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我的自行车》含反思

上传人:zh****ng 文档编号:11688178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的自行车》含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的自行车》含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的自行车》含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的自行车》含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教案《我的自行车》含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教案《我的自行车》含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教案我的自行车含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开展骑自行车(三轮自行车)的体验活动,理解“骑”“越”“趟”“冲”等词的含义和用法。2、掌握完整叙事要素,能按照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一件事。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3、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骑自行车。2、物质准备:大书及幼儿用书、适宜幼儿骑车游戏的场地、自行车越过的障碍物。活动重难点:通过骑车游戏,理解故事中动词的意思。体会动词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活动过程:1、大书导入。教师:小朋友们都喜欢骑自行车吗?骑自行车有什么感受?为什么?(幼儿

2、回答问题时可以边说边做动作。)2、大书图画阅读。教师出示已被遮住文字的大书,引导幼儿逐页猜想画面内容。教师:画面上的小朋友骑自行车都经过了哪里?每到一个地方,他做了哪些动作?幼儿l:书上的小朋友骑着自行车经过大树、小桥、小水坑、山坡。幼儿2:这个小朋友绕过大树;趟过小水坑;骑上山坡。教师:小朋友们在骑自行车时做过这些动作吗?幼儿1:我也骑着车绕过大树,绕就是车把向一个方向围着大树转一个圈。幼儿2:我骑车时,遇到小水坑就会加速趟过去。幼儿3:我骑车经过小桥时是越过去的。3、大书文字阅读。(1)教师指读文字,每指读一页,可以先请幼儿倾听,然后再请幼儿跟读。(2)结合文字,引导幼儿说一说:书中的小朋

3、友是在什么时间去骑自行车的?(3)重点强调书中的动词:“骑”“绕”“越”“趟”“冲”,每讲到一个字请幼儿模仿,加深印象。(4)请幼儿观察、思考书中每一页的句型有什么联系,并发现:每一页的句型都会重复前一页的地点并到达一个新的地点。(5)请幼儿仿照书中的句型创编出自己在一周之中都做了些什么事。例如,星期一,我星期二,我能按照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叙述。幼儿1:五一假期时,我和爸爸去旅游。星期一,我们去了北海公园;星期二,我们去了tiananmen广场;星期三,我们去了游乐园;星期四,我们去了长城;星期五,我们去了动物园;星期六,我们去了回龙观公园;星期日,假期快结束了,我们在家休息,准备第二天高高兴兴

4、上幼儿园。幼儿2:我帮妈妈做家务,星期一,我扫地;星期二,我擦桌子:星期三,我为花浇水;星期四,我洗碗;星期五,我自己洗袜子;星期六我发碗筷;星期日,妈妈夸我是乖孩子。(6)引导幼儿指读小书,找出反复出现的文字:星期、我、骑自行车。4、拓展学习。(1)引导幼儿来到户外活动场地,观察场地上已布置好的各种障碍物,猜测活动内容。(2)一名幼儿骑着自行车出现在幼儿面前,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3)幼儿分成四队,分别骑自行车用书中提到的各种动词穿越地上的障碍物。在通过后,大声说出:“我过了障碍,我胜利了!”引导幼儿通过实践进一步感受词汇所表达的含义。幼儿1:我骑着自行车绕过饮料瓶。幼儿2:我趟过皱纹纸

5、做成的小水坑。幼儿3:我冲过大门。(4)幼儿创新活动:创新骑自行车越过障碍的方法,并用语言表述。幼儿1:我越过了地板块做成的小桥!幼儿2:我绕过了椅子做成的树桩!幼儿3:我冲过了柱子门15、延伸活动。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其他与动作有关的词并与家长合作,记录幼儿寻找的动词,制作图文并茂的动词小书。个人反思:1、活动中的优点:本次活动注重将幼儿的已有经验与学习内容相结合,设置幼儿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更加直观地理解了各种动词的含义。由于活动内容是幼儿感兴趣的且符合本班幼儿特点,所以幼儿在活动中认真投人,完全融人其中。在提问上,层层深入、思路清晰,引导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感知体验,使幼儿在

6、参与活动时,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即使是不善表达的幼儿也能够在体验活动中展示自己,体验到成功。活动既满足了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又使幼儿体验到了读本的内涵,基本达到了活动目标。2、活动中的不足:在拓展活动中,忽视了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应在拓展活动前对幼儿提出安全要求和骑车规则,并在场地上设置一些标志和符号,提醒幼儿注意活动安全。在今后的活动中,应考虑到幼儿特点与读本特点的结合,设计更加适合幼儿的阅读活动。主要内容:1、注重主要环节提问,引导幼儿表达。用谈话引出主题,吸引幼儿兴趣,将已有经验与当前学习内容相连。谈论幼儿骑自行车的趣事,帮助幼儿回忆骑车感受,吸引幼儿兴趣。教师运用

7、开放式提问,提出的问题清楚、具体,层层递进,由浅入深。通过对图片的观察,注重引导幼儿用书中的词语和动作表达通过障碍的情境。2、设置情境,亲身体验。活动中教师设置了与读本相关的各种障碍,引导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各种动词的实际意义。采取了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请幼儿带来自行车,用读本中学到的“越”“冲”“绕”等动词通过障碍,增强了游戏性,使幼儿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体验各种动词的含义。幼儿对活动非常感兴趣。3、启示:成功的拓展活动既要达到整合旧知识、传递新知识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借助活动材料,体会、理解词语的含义。教师调整了拓展活动中的材料,活动前先引导幼儿明确障碍物具体代表什么,然后再进行实际活动

8、体验,理解读本所蕴涵的教育价值,在幼儿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融人行驶安全知识的教育。综合评析:1、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把读本知识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扩展到游戏活动中,为孩子创设了骑车活动、设置障碍、实践操作体验的活动空间。在材料准备上,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动员家长将家中的自行车带到幼儿园,为幼儿创设参与体验活动的机会,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教师提出的问题清楚、具体,层层递进,教师能归纳、整理幼儿的回答,帮助幼儿理清思路。组织幼儿进行骑车活动,设置与读本中动词相关的场景,感受这些字所表示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字的实际意义,达到活动的目的。在体验中可以利用场地上的自然物,作为天然的障碍,使活动更具真实性;幼儿安全教育应融人一日活动之中,教师在场地上没有明确的行驶标记和符号,幼儿在穿越障碍时,没有注意提出对幼儿安全的要求和行驶交通规则。2、小组反思中运用问题的设置,层层递进地分析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对目标的实施、对幼儿年龄特点的关注、对每个环节问题的设计进行了很好的反思。特别是对于本次活动的亮点教师引导幼儿边体验边表达、先体验后表达等,鼓励幼儿想说、敢说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教师材料的投放与活动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小百科: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