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上课2016年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6815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寺夜游上课2016年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记承天寺夜游上课2016年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记承天寺夜游上课2016年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记承天寺夜游上课2016年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记承天寺夜游上课2016年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上课2016年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上课2016年剖析(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咏月名句知多少?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 )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 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北宋王安石)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北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 诞生于诸城超然台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 读“神品之文” 2. 品“月色之美” 3. 悟“闲人之情” 1.朝代 身份 字 号 别人对他的称谓 2. 他的经典作品及艺术风格 3.他的人生经历

2、 4.他为人处世的态度 1.“乌台诗案” 2.被贬黄州 “有职无权” 闲官 3.四篇精品 记承天寺夜游 学术界称之为“神品” 知人论世 读“神品之文”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意思 。 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 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 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 (su)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qn),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 明,水中藻、荇(xng)交横,盖竹柏 (bi)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读准 注意:字音、停顿、文言的味道、

3、 宁静的氛围、夜游的兴致、复杂的情愫。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 su)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qn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 藻、荇(xng)交横,盖竹柏(bi)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 人者耳。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月色入户 遂至承天寺 怀民亦未寝 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高兴的样子) (思考、想到) (门) (形容水的澄澈) (原来是) (于是、就) (只)(罢了) (睡) 读懂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要求:不但会解释,而且能联系旧知。) 读通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4、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想到没有与我同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 这样的闲人罢了。 (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澄澈清明,水中藻荇之类的 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 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全文共分三层,请用简短语言概括。 记承天寺夜游 记叙 描写 抒情 寻伴夜游 庭中月色 月下感叹 从课文第一部分找出记 叙的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5、: 结果: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承天寺中庭 我(苏轼)与张怀民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相与步天庭中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去“承天 寺”寻张怀民? 初冬的深夜,透着贬滴的悲凉,月色欣然, 出门散步, 共同赏月的人应当是志同道合之人 ,有着高雅志趣,浩然正气,心胸坦荡的人。作 者寻张怀民,一方面表明他志趣高雅,而世上庸 俗之人太多,少有志同道合者 ;另一方面也暗 示其处境,无人敢与之交往。 资料链接: 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 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 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 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 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 品格清高

6、超逸的人。 学贵有疑,提出一个问题 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则需疑 品“月色之美” 1.本文写“月色之美”的句子有哪些?写出了月亮的 哪些特点?美在何处? 2.苏轼用了什么手法把月亮写得如此富有神韵 和诗意? 合作探究 3.你能在景物描写中感受到苏轼的心情吗? 1.从用词的角度 动词 形容词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比喻 拟人 排比 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联想 想象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4.透过“景语” 揣摩“情语”。 方法提示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赏析:“入”字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 月亮的温柔多情。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 客的寂寞无聊,在作者交游断绝、门庭 冷落的情况下主

7、动来慰藉他那颗孤独的 心灵。作者顿时睡意全消,见月光如见 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欣然”写 出了作者的喜悦与兴奋。 奇特的奇特的想象想象,新奇的,新奇的比喻比喻 虚实虚实相生相生 动静动静结合结合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水月色月色 藻荇月影月影( (竹柏影也竹柏影也) ) 皎洁空灵 清澈透明 疏影摇曳 清丽淡雅 静 动 (正) 侧) 心静如水胸无尘俗心静如水胸无尘俗 光明磊落恬淡闲适光明磊落恬淡闲适 句中无一个“月” 字,却无处不是写皎洁的月光 。作者用 “积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 透明。用 “藻荇交横 ”四字,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 倒影。 “积水空明”是

8、就月光本身作形容,给人以一池春 水静谧之感;“藻荇交横” 是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 ,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 作者运用比喻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 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达了作 者光明磊落,无尘俗的胸襟。 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背景1.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人说苏轼以 诗讪谤新法,八月,将他逮捕入狱。他被长时间审问折磨 ,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 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 闲官。本文写于元丰六年,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 四年了。 背景2.苏轼以犯人的身份被贬黄州,无薪俸,故 租五十亩荒地经营。有诗云“不令寸土

9、闲,饥寒未知 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 草盖草堂,日炙风吹面如墨”“自笑平生为口忙”。 郁郁不得志的悲凉,以“闲”自嘲。 具有闲情雅致、热爱生活、热爱美,懂得自 我排遣、自我释放。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政治上遭受打击、不被重用的闲官,会有怎样的心情? 生活如此艰难忙碌,为何还称自己是“闲人”呢? 悟“闲人之情” “闲”字的情感: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 贬谪的落寞(郁郁不得志的悲凉)、自我排 遣的达观。 乐观积极、坦荡豁达的胸襟 恬静安详、纯净无尘的情怀 随缘自适、自得其乐的心态 悟“闲人之情” 1.表现出作者当时“有职无权”的境况,有一种落寞

10、悲凉之感 。这里是对自己的一种自嘲;清闲之人。 2.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月夜处处有,却只有情 趣高雅的人能欣赏它。慨叹世人忙于名利而无闲顾及良辰 美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旷达乐观的心境。 3.其次,包含了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 大的抱负,但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 尝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 的自慰罢了。 “闲”字的情感: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 闲、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 文章结尾启示? 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 良好的心态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 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向光明的前途。 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豁达、乐观的胸怀。 “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 ,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 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 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 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贬杭州“我本无家更安在,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密州 “老夫聊发少年狂”,抒报国之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发安慰之语; 贬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被贬琼州“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面对赤壁的滔滔

12、江水,他 豪迈奔放地说: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 ,他积极乐观地说: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从容 洒脱地说: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 “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 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 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 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 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 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 传世杰作。”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 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 足千古。故无高尚

13、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 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 “我们所得的印象是,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 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中国文学大家林语堂苏东坡传 “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 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法国世界报在评说“影响世界十大名 人”时评价苏东坡。 世人评价苏东坡 苏轼有作为的一生 苏轼任职惠州,见当地缺医少药就采集中 草药,合成剂、丸,为当地人扶死救伤。 苏轼任职广州,引蒲涧水入城,解决了当 地居民多年来饮水成苦的问题。 苏轼任职徐州,率城民与水灾奋斗七十余 日,终于使徐州免于水淹,后又指挥修建 徐州城堤。 苏轼任职杭州,不

14、仅兴建了苏堤,还发明 以瓦筒代替竹管之法来引水,使西湖免于 成为一片水涸。 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 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 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 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 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 与朝云的不了情。 苏轼一生 旷世奇才、坎坷人生、 豁达胸襟、性情中人。 获人生哲理 短短84字让闲人苏轼踏着如水的月光步入 了经典,他空明的心境、豁达的情怀闪耀 着独具魅力的光彩! 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处世态度, 你将获得怎样的人生感悟? 拓展延伸 畅谈人生感悟 在逆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丰富自己的人 生,让逆境成为塑造完美人格的雕塑家。 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自然是心灵的最佳归宿。在物欲横流的社 会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扰,这时, 我们不妨像苏轼那样到自然中去释放心灵 ,寻求寄托,让人生更豁达。 忍得住孤独 挺得住痛苦 挡得住诱惑 受得起打击 担得起责任 耐得住寂寞 顶得住压力 经得起折腾 丢得起面子 提得起精神 你做好承受的准备了吗? 遭逢逆境,仍恬淡豁达欣赏美; 饱经忧患,亦积极热情乐观活。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主题阅读 写不尽的苏轼 聚,不是开始;散,也不是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