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诗歌鉴赏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6893943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诗歌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诗歌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诗歌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诗歌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诗歌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诗歌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部编初一下册诗歌鉴赏(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 歌 鉴 赏 授课教师:崔永创 下谷坪民族学校 关于鉴赏 认识 评价 鉴赏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 法。 2.初步形成古诗词鉴赏的基本能 力。 考点解读考点解读 1.1.品味语言品味语言。品析生动典型的。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词 语语,体味诗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体味诗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 语言的特点。语言的特点。 2. 2.分析技巧分析技巧。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分析诗歌的表达方 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等。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等。 3. 3.理解诗意理解诗意。对诗中景物、形象对诗中景物、形象 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 悟。悟。 古诗

2、词鉴赏的几方面 鉴赏基础:把握诗词内容 鉴赏内容:字词特点(用字、用词、修辞、风格等) 表达技巧(手法、构思、结构等) 思想内容(主题、主旨、内容等) 鉴赏要求:会使用鉴赏术语 鉴赏表述:叙析赏 (内容)(分析)(鉴赏)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谈谈这首诗让你欣赏的地方有哪些? 字 词 特 点 我的鉴赏 诗中用粗线条勾画了落日、远山、黄河 大海等景物,显示了登高远望的特点。“依 ”字和“流”极富动感,写出了“夕阳无限好” 的奇异风光和“千里黄河入大海”的壮丽景 象。 “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 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

3、个动 词相对,“千”和“一”两个数词相对,语言 平淡无奇却大气磅礴,构成了一幅完整的 登楼远眺图。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天,写西, 写山,写实;“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 地,写东,写水,写虚。后两句转入抒 情,由景入情,因情生理,水乳交融, 浑然天成。 。 表 达 技 巧 我的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祖国的壮丽山河, 写出了登高远望的豪迈胸襟,同时 揭示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 必须登高 ”这一生活哲理,景象壮 阔,气势雄浑。 思 想 内 容 我的鉴赏 牛刀小试牛刀小试 题型示例 思路点津 第一种类型:品味语言 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重在品味 整首诗的语言风格

4、) 答题要点: 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 ,应从以下这些词语中选答案:清新淡 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 隽永,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长干曲四首长干曲四首 崔颢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答: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 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 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 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 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 个纯朴直率的船家女形象。 唐朝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第三 句“潮平两岸阔”的“阔”与“潮

5、平两岸失” 的“失”字,哪个更好?为 什么? 参考答案:“阔”字更好。原因(1) 阔是空阔、开阔之意;(2)春潮把江 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开阔 ; (3)“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 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品味字词思路:字词基本义+句中义( 或修辞手法)+蕴含的情感 第二种类型:分析技巧 1、这首诗歌运用了何 种表现手法?(要结合诗句 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2、这种表达技巧表现 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 么感情或解释了什么道理。 小窍门 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整体 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 歌的整体构思及艺术技巧来解答 。答案一般在下列词语中选择: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 景抒

6、情、托物言志),衬托,象 征,联想,想象,用典,对比, 动静结合,讽刺夸张等 题破山寺后禅院尾联的前一句写“万 籁此都寂”,后一句又写“但闻钟磬音”, 是否前后矛盾?请简述理由. 答:不矛盾,这是以声衬静的 写法,万物之音响全部消寂,而反有 禅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不绝,它使这 幽静的禅院更为空寂,肃穆的世界更 为庄严,它使一刹那成为永恒. 例: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血,无花只有寒。笛中 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 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 答:颔联用典,也使用了 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 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 ,自然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

7、 ,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 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 下,将士仍然积极迎战,英勇 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 战士们对国家的忠诚,起到有 力的衬托作用。 第三种类型:理解诗意 这首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 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或者这样问:这首诗歌为 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山居秋瞑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 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 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一 种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 者怎样的理想? 答:山雨初起,万物一新;初 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 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

8、, 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作者 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 ,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 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 芳明志洁,以人和望政通。泉水、 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 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对诗人理想 境界的烘托。 诗词鉴赏常用术语 字词特点:浓墨重彩 惟妙惟肖 平淡无奇 诗情画意 富有哲理 形神兼备 简洁 洗炼 质朴 清新 雄浑 夸张 比喻 拟人 形象 生 动 对仗 双关 表达技巧:含蓄委婉 耐人寻味 画龙点睛 直抒胸臆 以小见大 开门见山 衬托 烘托 渲染 对比 象征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呼应 照应 浑然天成 虚实相生 思想内容: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言近旨远 意在言外 言有尽而意 无穷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不落俗套 感 情细腻 感情真挚 乡情 伤离怀古 忧思 祝同学们: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