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教学大纲 基础医学概论2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6887188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版教学大纲 基础医学概论2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0版教学大纲 基础医学概论2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0版教学大纲 基础医学概论2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0版教学大纲 基础医学概论2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0版教学大纲 基础医学概论2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版教学大纲 基础医学概论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版教学大纲 基础医学概论2(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大纲 基础医学概论2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102043学 时:96(其中理论56学时,实验40学时)学 分:4.5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程面向对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Basic Medicine (2)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任务:基础医学概论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本大纲规定高等医学院校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对本门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研究正常人体及其器官、组织等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阐明其机理。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机制、患病时机体的形态变化与功能障碍、疾病的转归结局等以达到预期规定的培

2、养目标。目的:通过教学各个环节,使学生获得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掌握和运用这些规律,为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程奠定基础,为卫生保健和医疗实践服务。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本大纲内容分为三级要求:1.掌握:教师在讲课和实验中作重点讲授,学生必须融会贯通,牢固掌握。此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约占考试题量的8085%。2熟悉:教师可作一般讲解或不讲解,学生可自学理解,考试中约占试题量的1520%。3.了解:列入或未列入本大纲的教材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仅供学生参考之用。本大纲规定了本门课程教学的基本范围以及大致的广度和深度,作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在每章中指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要求

3、。关于各章要求掌握、熟悉和了解内容的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或增减。为提高学生独立钻研,认真思考的能力,提高足够的自学和查阅国内外资料的时间,本门课程压缩了部分学时,增加了学生自修章节。大纲编写依据和说明:本大纲根据校定教学计划,面向21 世纪高等医学院校精品课程教材基础医学概论修订。教学时数为96 学时(理论56 学时、实验40学时),理论与实验1.4:1。(一)绪论1目的要求掌握: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和生理意义。熟悉: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正反馈,负反馈的概念和生理意义。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人体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2教学内容(1)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4、:生理学的任务;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2)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3)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4)体内的控制系统:正反馈,负反馈。3难点内环境与稳态;生理功能调节的三种方式及其特点,反馈调节。(二)血液1目的要求掌握:血浆渗透压及其生理意义,红细胞的生成,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血型概念及输血原则。熟悉:血小板和白细胞的生理功能,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生成的调节。了解: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Rh 血型。2教学内容(1)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血液的组成;血浆;血液的理化特性。(2)血细胞的生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3)生理性止血与血液凝固:凝血因子;血液凝固过程。(

5、4)血型与输血原则:血型与红细胞凝集;输血。3难点血浆渗透压、血液凝固过程。(三)血液循环1目的要求掌握:心脏泵血的过程和原理,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及其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熟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与调节,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及其形成机制,静脉回流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心电图各波的意义。2教学内容(1)心脏生理: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心脏的泵血功能。(2)血管生理: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微循环;组织液的生成。(3)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4)器官循环:冠脉循环。3难点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的生理特性。

6、(四)呼吸1目的要求掌握:肺通气的动力和弹性阻力,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气体的运输形式,呼吸的反射性调节。熟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了解: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2教学内容(1)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肺通气的阻力;肺通气功能的评价。(2)呼吸气体的交换:气体交换的原理;肺换气与组织换气。(3)气体交换和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4)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呼吸调节。3难点肺通气的阻力和呼吸节律的形成。(五)消化与吸收1目的要求掌握:胃液、胰液、胆汁的成分和作用。熟悉:胃肠运动的形式及其意义,小肠吸收的基本过程,食物在消化道中进行消化和吸收的基本过程,以及神经和体液因素。了解:

7、食物在口腔、大肠消化的基本过程。2教学内容(1)概述:消化的方式;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消化腺的分泌胃肠激素。(2)口腔内消化:唾液;咀嚼和吞咽;小肠的运动。(3)胃内消化: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的运动。(4)小肠内消化:胰液、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小肠的运动(5)大肠的功能:大肠液及其作用;大肠内细菌的作用;大肠运动和排便。(6)吸收:吸收的部位;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3难点消化器官活动的体液调节。食物吸收的基本过程。(六)尿的生成和排出1目的要求掌握:尿的生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熟悉:尿生成的调节机制。了解:肾脏的结构及其血液循环特点,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及清除率的概念及其

8、应用,尿液的排放。2教学内容(1)肾脏的功能解剖与肾血流特点:肾脏的结构特点;肾脏的血液循环及其功能特点。(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有效滤过压,影响肾小球的滤过的因素。(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作用。(4)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功能。(5)尿生成的调节。(6)血浆清除率:血浆清除率的测定方法;测定血浆清除率的意义。(7)尿液的排放。3难点尿生成的影响因素、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七)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1目的要求掌握:变性、坏死、凋亡的概念,变性、坏死的类型及病变特点;坏死的结局;化生的概念;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及功能;熟悉:萎缩、肥大、增生的概念;萎缩的原因及分类;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创伤愈合

9、的类型及基本过程;了解:影响愈合的因素,骨折愈合的过程。2教学内容(1)组织和细胞的适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2)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原因及机制;形态学改变:变性:水变性,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粘液样变性,病理性色素沉积,病理性钙化;细胞死亡:坏死的概念,基本病变,类型及特点,结局;凋亡:概念,形态改变,生化特征,机制。(3)再生: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各种组织的再生。(4)纤维性修复:肉芽组织:结构,功能及结局;瘢痕组织。(5)创伤愈合:皮肤创伤愈合:基本过程,类型及特点,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3难点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的原因及机制。(八)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目的要求掌握:淤血的概念,原因,基本病

10、变及肝、肺淤血的病变;血栓形成、栓塞及梗死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梗死的病变及类型。熟悉:血栓形成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栓子的运行途径以及栓塞的类型。了解:动脉性充血的概念;出血的类型及原因;血栓形成的过程及类型;梗死的形成条件。2教学内容(1)充血:动脉性充血的概念,静脉性充血的概念,原因,基本病变,后果,肺、肝淤血的病变。(2)出血:概念,类型及原因。(3)血栓形成: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类型,血栓的结局及其对机体影响。(4)栓塞:概念,栓塞的类型及对机体的影响。(5)梗死:概念,梗死的原因,类型及病变特点。3. 难点血栓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九)炎症1目的要求

11、掌握:炎症的概念、基本病理变化;液体渗出的原因及机制,白细胞的作用;炎症介质的概念、常见类型及其作用;常见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的类型及形态特点。熟悉:炎症的原因和结局,白细胞的渗出过程。了解: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2教学内容(1)炎症的概念和原因。(2)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3)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4)急性炎症:渗出的主要过程;影响液体渗出的主要因素;白细胞的渗出及作用;炎症介质:概念,类型及作用;急性炎症的类型。(5)慢性炎症:一般慢性炎症,特殊慢性炎症。(6)炎症的经过和结局。3难点渗出的主要过程;影响液体渗出的主要因素。(十)肿瘤1. 目的要求掌握:肿瘤的概念;肿瘤

12、异型性的概念及表现;肿瘤的生长方式与扩散途径;良、恶性肿瘤的区别;肿瘤的命名原则与分类;癌与肉瘤的区别;异型增生、原位癌和癌前病变的概念。熟悉:肿瘤的大体形态和组织结构;恶性肿瘤的分级与分期;常见上皮组织肿瘤、间叶组织肿瘤好发部位及形态特点。了解:肿瘤的转移与扩散的机制;肿瘤的病因及发病机理。2教学内容(1)肿瘤的概念。(2)肿瘤的形态:肿瘤的大体形态,组织结构;肿瘤的异型性:概念,表现。(3)肿瘤的命名与分类:命名,分类。(4)肿瘤的生长与扩散:肿瘤的生长,肿瘤的扩散,肿瘤转移与扩散的机制。(5)恶性肿瘤的分级与分期:分级,分期。(6)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良性肿瘤,恶性肿瘤。(7)良性肿瘤与恶

13、性肿瘤的区别。(8)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原位癌。(9)常见肿瘤举例:上皮组织肿瘤,间叶组织肿瘤,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其他肿瘤。(10)肿瘤的病因及发病机理。3难点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肿瘤对机体的影响。(十一)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目的要求掌握: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概念;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对机体的影响;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和对机体的影响。熟悉:水中毒的概念,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了解:各型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防治病理生理基础。2教学内容(1)正常水、电解质分布和调节。(2)水、钠代谢紊乱:高渗

14、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水中毒。(3)钾代谢紊乱:概述,低钾血症,高钾血症。3难点三种脱水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对机体的影响。(十二)酸碱平衡紊乱1目的要求掌握: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意义;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碱中毒)的概念、原因和发病机制。熟悉: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血气参数的变化、机体代偿调节及对机体的影响。了解: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正确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类型的方法。2教学内容(1)酸和碱的概念及来源。(2)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血液系统的缓冲,肺的调节,肾的调节,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的调节。(3)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pH, PCO2, AB,SB, BB, BE,AG。(4)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概念,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5)混合型酸碱失衡。(6)正确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类型的方法。3难点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和发病机制。(十三)缺氧1目的要求掌握:缺氧的概念、类型;各型缺氧的原因和发病机制、血氧变化的特点。熟悉:常用的血氧指标及其意义。了解:缺氧对机体功能代谢变化的影响;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氧疗和氧中毒。2教学内容(1)缺氧的概念。(2)常用的血氧指标:血氧分压,血氧容量,血氧含量,血氧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