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成型原理及常见缺陷分析讲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87881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塑成型原理及常见缺陷分析讲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注塑成型原理及常见缺陷分析讲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注塑成型原理及常见缺陷分析讲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注塑成型原理及常见缺陷分析讲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注塑成型原理及常见缺陷分析讲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塑成型原理及常见缺陷分析讲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塑成型原理及常见缺陷分析讲述(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部分 一. 注塑成型的概念 所谓注塑成型(Injection)是指 :将已加热融化的材料喷射注入到模 具内,经由冷却与固化后,得到塑胶 成型品的一种方法 注塑成型的概念 注塑成型适用于量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形 加工领域。 注塑成形的过程是由以下六大顺序执行: 1.合模 2.射出 3.保压 4.冷却(计量) 5.开模 6.取出产品 注塑成型的概念 注塑成型的过程 重复执行这种作业流程,就可连续生产制品。 二. 注塑机的分类与组成 注塑机的分类与组成 注射机一般按根据注射和合模装置的排列 方式进行分类: a.立式注射机 b.卧式注射机 c.角式注射机 d.多模注射机 注塑机的分类 注塑机的分

2、类与组成 注塑机的组成 a.注塑装置:使塑料均匀的塑化成熔融状态,并以足够 的速度和压力将一定量的熔料注射进模具型腔的系统(见 下图所示)。 b.合模装置:开闭模具以执行脱模(eject)作业的系统。 它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肘杆方式;另一种是用油压缸 直接开闭模具的直压方式。 c.液压系统 d.电器控制系统 c、d保证注射机按预定工艺过程的要求(如压力、温 度、速度和时间)和动作程序准确有效工作的系统。 注塑机的分类与组成 三. 注塑机成型原理 l 烘干后的塑胶原料从料斗进入料管的储料区,该部 分的温度低于熔融温度,在螺杆的转动下推动前面的 料前进; l 压缩段的塑胶料处在熔融的过度阶段,有

3、预热作用 ;熔融段的塑胶已处在液态 l 螺杆前进,压缩空间,将熔融塑胶射到模具型腔内 l 模具内塑胶冷却收缩,螺杆略微前进补充收缩空间 ,即进行保压,最后冷却完毕,脱模。 (见成型原理图) 注塑机成型原理 注塑机成型原理 当树脂在模具内流动时,则控制螺杆的移动速度(射 出速度),并在填充树脂後用压力(保压力)进行控制。 当达到一定的螺杆位置或一定射出压力时,则从速度控制 切换成压力控制。 注塑成型机就是将树脂送至模具内,再制作出成形品 的一种机械。 四. 注塑机成型条件(参数) 所谓成形条件是指,为了获得所需的成形品,而 利用成型机的汽缸温度、射出速度、模具温度等组合 成无数个设定条件。由于可

4、获得的成形品外观、尺寸 、机械物性会因成形条件而异,因此要找出最佳的成 形条件,就必须仰赖熟练的技术与经验。 料管温度 / 模具温度 / 烘料温度 射出速度 / 螺杆转速 射出压力 / 保压 / 背压 计量 / 保压切换点 / 松退 / 残量 射出 / 保压時間 / 冷卻时间 速度 压力 位置 时间 温度 条件 注塑机成型条件(参数) 注塑机成型条件(参数) 1. 料管温度:表中各段温度是指料管各部分温度,温 度可调,但每部分位置是固定的,和设备有关; 2. 射出速度:射出时螺杆移动的线速度; 3. 射出压力:射出时,熔融塑胶流体的压力; 4. 开、关模压力:开关模时液压缸内的压力; 5. 射

5、出位置:表中一,二段要区别于描述料管各 段温度时的一,二段。这里指螺杆的运动位置, 是由成型机上读出的刻度值,而非运动的相对距离; 6. 保压:塑胶在模腔冷却收缩,螺杆有微量移动,已一 定压力射出少量塑胶去补缩; 注塑机成型条件(参数) 7. Cycle time:两次关模的时间间隔,即循环周期,包括 关模,射出,保压,冷却,开模,顶出,取塑件的所有时间总和 。 . 背压:原料在计量填充过程中的密度调整。通常 背压设定在35 kg/cm2, 可随成品 要求以及 位置的精准度来设定。BP 太大,烧焦易产生; BP 过小,密度不够,银丝,气纹产生。 成形品是由流入融化树脂的浇口、导 入模槽的流道与

6、产品部份所构成。由于一 次的成形作业只能作出一个产品,因此效 率不高。若能利用流道连结数个模槽,就 可同时成形数个产品。 五. 成形品和回料的使用 成形品及回料的使用 成形品 成形品及回料的使用 成形品中的浇口与流道并不属于产品。因此该部分往 往被废弃,甚至粉碎後再度用作成形专用材料,这就称为 回料。 回料不能单独作为成形专用材使用,通常都是配合造 粒才能予以使用。由于会经过成形工程,因此可让树脂做 出各种特性的变化。回料之配方比例的上限为30左右, 若配方比例过高就有可能会损害到树脂的原有性质。 回料的使用 第二部分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现象: 塑胶材料没有完全填满模腔(Cavity) 。 .

7、填充不足(缺料) (Short shot)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填充不足(缺料) (Short shot) 原因及处理方法: *计量设定不足 调整计量位置 *射出压力太低 提高射出压力 *射出速度太慢 增大射出速度 *射出时间太短 调整射出时间 *模具温度或料管温度不足 升高模具温度及料管温度 *保压切换位置不当 调整保压位置 *机构设计部分位置肉厚太薄 恰当增加肉厚 *进浇口(sprue)或是流道(runner)太小 扩大注口及流道尺寸 *模具排气不足 增加模具排气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现象: 成品表面下凹,特別是肉厚突增的部分 因为厚肉的中央冷却较慢。 2. 凹陷(缩水) (Sink mar

8、ks)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2. 凹陷(缩水) (Sink marks) 原因及处理方法: *射出压力太低 增加射出压力 *保压太小 增加保压 *保压时间太短 增长保压时间 *保压切换位置不当 适当调整保压切换位置 *射出速度太快/慢 适当减低/增加射出速度 *模具与塑料温度太高 适度调整模温 *模具的流道、进浇口太小 调整流道、进浇口大小 *通常成品易发生缩水的部位:成品肉厚大的部份,肋或毂部的背面,机 构肉厚不均的部分。 *进料点的位置亦可能影响缩水的不同程度。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现象: 塑胶材料溢出模穴 。 3.溢料 (Flash)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3.溢料 (Flash) 原因及处理方

9、法: *计量设定太多 恰当调整计量位置 *射出压力太大 降低射出压力 *射出速度过快 适当减低射出速度 *锁模力不足 增加锁模力 *保压切换位置不当 适当调整保压切换位置 *模温太高或料管温度太高 适度降低模温和料管温度 *除机台锁模力不足外,大多是因为模具P/L面、模仁合模不良,裝配精 度不良所造成或pin销间隙过大。 *因此模具合模及支撐柱的位置、高度、強度等都会有影响。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现象: 成形品表面有黑色斑点 。 4.黑点(Black specks)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4.黑点(Black specks) 原因及处理方法: *塑料原料含有杂质或不相容的物质 *料筒、螺桿、料管、喷

10、嘴于换料时未清除干净 *原料温度过高碳化所致 *检查原料中是否含明显杂质,降低回收料的添加比率; *更换原料颜色必须清洗料管和螺杆; *减少塑料在加热筒的停滞时间(料管加氮气将螺杆内氧气排出),同 时注塑停止时保持稳定的料管温度。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现象: 成品表面或近表面处,沿着流动方向,出现极细的 条纹。 5.料花Silver streak)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5.料花(Silver streak) 原因及处理方法: *原料中混有水份,干燥不良 原料必须依特性及作业标准充分烘干 *模具表面附着水份及模温太低 提高模具温度 *成型机螺杆混入空气 降低料管温度,提高螺杆背压,强化 排气槽 *唧

11、嘴冷料 提高唧嘴温度,松退位置调整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现象: 成形品末端及死角发现烧焦的痕迹 。 6.烧焦(Diesel effect)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6.烧焦(Diesel effect) 原因及处理方法: *模具排气不良 强化排气槽 *模具排气槽位置不当 调整派气槽位置 *射出速度太快 降低射出速度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7.结合线(Weld line) 现象: 塑胶在模具内流动时,各波前(Melt front)会合 处所遗留的纹线 。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7.结合线(Weld line) 原因及处理方法: *成品形状(构造)影响树脂流向 进料点位置,大小,形状的选择 *原料流动性不强 a.

12、升高料管溫度 b.增加模具溫度 c.模具结合处恰当排气 d.降低射出速度 *使用脱模剂也会使结合线更明显 尽可能少用脱模剂 以上仅能淡化结合线并不能完全消除结合线。 多点(两点以上)热浇道时,热浇道温度的控制的控制高低亦会改变结合线 的位置。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现象: 成品內部产生空隙,有两种原因: 1)发生于肉厚部分,由中央冷卻收缩而成。 2)空气、水分或塑料中的挥发分解造成。 8.气泡(Void)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8.气泡(Void) 原因及处理方法: *保压时间不足 增长保压时间 *射出压力太低 适当增大射出压力 *模具的流道,进料口太小 增大模具的流道和进料口 *原料干燥不完全 依操

13、作规范确保原料干燥完全 *制品肉厚过大或肉厚严重不均亦会产生气泡。 *料管温度设定过高造成原材料热分解亦会产生。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9.龟裂(Crazing or crack) 现象: 塑胶在模具内流动时, 近模壁层冷却较快,与 中央部分的热融界面,产生剪切力,表面裂痕。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9.龟裂(Crazing or crack) 原因及处理方法: *模具粗糙,脱模斜角不足 进料点位置,大小,形状的选择 *过度填充所致 a.降低料管溫度 b.降低模具溫度 c.降低射出压力 d.适度调整保压 *此外,成品结构上设计不良,肉厚变化太大亦会产生。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现象: 成形品由于冷卻收缩、成

14、形条件或离型不良,在內部 构成残留应力,导致变形。 10.变形(Deformation)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10.变形(Deformation) 原因及处理方法: *成型时应力所致 a.降低射出压力 b.减少射出保压时间 c.增加料管温度 d.模具公母模温度须适当控制 *保压时间与保压压力对成品变形度影响甚至。 *模具公母模温度需适当控制 。模温的控制非常重要,必须确保设定 模温保持于稳定值。 *成形品肉厚设计不良亦会影响变形度。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11.表面剥离(Delamination) 现象: 成形品呈云母状的层次结构,各层之间可轻易 撕开。 注塑成型主要缺陷 11.表面剥离(Delamination) 原因及处理方法: *物性相异或两种以上不同原料混料 *原料温度过底 *一般用PS+ABS,其他原料混用时因无相容性故造成表面剥离,因此更 换原料时需特别注意。 *原料温度过低时,原料流动发生交界层,造成剥离,因此必须适当调 整原料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