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黄酮提取技术方案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81458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杏黄酮提取技术方案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银杏黄酮提取技术方案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银杏黄酮提取技术方案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银杏黄酮提取技术方案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银杏黄酮提取技术方案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杏黄酮提取技术方案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杏黄酮提取技术方案讲解(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杏黄酮提取 成套系统技术方案 目 录 l第一部分:用户技术要求 l第二部分:设计方案概述 l第三部分:系统构成、工艺路线及技术指标 l第四部分:优越性能 l第五部分:成本对比分析 l第六部分:结论 l第六部分:与超临界提取对比 第一部分:用户技术要求 提取物: 银杏黄酮 。 提取原料: 银杏叶 ,含水分10%。 提取量:日提取处理 10 吨 银杏叶 。 第二部分:设计方案概述 l根据用户提出的技术要求,我方技术人员设计 了 一 条生产线,提取处理能力为 450 kg/h 银 杏叶 原料。说明:粉碎后的 银杏叶 比重按 0.17 kg/l计算。 第二部分:设计方案概述 l整条生产线除进料口、出

2、渣口、溶剂尾气排放 口之外,各工位实现全封闭条件下的连续化运 行,自动化控制。 第二部分:设计方案概述 l本方案可以用于多种植物提取物的生产制备, 具体技术方案是以 银杏叶 提取 银杏黄酮 为 标准设计的。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l整条生产线包括如下系统: 喂送料系统; 提取系统; 提取溶媒控制系统; 药渣处理系统; 提取液处理系统; 提取液浓缩系统; 溶剂尾气回收系统; PLC操作控制系统。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工 艺 流 程 示 意 图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一、喂送料系统: 包括储料、定量控制喂料、物料输送等装置。 第三部分:

3、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一、喂送料系统-储料: l型式: 料斗 。 l用途和要求: 批次性盛装提取原料,保证定量控制喂料器的供给。 起到缓冲作用,减轻喂料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l流程和操作: 人工将粉碎好的物料批次性地加入到料斗中。 料斗中的提取原料连续、自动、均匀地进入定量控制喂料 器中。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一、喂送料系统-定量控制喂料: l型式: 螺旋输送器 。 l用途和要求: 定量控制提取原料喂料量。 喂料量调节范围: 120600 kgh。 l流程和操作: 人工设定提取量,自动控制。 将料斗中的提取原料定量、均匀、连续地输送到物料输送 机中。 第三部分:

4、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一、喂送料系统-物料输送: l型式: 真空上料器 。 l用途和要求: 将喂料器供给的提取原料(干料),输送到提取系统中。 说明:输送距离、高度等,需根据用户厂房尺寸、设备布 局等实际情况,另行设计、确定。 l流程和操作:自动控制。 l说明:若输送鲜或湿物料,需根据用户具体情况另行选 用其他输送方式,如:履带输送、螺旋输送等。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二、提取系统 型式: 单级管道式连续逆流超声提取机 。 型号: TDCLD-6/3240/7850 (GDC-TQ/6/C8N4) 数量:1套。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二、提取系

5、统-提取机配置及构成: l1套进料装置。 l 4 节浸泡提取管。 l 8 节超声提取管。 l1套排液装置。 l1套排渣管。 l1套冷凝器。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二、提取系统-提取机技术指标: l提取管内径: 600 mm。 l提取管节数:共 12 节,其中超声 8 节,浸泡 4 节。 l提取管总长:约 29.3 m。 l提取管总容积:约 7850 L,其中超声约 3240 L。 l超声功率: 64 kw。 l冷凝器: 2 m2。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二、提取系统-提取工艺: l原料处理:粉碎,粒度 4080 目。 l提取溶媒 类型: 50%甲醇。 料

6、液比: 1:12 (重量体积比)。 用量: 5400 L/h。 l提取温度: 50 。 l提取时间:在超声作用下,提取时间为 40 分钟左右。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二、提取系统-流程和操作: 提取时间: l人工设定超声提取时间,自动控制。 l超声提取时间调节范围: 1575 分钟。 排渣、排液: l连续化、自动控制。 l提取后渣料被排渣装置排出,进入药渣处理系统中。 l提取液被排液装置排出,进入提取液处理系统中。 提取过程搅拌:人工任意设定搅拌时长,自动控制。 提取过程温度控制:根据工艺要求的温度值,人工设定,自动控制。 清洗清理: l配备WIP在线冲洗装置。 l各个提取

7、管段采用法兰连接、滚轮支撑,易于安装、拆卸,清洗清理 。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三、提取溶媒控制系统: 包括溶媒储存、输送、定量控制、温度调节等 装置。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三、提取溶媒控制系统: 储存 l型式: 卧式或立式 储罐。 溶媒输送: l型式: 离心 泵。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三、提取溶媒控制系统-定量控制: l型式: 涡轮 流量计。 l用途和要求: 定量控制提取溶媒输送量。 流量调节范围: 600 6000 Lh。 l流程和操作: 人工设定流量值,自动控制。 在线流量检测仪实时检测流量值,自动调节阀门大小来定 量控制溶

8、媒的输送量。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三、提取溶媒控制系统-温度控制: 型式: 板式 换热器。 用途和要求:加热提取溶媒,达到工艺要求的温度。 流程和操作: l人工设定加热温度范围,自动控制。 l在线温度探测器实时在线检测溶媒的温度值,自动调节 。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三、提取溶媒控制系统-温度控制: 节能设计:为了节省加热提取溶媒的能耗,公司设计了 综合利用系统中余热的二级溶媒加热节能方案: l第一级利用蒸脱机产生的溶剂气体热量,一方面溶剂气 体预热提取溶媒,温度可达到 40 ,有效节约蒸汽用 量 129 kg/h,同时提取溶媒又起到冷却水的作用,降

9、低溶剂气体的温度,减少冷却水的循环用量,节约电耗 。 l第一级预热后的提取溶媒再通过二级换热器(蒸汽加热 )加热,达到工艺要求的温度( 50 )。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四、药渣处理系统 包括药渣残留溶剂挤压回收、蒸脱回收,以及 渣料输送等装置。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四、药渣处理系统-挤压回收: 型式: 连续渣料挤压机 。 用途和要求: l减少渣料中残留溶剂量,降低下步蒸脱回收的蒸汽使用 量,节约能耗。 l渣料经挤压后,残留溶剂含液量约为 60% 。 流程和操作: l连续化、自动控制。 l提取后的渣料经排渣管进入挤压机,经挤压后,挤出药 液重新回到提取

10、管,渣料进入下步 蒸脱回收 处理。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四、药渣处理系统-蒸脱回收: 型式: 连续渣料蒸脱机 。 用途和要求: l减少渣料中残留溶剂量,减少浪费,保证安全,并有利于环 境保护。 l蒸脱后渣料中溶剂残留 500ppm 。 l根据用户的要求,蒸脱后渣料不进行烘干脱水处理。 流程和操作: l自动控制。 l渣料中残留的甲醇溶剂在蒸脱机中,经蒸汽加热后挥发进入 冷凝器,回收再利用; l蒸脱后的渣料进入渣料输送机。 说明:蒸脱后的渣料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脱水处理。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四、药渣处理系统-渣料输送: 型式: 螺旋输送机 。 用途和要

11、求: l将蒸脱后的渣料输送到厂房外,用户制定地点,装车。 l说明:药渣输送机的长度、排渣口位置需根据用户厂房尺寸 、设备布局等实际情况,另行设计、确定。 流程和操作: l渣料连续、自动地从蒸脱机中输送出。 l排出的渣料装车后需由人工处理。 说明:若长距离输送,要采用履带输送或其他方式。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五、提取液处理系统 包括渣液分离和过滤等装置。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五、提取液处理系统-渣液分离: 型式:旋筒式渣液分离器。 用途和要求: l将提取液中渣料分离出。 l分离精度:60目。 流程和操作: l连续化、自动控制。 l分离出的渣重新回提取管

12、进行再提取,分离液进入过滤 系统。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五、提取液处理系统-过滤: 型式:旋盘式过滤器。 用途和要求: l将分离液中残留的渣料过滤掉。 l过滤精度:300目。 流程和操作: l连续化、自动控制。 l过滤掉的渣料重新回提取管进行再提取,滤清液进入暂存罐 保存,以备后处理。 说明:本过滤为粗过滤,若用户过滤精度要求高,必须再 配备第二级(400600目)、第三级(8001100目),或 精过滤(0.510um)设备。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六、提取液浓缩系统 包括加热蒸发/冷凝回收、真空等装置。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六

13、、提取液浓缩系统-加热蒸发/冷凝回收: 型式: 三效 动态循环蒸发浓缩器。 用途和要求: l将提取液中的甲醇溶剂蒸发出,并回收再利用。 蒸发量: l蒸发能力: 3000 L/h,以蒸发纯水为标准计算和验收。 l实际蒸发量: 3780 L/h。说明:按蒸发出 70% 的液体 来计算: 5400L x 70% 。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六、提取液浓缩系统-加热蒸发/冷凝回收: 蒸发浓缩工艺: l蒸发温度:80。 l加热介质: 饱和蒸汽。 压力 3 kg,温度 130 。 l冷却介质: 地下水循环。 冷却水循环温度:依照夏天进水温度 25 ,回水 30 计算。 流程和操作: l进

14、液:液位自动控制进液。 l排液:根据人工设定浓度值,自动控制浓缩液排出。说明:浓度值的 设定,需根据用户对浓缩液甲醇残留量的要求,现场取样检测,得出 合格浓缩液的浓度值。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六、提取液浓缩系统-真空: 型式:液环式真空泵。 用途和要求:用于蒸发和冷凝系统的抽真空。 流程和操作: l自动控制。 l抽出的溶剂尾气进入溶剂尾气回收系统。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七、溶剂尾气回收系统 包括冷凝回收、冷冻机组等装置。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七、溶剂尾气回收系统-冷凝回收: 型式:两级冷凝回收装置。 用途和要求: l将浓缩系统未

15、回收下来的溶剂尾气,以及整套生产线中的排 空管中的溶剂气体回收,减少浪费,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和环 境保护。 l最后排放的尾气中残留溶剂量达到 国家 排放标准。 流程和操作: l自动控制。 l一级冷凝水采用地下循环水。 l二级冷凝水才采用冷冻机组产生的 -15 冷冻水。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七、溶剂尾气回收系统-冷冻机组: 型式:风冷式冷冻机组 用途和要求: l向第二级冷凝器提供冷冻水。 l冷冻水温度: -15 。 流程和操作:人工设定制冷温度,自动控制。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八、PLC自动化操作控制系统 PLC电脑编程,实现程序控制。 配备在线检测仪,

16、实现工艺参数(进料量、进液量、温度 、浓度等)的实时监控及自动化控制。 显示屏幕,直观显示整套工艺路线及各个电气运行状况。 电脑实时自动记录各个工艺参数实际运行值。 动力设备过载保护。 故障报警装置。 急停开关。 现场开关。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九、密封性能及材料 全套设备密封连接,无泄漏,保证生产过程的安 全性。 静密封全部采用 硅橡胶 材料密封垫,动密封采 用公司特制机械密封。 整套设备可使用多种溶剂,包括水,以及甲醇、 甲醇等易燃易爆有机溶剂。 说明:可根据用户要求选择 聚四氟 材料,就可 使用各种有机溶剂,包括乙酸乙酯、石油醚等。 第三部分: 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和技术指标 十、泵 所有接触料、液的泵全部采用公司特制的 离心溶 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