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功能和发动机子系统的关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76493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51 大小:19.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动机功能和发动机子系统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发动机功能和发动机子系统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发动机功能和发动机子系统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发动机功能和发动机子系统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发动机功能和发动机子系统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动机功能和发动机子系统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功能和发动机子系统的关系.(1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动机功能和发动机子系统的关系发动机功能和发动机子系统的关系 发动机功能发动机子系统 供应燃油和空气空气和排气流动 充填汽缸燃烧和排放 释放化学能曲轴系 执行机械作动发动机结构 排放废气配气系统 控制热能磨擦和轴承 润滑和通风 冷却系统 发动机液体 点火 燃油喷射 奥托奥托循环循环 压缩比定义压缩比定义 气缸压力气缸压力vs.vs.曲轴角点火正时的影响曲轴角点火正时的影响 气 缸 压 力 (kPa) MBT + 10度点火正时 MBT基本点火正时 MBT - 10度点火正时 100 kPa歧管绝对压力 点火提前 点火滞后 正常燃烧示意图正常燃烧示意图 爆震燃烧示意图爆震燃烧示意图 爆震缸内压力

2、爆震缸内压力 - - 曲轴转角曲轴转角 (a) 正常燃烧, 点火28BTC (b) 轻微爆震, 点火28BTC (c) 强裂爆震, 点火32BTC 早燃燃烧示意图早燃燃烧示意图 气缸压力气缸压力vs. vs. 曲轴转角曲轴转角 - - 早燃早燃 压 力 (MPa) 失控表面点火的 压力轨迹 曲轴转角 空气空气 / / 燃油比对发动机排放的影响燃油比对发动机排放的影响 (氧化氮) (一氧化碳) (碳氢化合物) 发 动 机 排 放 (图 中 曲 线 没 按 比 例) 稀浓 空气比燃油比 氮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和EGREGR 氮 氧 化 物 废气再循环百分比 未燃烧碳氢化合物的可能来源未燃烧碳氢化合物的

3、可能来源 (-70%来自间隙) 稀混合物和高紊流 时火焰前部的大 量猝熄(10%)活塞环装配隙 (-50%) 气缸盖衬垫间隙 润滑油吸收 和解吸 (10 - 20%) 沉积物 (10%) 火花塞螺纹 间隙 气门座间隙 3 6 5 2 1 4 1.曲柄销 2.曲臂 3.前端 4.主轴颈 5.平衡重块 6.法兰 曲轴的定义曲轴的定义 扭减器扭减器 弹性体 曲轴 无扭减器 振 幅 法兰 惯性环 频率 有扭减器 橡胶扭减器橡胶扭减器 活塞销座偏置于活塞中心左 侧1.5 - 3 mm处,肉眼看不 到,用文字或记号表示前后 爆发压力 侧向推力 活塞几何形状活塞几何形状 *活塞裙轴剂面 Y(径向间隙) 推力

4、轴 椭圆形活塞裙 (微米) 下部 平坦部 上部 活 塞 裙 区 销轴 *测量点(在平坦部分某处) 活塞环活塞环 1 2 3 1 2 3a 3b 3c 1. 顶部压缩环 2. 第二压缩环 3. 三片油环 3a. 顶部油环轨 3b. 扩张环 3c. 底部油环轨 2 发动机右部 发动机前部 发动机左侧 销 3 2 14 1.扩张环 2.油环轨 3.第二道气环 4.第一道气环 活塞环开口位置活塞环开口位置 进气歧管上部及相关部件进气歧管上部及相关部件 进气歧管下部、缸盖及相关部件进气歧管下部、缸盖及相关部件 发动机缸体及相关部件发动机缸体及相关部件 曲轴及相关部件曲轴及相关部件 发动机缸压检测发动机缸

5、压检测 气缸泄漏检测气缸泄漏检测 安装J35667A 机油压力检测机油压力检测 J25087-C机油压力检测工具组件 大修步骤及注意事项大修步骤及注意事项 进气歧管的拆卸进气歧管的拆卸 出水口的拆卸出水口的拆卸 跨交排气管的拆卸跨交排气管的拆卸 排气歧管的拆卸(左侧排气歧管的拆卸(左侧VIN MVIN M) 排气歧管的拆卸(右侧排气歧管的拆卸(右侧) 气门摇臂盖的拆卸(左侧)气门摇臂盖的拆卸(左侧) 气门摇臂和推杆的拆卸气门摇臂和推杆的拆卸 气门挺杆的拆卸气门挺杆的拆卸 曲轴配重的拆卸曲轴配重的拆卸 水泵的拆卸水泵的拆卸 储油盘的拆卸储油盘的拆卸 机油泵的拆卸机油泵的拆卸 机油泵传动轴的拆卸机

6、油泵传动轴的拆卸 曲轴前油封的拆卸曲轴前油封的拆卸 发动机前盖的拆卸发动机前盖的拆卸 正时链条和链轮的拆卸正时链条和链轮的拆卸 汽缸盖的拆卸(左、右侧)汽缸盖的拆卸(左、右侧) 凸轮轴的拆卸凸轮轴的拆卸 活塞、连杆和轴承的拆卸活塞、连杆和轴承的拆卸 曲轴后油封的拆卸曲轴后油封的拆卸 曲轴和轴承的拆卸曲轴和轴承的拆卸 发动机机体的解体发动机机体的解体 (上)(上) 发动机机体的解体发动机机体的解体 (下)(下) 发动机机体的清理和检查发动机机体的清理和检查 (上)(上) 发动机机体的清理和检查发动机机体的清理和检查 (下)(下) 膛缸和磨缸膛缸和磨缸 发动机机体的装配(上)发动机机体的装配(上)

7、 发动机机体的装配(下)发动机机体的装配(下) 曲轴和轴承的清理和检查曲轴和轴承的清理和检查 (上)(上) 曲轴和轴承的清理和检查曲轴和轴承的清理和检查 (下)(下) 轴承的选择轴承的选择 曲轴配重的清理和检查曲轴配重的清理和检查 发动机飞轮的清理和检查发动机飞轮的清理和检查 活塞和连杆的解体活塞和连杆的解体 活塞、连杆和轴承的清理活塞、连杆和轴承的清理 / / 检查检查 ( 1 1 ) 活塞、连杆和轴承的清理活塞、连杆和轴承的清理 / / 检查检查 ( 2 2 ) 活塞、连杆和轴承的清理活塞、连杆和轴承的清理 / / 检查检查 ( 3 3 ) 活塞、连杆和轴承的清理活塞、连杆和轴承的清理 /

8、 / 检查检查 ( 4 4 ) 活塞的选择活塞的选择 活塞和连杆的装配活塞和连杆的装配 凸轮轴轴承的拆卸凸轮轴轴承的拆卸 凸轮轴和轴承的清理和检查凸轮轴和轴承的清理和检查 凸轮轴轴承的安装凸轮轴轴承的安装 正时链条和链轮的清理和检查正时链条和链轮的清理和检查 气门挺杆的清理和检查气门挺杆的清理和检查 气门摇臂和推杆的清理和检查气门摇臂和推杆的清理和检查 气缸盖的解体气缸盖的解体 气缸盖的清理和检查气缸盖的清理和检查 ( 1 1 ) 气缸盖的清理和检查气缸盖的清理和检查 ( 2 2 ) 气门导管铰孔气门导管铰孔 / / 气门和气门座的研磨气门和气门座的研磨 ( 1 1 ) 气门导管铰孔气门导管铰

9、孔 / / 气门和气门座的研磨气门和气门座的研磨 ( 2 2 ) 气缸盖的装配气缸盖的装配 机油泵的解体(机油泵的解体( 1 1 ) 机油泵的解体(机油泵的解体( 2 2 ) 机油泵的清理和检查机油泵的清理和检查 ( 1 1 ) 机油泵的清理和检查机油泵的清理和检查 ( 2 2 ) 机油泵的装配机油泵的装配 发动机前盖的清理和检查发动机前盖的清理和检查 气门摇臂盖的清理和检查气门摇臂盖的清理和检查 储油盘的清理和检查储油盘的清理和检查 进气歧管的清理和检查进气歧管的清理和检查 ( 1 1 ) 进气歧管的清理和检查进气歧管的清理和检查 ( 2 2 ) 进气歧管的清理和检查进气歧管的清理和检查 (

10、 3 3 ) 排气歧管的清理和检查排气歧管的清理和检查 水泵的清理和检查水泵的清理和检查 曲轴和轴承的安装曲轴和轴承的安装 曲轴后油封的安装曲轴后油封的安装 活塞、连杆和轴承的安装活塞、连杆和轴承的安装 凸轮轴的安装凸轮轴的安装 正时链条和链轮的安装正时链条和链轮的安装 发动机前盖的安装发动机前盖的安装 曲轴前油封的安装曲轴前油封的安装 机油泵传动轴的安装机油泵传动轴的安装 机油泵的安装机油泵的安装 储油盘的安装储油盘的安装 气缸盖的安装气缸盖的安装 水泵的安装水泵的安装 曲轴配重的安装曲轴配重的安装 气门挺杆的安装气门挺杆的安装 气门摇臂和推杆的安装气门摇臂和推杆的安装 气门摇臂的安装(左侧

11、)气门摇臂的安装(左侧) 气门摇臂盖的安装(右侧)气门摇臂盖的安装(右侧) 排气歧管的安装(左侧)排气歧管的安装(左侧) 排气歧管的安装(右侧)排气歧管的安装(右侧) 跨交排气管的安装跨交排气管的安装 进气歧管的安装进气歧管的安装 ( 1 1 ) 进气歧管的安装进气歧管的安装 ( 2 2 ) 进气歧管的安装进气歧管的安装 ( 3 3 ) 出水口的安装出水口的安装 机油滤清器接头的安装机油滤清器接头的安装 机油液面指示器和导管的安装机油液面指示器和导管的安装 发动机支座支柱托架的安装(发电机支架)发动机支座支柱托架的安装(发电机支架) 发动机支座支柱托架的安装(发动机后吊架)发动机支座支柱托架的

12、安装(发动机后吊架) 传动带张紧器的安装传动带张紧器的安装 发动机飞轮的安装发动机飞轮的安装 特殊工具(特殊工具( 1 1 ) 特殊工具(特殊工具( 2 2 ) 特殊工具(特殊工具( 3 3 ) 汽缸压力检测汽缸压力检测 汽缸泄漏检测汽缸泄漏检测 机油压力检测机油压力检测 SAIL SAIL 发动机发动机 发动机铭牌发动机铭牌 1. 条形码 2. 发动机装配序号 3. 发动机型别码 4. 生产序号 5. 生产工厂,S为上海通用 6. 间隔 7. 识别号(10为发动机) 发动机本体上铸刻的位置及号码发动机本体上铸刻的位置及号码 1、发动机的型号码:L01 2、序列号码 发动机本体上铸刻的号码 1

13、、发动机铭牌 2、刻在气缸体上的发动机码 发动机本体上铸刻的位置 拆除曲轴皮带轮拆除曲轴皮带轮 拆时规皮带时固定销的定位拆时规皮带时固定销的定位 放松气缸盖固定螺栓的顺序放松气缸盖固定螺栓的顺序 量测气门导管的间隙及量测气门导管的间隙及检测气门座宽度检测气门座宽度 使用特殊工具使用特殊工具KM-419KM-419来量测气门杆的高度来量测气门杆的高度 检查间隙及是否磨损检查间隙及是否磨损 S-9406189 S-9406189 的的使用使用 J-8606014J-8606014及及 S-9406188S-9406188的使用的使用 检测压缩环与刮油环的端隙检测压缩环与刮油环的端隙 检查压缩环的侧

14、隙检查压缩环的侧隙 J-860616 J-860616 的的使用使用 量测曲轴是否弯曲量测曲轴是否弯曲 量测曲轴的轴颈失圆度量测曲轴的轴颈失圆度 曲轴的装配曲轴的装配 装配气缸盖装配气缸盖 前的准备前的准备 测量汽缸口径,确定间隙。 在三个高度上(I,II,III)各按十字交叉方向测量 汽缸口径。即每一缸测量6次。 测量测量 将内测微计插入汽缸孔,在指定的测 量点仔细调摆以确定测微计指针的回 转点(见图I)。 “刻度零位”与指针回转点间的差值为 测定的间隙值(尺寸1,见图II)。用6 次测量中的最大值作为确定磨损量的 基准。 例如: 测量点1=0.02mm,测量点2=0.03mm ,测量点3=

15、0.02mm,测量点 4=0.04mm,测量点5=0.01mm,测量 点6=0.02mm。 该气缸的间隙为0.04mm。 测量测量 计算汽缸直径: 活塞直径78.95mm + 某一测量点的间隙+0.04mm = 该测量高度处的汽缸直径 = 78.99mm 计算汽缸不圆度: 某一测量高度处的最大值78.98mm - 某一测量高度处的最小值 - 78.96mm = 该测量高度处的汽缸不圆度 = 0.02 mm 测量测量 平均连杆轴承直径以内测微计于I、II、III点上测量,并计算求得。 计算平均轴承直径的公式为: I + II+III 3 范例: I42.738 mm + II42.732 mm

16、+III42.741 mm 128.211 mm:3 = 42.737 mm(平均连杆轴承孔直径) 平均连杆轴承孔直径为42.737 mm。 测量测量 连杆轴头直径以外测微计于I、II点上测量,并计算求得。 计算平均轴承轴头直径的公式为: I+II 2 范例: I42.629 mm + II42.625 mm 85.254 mm :2 = 42.627 mm 平均连杆轴承轴头直径为42.627 mm。连杆轴承间隙由连杆轴 承孔和连杆轴承轴头平均直径的差计算得出。 平均连杆轴承孔直径42.737 mm - 平均连杆轴承轴头直径42.627 mm = 连杆轴承间隙 = 0.110 mm 此例计算得到的连杆轴承间隙为0.110 mm。容许的连杆轴承间隙:0.070 0.142 mm。 测量测量 平均曲轴轴承孔直径以内测微计于I、II、III点上测量, 并计算求得。 计算平均曲轴轴承孔直径的公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