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作文真题讲解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8147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7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作文真题讲解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历年作文真题讲解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历年作文真题讲解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历年作文真题讲解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历年作文真题讲解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年作文真题讲解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作文真题讲解讲解(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历年MBA论说文真题解析 华章速成班 郭泉 1997年1月真题 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时下,商店、企业取洋名似乎成了一种时尚,许多店铺、厂家竞相挂起了洋 招牌,什么爱格尔、欧兰特、哈勃尔、爱丽芬、奥兰多等触目皆是。翻开新 编印的黄页电话号码簿,各种冠了洋名的企业也明显增多。甚至国货产品广 告,也以取洋名为荣。 审题关键: 1题干包含了哪些关键词? 商店、企业;洋招牌、取洋名。 2这种现象属于企业管理的哪个重要主题/话题? 品牌建设。 3.这种现象推广到人的哪些品质或话题? 崇洋媚外、虚荣、自卑、浮夸、对应为正面的:踏实、朴素、自信 3对这种现象应该褒还是贬?根据

2、何在? “甚至” 1997年10月真题 用下面的一段话作为一篇议论文的开头,接下去写完一篇立论与它观点一致的议论 文。字数要求500字左右。题目自拟。 投下一着好棋,有时可以取得全盘主动。但是,光凭一着好棋,并不能说有把握最 后胜利,还必须看以后的每着棋下得好不好。 立意关键: 1一着棋有独立、个体、细节之意;“每着棋”有全局、团队之意; 以上为其一 2、投下一着好棋。 开头很重要。过程很重要。开头和过程都很重要。 3最关键词的是什么? “有时”“但是”。“还必须看”。 4、推衍到人的品质:团结、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责任感、 1998年1月真题 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3、一位画家在拜访德国著名画家门采尔时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张画只要一天的时间 ,而卖掉一张画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门采尔严肃认真地回答说:“倒过来试试吧, 如果你用一年的时间去画它,那么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能够把它卖掉。” 审题: 1有哪些主要信息,应该怎么理解这样信息? “画”与“卖”。喻指“前期的准备”和“最后的结果”。 “一天”与“一年”。喻指“时间”或“效率”。 2有哪些成语、格言与这个题干主旨有关? 1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基本功、基础、个人修养、素质 2厚积薄发。苏轼杂说送张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於此矣。 ” 3磨刀不误砍柴工。 4欲速则不达。 1999年10月MBA联

4、考真题: 以“小议企业领导者的素质”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本题可以看成是一种“命题作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 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命题作文的写作自由度一般比话题作 文小。 1概论企业领导者为什么需要高的素质。2专论企业领导者为什么需要某 种素质。 2000年10月MBA联考真题: 根据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一些东西?” 出人意料,这位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他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

5、大 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审题提示: 1多元并列信息则概括。 2要注意不能过度概括。 3二元并列信息则综合。 1、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是成功的关键 2 引申:做人的品质、 2001年10月真题 近些年来,新闻媒体经常报道公开招考公务员,乃至招考厅局 级干部的消息,这同我国传统习惯中的“伯乐相马”似乎有了不 同。请以“相马”、“赛马”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题目自拟。 审题: 伯乐相马:故事大家很清楚“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人才;相马就是找人才,赛马就是选拔人才 结合故事,立意很清楚,赛马胜过相马。 2002年10月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

6、作文。 中国古代的易经中说:“穷则变,变则通。”这就是说,当我们要解决一个问 题而遇到困难无路可走时,就应该变换一下方式方法,这样往往可以提出连自己也 感到意外的解决办法,从而收到显著的效果。 请以“穷则变,变则通”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你自己的经历、体验或看法,也 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审题: 观念改变思想; 思想改变行为; 行为改变能力;或者行为改变结果。 2003年10月MBA联考真题: “读经不如读史。” 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论述你支持或反对这一观点的理由。你可以运用取自你的经 验、观察或阅读的实例或理论作为论据。 3点审题关键: 1“经”是

7、什么意思?“史”是什么意思? 2四种可能的立场逻辑上是否都可行? 3你选择何种立场?你如何论证你的立场? 一.读经不如读史 二.读史不如读经 (注:经为:四书五经,其中四书为论语 、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为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等 。 史为:以其种类可分为:正史、别史、杂史、野史、稗 史。这其中只有正史拥有合法身份,余者皆属另类。 多数人选择读史;原因其一:经书有些片面;而史更为全面;其二:民间有句谚语 “读史使人明智”自然有它的道理。 而一方则坚持读史不如读经;愿意:经吸取史之精华,更为普及应用。 在中国文化中,中国史书的最大特点是以人为本的,经更多代表文化的价值;经是 要求解构,

8、理解其中思想;史是要求读的,以故事学精髓。 所以,如果在读经和读史中,不可兼选的话。个人认为读经更适宜当下教育。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观点分析”:出题者给出了一个观点,要求你明确自己对这个 观点的支持或反对的立场,然后寻找相应的理由来论证自己的立场选择是有道理 的。 2004年1月真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拟题目撰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一位旅行者在途中看到一群人在干活,他问其中一位在做什么,这个人不高兴地回 答:“你没有看到我在敲打石头吗?若不是为了养家糊口,我才不会在这里做这些无 聊的事。”旅行者又问另外一位,他严肃地回答:“我正在做工头分配给我的工作 ,在今天收工前我可以砌完这面墙。”旅

9、行者问第三位,他喜悦地回答:“我正在 盖一座大厦。”他为旅行者描绘大厦的形状、位置和结构,最后说:“再过不久, 这里就会出现一座宏伟的大厦(理想),我们这个城市的居民就可以在这里聚会、 购物和娱乐了。” 常见立意:1志当存高远(75分);2开心每一天(65分);3看问题要系统全面(60分); 85分立意:改变思路,点亮心情 95分立意:1为理想而奋斗的人是快乐的;2让理想照亮心情。 2004年10月真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 在滑铁卢战役的第一阶段,拿破仑的部队兵分两路。右翼由拿破仑亲自率领,在利 尼迎战布鲁查尔;左翼由奈伊将军率领,在卡特勒布拉斯迎战威灵顿。拿破

10、仑和奈 伊都打算进攻,而且,两个人都精心制定了对各自战事而言均为相当优秀的作战计 划。但不幸的是,这两个计划均打算用格鲁希指挥的后备部队,从侧翼给敌人以致 命一击,但他们事前并没有就各自的计划交换意见。当天的战斗中,拿破仑和奈伊 所发布的命令又含糊不清,致使格鲁希的部队要么踌躇不前,要么在两个战场之间 疲于奔命,一天之中没有投入任何一方的作战行动,最终导致拿破仑惨败。 审题: 沟通与有效沟通 2005年1月真题: 根据下述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评价邱吉尔的决策,说明如果你是决策者 ,在当时情况下你会做出何种选择,并解释决策依据。700字左右。(40分) 二战时期,英国首相邱吉尔曾做出一个

11、令他五脏俱焚的决定。当时盟军已经破译了 德军的绝密通信密码,并由此得知下一个空袭目标是英国的一个城市考文垂。但是 一旦通知这个城市做出任何非正常的疏散和防备,都将引起德军警惕,使破译密码 之事暴露,从而丧失进一步了解德军重大秘密的机会。所以邱吉尔反复权衡,最终 下令不对这个城市做任何非正常的提醒。结果考文垂在这次空袭中一半被焚毁,上 千人丧生。然而,通过这个密码,盟军了解到了德军在几次重大战役中的兵力部署 情况,制定了正确的应对策略,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 审题:1、评价邱吉尔的决策;2、说明如果你是决策者,在当时情况下你会做出何种选择;3 、 并解释决策依据。 本题是一种典型的“案例分析”:

12、出题者给出一个真实的情景(案例),要求你深入案例情景 之中,在厘清局中人所面对的问题、限制条件和决策资源的基础上做出合乎情理的决策或者对 局中人的决策进行评价。案例分析题一般会明确规定案例分析的角度。 2005年10月真题 根据下面这首诗,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 ,题目自拟。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的苍松, 那就做山谷一棵小树陪伴溪水淙淙;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 那就化作一丛茂密的灌木;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只麝香獐, 那就化作一尾最活跃的小鲈鱼, 享受那美妙的湖光; 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宽敞, 那就铺成一条小路目送夕阳; 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 那就变成一颗星星在夜空闪亮。 不可能都当领航的船长

13、, 还要靠水手奋力划桨; 世上有大事、小事需要去做, 最重要的事在我们身旁。 2006年1月真题 57根据以下材料,围绕企业管理写一篇论说文,题目自拟。700字左右。 (35分) 两个和尚住在东、西两座相邻的山上寺庙里,两山之间有一条清澈的小 溪。这两个和尚,每天都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够一天用的水,久而久 之,他们就成为好朋友了。光阴如梭,日复一日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三年。 有一天,东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西山的和尚没有在意:“他大概睡过头 了。”哪知第二天,东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第四天也是如 此,西山的和尚担心起来:“我的朋友一定是生病了,我应该去拜访他,看 是否有什么事情能够帮

14、上忙。”于是他爬上了东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到达 东山的寺庙,西山和尚看到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十天 没喝水的样子,他好奇地问:“难道你已经修炼到可以不用喝水就能生存的 境界了吗?”东山和尚笑笑,带着他走到寺庙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三 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如今终于挖出水来了,我就 不必再下山挑水中啦。”西山和尚不以为然:“挖井花费的力气远远甚于担 水,你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1长远的眼光;2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3、引申到科研 2006年10月真题 57、根据以下材料,围绕企业管理写一篇论说文,题目自拟,700字左右。(35分 ) 20世纪80年代,可口可

15、乐公司因缺少发展空间而笼罩在悲观情绪之中:它以35的 市场份额控制着软饮料市场,这个市场份额几乎是反垄断政策下企业能达到的最高 点;另一方面,面对更年轻、更充满活力的百事可乐的积极进攻,可口可乐似乎只 能采取防守的策略,为一、两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展开惨烈的竞争。尽管可口可乐 的主管很有才干,员工工作努力,但是他们内心其实很悲观,看不到如何摆脱这种 宿命:在顶峰上唯一可能的路径就是向下。郭思达在接任可口可乐的CEO后,在高 层主管会议上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世界上44亿人口每人每天消费的液体饮料平均 是多少?”答案是:“64盎司。”(1盎司约为31克)“那么,每人每天消费的可 口可乐又是多少呢?”

16、“不足2盎司。”“那么,在人们的肚子里,我们的市场份 额是多少?”郭思达最后问。 通过这些问题,高管和员工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不再是可口可乐在美国可乐市场中的 占有率,也不再是在全球软饮料市场中的占有率,而变成了世界上每个人消费的液 体饮料市场中的占有率。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可口可乐在世界液体饮料市场中的 份额微乎其微,少到可以忽略不计。高层主管们终于意识到,可口可乐不应该只盯 着百事可乐,还有咖啡、牛奶、茶、甚至水,而这一市场的巨大空间远远超过人们 的想象。 1换个角度看问题。2多元化经营。3市场的重新定位。4眼界与市场5改变旧观念 ,拓展新市场。 2007年1月MBA联考真题: 57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700字左右。 电影南极的司各脱,描写的是英国探险家司各脱上校到南极探险的故 事。司各脱历尽艰辛,终于到达南极,却在归途中不幸冻死了。在影片的 开头,有人问司各脱:你为什么不能放弃探险生涯?他回答:“留下第一 个脚印的魅力。”司各脱为留下第一个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