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人教版(九一用)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88136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人教版(九一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九年级政治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人教版(九一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九年级政治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人教版(九一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九年级政治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人教版(九一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九年级政治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人教版(九一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人教版(九一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人教版(九一用)(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课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第一框第一框我们的社会理想我们的社会理想世纪学校世纪学校郭树全郭树全一、走进共同理想那么什么算是那么什么算是“好世道好世道”呢?呢?方法一:可以放一些资料,如马丁路德金的Ihaveadream,问学生他理想中的社会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方法二:直接切入主题,让学生思考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方法三:结合书上材料,说说三代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有什么共性,又有何独特之处?说一说:说一说:桃花源记桃花源记里描述了里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中国:中国:大同大同社会、天下社会、天下为为为为公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为公。选贤选贤

2、与能,讲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亲其亲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长,鳏鳏寡孤独废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归。货恶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为己。是故谋闭谋闭而不兴兴,盗窃乱贼贼而不作,故外户户而不闭闭,是谓谓大同。解释解释“大同”社会将是全社会的人都亲如一家,人人都会受到社会的关爱,老人有人赡养,孩子快乐地成长,青年人、中年人为社会尽力工作,生活上有困难的人享受应有的保障。每个人都能安居乐业,男的有稳定的职业,女的有美满的家庭。人们珍惜劳动产品,货尽其用;在劳动中人们都会尽全力去工作,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这样人们就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译文:

3、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西方:乌托邦的幻想西方:乌托

4、邦的幻想有一个树木繁茂、景色迷人的岛国。当地没有游手好闲者。那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劳分配,人人从事生产劳动,又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娱乐,那里没有没有堕落和罪恶。千百年来,人们始终不渝地追求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理想社会,不过以往人们的理想都是建立在美好愿望而非对社会发展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人们在不懈的追求中,终于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并勾画了未来美好社会的基本轮廓。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成熟)目前人类能预见的最高阶段最初、最低阶段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人类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5、传统社会(现代化之前)现代社会1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P110)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就是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有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有两个阶段社会主义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共产主义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注意: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同一社会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是成熟程度有差别。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达到相当发达的水平,社会主义必然走向共产主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6、(成熟)目前人类能预见的最高阶段最初、最低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思考:我们中国现在处于哪个社会发展阶段?想往上发展该怎么办?传统社会(现代化之前)现代社会我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2.2.我们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现代化1、现阶段人民的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文化)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3、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共同理想最高理想必要准备、必经阶段必然趋势、最终目的思考:平常说的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之间有何关系?二二同绘小康蓝图同绘小康蓝图导入方式一导入方式一:

7、70:70年代的三大件年代的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80809090年代的三大件年代的三大件冰箱彩电洗衣机“三大件三大件”的变化的变化现在:?现在:?7070年代:自行车年代:自行车手表手表缝纫机缝纫机80908090年代:彩电年代:彩电冰箱冰箱洗衣机洗衣机房子、车子、票子房子、车子、票子比一比比一比(pp113113)今天人们所穿的服装是什么样子?买东西要不要排上长长的队?看什么型号的电视,是不是几家围坐在一起看电视?住的房子如何?以“我眼中的小康生活”为题,尝试制作一组新图片。例例:服服饰饰变变迁迁新老照片的对比说明了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

8、幅度提高。今天我们在感叹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时候常常用到一个词:小康1、中国历史上的小康理想:“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在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从孔子开始正式将“小康”作为仅次于“大同”社会的社会政治理想,见礼记礼运篇;22、小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小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是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设目标是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1964:第一代领导人:实现四个现代化1979:“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邓小平1979:“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

9、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邓小平1、我国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能的历史性跨越。这是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新的里程碑。观察下表,联系实际说说身边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12.34%12.82%2000年全国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人数74.84%未达温饱和小康的人数接近小康水

10、平的人数不如人意的地方:经济总体不高,社会风气还有待提高,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化生活还不够好,民主法治还不够健全等。22、认识当前的小康水平、认识当前的小康水平(P114P114)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低水平人均水平还比较低,2000年人均GDP848美元,仅仅是进入小康社会的门槛。不全面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法制还很不完善,我国的社会秩序,人民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还需要继续改善。发展很不平衡我们现在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贫富差别。根据国家统计局研究的成果,2000年末,全国初步达到小康水平的人口是75左右。就是现

11、在全国还有3000万,温饱问题没有完成解决,城镇还有将近2000万人生活在国家最低社会保障水平线以下。请同学们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想象经过20年的努力,到2020年我们国家的美好远景。想一想:想一想:3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020年,人均GDP比2000翻两番十七大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的新要求经济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比2000年翻两番。政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12、。文化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生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实现节能环保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三步走”战略、与共同理想的关系:2020年21世纪中叶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我国达到中等国家水平(共同理想实现)2001年44、在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在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做?我们该如何做?(P(P115115)全面建设小康,人人有责,人人受惠。立足于基本国情,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

13、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新老新老“三步走三步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间要求要实现的经济指标GNP总值人均GNP第一步19801990温饱翻一番(比1980)1980:3624亿元1990:18598亿元1990:320美元1980:220第二步19902000小康翻两番(比1980)1995实现:57650亿元2000:10645亿美元848美元第三步20002010小康生活更加宽裕翻一番(比2000)2006年我国GDP首次突破20万亿20102020全面小康人均GDP翻两番(比2000,十七大)到2050基本实现现代化中等发达国家水平(4000美元)全面小康十大标准(全面小康十大标准

14、(20202020年)年)2020标准2000标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2500元(实际854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240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1200元恩格尔系数低于40%50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12平方米城镇化率50%实际36.2%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实际4.2%大学入学率20%实际11%每千人医生数2.8人实际2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实际71.6%小康含义小康类型实现时间提出时间表现状况总体达到小康全面建设小康20世纪末2020年十二大首次提出十三大三步走中的第二步十六大(2002年)总体达到。低水

15、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具体界定(略)。归结起来,是六个“更加”在温饱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九五计划三、共创和谐伟业三、共创和谐伟业以和为贵兼爱非攻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1988年1月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75位与会者在巴黎讨论4天提出16条以“面向21世纪”为主题的结论,其中很重要一条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人类对生存的忧患,只能从中华文化教育的精髓和谐中

16、寻找答案。(1月24日堪培拉时报)阅读P115探究题材料,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有着深厚悠久的思想渊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11、和谐社会是我们的社会理想、和谐社会是我们的社会理想我国的现状:不平衡我国的现状:不平衡思考:除了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外,还有哪些不平衡的体现?附:十七大论附:十七大论“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和自然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