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顶煤采煤法 (1)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6835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顶煤采煤法 (1)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放顶煤采煤法 (1)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放顶煤采煤法 (1)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放顶煤采煤法 (1)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放顶煤采煤法 (1)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顶煤采煤法 (1)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顶煤采煤法 (1)教材(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壁放顶煤采煤法 第一节 厚煤层长壁放顶 煤采煤法类型和采煤系统 一、长壁放顶煤采煤法 长壁放顶煤采煤法:开采 缓斜厚煤层时,先采出煤 层底部长壁工作面的煤, 随即放采上部顶煤的采煤 方法。 放顶煤采煤工艺基本特点: 1、采面采煤:同综采、普采、炮采。 2、增加了放顶煤工序。 3、采煤循环 完成采、放全部工序过程 。 放顶煤采煤工艺基本特点: 放顶煤采煤的基本类型 按采煤工艺分: 综采放顶煤 普采放顶煤 炮采放顶煤 滑移顶梁液压支架铺顶网 单体液压支柱配型钢梁铺顶网 简易放顶煤技术 简易放顶煤技术 简 易 放 顶 煤 技 术 综采放顶煤采煤的基本类型 按综采工作面放顶煤工作面输送机数目分 :

2、单输送机 双输送机 按放顶煤液压支架放煤囗及位置分: 高位放顶煤液压支架 中位放顶煤液压支架 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 放顶煤液压支架类型 高位放顶煤单输送机液压支架(平顶山、辽源 、潞安) 煤尘大、采放不能平行作业、回收率低 放顶煤液压支架类型 中位放顶煤双输送机液压支架(阳泉、乌鲁木 齐、抚顺) 后输送机铺在液压支架的底座上。 煤尘较小、采放可平行作业、回收率较高,后部空间小 放顶煤液压支架类型 低位放顶煤双输送机液压支架(兖州、鹤壁、晋城) 后输送机铺在底板上,煤尘小,煤损少,应用多 放顶煤液压支架类型 低位放顶煤双输送机液压支架 低位放顶煤双输送机液压支架工作面 放顶煤采煤的基本类型 按回采

3、巷道的布置方式,分: 1) 缓倾斜特厚煤层一次采全高放顶煤采煤法 特点: (1)采面采高: h1=2.03.0m (2)放顶煤高度: h2= (1 3) h1 适用:M 4.5m ,M 3 (二)生产系统l 运煤 l运料 l 通风 (三)主要参数 1、工作面长度 1)主要影响因素 q 顶煤破碎 q 顶煤放出 q 煤炭损失 采场上覆岩层充分运动有 利于破煤。 当采面 80m时,顶煤不能充分破碎,放煤难 。 工作面长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2)原则:一个班内要将顶煤放完 一个班内将顶煤放完为原则确定的工作面长度 式中:l 采面长度,m;n 同时放煤的支架数,n 3; T 每班工作时间,min; t 每架

4、支架放煤所需时间,min ; B支架宽,m; 班工作时间利用率。 T、B、n 视为常数。 工作面长度计算实例: 阳泉一矿:M=6. 5m,顶煤4m, 平均每架放煤 t =5 7min,取n=2, B=1.6m, T. = 5h 得:l =135 190m 平一矿:M=7 9m, 顶煤5 6m, t = 8min , T.=5h 则: l= 96m。实际采面长87m。 工作面长度 一般工作面长度150m, 高产高效工作面长度达200m, 国内最长的工作面达270 m。 济三矿:280m, 东滩矿: 200m 我国高产高效矿井工作面放顶煤综采长度 及分布 工作面类类型 放顶顶煤综综采 平均面长长(

5、m)138.9 长长度大于等于180m的工作面数(个)14 其中大于等于200m的工作面数(个)5 矿矿及面最大长长度(m)潞安王庄270 兖兖州东滩东滩 235 潞安常村210 潞安石圪节节200 兖兖州鲍鲍店200 2、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 一般大于1000m, 加中切眼后,已加大到 2000m以上。 简易放顶煤工作面的连续推进长度不应小于 600 800m。 加大工作面长度,可减少搬家次数,减少初 采和末采损失 其它 煤层厚度: 一次采出厚度以512m为佳 顶煤厚度过小架前易超前冒顶,增大含矸率。 煤层太厚将使顶煤破碎不充分。 3、其它 机采高度:支架的稳定性、通风断面 一般重型支架放顶煤

6、面采高在2.5m,煤质中硬 以上,采高可达2 . 83 . 0m。 机采高度增加,有利 于通风和顶煤充分破 碎,不利于防止片帮 增加支架重量 其它 采放比:机采高度与放顶煤厚度之比 理想的状态是所放顶煤充分松散后增加的高度等于底 层工作面的采高。 国内采放比在1:2 .6 6 .5 其它 工作面推进方向 以沿走向或俯斜向下推进为佳 仰斜推进时,上仰角最好小于5 片帮、超前冒顶,煤放入的位置 第二节 综采放顶煤矿压显现 及顶煤破碎放出规律 一、综采放顶煤矿压显现规律 矿山压力比想象的缓和 周期来压不明显 支架载荷没有随采厚加大而大副度增加 支架的工作阻力多未达到额定工作阻力 开采引起的支承压力对

7、两巷的影响距离增 加,影响程度降低。 二、顶煤破碎和放出规律 (一)顶煤破碎和影响因素 实体煤 破碎煤块 放煤口 支承压力 + 顶板回转 + 支架作用 顶煤破坏过程: 初始破坏区 支承压力作用 煤壁远处顶煤由弹 性变形进入塑性变 形,原生裂隙扩展 ,顶煤初始破坏。 支承压力峰值大小 与工作面长度和岩 性有关 顶煤破坏过程 破坏发展区 顶板回转 煤壁前方附近顶煤 发生破坏,裂隙扩 展,位移增大。 顶煤破坏过程: 裂隙发育区 支架反复支撑,控顶区内的 顶煤形成发育的裂隙。 支架反复支撑,形成交变应 力,破碎效果提高。 梁长顶煤破碎加剧,顶上易 冒空。 支架反复支撑的次数n与顶 梁长度L及截深B有关

8、 L=nB 式中 B = 0.6m, n =3 7次 顶煤强度小,节理发 育, n取小值; 反之,n取大值; 顶煤破坏过程: 垮落破碎区顶 煤完全破坏, 失支连续性, 在支架后方垮 落放出。 (三)顶煤放出规律 1、椭球体放矿理论 椭球体放矿理论认为:矿 石在采场破碎后,是按近 似椭球体形状向下自然流 动下来的,即原来所占的 空间形状为一个旋转椭球 体; 放矿椭球体表面上的颗粒 将大体同时到达放煤口。 放矿过程形成的椭球体叫放出 椭球体 停止扩展而最终形成的椭球体 叫松动椭球体 1-放出椭球体,2-放出漏斗 3-松动椭球体,4-移动漏斗 2、 放出椭球体参数 放出椭球体参数 设长轴2a = h

9、, 短轴为2b1; h 放顶煤高度。 生产实践及实验表明 2b1=(0.25 0.3)h b1= (0.25 0.3) h / 2 3、 松动椭球体: 理论认为:放煤的同时 ,放出椭球体周围的煤 岩也将向放煤口移动, 充填放煤留下的空间, 此空间体与放出椭球体 相似,称松动椭球体。 松动椭球体参数: 松动椭球体高度为H , H =(2.2 2.6)h 4、 放煤口间距 放煤口间距 l 大小影响放煤效果 当l 2b1时,脊背煤损失大 l 越大,损失越大 放煤口间距 当l 2b1时 脊煤损失小,煤矸石混杂 支架选取后,支架的放煤口宽度 是确定的,但放煤步距是人为可 变的,要尽可能多放出煤,减少 煤

10、损,又不增加混矸 第三节 综采放顶煤工艺特点 一、放顶煤工艺特点 割煤、移架、推前刮板输送机、放煤、拉后刮 板输送机 割煤:双向割煤,端头自开缺口斜切进刀, 斜切进刀长度不小于30m,截深0.8m。 移架:及时支护方式,移架滞后煤机后滚筒 3 9m,追机作业。 放顶煤工艺过程 推前溜:在移架后顺序推移前部运输机,滞后 移架1015m左右,其弯曲段长度不得小于 30m,推移步距为0.8m,严禁相向操作。推溜 后溜子必须保持平、直。 放顶煤工艺过程 放煤:采用多轮顺序放煤,一刀一放,采放平 行作业。 见顶板矸石占放出物的1/3时停止放煤。 若遇到大块煤不易放出时,可反复伸缩插板, 小幅度上下摆动尾

11、梁,使顶煤破碎后顺利放出 。 放煤结束后应关 好放煤口,并确 保过煤高度不小 于500mm,放 煤与移架间距不 小于20m。 放顶煤工艺过程 拉后溜:后溜在放完顶煤后拉移,拉移步距为 0.8m,必须依次顺序进行,严禁相向操作,后 部运输机拉移滞后放煤架1015m,并确保弯 曲段不小于30m,确保拉移到位。 综采放顶煤工艺特点 (一) 初末采放煤工艺 初采放煤工艺 初期:初采推进1020m不放煤(煤损多) 现在:多数工作面从开切眼处放煤 措施:让顶煤和顶板垮落 综采放顶煤工艺特点 (一) 初末采放煤工艺 末采放煤工艺 初期:距停采线20m铺网、停止放煤; 或工作面沿底板爬至顶板(煤损多) 现在:

12、距停采线10m铺网、停止放煤 措施:选择合理的停采线位置,以利于撤面 防止后方矸石窜入 (二)放煤步距(循环放煤步距) 1、放煤步距( 循环放煤步距) 在工作面推进方 向上,前后两次 放顶煤之间工作 面推进的距离。 确定放煤步距原则: 顶煤充分破碎,提高采出率,减少煤矸混杂。 放煤步距(循环放煤步距) 放煤步距大,顶煤放不出,煤损大; 放煤步距小,煤矸混杂,煤质差。 放煤步距太大:顶板方向的矸 石先于采空区后方的煤达到 放煤口,关口,顶煤放不出 放煤步距太小:采空区方向 的矸石先于上部顶煤到达放 煤口,顶煤损失部分 放煤步距(循环放煤步距) 放煤步距影响因素 顶煤厚度;顶煤可放性; 顶煤冒落时

13、的垮落角; 直接顶厚度。 当前,生产实践中 截一刀放顶煤一次,(顶煤厚度较小) 截两刀放顶煤一次,(顶煤厚度较大) 截三刀放顶煤一次,(顶煤厚度较大) 阳泉一矿实则:放煤步距、采出率和含矸率的关系 放煤步距(m)采出率(%)含矸率(%)备备注 0.5 0.6 打开放煤口即 有矸石混杂杂 1.0 1.286.511.45 1.5 1.872.9312.27 2.0 2.470.48 16.99 我国放煤步距经验公式L=(0.150.21)h h-放煤高度 (三)放煤方式 放煤方式: 放顶煤工作面放煤顺序、次数和放煤量的配合方式 1、多轮、分段、顺序、等量放煤 采面分2 3段;段内同时开启两个相邻

14、放煤口; 每次放1/2 1/3的顶煤;按顺序循环放煤, 直至该段全部放完;再进行下一段放顶煤。 或是各段平行作业。 优点:可使冒落煤岩分界面均匀下降,采出率 高,含矸率低;充分利用放煤口面积。 缺点:要求操作水平高,放煤速度慢。 适用:顶煤3m以上。 放煤方式 2、多轮、间隔、顺序、等量放煤 放煤口放煤顺序 先放1#、3#、5#、7#、 每次放1/2 1/3的顶煤; 后放2#、4#、6#、8#、 每次放1/2 1/3的顶煤; 反复两三轮 优点:可使冒落煤岩分界面均匀下降,采出率 高,含矸率低; 放煤速度慢,丢煤少 。 3、单轮、间隔、多口放煤 先放 1#、3#、5#、放顶煤, 见矸关口,留较大

15、脊背煤; 滞后一定距离放 2#、4#、6#、放 出留下脊背煤中的一个椭球体。 优点: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放 顶效果好, 丢煤少,少出矸 , 放煤快。 适用:广泛采用。 放煤方式 (四)煤炭损失 国家规定:厚煤层采区采出率 75%。 采区煤炭损失: 1)护巷煤柱损失 2)采面的回采损失(初采、终采,放煤工 艺) 初采损失,为防止顶板冲击支架, 开切 眼放煤量往往控制在80%;采空区充填物 高度约等于支架高度 。 末采损失(末采损失与采面推进长度成反比 ) 放顶煤采面收尾方法: (1)为安全拆除设备,距停采线1015m内,铺 网、不放顶煤,以保持顶煤及顶板稳定性。 适用:顶煤较硬较稳定条件。 (2)以8 10的坡度,采面爬顶,停采线处顶 板为岩层。 三角煤损失 适用:煤软 煤炭损失 煤炭损失 端头损失:端部2 3架不放顶煤,保护出 口。此损失与采面长度成反比。 放顶工艺(脊背煤损)损失 采面泼洒损失 鲍店矿,M=8.7m,煤f=3.13.9, 采面推进3.4m,顶 煤冒落,推进7.8m,直接顶垮落,步距减少了5.2m; 回采 率提高了0.31% 。 在切顶巷两帮内打眼放炮,扩大切顶效果 采 面 推 进 方 向 提高煤炭采出率的技术措施 采用切顶巷 提高煤炭采出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