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安全会议记录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89351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医疗安全会议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医院医疗安全会议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医院医疗安全会议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医院医疗安全会议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医院医疗安全会议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医疗安全会议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医疗安全会议记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海市东城骨伤医院医疗安全会议记录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内容记录: 门诊输液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一、不安全因素1.医生方面有的医生书写的门诊病历简单,开出的处方和治疗输液单字迹潦草难认,药名的书写欠规范,有的写商品名,有的写通用名或译名。个别医生对一些药物的应用缺乏新的了解,不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如常用的葡萄糖酸钙与地塞米松有配伍禁忌,而仍用于治疗皮肤过敏性疾病。一些医生对某些新药的规格。剂量及其适应症等了解不够。2.护士方面对工作尚不熟悉的新护士和实习护士。情绪波动和平时工作欠严谨的护士,护理工作的繁忙。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也使护理差错发生几率增多。3.药物方面 

2、药品种类繁多,药名复杂,同一种药物有商品名。通用名。译名等,容易因药名混乱而引起差错。同时,药品种类繁多是变态反应的主要根源,如青霉素与头孢菌素存在交叉变态反应。目前对头孢菌素类皮试液的选择药典上尚未明确规定,再加上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病人个体差异和对药物反应的不同,这些给护理工作均带来安全隐患。4.病人方面门诊输液病人的年龄跨度大;既有短期输液的也有长期输液的,对静脉穿刺技术要求高,若护士操作失误造成药液渗出或漏出,引起局部组织肿胀或坏死;还有病人在输液过程中自己更换座位,换位后又忘将未输液体带走,若护士不注意观察。查对,易造成漏输或错输液现象。5.其他在输液高峰季节或高峰时段,病人来输液治

3、疗的相对集中,易出现病人多、排队长、等候久、不耐烦现象,造成工作量大,精神疲劳,容易出现失误。二、门诊输液病人防范措施1、提高安全意识,建立严密的管理体制,减少纠纷、差错的发生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保证病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依法保护护理人员的自身合法权益,做到学法知法防患于未然。同时建立统一的、细化的静脉输液护理操作规程、质量标准、评价办法。输液配制和加药时必须由2人进行,做好“三查七对”工作,并双签名以示负责。输液时,再次将输液单出示给病人或家属确认。输液结束后将输液单统一装订集中保管。输液过程中若发生热源反应或变态反应,或发现药品质量有问题,或怀疑加错药等,

4、应及时向护士长和院药剂科负责人报告,并同病人或家属按规定封存有关实物及现场。2、加强对输液质量的管理1建立输液卡,实行护士双签名制使用统一的输液单,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药物名称、浓度、剂量、用药时间、输液速度、用法、配药者和注射者签名等。加强对用药质量的管理,反复检查药液稀释和抽取配制后的结果。严格落实抗生素现用现配制度。使用新药前,详细阅读药物的使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说明,注意配伍禁忌。2.加强巡视观察 使用统一的输液巡视卡,内容包括护士姓名、巡视时间、病人一般情况、有无漏液、渗液、输液速度、签名等。特别是婴幼儿、老年人、特殊用药病人的输液,严格按要求规范输液滴数,防

5、止因输液速度不当引起严重后果。输液时护士应对病人做好用药指导,尤其在应用某些特殊药物,如垂体后叶素、硫酸镁、硝酸甘油等时,护士一定要交代好病人不要自己调节输液速度,并说明其原因和后果。3.加强技能训练加强护理技能训练,提高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后及时更换输液针头。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正确执行医嘱是护理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护理缺陷的发生,大多数发生在错误执行医嘱上5.门诊输液室病人流动大。周转快,应注意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查对病人时,护士不应直接称呼病人姓名,应问:“请问你叫什么名字?”,以防差错。实行配药、注射、换瓶、拨针签名负责制,规定护士配药前后必须严格查对,无误后在输液单配药者

6、处签名。4、做好人员管理,调配和护理安全防范教育 在输液高峰季节和输液高峰时段,护士长排班时应采取以动态调整为原则,以满足病人治疗需要和最优组合为原则的方式。同时还应做好个班次、各时段输液工作量统计,根据统计结果,随时调整护士人数,避免由于病人多,排长队引起的忙乱现象;也避免护士精神疲劳,致使工作注意力松散或判断失误而出现护理缺陷或差错。必要时应汇报护理部,借调护士帮助输液。加强对护理差错高发人群的护理安全防范教育。护士长应重视新护士、有情绪波动的护士和平时工作欠严谨的护士即实习护生的教育和管理,加强护理差错的防范,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并强化查对制度的落实,认真做好实习护生带

7、教,做到放手不放眼,以确保输液安全。针对病人在输液过程中自己更换座位,又忘记将未输完的液体带走,易引起漏输或输错液体这一安全隐患,我们采取在输液前告知病人输液的瓶数,同时请病人在输液过程中不要自己更换座位,若要换位要告知护士,由护士帮助将未输完的液体连同病人一起移动;拔针时再次核对输液单瓶数并签名,同时询问病人已输液体的瓶数,确认无误后方可拔针。5、规范青霉素等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的使用方法 静脉输注青霉素之前常规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及有无做皮试,什么时间做的皮试,不能只看输液单上皮试的阴性结果。输注青霉素前询问病人是否已进食,有无饥饿感;输液时告诉病人次日输液时间24h以内,否则须重做皮试。输液过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材。6、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护士操作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而临床护理行为大多是个人独自进行,在输液治疗全过程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一洗手。因此,要求护士具备高尚的敬业精神和明确操作意义,才能有效减少失误。感染和纠纷的发生。7、加强护患沟通 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心理护理技能,加强护患沟通从而有效减少护患冲突。将文章“门诊输液病人的防范措施”转发至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等网让更多网友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