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6629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光二极管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发光二极管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发光二极管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发光二极管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发光二极管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光二极管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光二极管教材(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发光二极管(LED) 1. 引言 2. 制作LED的材料 3. LED工作原理 4. 外量子效率 5. 先进LED结构 6. LED性能的影响因素 7. LED的输出功率和调制带宽 8. 影响LED稳定性的因素 1 史上第一只LED 1962年美国通用电气实验室的Holonyak N博士 研制GaAsP红色LED n氮气保护的玻璃封装 n亮度不够(发光效率0.1 lm/W) n不便于安装使用,而且很贵 2 LED的发展 1962年 1970年 1983年 1991年 1998年 3 蓝光LED芯片 4 5 I. 引言 LED是通过自发辐射过程发光的器件,与通过受激辐射发光 的半导体激光

2、器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 p结构简单; p价格低廉; p可靠性高。 但其不足之处在于: n响应速度低; n输出功率小; n输出频谱宽。 6 在正向外加偏置下,少数载流子注入P-N结(注入) LED的主要应用场合: l信息显示 l光源(通信、照明等) 1. LED器件内部的主要光电过程: ( LED功能是将输入的电能转换为光能输出 ) 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半导体材料中的多数载流子复合(复合) 光子辐射(发光) 7 改进的LED : p高输出功率 p高响应速度 p高耦合效率 第一代 LED : GaAlAs-LED , 第二代 LED : InGaAsP-LED , LED的划代: 8 II. LE

3、D的材料选择原则 发光器件的材料选择,首先要考虑的是器件的发光效率。 电子-空穴对的复合过程有两种: l辐射复合:产生光子; l非辐射复合:不产生光子,能量以其他形式散失。 在LED的发光过程中,两种辐射机理同时存在,要提高器 件的发光效率,必须尽量使非辐射复合所占比重更小。 间接带隙材料内部的复合过程大多属于非辐射复合,例如 俄歇过程。因而半导体光源的材料绝大多数都是直接带隙材 料,间接带隙材料无法用于制作光源。例如Si和Ge都不能用 于制作半导体光源。 9 光源的特点和用途 u发射光子能量接近于材料带隙; u可见光区域的光子能量范围:1.7eV-2.8eV; u长途通信用光源的光波长在光纤

4、中的损耗要低:1.3和1.55um u局域网通信所用光源成本要低:例如GaAs光源(0.85um) 与光电检测器的制作过程类似,LED也需要利用外延生长技术 生成外延层,在外延层上制作发光区,材料的选择必然受到晶格 匹配的限制。常用材料为GaAs系列和InP系列材料,这两类容易 满足晶格匹配条件,且材料制作工艺成熟。 10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衰减(dB/km) 第一窗口 第二窗口 波长(m) 普通单模光纤的衰减随波长变化示意图 6 5 4 3 2 1 0。4 0。2 第三窗口 C 波段 15251565nm 1.57 1.62 L波段 11

5、 III. LED的工作原理 正向偏置条件下,注入少数载流子,并与多数载流子复合 ,产生光子,光子穿过一定厚度的半导体材料向外辐射,形 成光输出。 正向偏置,注入少数载流子:电子注入P区,空穴注入N区; 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产生光子; 光子出射。 描述这一发光过程的效率的参数主要有:辐射效率、注入 效率、出光效率以及内量子效率和外量子效率。 12 1. 辐射效率 其定义为:在载流子复合过程中,辐射复合在总的复合 过程中所占的比例。 13 由于: 直接带隙材料 间接带隙材料 14 2.注入效率 在正向偏置条件下,注入 PN结 的电流由三部分构成: l注入到P区的电子扩散电流Jn; l注入

6、到N区的空穴扩散电流Jp; l中间耗尽层中由陷阱复合导致的电流JGR 在这三种电流中,只有前两者的复合过程会产生光子,例 如Jn注入到P区后,电子成为少数载流子,与P区的空穴复合产 生光子。而JGR是由中间耗尽区的陷阱引起的复合所消耗,并 不产生光子。由于P区靠近发光表面,因而只有Jn引起的发光 才是有效的。注入效率就是注入的Jn在总电流中所占的比例。 15 光子出射 光子被吸收 顶层 底层 16 u为减少光子的再吸收,提高发光效率,发光区要靠近出射面; u提高注入效率,必须尽量提高Jn的值; u使用高纯度材料,减少陷阱杂质,可以降低JGR,提高发光效率。 17 由三种电流的表达式,要增大Jn

7、所占比重,提高注入效 率,应该使P区轻掺杂,N区重掺杂,即使用PN+结。对于这 种结,ND NA ,且对于III族或者V族元素,电子迁移率要远 大于空穴迁移率,因此Jn要远大于Jp ,注入效率接近于1。 对于同质结来说,存在下列等式: 18 对于异质结,亦存在下列等式: 异质结中,两种材料的带隙差越大,对载流子的限 制作用越强,就注入效率越高。 19 3. 内量子效率: 20 在器件设计过程中,P区的掺杂浓度要综合考虑,掺杂浓 度低则注入效率高,但辐射效率下降;掺杂浓度高则辐射效 率提高,而注入效率降低。 激光器工作所需要 的典型载流子浓度 退简并状态 低注 入区 GaAs半导体激光器在 30

8、0K时的温度特性 辐射复合寿命 21 复合过程 半导体材料中电子-空穴对的复合过程分为两类:辐射复合 和非辐射复合。 辐射复合: l带间复合; l浅杂质-带间复合:浅施主-带间复合、导带-浅受主复合; l激子复合; l施主-受主对复合。 非辐射复合: u俄歇复合; u多声子跃迁; u深能级复合中心复合; u表面复合。 22 带间复合浅施主-价带复合 导带-浅受主复合 施主-受主对复合 23 Direct Phonon Assisted Trap Assisted Donor-Acceptor Related 24 直接复合(1) 直接复合(2) 25 陷阱复合(1) 陷阱复合(2) 26 施主

9、-受主对复合(2) 施主-受主对复合(1) 27 有声子参与的俄歇过程 28 【例题3.1】 一个LED其主体结构为GaAs材料制作的PN结,工作在300K 室温条件下,GaAs本征半导体载流子密度为2106cm-3。PN结 的参数如下,求此PN结的注入效率。 29 【解】 少子浓度为 扩散长度为: 30 31 【例题3.2】 GaAs材料制作的LED,其参数与例题3.1中相同,假设注 入的总的电流为0.35mA,辐射效率为0.5。 (1)请计算此LED产生的光子流; (2)GaAs带隙为1.43 eV,计算产生的光功率。 【解】 注入的电子电流为 产生的光子流为 32 33 IV. 外量子效

10、率 外量子效率表征的是器件的总的发光效率,也称为表观 效率,即器件从外界来看的总发光效率。 34 1. 出光效率 定义: 指从发光面出射的光子数占发光区产生的总的光子数的 比例。发光区产生的光子并非都能出射,这是因为在半导体 材料中存在多种导致光子损耗的因素: n发光区产生的光子需要穿过一定厚度的材料才能到达出射 面,在此过程中材料会吸收光子,产生电子-空穴对; n到达出射面的光子,由于界面的菲涅尔反射,有一部分光 子无法出射,形成菲涅尔反射损耗; n在出射界面处,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会发生全反射,因 而只有有限角度范围内的光子能够出射。 35 2. 提高出光效率的措施 (1)尽量减小吸收损耗

11、; l容易想到的思路是使用吸收系数小的材料,如间接带隙材 料,但这不是好的办法,因为间接带隙材料辐射效率很低; l可以考虑减小吸收层的厚度,让发光区尽量靠近表面,但 表面陷阱密度高,引起的复合属于非辐射复合,造成器件发 光效率下降; l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异质结结构,限制层材料带隙比发光区 材料带隙更大,相对于发光区的光子而言是透明的,无吸收 。 36 (2)降低菲涅尔损耗; + n 界面处的反射率为R,这种反射损耗称为菲涅尔损耗。 对于GaAs与空气之间的界面: 37 两种介质的折射率相差越大,界面处的菲涅尔损耗就越高 。降低菲涅尔损耗的措施:在界面处加上一个透明的电介质 罩,尽量减小两种介质的

12、折射率差。 例如,如果用折射率为1.6的透明材料在GaAs光源外部 制作电介质罩,其菲涅尔损耗将从33%降低到15%。 38 (3)降低表面全反射损耗; 在出射面,如果入射光角度大于临界角,光波会以全反射 的形式被反射回器件内部而不是从界面辐射出去。这种损耗 称为全反射损耗。 为全反射临界角。 例如,对于GaAsP材料制作的LED: 39 3. 耦合效率 光源发出的光波经过调制变成携带信息的光信号,再耦合 进光纤,才能在光纤中以全反射的形式传输。要提高耦合效 率,就需要设计更好的光源结构,或者采用合适的耦合结构 ,使光源发出的光波更好地耦合进光纤。 40 光纤的全反射角为: 其中An为光纤的数

13、值孔径,光源与光纤的最大耦合效率为 : 41 【例题3.3】 光束由GaAs材料向空气入射,计算界面处的反射率和全反 射角;如果光束是从GaAs向折射率为1.5的玻璃介质入射, 计算其反射率和全反射角。 若空气介质换为玻璃,反射率和全反射角分别为: 结论:采用电介质罩结构,可有效降低菲涅尔损耗和全反射损耗 。 42 【例题3.4】 一个出射光能分布符合余弦规律的LED,出射光束耦合进 光纤,光纤纤芯折射率1.5,包层折射率1.4,计算光纤的最 大接收角和光源与光纤的最大耦合效率。 即:LED发出的光波中,最多只有6%能够耦合进光纤。 43 V. 先进的LED结构 1. 双异质结LED 44 双

14、异质结LED:使用大带隙材料的限制层将发光区与出射面 隔开,一方面光子出射过程中穿过限制层时不会被吸收;另 一方面,可使发光区远离表面缺陷,提高发光效率。 l中间发光区称为有源区或者激活区,厚度为0.1-0.2um; l有源区材料(GaAs)带隙比限制层材料(AlGaAs)带隙小; l异质结的生成需要外延生长技术。 双异质结结构可使注入的电子和空穴被两侧势垒有效束 缚在中间有源区,使有源区汇聚了较高浓度的载流子,提高 了注入效率。无论是电子电流还是空穴电流都是有效注入, 都对发光有贡献。 45 2. 边辐射LED 限制层(将载流子 限制在有源区) 背反射镜 (减少光损耗) 光波 46 u注入的

15、电流被局限在一个带状区域内;有源区两侧的 限制层折射率比有源区低。使光束集中在一个较小区域内出 射,光能集中,且由于两侧限制层形成类似平板波导的作用 ,光束出射时发散角较小,大部分能量集中在较小的锥形角 度内,使其与光纤之间的耦合效率较高。 u有源区两侧的限制层材料的带隙比有源区材料带隙小,形 成势垒作用,对载流子有较强的限制,使载流子被束缚在有 源区,有源区集中了较高的载流子浓度,提高了注入效率。 其中P区一侧形成了电子的势垒,N区一侧形成了空穴的势垒 。 u限制层材料折射率比有源区折射率低,相当于平板波导, 光束在界面易形成全反射,对光束有较强的限制作用,使光 能集中在较小区域内出射。 4

16、7 3. 面辐射激光器 l通过蚀刻在LED表面形成小孔; l将裸光纤插入小孔,用环氧树脂固定,直接与LED耦合; l光束出射后直接耦合进光纤。 48 (a)面辐射LED通过折射率匹 配介质与多模光纤耦合 (b)面辐射LED通过微透镜 与多模光纤耦合 49 面辐射LED与边辐射LED的光束出射情况 50 【思考题】 1.为什么在同质结LED中,应该使电子注入电流尽量大,空 穴注入电流尽量小,而在异质结LED中,并不需要这样做 ? 2.与普通的面发射LED相比较,为什么边辐射LED与光纤之 间的耦合效率更高? 51 VI. LED的性能描述 1. LED的光-电特性(P-I特性) LED属于自发辐射发光,不存在阈值特性。 由于器件发热导致输出饱和 注入电流 输出光功率 低注入条件下: 52 LED的P-I特性: p注入电流较小时,输出光功率与注入电流是线性关系,输 出光功率随注入电流的增大而线性增加; p注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