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智慧教育的路径与方法-钟绍春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6691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X 页数:115 大小:13.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智慧教育的路径与方法-钟绍春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开展智慧教育的路径与方法-钟绍春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开展智慧教育的路径与方法-钟绍春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开展智慧教育的路径与方法-钟绍春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开展智慧教育的路径与方法-钟绍春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展智慧教育的路径与方法-钟绍春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智慧教育的路径与方法-钟绍春剖析(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展开展智慧教育的路径与方法智慧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钟绍春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关于智慧教育,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p什么是智慧教育,为什么要开展智慧教育,如何开展 智慧教育? p支持智慧教育的信息化环境-教育云平台、网络学习 空间、智慧校园等应建设成什么样子,如何建设? p智慧教育、智慧课堂、智慧校园、微课、幕课、翻转 课堂等,它们之间到底什么关系? 一、如何正确认识智慧教育 二、实现智慧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实现智慧管理与研修的途径与方法 四、智慧教育云平台与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方向 五、应用推动工作的重点 -开启智慧人生 成就中国梦想 p 为什么要开展智慧教育? p

2、开展智慧教育的基本思路 一、如何正确认识智慧教育 p 有人认为,只要建设了教育云平台、智慧校园等 ,就实现了智慧教育。这是一个错误认识。 p 教育存在很多瓶颈性问题,这些问题绝不是简单 通过信息化就能够解决的。 p 下面,我们首先来思考一些问题: 1.为什么要开展智慧教育 p 如果我们自认为教育教学很好了 ,还需要信息化吗? 很显然是不需要的。 p 什么时候需要呢? 只有当我们自认为教育教学效 果不够好时,才寄希望于其他 手段。 p 当教育教学有问题时 ,是不是用了信 息技术手段就会好呢? 那是不可能的。 教育教学不好的首要原因是教育教 学思路、方法及对教育教学目标的 认识方面存在问题,技术只

3、是手段 和条件,单纯应用技术无法解决。 p 如何才能通过信息化解决教育问题呢 ? 先要找到教育的问题,并探索出破 解问题的新思路。 如果在常规条件下有操作不了或效 果不好的环节,而技术能支持,才 需要技术。 这种情况下所建的云平台、智慧校 园、资源、微课、仿真系统等才有 用。 p 结论结论 : 教育信息化一定是“求变”,“ 不变”不是真正的教育信息化。 “变”在哪里?变在教育教学思 路、方法,甚至是对教育目标的 再认识上,即变教育模型。 “变”可大,可小。可深,可 浅。可宽,可窄。 教育教学信息技术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改造教育、改造学习,只有实 现了改造,才是真正的深度融合,才是真正的智慧

4、教 育。 提供条件 支撑创新 常规条件无法支持教育变革和创新时需要与信息技术深 度融合。 教育模型不好,再好的技术也解决不了教育核心问 题。 如果没有有效的环境,也很难创新教育模型,即便有 好的教育模型也只能是空想。 教育 教学 信息 技术 按照需要 提供条件 -纯信息化 () 为创新提 供支撑 -真正的信 息化 () p 要通过信息化解决教育问题,首 先应研究清楚到底有哪些问题, 然后探索出破解这些问题的新思 路,再根据新思路的需要,建设 信息化环境。 p 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解决教育 教学问题。 p 按照这种方式开展的教育,才是 我们所最求的智慧教育。 p 为什么要开展智慧教育 p 开展智

5、慧教育的基本思路 一、如何正确认识智慧教育 找准问题:研究清楚教育所存在的本质问题; 寻找出路:探索出破解教育本质问题的新思路; 构建环境:按照新教育思路,针对常规教学条件下完 成困难的点,构建信息化环境(智慧云平台、智慧校 园),创新教学。构建能够将教育智慧(过程和原因 )物化、汇集和大规模复制的支撑环境(均衡发展支 撑系统),促进公平。(反向设计) 2.开展智慧教育的基本思路 一、如何正确认识智慧教育 二、实现智慧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三、实现智慧管理与研修的途径与方法 四、智慧教育云平台与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方向 五、应用推动工作的重点 -开启智慧人生 成就中国梦想 p 实现智慧教学的思路与方

6、法 p 智慧教学支撑资源与软件的建设方向与内容 二、实现智慧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p 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本质问题 p 教学改革的方向 p 破解教学本质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一)智慧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学生内在动力激活困 难。知识为第一学习目 标,学生不认同学习内 容。 课堂教学个性化几乎不 可能。教师安排学习过 程,统一流程,计划课 堂。 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普 遍缺乏。主要是通过听 讲或读懂获得知识。 1.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本质问题 p 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本质问题 p 教学改革的方向 p 破解教学本质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一)智慧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个性化 认同、主动 轻松、愉快 构建智慧课堂 会思考、会

7、创造 聪明、智慧起来 培养智慧的人 2.教学改革的方向 p智慧:不同于一般的智力,不是按部就班处理问题 的一般性能力,而是一种可以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 解决问题的能力。 p智慧的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智慧的表征各有不同, 但是其共同的特征是具有统筹规划、科学决策、攻 坚克难、凝心聚力、和谐共赢、激活调动等能力。 教学改革的方向-智慧教育 p智慧教育 目标:培养智慧的人,在培养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 同时培养创新性思维等能力。 智慧学:让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尽可能以 探究方式学习。 智慧教: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学习,并为学生 提供有效的资源学习。尽可能将创新性智慧培养与 中高考科目的知识学习融为一

8、体。 p 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本质问题 p 教学改革的方向 p 破解教学本质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一)智慧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很多知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 习,直接学习,必然迷茫。 创设情境、游戏等方法都是辅助 的。 知识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或完成任务 而总结出来的。因此,让学生认同 学习内容的最佳办法是将知识还原 回问题或任务。 问题1“学生不认同学习内容”的破解思路与方法: 3.破解教育本质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学科基本知学科基本知识识体系体系 解决解决问题问题 或完成任或完成任务务 的方法体系的方法体系 学科能力体系学科能力体系-能能够够 解决的解决的问题问题 或任或任务务 自主与合 作能力 创创新

9、性思 维维能力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 此,基本思路是将孔子所说的“有 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念落实到 每一节课中,能够让学生个性化学 习,真正解决学生的差异问题。 问题2“课堂缺乏个性化”的破解思路与方法 尽可能做中学、体验学,尽 可能让学生以探究方式学。 问题3“缺乏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破解思路与方法 构想 抉择评价 归纳 智慧 特征 发现 创新性智慧的特征和形成方式 形成:自己经历过 程、 积累思维经 验。 布置问 题/任务 测试与 提升 知识体 系梳理 拓展 延伸 知识学习 听 讲 读 懂 探 究 智慧学习的基本路径 组卷 答题 评价 学习 选资源 学习大 数据 学习资源 任

10、务单学习 自由学习 测试提高学习 个性化测 试与提升 测试 提升 p 让学生能够进行个性化测试和有针对性的提升 学习过 程采集 测试结 果采集 数据 分析 学习 方向 学习 方案 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 个性化构建 个性化构 建与监测 动态监测 个体 学校 区域 班级 问题 任务 问题 案例 任务 案例 方 法 答 案 过 程 p 让学生能够以问题/任务为线索反向构建知识体系 平移 有针对性 模式创新 智慧 革命革命 一般、一般、辅辅辅辅助助 融合融合 方式方式 信息技术与教学可能的融合方式 革命性融 合的标志 创新人才培养 目标和模式 创设有效的信 息化学习环境 提升教学质量 促进教育公平 教

11、育 模 型 支撑环境 p 什么是真正的翻转课堂: “翻转”是指由教师讲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学 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翻转有多种方式,但不一定都好。 目前,绝大多数翻转是简单的大反转,翻转听讲 方式,将探究、读懂之路堵死了,对于大学生、 职业院校学生可行,对于中小学生不可操作。 课堂需要翻转,要科学翻转。 p 实现智慧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p 智慧教学支撑资源与软件的建设方向与内容 二、实现智慧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p 教学资源与软件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学资源虽数量庞大,但是杂乱无章。 大多数资源不是按照教育教学问题反推出来的, 没有科学的框架体系,普遍缺乏有用的学科工 具、仿真实验室等软件。 (二)

12、智慧教学支撑资源与软件的建设方向与内容 p 应采取的思路与原则: 应着重围绕教育的本质问题建设资源与软件。 应从让学生认同学习、选择合适方式获得新知、 个性化测试和有针对性提升、以问题/任务为线索 反向构建知识体系等方面建设资源与软件。 应尽可能应用大数据和虚拟仿真等工具软件,解 决个性化和精准学习问题。 (二)智慧教学支撑资源与软件的建设方向与内容 p 教学资源与软件建设框架 p 教学资源与工具软件的建设方向 p 微课资源组织与应用方式 (二)智慧教学支撑资源与软件的建设方向与内容 1.教学资源与软件建设框架 云阅卷与成绩分析 云学习系统 教育云平台 备课与管理 教案课件 学案 资源包考试测

13、评 课堂教学 互动教学系统 电子书包教学 微课 中心 幕课 中心 素材 中心 课件 中心 学案 中心 试题 中心 教学设 计中心 网络课 程中心 教学案 例中心 云 备 课 与 教 学 系 统 云 资 源 支 撑 工 具 电子书制 作工具 OFFICE 工具库 专题制 作工具 学科教 学平台 交流答 疑工具 微视频录 制工具 存储 管理 动态 获取 动态 获取 p 教学资源与软件建设框架 p 教学资源与工具软件的建设方向 p 微课资源组织与应用方式 (二)智慧教学支撑资源与软件的建设方向与内容 2.教学资源与工具软件的建设方向 任务/问 题布置 试题 剖 析与指 导 体系 梳理 听讲读懂探究混

14、合 任务/问题测试提升体系构建拓展 知识学习 听 讲 读 懂 探 究 教案、导学案、任务单 、课件 知识学习 听 讲 读 懂 探 究 微课 视频 典型 案例 素材 工具 目标、思路方法、问题设计 、应用、梳理 教学 指导 学生 解读 任务/问题布 置资源 任务布置支架 资源与工具 微视频资源 教师 指导 教师 解读 教师 布置 p 任务/问题布置所需要的资源 教师 讲解 讲解 资源与工具 支架资源与 工具 微视频资源 教师 解读 学生 理解 结果 讲授 来龙 去脉 讲授 智慧 讲授 p 通过听讲获得新知所需要的资源与工具 学生 解读 读懂及探究 资源与工具 支架资源与 工具 微视频资源 教师

15、指导 工具 使用 知识 理解 知识 探究 p 通过读懂及探究获得新知所需要的资源与工具 教师 解读 学生 活动 基本知识识 发现与发现与 归纳归纳 学生 教师 应应用基本知 识识解决问题问题 的方法与技能 基本知识识与 应应用方法体 系 梳理梳理 实践实践 自主 协作 组织、引导、指导 管理、评价、讲解 问题问题 任任务务 学学习习 环环境境 出题 工具 测试与提升 资源与工具 答题 工具 评价 工具 评阅 工具 试题 任务 p 个性化测试与提升所需要的资源及工具 推送 工具 学生能够以任务或问题为线索个性 化建立知识体系,记录典型问题及 任务的工具。 学生能够自评、互评,教师可统一 评价的工

16、具。 能够动态监测每个学生学习状况, 群体学习状况的工具。 p 个性化体系构建及评价所需要的资源与工具 教师 学生 制制 定定 学学 习习 方方 案案 发现与发现与 归纳归纳 课后课后学习学习 应用与体应用与体 系梳理系梳理 知识知识 理解理解 制制 定定 指指 导导 方方 案案 测试与评价测试与评价 课堂学习课堂学习 p 教学资源与软件建设框架 p 教学资源与工具软件的建设方向 p 微课资源组织与应用方式 (二)智慧教学支撑资源与软件的建设方向与内容 p 应按照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不同需要以 不同的方式分别准备和组织。 p 对于学生学习,应根据不同的学习方式有针对性地 提供相应的微课资源。每种方式应按照课前、课中 和课后不同学习活动分别提供微课资源。 p 对于教师能力提升,应着重从案例及配套的解读方 面提供相应的微视频资源。 3.微课资源的组织与应用方式 p 学生学习方式可以分为: 听-练/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