形成的酯,天 然蜡是多种蜡酯的混合物。 蜡分子含一个很弱的极性头和一个非极性尾,因此 完全不溶于水,蜡的硬度由烃链的长度和饱和度决定。 蜂蜡存在于蜂巢;白蜡是白蜡虫的分泌物,可用作 涂料、润滑剂和其他化工原料;鲸蜡是抹香鲸头部鲸油 冷却时析出的白色晶体;洗涤羊毛得到的羊毛蜡可用作 药品和化妆品的底料;来源于棕榈树叶片的巴西棕榈蜡 可用作高级抛光剂。 单纯脂类的衍生物:除了含有脂肪酸和 醇外,还含有非脂分子的成分,包括: (二)复合脂类(二)复合脂类 v 磷脂(磷酸和含氮碱) v 糖脂(糖)

8、 v 硫脂(硫酸) 1、磷脂 v指含磷的脂类。包括甘油磷脂和鞘磷脂 v主要参与细胞膜系统的组成。少量存在于细胞的其它部分 。 (1 1)、甘油磷脂(磷酸甘油酯)、甘油磷脂(磷酸甘油酯) 组分:磷脂酸(甘油脂肪酸磷酸) X (极性醇) 体内几种重要的甘油磷脂 甘油磷脂的一般性质 v白色蜡状固体,暴露于空气中由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过 氧化作用,磷脂颜色逐渐变暗。 v是两亲分子,是成膜分子,在水中能形成微囊。 v和碱、酸反应 v磷脂酶 (2)鞘磷脂 甘油磷脂:脂肪酸-甘油-磷酸-极性醇 鞘磷脂:脂肪酸-鞘胺醇-磷酸-极性醇 鞘磷脂 鞘磷脂 神经酰胺 鞘磷脂:脂肪酸-鞘胺醇-磷酸-极性醇 3、糖脂 v糖

9、脂:指糖通过其半缩醛羟基以糖苷键与脂质连接的化 合物。 v分为 甘油糖脂: 鞘糖脂: 神经节苷脂:(糖基部分含有唾液酸的鞘糖脂 ) 甘油磷脂 = 脂肪酸-甘油-磷酸-极性醇 鞘磷脂 = 脂肪酸-鞘胺醇-磷酸-极性醇 甘油糖脂 = 脂肪酸-甘油-糖 (二酰甘油) 鞘糖脂 = 脂肪酸-鞘胺醇-糖 (神经酰胺) 磷脂 糖脂 鞘糖脂 几种糖脂和硫酯 2,3-双酰基-1-D-葡萄糖-D-甘油6-亚硫酸-6-脱氧-葡萄糖甘油二酯(硫酯) 2,3-双酰基-1-(-D-半乳糖基-1,6- -D-半乳糖基)-D-甘油 由单纯脂类或复合脂类衍生而来 或与它们关系密切。 v萜类:天然色素、香精油、天然橡胶 v固醇类

10、:固醇(甾醇、性激素、肾上腺 皮质激素) v其他脂类:维生素A、D、E、K等。 (三)衍生脂类(三)衍生脂类 1. 储能及氧化供能。量大、产能多 2. 构成生物膜,是生物膜的重要结构组分 3. 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提供必需脂肪酸 4. 识别、免疫、保护和保温作用。 5. 合成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类固醇激素、肾 上腺皮质 激素、维生素及胆汁酸等。磷脂代 谢中间物如甘油二酯、磷酸肌醇等可作为信号 分子参与细胞代谢的调节过程。 二、脂类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 脂肪的分解代谢 一、脂肪的酶促水解 脂肪 脂肪酶 甘油+脂肪酸 CH2OH HCOH CH2OH CH2OH R2-C-O-CH CH2OH

11、O= - H2OR1COOH 二酰甘油脂肪酶 H2OR2COOH 单酰甘油脂肪酶 - - CH2-O -C-R1 R2-C-O-CH CH2-O -C-R3 O=O= O= H2OR3COOH 三酰甘油脂肪酶 O= O= - - CH2-O -C-R1 R2-C-O-CH CH2OH 限速酶 v脂肪动员:指脂肪组织中脂肪在激素的调节下,被一系列脂 肪酶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供其它组织利用的过程。 v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都可以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浓 度升高,促使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活化,后者使无活性的脂肪 酶磷酸化,转变成有活性的脂肪酶,加速脂解作用。 二、甘油的氧化分解与转化

12、动物的脂肪细胞中 无甘油激酶,则甘油 需要经血液运到肝细 胞中进行氧化分解. TCATCA循环循环CO CO 2 2 +H+H 2 2 O+O+能量能量 v-氧化作用(主要氧化途径) v-氧化作用 v- 氧化作用 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三 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奇数奇数C C原子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原子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CH3-(CH2)n - CH2 - CH2 -COOH 1、Knoop(努普) 实验: 实验的前提条件:动物体内缺乏降解苯环的能力,部分苯环 化合物仍保持环的形式被排出。 实验方法:用苯环标记5种含碳原子数目不同的脂

13、酸使其形 成含碳原子不同的苯脂酸(苯甲酸、苯乙酸、苯丙酸、苯丁 酸、苯戊酸)用苯脂酸饲养动物,收集尿液,然后分析尿液 中带有苯环的物质(标记脂酸饲饲养动动物收集尿液进进行 分析)。 (一)脂肪酸-氧化作用 苯己酸 苯丁酸 苯乙酸 NH2CH2COOH(甘氨酸) 苯戊酸 苯丙酸 苯甲酸 v发现如喂标记偶数碳的脂肪酸,尿中排出的代谢物 均为苯乙尿酸,如喂标记奇数碳的脂肪酸则尿中发 现的代谢物均为马尿酸。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v 脂肪酸在体内的氧化分解是从羧基端-碳 原子开始,每次断裂2个碳原子 。这就是“-氧化 学说”的精髓。 v 或者说:脂肪酸在氧化分解时,在碳链的 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断裂,使

14、碳原子成双成对的 断裂。 饱和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羧基端的 位C原子发生氧化,碳链在位C原子与 位C原子间发生断裂,每次生成一个乙酰COA 和较原来少二个碳单位的脂肪酸,这个不断 重复进行的脂肪酸氧化过程称为-氧化. R1CH2CH2CH2CH2 CH2COOH 2、 氧化作用的概念 (1)脂肪酸的活化(activation) v脂酸的活化:由脂肪酸转变成脂酰CoA的过程。 v进行部位:胞液(cytosol) v活化的原因:游离脂酸水溶性小,细胞内无分解游离脂肪酸 的酶,所以脂肪酸进行氧化前必须活化。活化在线粒体外( 胞浆内)进行。内质网及线粒体外膜上的脂酰CoA合成酶( acyl-Co

15、A synthetase)在 ATP、 CoASH、Mg2+存在的条件下 ,催化脂酸活化,生成脂酰CoA。 3、 -氧化作用反应历程 脂酰CoA合成酶 R-COOH AMP + PPi HSCoA+ ATP R-COSCoA 脂肪酸第一步活化在胞液中,催化脂酸氧化的酶系 存在于线粒体的基质内,脂酰CoA(10C以上)不能 进入线粒体,因此在胞浆内活化的脂酰CoA必须进 入线粒体内才能代谢。此过程由肉碱(肉毒碱, carnitine)来携带脂酰基。 (2 2)脂酰)脂酰CoACoA转运入线粒体转运入线粒体 HOOC-CHHOOC-CH 2 2 -CH-CH-CH-CH 2 2 -N-N + +

16、-CH-CH 3 3 OHOH CHCH 3 3 CHCH 3 3 -羟基-r-三甲基铵基丁酸 转运的条件 : 肉毒碱 (L-羟基-三甲基丁酸) (脂酰基的载体)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 : 酶(肉毒碱脂酰转移酶 I):位于线粒体内 膜的外侧。催化长链脂酰CoA与肉毒碱合成脂酰肉 毒碱(acyl carnitine),从而使脂酰CoA入膜内。 酶是脂肪酸-氧化的限速酶 酶(肉毒碱脂酰转移酶 )位于线粒体内 膜的内侧。是线粒体内膜转运肉毒碱及脂酰肉毒碱 的载体 酯酰CoA进入线粒体基质示意图 N+(CH3)3 CH2 HO-CH2 COO- 肉毒碱 酯酰肉毒碱 O R-C N+(CH3)3 CH2 -O-CH2 COO- 酯酰肉毒碱 CoASH O R-C-S-CoA O R-C-OH A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