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soc课件12_低功耗设计(3学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80848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大学soc课件12_低功耗设计(3学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东南大学soc课件12_低功耗设计(3学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东南大学soc课件12_低功耗设计(3学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东南大学soc课件12_低功耗设计(3学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东南大学soc课件12_低功耗设计(3学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南大学soc课件12_低功耗设计(3学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大学soc课件12_低功耗设计(3学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SoC低功耗设计 2 目录 功耗基本原理 门控时钟技术(Clock Gating) 多电压域技术(Multi-Voltage) 电源门控技术(Power-Gating) 低功耗技术在SEP0611中的应用 低功耗前沿技术介绍 电路的功耗组成 动态功耗(Dynamic Power) 切换功耗(Switching Power):在晶体管翻转 时的电流以及负载电容充放电造成功率消耗 短路功耗(Internal Power):在CMOS导通瞬 间,产生一条从电源到地的短路电流,产生的 功耗 静态功耗(Static Power) 由于漏电流(Leak Current)的存在产生的, 在晶体管不导通时

2、,电路本身仍存在微小电流 ,从而产生功率消耗 3 翻转功耗 由电源对负载充电电流以及负载对地放电电流, 所产生的动态功耗称为翻转功耗。 当反相器输入由1到0变化时,PMOS导通NMOS截止 ,电源对负载进行充电操作,输出由0到1. 输入由1到0变化时,NMOS导通PMOS截止,输出从 1到0,负载对地放电操作。 4 短路功耗 在输入信号变化时,除了产生负载的充放电的电 流外,还会产生短路电流。当输入电压达到某一 值时,在短时间内PMOS和NMOS会同时开启, 从而产生了短路功耗。这是由于产生了一个从电 源到地的接近短路的导电通道。在很短的时间内 一个相对较大的瞬态开路电流流过了两个晶体管 。当

3、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较低或者工作速度较慢时 会产生更多的内部功耗。 5 静态功耗 在早期的CMOS电路中漏电流是可忽略的,但是 随着芯片工艺尺寸的减小和阈值电压的降低,内 部功耗正在显著提高,在65nm及以下工艺时, 静态功耗占到整个芯片功耗的30%-50%。 静态功耗主要是由反向偏置的PN结二极管电流 、亚阈值电流、门栅感应漏极泄露电流、门栅泄 露电流产生的功耗组成。 6 静态功耗 亚阈值电流:当栅极输入电压小于阈值电 压时由于亚阈值 传导所产生的静态电流, 此时器件工作在弱反型区,有电流从漏极 流向源极,此电流叫亚阈值电流。在早期 技术中,亚阈值电流是可以忽略的。但是 ,在较低的电源电压和阈值

4、电压下,栅电 压趋近器件的阈值电压。亚阈值电流成指 数形式增长。 7 栅极电流:随着工艺尺寸的不断减小,栅 氧化层的厚度不断减小,在栅极电压VGS 的作用下,直接从栅极通过栅氧化层流向 衬底的电流,即栅极电流,它产生的原因 主要有两个:一是栅氧化层两端PN结的隧 穿效应;二是热电子注入效应。 8 栅导漏电流:当器件栅漏之间的反偏电压 VGS很高时,会在栅漏间形成很强的电场 ,进而会在栅极靠近漏极的附近形成一个 高浓度的P型区域(对于NMOS管而言), 同时会产生从漏极流向衬底的栅导漏电流 。 9 源漏区反偏二极管电流:反向偏置的pn结漏电流 在CMOS电路中一直存在。从NMOS管的n型漏 极到

5、p型衬底,从n阱到p 型漏极的PMOS 管,这 种泄漏电流相对较小。 一旦晶体管上电,这些漏电流就会存在,它与时 钟频率或开关频率无关。降低时钟信号频率或关 闭时钟频率都无法使它减小。但是,通过降低电 源电压,或者完全切断晶体管的供电,可以减小 甚至消除漏电流。 10 11 目录 功耗基本原理 门控时钟技术(Clock Gating) 多电压域技术(Multi-Voltage) 电源门控技术(Power-Gating) 低功耗技术在SEP0611中的应用 低功耗前沿技术介绍 频繁的信号翻转会造成很大的短路电流,以及对负载电容进行频 繁的充放电,即增大所谓的内部功耗(Internal Power

6、)和切换 功耗(Switch Power)。在现代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中,时钟信号 作为数据传输的基准,对于同步数字系统的功能、性能和稳定性 起决定性的作用。通常时钟信号有高扇出,高频率,路径长的特 点,在当前的高端SoC系统中,时钟频率已经超过1GHz,所以 时钟树上消耗的功耗十分的可观,大约占到系统总功耗的30%到 40%。同时时钟信号连接时序单元,如寄存器和锁存器,所以这 些时序单元上同样消耗了不可忽视的动态功耗。门控时钟技术作 为一项传统的降低动态功耗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数字集成电 路设计中,即用一个控制信号控制时钟的开启和关闭,在模块不 工作时关闭时钟,在需要工作的时候,打开时钟,从而

7、通过降低 触发器总的翻转率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其特点为实现简单,并 且十分有效。 12 门控时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中是由于其结 构简单,可以应用在标准化流程中,基本上所有的商业化EDA工 具,如新思公司(Synopsys Inc)的综合工具Design Complier ,Sequence Design 公司的Power Theater工具,以及Cadence 公司的SoC Encounter工具都支持自动插入门控时钟单元的功能 ,同时调整时钟树网络,以解决门控时钟单元带来的时钟偏移( Skew)和和延时(Delay)。 13 左图为传统的选择器设计,通过使能信号EN来 控制

8、当时钟信号来临的时候,寄存器采样新值D 还是保持原来的值Q; 右图为应用门控时钟技术的设计,通过用EN信 号控制时钟信号的开关,在EN信号无效时,寄 存器的时钟端将保持一个定值,D端的数值将不 能传到Q端。 14 在逻辑综合过程中对RTL代码中插入门控时钟是通过判 定一组寄存器是否共用一个使能信号(此信号用来决定 当有效时钟来临的时候寄存器是否能读入新的值)来完 成的。传统的方法是用这个共用的信号来控制连接在寄 存器D端的选择器,或者连接到具有时钟使能端的寄存 器的时钟使能端。运用门控时钟技术,综合工具会找到 这些共用的控制信号,用它们控制时钟门控单元。因此 ,如果一组寄存器共用一个使能信号控

9、制门控时钟单元 ,当此使能信号无效时,这组寄存器几乎不消耗动态功 耗,当然时钟门控单元会消耗一部分功耗。 15 三位计数器 module counter (CLK,RST_N,INC,COUNT) input CLK; input RST_N; input INC; output 2:0 COUNT; reg 2:0 COUNT; always(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 begin if(RST_N) COUNT = #1 3b0 ; else if(INC) COUNT = #1 COUNT + 1 ; end endmodule 16 计数器有异步复位信号

10、RST_N, 当RST_N拉低时,计数器复位( 归零),正常计数时,RST_N必 须置高,此时当INC信号为高时 ,计数值在每个时钟周期加一, 如果INC为低,计数值保持不变 。用传统的选择器综合方法,综 合结果如图。 此时时钟信号直接连接到每个寄 存器的时钟端,这就意味着在 INC信号为低,即寄存器的输出 值通过选择器返回到寄存器的D 端(数据输入端)时,时钟端的 信号仍然在不停的跳变。 17 用门控时钟技术实现的相同电 路(三位计数器)。两个电路 很相似,只是后者在时钟网络 上加入了时钟门控单元,只有 当INC信号为高的时钟,时钟信 号才能穿过时钟门控单元到达 寄存器的时钟端。当INC信号

11、为 低的时候,寄存器没有时钟翻 转,所以将如传统设计一样保 持原来的值。这样就可以去掉 传统设计中的寄存器前级的三 个选择器,如果在多个寄存器 的实现中将显著减小面积。 18 常见的时钟门控单元分为两种,锁 存器类型(Latch-based)和非锁存 器类型(Latch-free)。非锁存器类 型只需要一个简单的与门(AND Gate)或者或门(OR Gate) 具体使用与门还是或门取决于寄存 器是由上升沿触发还是下降沿触发 。应用此结构的时钟门控单元时, 要注意使能信号要在时钟信号的非 触发沿变化,防止时钟信号的变化 在切换时被截断,或者产生毛刺 19 非锁存器类型的时钟门控单 元对于使能信

12、号的时序有一 定的要求,对于单时钟寄存 器设计不太适合。 锁存器类型的时钟门控单元 加入了电平敏感的锁存器, 用来将使能信号从时钟的触 发沿保持到非触发沿, 对于使能信号的时序没有特 殊的要求 20 21 目录 功耗基本原理 门控时钟技术(Clock Gating) 多电压域技术(Multi-Voltage) 电源门控技术(Power-Gating) 低功耗技术在SEP0611中的应用 低功耗前沿技术介绍 芯片的动态功耗正比于电压值的平方,静态功耗正比于电压值, 因此芯片的电压域管理策略对芯片的功耗影响很大。 多电压域技术是按照芯片功能和应用需要,将不同的逻辑模块放 置在不同的电压域中,这些电

13、压域由电源管理模块分别独立供电 ,使得不同的逻辑模块可以在不同的电压下工作。 例如,某一段时间内,某些性能要求不高的模块可位于低电压域 中,而性能要求较高模块的供电电压相应较高, 且多电压域技术也是动态电压频率缩放(Dynamic Voltage and Frequency Scaling , DVFS)、静态电压缩放(Static Voltage Scaling, SVS)、自适应电压缩放(Adaptive Voltage Scaling, AVS)设计的基础。 22 电路采用多电压域技术会给设计带来一些的新的挑战: 信号在不同电压域之间传递,需要插入电平转换器(Level Shifter)

14、实现 电平转换。 由于芯片各个模块会工作在多种电压下,因此在各种电压下的时序要求都 要满足,加大了静态时序分析(Static Timing Analysis ,STA)的复杂度。 电源网格(Power grids)的布局规划、模块接口单元的电源布线等都变得更 复杂。 板级上需要更多电压调节器来提供各种不同电压,增加板级设计的复杂度 。 由于各个模块电压不同,模块间上电/下电顺序也需要仔细设计以避免电路 出现死锁。 23 当一个信号从低电平电压域通入高电平电压域,由于 PMOS晶体管栅极所加电压过低而导致该逻辑门无法完 全关断,电平转换器的使用可防止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不 正常的漏电电流; 其次,因

15、为信号必须在不同电压域中进行翻转,电平转 换器能保证这些信号线的翻转时间与延时计算正确,从 而得到正确的时序信息。 电平转换器实现不同电平之间的转换,属于模拟电路, 而且由于模拟电路设计问题,这些电平转换器都是单向 的,从高电平到低电平转换或从低电平到高电平转换。 24 当高电平向低电平转换时,要求高电平不超过低电平平均电压 的25%,因为过高的电压可能会导致时序问题。 高向低的电平移位器可以就用一个反相器或缓冲器实现,一个 典型的高到低的电平转换器如图所示。 电平转换器放置在低电压域中,其栅极上可以有一定的输入过 压,输出转换为低电平。 25 低到高的电平转换器一般都是专门转换单元,因为低电

16、 平电路的输入信号不足以驱动高电平电路中的NMOS管 ,这将会导致电路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变得很长,电 路速度变慢。 一个简单的低到高的电平转换器如图所示,通过输入和 输入的反相信号驱动一个放大器。 26 27 目录 功耗基本原理 门控时钟技术(Clock Gating) 多电压域技术(Multi-Voltage) 电源门控技术(Power-Gating) 低功耗技术在SEP0611中的应用 低功耗前沿技术介绍 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由漏电流所产生的功耗所占的总功耗比例 越来越大。对于诸如手机的手持移动设备中的SoC芯片,休眠模 式下漏电流功耗的大小是设计者在设计时必须考虑的设计因素。 对于希望在休眠模式下尽量节省功耗的设计来说,最好的办法是 ,将处于休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