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7813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章 梁板结构设计 12.2.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四边支承双向板的受力特点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设计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按弹性方法计算双向板的内力 1)单跨双向板 直接查附表28 弯矩方向以产生的拉应力方向定义,系数与支座类型及短边l0x 的方向关系。 (一)双向板的内力计算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弯矩方向以产生的拉应力方向定义,系数与支座类型及短边l0x 的方向关系。 2)连续双向板 将连续双向板简化成单跨双向板后,查附表计算内力。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

2、计 求跨中最大弯矩时,活荷载应隔跨布置。对此种荷载布置情况 ,计算时可将其分解成两部分,满布荷载(g+q/2)和间隔布 置(q/2 )。g 、q分别为恒载和活载。 对满布荷载情况,各区格板中间支座均为固定支座;对间隔布 置荷载情况,各区格板中间支座均为简支座, 所有边支座按 实际支撑条件确定,即当与梁整浇时,取为固定支座,当搁置 在墙上时,取为简支座。 求支座最大负弯矩时,近似地按活荷载满布,各区格板中间支 座均为固定支座,所有边支座按实际支撑条件确定。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2

3、、塑性铰线 当裂缝截面钢筋均达到屈服时,裂缝截面就形成 “塑性铰线” ,塑性铰线的位置、走向与主裂缝相同,简支双向板的塑性铰 线如图11-35(P.66)。塑性铰线与塑性铰概念相似,塑性铰线 出现在板式结构中,而塑性铰出现在构件中。通常裂缝出现在 板面的称为负塑性铰线,裂缝出现在板底的称为正塑性铰线。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塑性铰线与转轴的关系: 固定边和简支边均为转轴,转轴亦通过支撑柱,两板块间的塑 性铰线必通过两板转轴的交点。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第

4、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按塑性理论计算双向板的极限承载力的基本原理:外力所做的 功(竖向荷载与竖向位移的乘积)与内力所做的功(塑性铰线 上的极限弯矩与板块的转角的乘积)相等即虚功原理。只要板 的尺寸和配筋已知,就可求出双向板的极限承载力。 按弹性理论计算双向板承载力时,认为只要有一个截面达到极 限承载力,整个板就达到它的极限承载力;而按塑性理论计算 双向板承载力时,认为板上可出现一条或多条塑性铰线,直到 塑性铰线将板分成许多板块,形成破坏机制,顶部混凝土受压 破坏,双向板才达到它的极

5、限承载力。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3、双向板的配筋 1)弯矩折减 无论按弹性理论还是按塑性理论计算出的弯矩值,均可考虑由 于跨中板底和支座板面开裂而产生的拱效应,对中间跨的跨中 截面及中间支座截面,按计算求得的弯矩乘以折减系数0.8; 对于边跨跨中和第二支座截面弯矩,可根据实际支撑情况适当 折减。 2)有效高度h0 由于短跨方向的弯矩比长跨方向的弯矩大,故应将短跨方向的 受力钢筋(跨中、支座)置于长跨方向受力钢筋的外侧。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3)配筋计算 4)钢筋配置 按弹性理论计算所求的跨中钢筋是

6、指板的中央所需的钢筋面积 ,靠近板的边缘,其数量可逐渐减少。考虑施工方便,计算跨 度2.5m,可按区域配置: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将板在两个方向上各划分成三个板带:两边缘板带的宽度为 l01/4,余下的为中间板带,如图14-41: 中间板带的跨内按计算配置,边板带的跨内按计算面积的一半 配置(因为边缘板带的荷载传向另一方向)。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图14-41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其它构造钢筋与单向板相同。 按塑性理论计算所求的跨内、支座钢筋均匀配置。 按弹性理论计算所求的支座钢筋均匀配置。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7、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4、梁的设计 沿短跨方向的支撑梁承担板传递来的荷载为三角形荷载,沿长 跨方向的支撑梁承担板传递来的荷载为梯形荷载,如图14-43。 第十四章 楼盖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4、梁的设计 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可采用支座弯矩等效的原则,取等效均布 荷载pe代替三角形或梯形荷载计算梁的支座弯矩。利用支座弯 矩及跨内实际荷载,由平衡条件求跨中弯矩。 当为三角形荷载作用时: 当为梯形荷载作用时: g、q为板面均布恒载、荷载;l01 、 l02为双向板的短边和长边。 第十四章 楼盖 本节重点 14.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了解确定板的裂缝、塑性铰的方法; 2、掌握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双向板内力的方法; 3、双向板的荷载折减原则; 4、掌握双向板钢筋配置原则; 5、承担梯形、三角形荷载梁的内力简化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