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88477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综述(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1、概述 (1)按受力形式分: 单向板肋梁楼盖、 双向板肋梁楼盖 井式楼盖、 密肋楼盖、 无梁楼盖; (2)按预应力情况分: 钢筋混凝土楼盖、 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3)按施工方法分: 现浇式楼盖、 装配式楼盖、 装配整体式楼盖 单单向板肋梁楼盖 双向板肋梁楼盖 井式楼盖 无梁楼盖 密肋楼盖 二、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单双向板概念: 受力主要沿一个方向传递为 单向板; 受力向二个方向传递为双向 板。 2.单、双向板的划分 四边支撑的板当: l2 /l12 按单向板计算 l2 /l1 3时,a= l03。 板内伸入支座的下部正弯矩钢筋采用半圆弯钩,当支座是简 支时,长度不小于5d。 板的支座负弯

2、矩筋,为保证施工时不致改 变其有效高度,一般都做成直钩以便支撑在模板上。见图9.3 4)构造钢筋 分布钢筋:HPB235钢筋、直径6mm、8mm。分布筋应放在受力筋 内侧,每米板宽不少4根,并不得少于受力筋截面面积的15,不 少于该截面砼面积的0.15%。支座处上下均有受力筋的地方,都 要相应设置分布筋。受力钢筋弯折处也应布置分布钢筋。 分布筋作用:固定受力筋位置、承担长向可能的弯矩、抵抗温度 变化或砼收缩引起的内力、分散集中荷载。 4)板中构造钢钢筋 分布钢钢筋 垂直于主梁的板面构造钢钢筋 嵌入承重墙墙内的板面构造钢钢筋 2、次梁的计算与构造 (1)次梁的计算 计算步骤:选择截面尺寸荷载计算

3、内力计算计算配筋 箍筋和弯起筋计算确定构造钢筋。 次梁截面高度l0/18l0/12,宽度为h0/3h0/2 次梁荷载计算:板传来的荷载和次梁自重 次梁与板共同浇筑,跨中按T形梁计算,支座处按矩形截面计算。 2. 次梁的构造 一般构造同受弯构件要求。 次梁纵向钢筋的弯起与截断 位置 伸入支座和主梁的锚固长度 3. 主梁的计计算与构造要求 (1)主梁的计算 1)截面形式:跨中按T型截面,支座按矩形截面。 若跨中出现负弯矩 ,跨中也按矩形计算 2)主梁支座截面的有效高度h0 单排钢筋时 h0= h60mm 双排钢筋时 h0h-80mm 3)主梁的内力计算按弹性理论方 法进行,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4

4、)当主梁的截面尺寸满足高跨比1/14-1/8,高宽比1/3- 1/2时,一般不必作使用阶段的挠度和裂缝宽度验算。 (2)、主梁的构造要求 1)主梁伸入墙内的支撑长度一般应不小于370mm。 2)主梁的配筋应按内力包络图的要求,通过作抵抗弯矩图来布置 。应符合正截面配筋及斜截面配筋并构造要求。 3)在主次梁交接处,在主梁高度范围内,主梁要受到次梁传来的 集中荷载的作用。为防止在主梁中下部出现斜裂缝,一般要设置 附加横向钢筋(吊筋或箍筋),把荷载传到梁的 上部。 附加箍筋及吊筋布置图 力全部由箍筋承担则有: 力全部由吊筋承担则有: 三、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1、设计资料 (1)某工业 用仓库,楼

5、面使用活荷载为6KN/m2 (2)楼面采用30mm厚水磨石,天花板白灰砂浆20mm 。 (3)材料选用 1)混凝土:采用C25 2)钢筋:纵向受力钢筋HRB335,其他钢筋均采用HRB235、 设计要求 (1)板、次梁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2)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3)绘出二楼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及板、次梁和主梁的配筋施工 图。 2、楼盖结构布置及截面尺寸 (1)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 (2)截面尺寸 三、板的计算 (一)荷载设计值: m2 取1m宽板带计算: (二)计算简图 (1)板按塑性理论计算 (2)各跨的跨度为: 中间跨: 边跨: (三)弯矩计算 边跨与中间跨的跨差(1.82-1.

6、8)/1.8=1.1%,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3、板配筋计算 取1m宽的板带计算,b=1000mm,h=80mm,h0=60,采用HPB235钢筋 ,C25混凝土。 板配筋图 板角负筋;板边负筋;支座负筋;垂直主梁的板面构造 筋;板底受力筋;板底分布筋;负筋分布筋() 板钢筋量计算表 三、次梁的设计(塑性理论) 次梁截面:b*h=200mm*400mm,次梁截面及支撑如图 (二)计算简图及内力计算 主梁截面尺寸b*h=250mm*700mm 1、弯矩计算结果表 2、剪力计算结果表: (三)配筋计算 次梁跨中按T型截面计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 支座与跨中均按一排钢筋考虑 次梁受弯配筋计算 选用

7、的As均大于 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四、主梁截面和配筋计算 (二)计算简图 (三)内力计算 1、弯矩 边跨: 中间跨: B支座: (四)截面配筋计算 主梁正截面配筋计算 主梁斜截面配箍计算 弹性薄板的内力分布主要取决于板的支撑、嵌固条件、几 何特征条件、荷载性质等因素。 如果单边嵌固的悬臂板和两对边支撑的板,不论其长边与短 边尺寸的关系如何,都只在一个方向发生弯曲并产生内力,故 称为单向板;而对于四边、三边支撑板或相临两边支撑的板将 沿两个方向发生弯曲并产生内力,故称为双向板,但是,当这 种板两方向边长相差较大,且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时,通常近 似地以l2/l1为界来判别板的类型。 9.4、整体

8、式双向板肋梁楼盖 一、双向板的受力特点 四边简支方板,第一批裂缝出现在板底中 部,沿对角线的方向向四角扩展,当荷载增加 时,板四角附近出现垂直于对角线方向成圆形 的裂缝,随着钢筋屈服,板破坏。 四边简支的矩形板:第一批裂缝出现在板 底中平行于长边方向,随着荷载增加,裂缝沿 450角方向向四角扩展,板面四角也开始破坏 。通常,板传给四边支座压力,不沿长边均匀 分布,各边中部较大,两端较小。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采用高强度的混凝土 较优;当含钢率相同时,采用较细的钢筋比较 有利; (a)、四边简支正方板 (b)、四边简支矩形板 1、单区格双向板 不论是单区格还是多区格都要想法简化成单区格查表计算,计

9、算公式为 : M=表中系数pl012 支座负弯矩可直接用上式计算并用符号M1、 M2表示,而跨中弯矩 应按上式计算出M1 、 M2后考虑横向变形的影响按下式进行修正: M1(v)= M1 v M2 M2 (v)= M2 v M1 , v=0.2(泊松比) 2、多跨连续双向板 求跨中最大正弯矩 a.首先进行荷载最不利布置 b.将板上荷载分为正对称q=g+0.5q 、反对称荷载q”=0.5q c.叠加q、q”产生的跨中弯矩,计算q产生的跨中弯矩时,中间区块 按四边固定,边区块视实际情况而定; 计算q”产生的跨中弯矩时,中 间区块按四边简支,边区块视实际情况而定。 二、双向板按弹性理论的内力计算 求

10、支座最大负弯矩 假定全板各区格均满布( g+q)时,求得支座的最大负 弯矩,这样所有中间支座可 视为固定支座,边支座按实 际情况考虑,按单块板进行 计算,若相邻的两块板计算 出来的支座弯矩不同,取其 平均值即可。 双向板跨中弯矩的最不利布置 四、双向板支承梁的受力特点 通常采用下述近似方法 ,从每一 区格的四角作450线与平行于长边的 中线相交,将整块板分成四个板块, 每个板块的荷载传至相邻的支承梁上 ,因此,作用在双向板支承梁上的荷 载不是均匀分布的,长跨梁上荷载呈 梯形分布,短跨梁上荷载呈三角形分 布。 支承梁的内力可按弹性理论或塑 性理论计算。 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可先将梁上的 梯形或三角形

11、荷载,根据支座转角相 等的条件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 ,然 后按结构力学方法计。 1截面设计 (1)双向板的厚度板厚h应满足 规定。 简支板 连续板 (2)板的截面有效高度 由于跨中弯矩短跨方向比长跨方向大, 因此短跨方向的受力钢筋应放在长跨方向受力钢筋的外侧,以充 分利用板的有效高度,因而在估计h0时(对一类环境): 短向 h0=h一20mm 长向 h0=h一30mm 三、双向板的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 (3)弯矩折减 双向板在荷载作用下由于支座的约 束,整块板存在着穹顶作用,从而使 板的跨中弯矩减小,因此对周边与梁 整体连结的板,其计算弯矩可根据下 列情况予以减少: (A)中间区格的跨中截面及中间

12、支座 上减少20。 (B)边区格的跨中截面及从楼板边缘 算起的第二支座上: 当lbl1.5时 减少20% 当1.5lbl2.O时 减少10 % (C)角区格不应减少。 式中l垂直于板边缘方向的计算 跨度;lb沿板边缘方向的计算跨度 2钢筋配置 双向板的受力钢筋沿纵横两个方向配置,配筋形式类似于单向 板 按弹性理论计算时, 跨中弯矩沿板宽向两边逐渐减小,故配筋亦 应向两边逐渐减少。考虑到施工方便,可将板在两个方向各划分成 三个板带 ,边缘板带的宽度为较小跨度的14,其余为中间板带。 在中间板带内按最大弯矩配筋,而边缘板带配筋减少一半,但每米 宽度内不得少于3根。连续板支座负弯矩钢筋,则按各支座的最大负 弯矩求得,沿全支座均匀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