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分析与改进引言标准内容理解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6867763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分析与改进引言标准内容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测量分析与改进引言标准内容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测量分析与改进引言标准内容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测量分析与改进引言标准内容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测量分析与改进引言标准内容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分析与改进引言标准内容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分析与改进引言标准内容理解(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测量、分析与改进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标准内容理解 第三节 评价要点和实施难点提示 第四节 案例评析 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正确识别、选择、收集、整理数据和信息 ,以监测过程的日常运作及组织的绩效; (2)通过数据对比和信息分析的结果,以支持 组织的经营、战略决策和创新; (3)建立和完善绩效测量系统,以适应组织战 略规划及发展方向,并保持组织面对内外部变化的 敏感性; (4)有效应用主要的对比数据、测量结果、内 外部信息,进行绩效分析和评价,以支持组织的战 略制定和组织及各部门、各层次的决策; 第一节 引 言 (5)建立可靠的、安全的、易用的

2、信息管理系 统(包括软件和硬件系统),适应组织战略规划和 发展方向的要求,并确保员工、供方和合作伙伴及 顾客在适当时易于获取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6)实施知识管理,通过收集和传递员工的知 识和来自顾客、供方与合作伙伴的信息,并共同分 享最佳实践; (7)确保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完整性、及时性 、可靠性、安全性、准确性和保密性。 4.5过程管理 1、价值创造过程的实施中主要绩效测量方法和指标 ; 2、价值创造过程的改进; 3、支持过程的实施中主要绩效测量方法、指标与改 进。 4.7 经 营 结 果 4.1领导 1、高层领导评审组织的绩效; 2、组织评价高层领导的绩效; 3、组织社会责任和道德行为的

3、测量方法; 4、改进关键业务,识别创新机会。 4.2战略 1、战略制定时有关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 2、监测战略规划的关键绩效测量方法。 3、绩效预测 4.3顾客与市场 1、使用当前和以往顾客的相关信息; 2、收集、整合和分析投诉信息,并用于组织的改进 ; 3、顾客满意的测量和改进。 4.4资源 1、员工绩效管理; 2、教育、培训要考虑绩效测量、绩效改进的需求; 3、员工满意的测量; 4、信息资源和信息管理系统。 4.6 测 量 、 分 析 与 改 进 图: “4.6 测量、分析与改进”与其他条款关系示意图 第二节 标准内容理解 4.6.1 绩效的测量 与分析 4.6.2 信息和知识 的管理

4、 4.6.3 组织的改进 4.6.1.1绩效测量 绩效的数据/信息的收集、整合 应用对比数据和信息分析结果 绩效测量系统的适应性、敏感性 4.6.1.2 绩效分析 绩效的定期分析、评价 战略制定时的绩效分析 绩效分析结果的传递 4.6.2.1 数据和信息获取 确保信息/数据的获取、提供 数据/信息系统配置的适宜性 4.6.2.2组织的知识管理 4.6.3.1 改进的管理 制定改进计划和目标 实施和测量改进活动 评价改进成果 4.6.3.2 改进方法的应用 多层次、多形式的改进活动 统计技术和方法的应用 一、测量和分析(4.6.1) 4.6.1 测量与分析 组织应说明其测量、分析、整理组织各部门

5、 及所有层次、过程的绩效数据 和信息的方法。 在本条目中要正确理解三个关键词的含义: (1)信息:有意义的数据。 (2)标杆:是针对相似的活动,其过程和结果代 表组织在行业的内部或外部最佳的运作实践和绩效 。标杆可以来自组织内部或组织外部所在的行业之 中。组织在标杆行为的激励下,了解目前世界级绩 效水平,力争实现非连续性的,非逐步增长的或突 破性的提高。标杆是一种竞争性数据。组织其他的 竞争性数据可能包括采用通过第三方收集的行业数 据、竞争对手绩效的数据,以及在同一地理区域内 的相似组织的竞争性数据。 (3) 分析:是指对事实和数据的评价,为有效 的决策提供依据。分析常包括对因果关系的测量。

6、这个组织分析,指导过程的管理,将会带来主要经 营结果的实现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个别的事实和 数据虽然重要,但常常不能作为有效的依据来采取 行动和决定优先顺序。行动取决于对相互关系的了 解,这种相互关系的了解来自于对事实和数据的分 析。 图: “4.6.1测量与分析“评价内容 绩效测量与绩效分析 识别和确定组织及其内部各部门、各层次的决策者、 员工和相关方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规定选择、收集、整合数据和信息的程 序、方法和途径 选择和应用对比数据和信息信息, 根据组织的业务发展方向及需要,评 价及改善绩效测量系统 进行绩效分析,并传递分析结果, 跟踪日 常营运 及组织 的整体 绩效, 为组织 经营

7、、 决策、 创新提 供支持 1绩效测量(4.6.1.1) 4.6.1.1 绩效测量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测量其绩效: a)组织如何选择、收集、整理数据和信息,监 测日常运作及组织的绩效。 (1)绩效测量的指标体系,即组织是由哪些 绩效指标来构成组织一个指标体系。 (2)数据信息管理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 明确数据收集、分析、传递、整合、管理等各项 职责、传递、接口和有关程序要求,确保组织有 一个数据、信息管理的保证机制。 (3)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包括配置需要 的软件和硬件,以确保数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帮助组织及时处理庞大 的数据群和信息库。 4.6.1.1 b)

8、 组织如何选择和有效应用主要的对比 数据和信息分析结果,支持组织的经 营、战略决策与创新。 应用比较性数据和信息对于组织的重要性更在于: (1)组织需要知道其相对于竞争对手和最佳标 杆的位置; (2)比较信息和获自标杆的信息常常为重大的 、突破性改进或变革提供方向、机会和动力; (3)比较性数据和信息常常有助于组织更好地 理解过程及其绩效,也能够对于有关组织核心能力 、联盟和外包方面的经营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持。 4.6.1.1 c) 组织如何确保其绩效测量系统适应战略 规划及发展方向,并确保对组织内外 部的变化保持敏感性。 2绩效分析(4.6.1.2) 4.6.1.2 绩效分析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

9、说明如何分析其绩效: a)组织如何分析、评价组织绩效,以及如何在 战略制定过程中开展绩效分析。 一般的分析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趋势分析,如:生产率、成本、废品率等 主要生产绩效指标的改进趋势的分析; (2) 相关分析,如;分析质量改进与顾客满意 程度、市场份额的关系;分析质量绩效指标的改进 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3)因果分析,如:员工权益、绩效管理、职 业发展与员工满意、效率间的因果关系; (4) 水平分析,如:相对于竞争对手、行业水 平的绩效比较与分析; (5)证实分析,如:根据成本、收益及对环境 和社会的作用的分析,评价验证改进项目有效性和 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4.6.1.2 b)

10、 组织如何将分析结果传递到各部门、各 层次,为其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信息和知识的管理(4.6.2) 4.6.2 信息和知识的管理 组织应说明其确保员工、供方和合作伙伴以 及顾客所需数据和信息的质量和可用性,确保 这些数据和信息易于获取,并说明组织积累和 共享知识的方法。 图: “4.6.2信息和知识的管理”主要内容 设计信息和知识管理系 统,以适合各方面人员 的需要 选择和配置可靠的、 安全的和易用的硬件 及软件,以方便存取 数据和信息 实行有效的管理,以确保数据、信息和知识的:1)完整 性,2)安全性,3)准确性,4)保密性,5)即时性, 6)可靠性 根据组织的业务发展方向及需要,评价

11、及改善信息和知识管理系统 识别和确定组织及其内部各部门、各层次的决策者、员工和 相关方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各有关部门、人员进行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存 取 1数据和信息获取(4.6.2.1) 4.6.2.1数据和信息获取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获取数据和信息 : a)组织如何确保获得和提供所需的数据和信 息,并使员工、供方和合作伙伴及顾客在适当 时易于获取这些数据和信息。 4.6.2.1 b) 组织如何确保其软件和硬件的可靠性、 安全性、易用性。 4.6.2.1 c)组织如何配备获取数据和信息的设施, 包括软件和硬件系统,以适应组织的 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 2组织的知识管理(4.6.2.2)

12、4.6.2.2 组织的知识管理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对其知识进行管理 : a)组织如何有效地管理组织的知识,收集和传 递员工知识,并传递来自顾客、供方和合作伙 伴的相关信息,确认和分享最佳实践。 4.6.2.2 b) 组织如何确保其数据、信息和知识的 完整性、及时性、可靠性、安全性、 准确性和保密性。 三、改进(4.6.3) 4.6.3 改进 组织应说明其采用适当的方法,充分和灵活 地使用测量和分析的结果,改进组织内各部门 、各层次的绩效,并促进相关方绩效的提高。 图: “组织的改进”的主要内容 制定组织、各部门、各层 次的改进计划和目标 支持组织关键绩效指标 实施改进活动:测量 、分析、

13、改进和控制 跟踪测量改进活动,并对改进成果进行评价 采用多形式、多层次的改 进项目和活动 应用统计技术和其他改进 方法 1改进的管理(4.6.3.1) 4.6.3.1 改进的管理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对改进进行管理: a)组织如何明确其所有部门和层次的改进计划 和目标。 4.6.3.1 b) 组织如何实施和测量改进活动。 4.6.3.1 c) 组织如何评价改进的成果。 2改进方法的应用(4.6.3.2) 4.6.3.2 改进方法的应用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如何应用改进的方法: a)组织如何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各层次员工开展 各种改进项目或活动。 4.6.3.2 b) 组织如何正确和灵活应用统计

14、技术和 其它方法,充分利用数据、信息和知 识,为组织各部门以及所有层次绩效 的改进提供支持。 第三节 评价要点和实施难点提示 1正确认识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含义 数据是有意义的实体,是对事物现象的数字化 表述,也是关于事件的一组离散的客观的事实描述 ,涉及到事物的存在形式。 信息是指经过加工处理的、有意义的数据,是 数据按有意义的关联排列的结果。 知识是有规律的信息,是结构化的经验、价值 、相关信息和专家洞察力的融合。 图: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系示意图 数据 信息 知识 2信息系统的特性与数据、信息与知识特性的区别 数据、信息和知识共同具有以下六个特性: (1)完整性:对组织已识别的数据、信息和

15、知识 ,应力求做到完整收集、保存和利用。不但反映在全 面和广度上,而且也要反映在深度和时间连续性方面 。 (2)安全性:组织应采取必要的软、硬件措施, 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安全,避免丢失、损坏。例如,遭 受黑客侵入和破坏,系统缺陷或使用不当造成数据和 信息的缺损等。 (3)准确性:准确性要求可从数据和信息的采集 、存储、传递和使用的各个过程中反映出来,组织应 制定要求和采取适当控制、监测措施,例如,采用专 业分工,审核,系统校验等方法,来确保数据和信息 的准确性。 (4)保密性:数据、信息和知识的保密主要应体 现在对使用者的必要权限控制,原则应是在信息公开 的前提下,确保有必要了解的人能获取信息,

16、并遵守 相关的保密原则(例如,签署保密协议)。同时组织 应采取措施(例如,设置权限)保护组织的保密和机 密信息,免受无关人员的获取和外泄,因而对组织、 客户和供应商等造成损失。 (5)及时性: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及时收集、积 累和更新对组织有效利用这些信息,对快速变化的市 场和需求作出迅速判断和正确决策至关重要。需要建 立必要的流程来对数据的收集、更新进行指导,但更 重要的是要建立机制确保经常和及时地使用收集和积 累的信息和知识,而避免光收集,不利用。 (6)可靠性:主要指数据、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 权威性,以及随着时间延伸的保存完好性。例如,总 是选择可靠的信息来源,不因出于某种需要,而采用 来自不确定或未经证实来源的信息。数据的必要备份 措施,管理连续性等。 3. “数据和信息的选择、收集、整理”与“数据和信息 获取”的区别 4绩效分析应立足于内在关系和统计规律的挖掘 (1)结果与过程之间的真正关键的因果关系; (2)过程与过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3)过程改进与关键绩效指标间的关系。 5. 绩效测量的重点应放在整体绩效和竞争性绩效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